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 | 七根火柴

2021-02-28 聲音漫步

天亮的時候,雨停了。

草地的氣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冷風吹來,濃雲像從平上冒出來似的,霎時把天遮得嚴嚴的,接著,暴雨夾雜著慄子般大的冰雹,不分點地傾瀉下來。

盧進勇從樹叢裡探出頭來,四下裡望了望。整個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濛的雨霧裡,看不見人影,聽不到人聲。

被暴雨衝洗過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過似的,躺倒在爛泥裡,連路也給遮沒了。天,還是陰沉沉的,偶爾還有幾顆冰雹灑落下來,打在那渾濁的綠色水面上,濺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惱地嘆了口氣。因為小腿傷口發炎,他掉隊了。兩天來,他日夜趕路,原想在今天趕上大隊的,卻又碰上了這倒黴的暴雨,耽誤了半個晚上。

他咒罵著這鬼天氣,從樹叢裡鑽出來,長長地伸了個懶腰。一陣涼風吹得他連打了幾個寒戰,他這才發現衣服完全溼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該多好啊!」他使勁擠著衣服,望著那順著褲腳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這是妄想——不但是現在,就在他掉隊的前一天,他們連裡已經因為沒有引火的東西而只好吃生乾糧了。他下意識地把手插進褲袋裡,意外地,手指觸到了一點黏黏的東西。他心裡一喜,連忙蹲下身,把褲袋翻過來。

果然,在褲袋底部粘著一小撮青棵(kē)麵粉;麵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這些稀糊刮下來,居然有雞蛋那麼大的一團。他吝惜地捏著這塊麵團,心裡不由得暗自慶幸:幸虧昨天早晨沒有發現它們。已經一晝夜沒有吃東西了,這會兒看見了可吃的東西,更覺餓得難以忍受,為了不致一口吞下,他把麵團捏成了長條。正要把它送到嘴邊,突然聽見一聲低低的叫聲:「同志——」

這聲音那麼微弱、低沉,就像從地底下發出來的。他略微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著那聲音走去。盧進勇蹣跚地跨過兩道水溝,來到一棵小樹底下,才看清楚那個打招呼的人。他倚著樹根半躺在那裡,身子底下是一汪渾濁的汙水,看來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挪動了。他的臉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溼了的頭髮粘貼在前額上,雨水沿著頭髮、臉頰滴滴地流著。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閉著,只有顎下的喉結一上一下地抖動,乾裂的嘴唇一張一翕地發出低低的聲音:「同志——同志——」

聽見盧進勇的腳步聲,那個同志吃力地張開眼睛,掙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來,但動不了。

盧進勇看著這情景,眼睛裡像揉進了什麼,一陣酸澀。在掉隊的兩天裡,他這已經是第三次看見戰友倒下來了。「一定是餓壞了!」他想,連忙搶上一步,摟住那個同志的肩膀,把那點青稞面遞到那同志的嘴邊說:「同志,快吃點吧!」

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滯地望了盧進勇一眼,吃力地舉起手推開他的胳膊,嘴唇翕動了好幾下,齒縫裡擠出了幾個字:「不,沒……沒用了。」

盧進勇一時不知怎麼好。他望著那張被寒風冷雨凍得烏青的臉,和那臉上掛著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熱水,也許他能活下去!」他抬起頭,望望那霧蒙蒙的遠處,隨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說:「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閉著眼睛搖了搖頭,沒有回答,看來是在積攢著渾身的力量,好大一會兒,他忽然睜開了眼,右手指著自己的左腋窩,急急地說:「這……這裡!」

盧進勇惶惑地把手插進那溼漉漉的衣服,他覺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樣冰冷了,在左腋窩裡,他摸出了一個硬硬的紙包,遞到那個同志的手裡。

那同志一隻手抖抖索索地打開了紙包,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裡面並排擺著一小堆火柴,乾燥的火柴。

