羅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藝術價值之高令人難以想像。這座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法國國王繼承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羅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並有鎮館三寶,愛神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像和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畫。如你要認真參觀,那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你一天的參觀只是走馬觀花。
貝聿銘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造一個「金字塔」的方案。我們沒有這個層次,也沒有看出其與羅浮宮在一起有多麼協調。就像大師在蘇州建造的蘇州博物館一樣,不是一般人水平所能欣賞的。步入大廳,你可以選擇中文導圖及解說,戴上耳機隨時隨地收聽你想聽的介紹,偌大的宮殿你只能選擇性的看些。最著名的當然是「羅浮宮三寶」。要找到你想去的展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宮殿實在太大了,除了看地圖你還不得不詢問一下工作人員。人們席地而坐,凝視著傾聽著,沉浸在藝術的天空之中。不少美校學生現場臨摹。雕塑作品栩栩如生,你凝視著她,她注視著你。不僅是展品就是宮殿的本身及其裝飾也是嘆為觀止啊!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
羅浮宮是來巴黎必去的地方。因為當年看了電影《達文西密碼》後就想著有一天得親自來一趟羅浮宮,沒想到這個願望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實現了。還是要再次感謝舉辦大賽的北京大悅城讓我PK到最後,有這樣的機會一睹羅浮宮。不過羅浮宮實在是太大了,參觀的人太多了,而且我們趕上的是每個月的第一個周末,所以羅浮宮是免費的,參觀的人更多。如果當真是要尋寶,羅浮宮可得花上一整天才逛得完。因為時間有限我也只能囫圇吞棗般拿著導遊圖看了蒙娜麗莎的微笑、斷臂維納斯、米開朗琪羅、拿破崙一世加冕禮油畫就離開了。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再次前往,將夜幕中的羅浮宮留在我的鏡頭中。
在去羅浮宮之前,我經過了巴黎著名的鎖橋,其實它的名字叫做藝術橋,之所以叫做「鎖橋」,是因為很多熱戀中的戀人們,喜歡買一把鎖寫上兩人的名字,然後來到這座橋上把鎖鎖在上面,象徵兩人永結同心,永不分離,走上這座橋上你會看到密密麻麻的鎖,相當壯觀。白天和夜晚的羅浮宮有著不一樣的感覺,雖然白天旅人過往充滿人氣,但是我卻更喜歡夜晚時候跟他獨處,就這麼靜靜地望著他,感覺彼此很近很近,這才是他最真實的一面,所以也才更能跟他親近,也更容易遇到一些動人的畫面。
如果說歐洲幾千年的文化令人迷醉,古羅馬、古希臘那些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毫無保留的展現在你面前時,迷醉這個詞就顯得過於輕浮。羅浮宮的輝煌、大氣,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風格讓貝聿銘這位建築家展示的淋漓盡致。金字塔造型的入口,金黃色的燈在夜幕下格外迷人。無論是米羅的阿芙洛蒂德、被縛的奴隸的古希臘雕塑還是自由引導人民、拿破崙三世加冕的油畫藝術,都讓我驚嘆到詞窮。蒙娜麗莎的肖像畫,精緻、典雅,更新了我對它之前所有錯誤的印象。短短的三小時加上自己略路痴的屬性,並沒有將羅浮宮全部欣賞完,但是,這樣的藝術盛宴,或許慢慢品味才更加有味道。
羅浮宮裡有許多臨摹名畫的藝術系學生,據說臨摹的作品都要比原畫小一些,否則很容易山寨變贗品。到了羅浮宮還有一點也讓我很驚訝,雖然以前在書中都見過這些名畫,但沒想到正品的尺寸那麼大,看來當時的藝術家確實不簡單,需要不眠不休畫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很喜歡羅浮宮的一個原因是這裡的所有畫作都直接掛在牆上,讓參觀者觸手可及,絲毫沒有距離,好像她們幾百年來一直都在原處,從來沒有挪開過,不像在國內的博物館,我們都必須隔著玻璃參觀貼著標籤的各種文物。
在羅浮宮,感覺藝術不是被展覽,而是我們在藝術的氛圍裡不斷接受薰陶。羅浮宮的殿堂實在太多,我們只能參觀其中的一部分,欣賞那些非常著名的藝術品(即所謂的鎮館之寶),其他的展廳只能期待下次再相逢了,不曉得是不是燈光效果,這裡的每個殿堂和過道都金碧輝煌,美輪美奐,我深深地感受到當時法國王室的強大,給我們留下這麼多文化藝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