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1976年出生的錢宏偉,是一名轉業軍人,儘管家境拮据,卻始終心繫困難群體,42歲的他已堅持公益23年。23年來,他不忘初心,助學助困,幫扶困難群眾12800餘人,參加志願服務時間24840個小時,義務獻血26次10400毫升……
「你的每次捐款,都解了他人的燃眉之急,也讓愛與關懷在社會流通。你讓人確信,善良仍是新時代裡、新徵程上無盡的寶藏。」在2017年度福建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發布會上,組委會對錢宏偉如此評價。眾望所歸,錢宏偉獲評「最美志願者」。
寒門出身 不忍看他人輟學
「真是太棒了,我們又有新書看啦!」不久前,福州國貨路小學的學生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捐贈的100本課外圖書。「我們會不定期進行圖書捐贈,將愛心灑向更多學生。」錢宏偉說,他曾因貧窮而輟學,如今要回報社會,不忍看他人輟學。
錢宏偉出生於安徽淮北濉溪縣的一個偏僻農村,家境貧困,父母都是農民,卻堅持讓他上學。從小學到初中,錢宏偉勤奮讀書,成績名列前茅。1994年,他如願考上重點高中。然而開學不久,母親腿疾發作。為給母親治病,錢宏偉不得不輟學。當年底,母親康復後,他選擇了參軍,來到福建服役。
錢宏偉是個熱愛學習的人,參軍期間堅持讀書看報。1995年的一天,他看到「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照片,想起自己輟學的經歷,不由淚流滿面。他暗下決心,要幫助那些寒門學子。
助學助困之路一旦開始,便再也沒有停下來。從1995年開始,錢宏偉從自己每月38元的津貼裡,省出10元、15元、20元,寄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1997年,甘肅省康樂縣景古鄉的線維海因家中遭受水災,學業難以為繼,他資助6年,直到對方考上大學;2011年,他開始關注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等困難群體,不斷捐款捐物,並結對幫扶;2015年,他將2000多元錢送到福清一位11歲的白血病患兒手中……
日行一善 擠出時間做公益
這些年來,錢宏偉記不清有多少次與人分享資助貧困生的喜悅。身邊不少人表示不解,包括他的愛人張璟。「他每天早上7點多鐘就走,過年也不歇一天。」張璟說,看到丈夫對公益痴迷到這種程度,她十分擔心丈夫的身體,也曾反對過,但看到丈夫每天快樂的樣子,才慢慢理解。
做公益不僅要時間和精力,還需要花錢。而錢宏偉的嶽母常年患病,小孩尚在讀小學,妻子是一名小學代課教師,家境一直都不寬裕。2009年,錢宏偉懷揣著16000元錢回到家鄉,儘管家中的祖屋已經破敗亟須維修,他還是把錢全部捐給母校。
2013年,他轉業分配到福州臺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工作。公司領導知道錢宏偉的事跡後,給予了肯定與支持,號召大家向他學習,邀請他為黨員幹部上黨課。錢宏偉還與公司青年志願者走進社區,開展志願者服務。
作為臺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他時常扎在項目現場。為了能順利完成徵收工作,他主動放棄周末及節假日時間,堅守在徵收工作一線,加班加點開展工作。工作之餘,他帶領黨員突擊隊走進生活困難的被徵收群眾家裡,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行善不在多少,在於那份心意,量力而為,日行一善,也能積少成多。」錢宏偉說。(程枝文 實習生 周詠)
在錢宏偉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一本厚厚的文件夾,裡面裝滿了每一筆愛心匯款的收據和愛心助學的申請表。據統計,20多年來,錢宏偉參加志願服務時間24840個小時,義務獻血26次10400毫升。他發起的愛心團隊積極參與募捐,惠及困難學生、殘疾人、孤寡老人12800餘人。
「我每天只有五六個小時的睡眠。」錢宏偉說,做公益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工作日的中午和晚上,還有雙休日都是他參加公益的主要時間。僅2011年至2013年,錢宏偉就先後為希望工程、輟學孩子、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捐款10多萬元。
組建團隊 讓愛覆蓋更多人
2013年,錢宏偉的愛心團隊改名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掛靠在福州市慈善總會名下。
錢宏偉通過整合身邊資源,號召戰友、身邊同事等加入愛心團隊。正式成立基金後,他的愛心團隊進一步壯大,目前已有4萬多名志願者。為保證團隊的健康發展,錢宏偉完善章程,建立慈善救助基金辦公室,下設後援單位、無償獻血、義工團隊、具體操作點、西部工作點等5支專項服務隊,確保所得捐款全部用於需要幫扶的困難群體。
令錢宏偉欣慰的是,9歲的兒子在他的潛移默化下也有了公益的概念,經常要求帶他參加志願服務。
錢宏偉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從入黨那天起,我就選擇了跟黨走和奉獻他人、快樂自己的人生道路。說實話,如果堅持,每個人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