紅紅的火柴頭聚集在一起,正壓在那朱紅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著……」那同志向盧進勇招招手,等他湊近,才伸出一個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撥弄著火柴,口裡小聲數著:「一,二,三,四……」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卻數了很長時間。數完了,又向盧進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說:「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盧進勇高興地點點頭,心想:這下子可好辦了!他仿佛看見了一個通紅的火堆,他正抱著這個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這一瞬間,他發現那個同志的臉色好像舒展開來,眼睛裡那死灰般的顏色忽然不見了,發射出一種喜悅的光,那同志合攏了夾著火柴的黨證,雙手捧起,像擎著一隻貯滿水的碗一樣,小心地放到盧進勇的手裡,緊緊地把它連手握在一起,兩眼直直地盯著盧進勇的臉。

「記住,這,這是,大家的!」他驀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話就在這裡停住了。盧進勇覺得自己的臂彎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遠處的樹、近處的草、那溼漉漉的衣服、那雙緊閉的眼睛……一切都像整個草地一樣,霧蒙蒙的;只有那隻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著,像一隻路標,筆直地指向長徵部隊前進的方向……

這以後的路,盧進勇走得特別快,天黑的時候,他追上了後衛部隊。

在無邊的暗夜裡,一簇簇的黃火燒起來了。在風雨中、在爛泥裡躍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圍著這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溼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層霧氣,洋瓷碗裡的野菜「喃喃」地響著……

盧進勇悄悄走到後衛連指導員的身邊。映著那閃閃跳動的火光,他用顫抖的手指打開了那個黨證,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遞到指導員的手裡,同時,以一種異樣的聲調在數著:「一,二,三,四……」

