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月4日出席眾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並與美軍交換了關於派遣海上自衛隊赴中東的情報。在會議上,安倍表示,派遣自衛隊奔赴中東是為了保障日本船隻安全,這次交換情報也是出於這個目的,並不會違反日本憲法。
但是,對於安倍這一舉動,無黨派議員岡田克指出,如果是交換情報的話,安倍依舊可能會構成違背憲法規定的行為,即「與他國軍隊武力行使的一體化」。
但對安倍的這個回答,日本議員岡田克表示太過敷衍,他提出即便不會違反日本憲法中明文禁止的規定,在出現可疑船隻等情況下,美軍艦隊與自衛隊還是有可能將一體化作戰。安倍晉三在回答中否定了這種可能性,同時強調:「此次軍事交換隻會向美軍提供不屬於軍事命令範疇的普通情報,計劃中是派駐一名駐紮在巴林美國中央海軍司令部的聯絡員,通過每天一次的交流共享情報,並沒有考慮和美軍協同作戰的計劃和可能性。
由以上安倍晉三此次回答的內容看,安倍內閣暫時沒有擴大和美軍戰略合作的心思,也不想卷進美軍中東作戰,而這是日本政府一貫以來在中東的態度,為了自己能源的供應穩定而努力。
不過,在外界看來,向來「聽話」的日本,此次卻和白宮對著幹,不由得讓人感到困惑。事實上,這也並非沒有原因的。此前,因美國對伊朗實施石油制裁,要求各國停止進口伊朗石油,結果各國群起反對,日本對此反應也極為激烈,為了安撫盟國和世界輿情。美國不得不給予日本、韓國在內的8個國家或地區一段時間的豁免權,而豁免截止日期為2019年5月2日,此次事件後,日本不得不暫停從原本的最大原油進口國伊朗進口石油,將原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改從從阿聯和其他中東國家大進口。
於是日本2019年5月開始在從阿聯進口的石油量急速上升,當月石油進口量較以往增長了66.1%,當月平均每天進口石油103萬桶。而到了2019年10月份,僅日本從阿聯進口的石油就增加到了3224萬桶,為當月日本石油進口總額的37.6%之多,而當月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量則為日本總進口量的92.4%,僅有7.6%的石油由其他國家進口,因此從中東航線運輸進口的石油是日本能源的生命線。
因此,日本必須在中東護航保障自己的能源供應,但日本自衛隊的中東護航之行也並不是單純為了保持日本的能源供給,也是日本在美國與伊朗之間遊走所作出的決定。此次日本公布的護航任務並沒有覆蓋荷姆茲海峽範圍。
原因是荷姆茲海峽位處伊朗對外開發水域,安倍晉三並不想刺激伊朗,並在此前在伊朗總統魯哈尼訪日時,向魯哈尼表明日本的立場和態度,魯哈尼也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和態度,應該是默認了日本的行為。
所以日本選擇和美軍在中東進行軍事合作後,日本92%以上的石油將會無法順利運回日本本土,由此引發的危機和失控時安倍政府無法承受的,由此,選擇和美國有限合作,同時保證自己的獨立性,是安倍政府的必然也是唯一選擇,,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