相關焦點

  • 一萬根火柴烤雞蛋會怎樣
    比如今天帶給大家的這個,用一萬根火柴烤7個雞蛋。你也可以稱呼它為一萬根火柴跟7個雞蛋的故事……雖然過程挺無聊,但是看起來還是蠻過癮的。首先將火柴從火柴盒子裡取出來,為了更好的固定火柴以及更好的點燃火柴,將火柴像圖這樣用橡皮筋套成一紮一紮的。
  • 1萬根火柴加上1000根仙女棒,能把章魚烤熟嗎?結果太過癮了!
    1萬根火柴加上1000根仙女棒,能把章魚烤熟嗎?結果太過癮了!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之下,根據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之中,現在都用上了現代化的做飯器具,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十分便利,但也有很多人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來製作食物,1萬根火柴加上1000根仙女棒,能把章魚烤熟嗎?結果太過癮了!
  • 小夥在水下點燃一萬根火柴,神奇一幕發生了
    但是國外就有一小夥是偏不信邪,在水下點燃一萬根火柴去的實驗,結果神奇的一幕是發生了。這是發生了什麼?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他先是準備了一個玻璃水族箱,然後將這一萬根火柴上的火藥給一個個取下來。等收集好這些火藥後,就拿到鍋裡去煮。在這等待的過程中,這小夥也沒閒下來。是把旁邊的火柴棒給黏在一起,用火柴拼成引線,堆成一個圓錐形的小火山。
  •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 一起來感受下被燒毀前的美麗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 一起來感受下被燒毀前的美麗時間:2020-11-20 17:20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 一起來感受下被燒毀前的美麗 巴黎聖母院作為世界知名建築之一,是法國的象徵之一,也是歐洲建築史上比較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建築代表之一
  • 朗誦:七姊妹在人間話天長地久
    「七姊妹山」的由來就從七仙女下凡入住人間開始說起——盤古開天闢地鑿造了一段姻緣,玉皇大帝的七個女兒,耐不住瑤池不食煙火的單調生活,思春人間有七情六慾,七姊妹相邀逆天下凡遊戲人生,在空曠遼闊的草地上吮吸人間煙火,逍遙自在地玩耍。第七天黃昏,七姐妹看見遙遙的東西方升起一縷炊煙,繚繚繞繞湧動著飄來她們的住地,和她們點燃的煙火融合在一起纏纏綿綿!
  • 朗誦熱帶給了我們什麼?
    前不久,央視推出的《朗讀者》欄目點燃了群眾性朗讀的「導火索」,一時間,各類經典詩文誦讀活動風起雲湧,「朗誦熱」席捲全國。在我市,由寶雞日報社主辦的「我是朗讀者」活動發出「春風第一枝」,激發起全市朗誦愛好者的熱情。此後,寶雞人民廣播電臺、市朗誦藝術學會等多家單位、團體也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朗誦大賽,而民間文藝愛好者之間的朗誦交流更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 泰國小哥用1000根火柴來烤蝦,看到烤好的模樣,你還敢吃嗎
    但是你聽過用火柴去烤大蝦來吃的嗎,不知道大家聽過沒呢?反正小編想都不敢想。近日,小編就看到一個泰國小哥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烤大蝦來吃,看完感嘆這個小哥的腦洞真的大。泰國小哥用1000根火柴來烤蝦,看到烤好的模樣,你還敢吃嗎
  • 火柴為什麼一划就著?
    據文獻記載,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法國化學家錢斯爾發明的,人們將它稱為「盜火神」。那根火柴又粗又長,棒的一端塗有氯酸鉀、蔗糖和樹膠,使用時將它與濃硫酸接觸即可燃燒。這種方法比用火石火刀撞擊要方便得多。可是這種火柴的價格過於昂貴,而且濃硫酸有很強的腐蝕性,容易造成事故。後來有一位聰明人用松木條浸染了硫磺,貯存起來備用。需要時,把它與火一接觸,就會燃燒起來。及至後來,這種引火的東西進了店鋪,成了商品,大批量地生產、供應,於是便更名為「火寸條」。  火柴的真正問世,其實是磷頭火柴的使用。
  • 埃及醫生化身藝術家,3個月時間用2.8萬根火柴,將巴黎聖母院還原
    近期,有媒體報導,埃及一62歲的男醫生用火柴將巴黎聖母院還原,據了解,男子哈桑是一名放射科的醫生,但是下班回到家他就變成了一個藝術家,走進哈桑的家後你會發現裡面全是世界上著名建築物的模型。分別有巴黎聖母院,倫敦塔橋,亞歷山大燈塔,還有亞歷山大圖書館等著名建築,哈桑表示,2019年巴黎聖母院發生了火災,事後哈桑對此表示惋惜,於是在失火4天後就有了重現巴黎聖母院的這個想法,便著手準備,3個月的時間2.8萬根火柴,最終哈桑重現了巴黎聖母院。
  • 聖誕夜裡,我想起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禁回憶起小學語文課裡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它講述的是一個在聖誕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沒有吃東西。她又冷又餓,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見了溫暖的火爐;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見了噴香的烤鵝;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見了美麗的聖誕樹;她擦亮第四根火柴,看到了久違的外婆。
  • 湖南百餘村民家水井變油井 劃根火柴就點燃(圖)
    記者 龔化 攝  本報2月17日訊 水井裡蓄存的井水,居然劃根火柴就能點著。這不是春晚的魔術,而是發生在寧鄉縣白馬橋鄉大塘組的真實一幕。最近5天以來,該組100餘名村民家中的井水都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厚厚一層浮油。有好事者丟張點燃的紙條下去,水面上馬上燃起熊熊大火。水井變成了油井,這是怎麼回事?
  • 老外用上萬根火柴測試,看到最後簡直倒胃口
    雞蛋營養豐富,是家庭飯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煮雞蛋、炒雞蛋,大家應該都吃過不少,但這位小夥不走尋常路 他要烤雞蛋,而且是用火柴,他會成功嗎?小夥拿出31包火柴,並將它全部拆開,用皮筋綁成一捆依次排放,直至鋪成一個圓,並在中間放上七個雞蛋,開始點火,火勢快速蔓延,一瞬間包圍了雞蛋,白色的蛋殼逐漸被煙燻成灰色 突然一個雞蛋因為受熱不均,爆裂開來,另一個雞蛋也緊隨其後 ,慢慢的其他幾個雞蛋也漸漸出現裂紋 雞蛋液流了出來,小夥用刀敲開一個
  • 男子用160萬根火柴搭建倫敦塔橋模型(圖)
    威廉士花費十年時間設計並建造了倫敦著名的標誌性建築——泰晤士河上邊上的倫敦塔橋,為此他用了160多萬根火柴棍。     這件複製品用兩個家用普通燈泡照亮兩座塔,兩座塔之間有一艘「大型帆船」,由一個永久性發光二極體燈泡照亮,能夠維持10萬個小時的照明。儘管這個模型只是真實塔橋的微縮版,但它卻花費了160多萬根火柴棍和10年的建造時間。
  • 和沁滬語:《喬家路的故事之》——俞家弄裡的上海國光火柴廠/作者:倪祖敏 /滬語誦讀:和沁
    火柴,是舶來品,舊辰光拔稱作「洋火」或「自來火」,是一種引火的材料。這種裝了一根根火柴梗的小紙盒,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少看見見了,而且用的人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打火機。       中國第一家生產火柴的工廠是勒日本經商的廣東肇慶人衛省軒,從日本攜帶資本和製造火柴技術回到廣東,1879年在佛山文昌沙創辦了「巧明火柴廠」,從此結束了中國人使用火柴要靠進口的歷史。
  • 亞洲最大火柴廠百年破產 生產線將進博物館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能在火柴廠上班特別讓人羨慕。」  1998年10月27日公司重組,正式成立泊頭火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全國500家最大化學工業之一。「泊頭火柴」被評為全國知名品牌、河北省首批著名商標、享有「第五屆亞洲及太平洋國際貿易博覽會」金獎殊榮。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打火機的興起,火柴廠開始由盛轉衰。2006年火柴廠停產,目前已破產並進入資產處置拍賣階段。
  •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部6分鐘動畫短片還原了安徒生的童話
    童年的我們有過太多的回憶,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故事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它出現在我們的小學課文以及課外閱讀書中,那個深夜裡的小女孩在火柴裡的幻境深深地印在我們腦海裡,它代表著所有窮苦人民的願望和美好憧憬。
  • 聽過「賣火柴的老男孩」嗎?這個廣東人跑到湖南接手僅存的火柴廠,賣100盒掙5毛錢
    幾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破舊瓦房沒有人氣,只有黑黢黢的設備提醒著這裡曾經的喧囂。常德火柴廠,位於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石板灘鎮毛慄崗村,始建於1984年,屬於鄉鎮企業。2000年,全國200多家火柴廠紛紛停產,常德火柴廠瀕臨倒閉。幾乎沒有人敢接下這個廠房爛設備破虧空多的廠子。凌顯海不信,人人都要用的火柴怎麼會搞不起來?
  • 埃及醫生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連鐘樓的鐘都能動
    2019年,巴黎聖母院失火令哈桑深受觸動,大火後的第四天他就著手製作,歷時3個月,使用了2.8萬根火柴棒(原標題:埃及醫生花3個月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 連鐘樓的鐘都能動)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責任編輯
  • 棗莊市民政局舉行慶『七·一』詩歌朗誦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30日訊 在全國上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6月30日上午,棗莊市民政局舉辦了「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為民路上再出發——市民政局慶『七·一』詩歌朗誦活動」。局屬7個基層黨支部的黨員代表參加活動,並用激情澎湃的誦歌為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獻禮。
  • 無數根火柴堆積起來烤雞蛋,火滅後敲開雞蛋,結果雞蛋沒熟
    火柴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而且都用過,記得小時候只要是燒柴火,都是用火柴來起火的。可是對於一些人來說那可不是單單用來起火這麼簡單的了,總會做出一些奇葩的事情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國外一男子想到火可以烤紅薯,所以就想到了用火柴來烤雞蛋,看雞蛋會不會熟,因為雞蛋除了它的殼有點硬之外,平時放到水裡煮也很快的熟透了。男子說到做到,買了不少的火柴回來,將所有的火柴捆成一團後就將火柴整齊的擺放在一大木頭上,最後將準備好的7個雞蛋放到了火柴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