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動態排名、精確定位」高考志願填報模式從2006開始探索、2008年成型,這種填報志願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具有「透視」功能,讓考生享有充分的知情權、自主權和監督權。內蒙古考區因此成為全國唯一的實時網報考區,在依託「Ineternet+」技術的「陽光招生」體制下,實現了讓考生清清楚楚報志願、踏踏實實等錄取、明明白白上大學。
在這種高考志願填報模式下,非常需要考生和家長提前做好、做足功課,根據考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模擬考試成績,最後根據高考成績結合院校錄取規則,篩選出一些擬報考的院校、專業等信息,以便從容應對志願填報,達到最好的填報效果。於是,一些提供志願填報服務的收費報考機構應運而生。然而,有這麼一個公益組織,成員都是歷屆已高考完的考生家長,對於內蒙古特色的高考志願填報政策、規則、模式非常了解,成立8年來在堅持不懈地學習完善的基礎上,義務指導10萬餘名高考生填報志願。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個公益組織——「樂考之家」。
□本報記者 劉志賢
因女兒高考,兔媽走上了義務宣傳志願填報知識之路
打開「樂考之家」微信公眾平臺,功能介紹一欄這樣寫著:「高考志願填報知識學習平臺,高考的那年、那月、那日,我們和孩子相約一起努力,收穫知識,收穫友情,度過難忘的時光,盡享成長的喜悅……」
「樂考之家」的創辦者網名是「兔子媽媽」。她不想出名,只願人們稱她為「兔子媽媽。從2008年女兒上高三準備高考起,她開始認認真真地研究起內蒙古的志願填報模式來。因為當時這種填報模式剛開始,很多家長都不了解,每次開家長會或朋友聚會,她都會把自己了解的一些填報知識分享給考生家長們。慢慢地,她發現,太多的家長需要基礎知識的普及了,有的家長連志願填報分批次進行都不清楚,有的在填報現場連網址也找不見,有的甚至乾脆不準備、拿著一本招生計劃就去填報了。看著一些高分的考生因為對志願填報知識的不了解而無奈被與自己分數不匹配的差一些的院校、專業錄取,兔媽心疼極了:如此公開、透明的填報模式於考生而言應該是非常有利的,但就因為考生和家長了解的知識少、準備工作不充分,不懂政策、不懂規則、不了解院校專業,造成志願填報失敗的例子特別多,實在是太可惜了。於是,她決定義務宣傳網報志願知識,從幫助身邊的人開始。
最初,她建立了「兔子媽媽」QQ群,把身邊的考生家長聚起來,隨時普及志願填報知識、接受家長們的相關諮詢。在她的帶動影響下,越來越多受過幫助的、充滿愛心的家長加入到志願服務的隊伍中,在群裡耐心細緻地為家長們答疑解惑,受益的家長也越來越多,群成員數量不斷增加。
隨著這個志願服務隊伍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他們又建立了純公益性質的「樂考之家」網站及微信公眾平臺,兔媽還開通了新浪博客、搜狐自媒體,以此來更系統地幫助高考生,擴大服務範圍。
走上公益之路一發而不可收,多年來已為10萬餘名考生提供幫助
走上公益這條路,能夠幫助別人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成就感以及對社會的使命感讓兔媽和她的團隊一發而不可收。目前,QQ群成員近2000人,管理這樣一個團隊費心費力,更何況是義務工作。但兔媽卻說:「我始終把這個團隊當孩子一樣養著,一切都是因為心中有愛。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都是愛孩子的人,我們都希望孩子生存在一個友善、和諧的社會環境中,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就從我做起,從一點小事做起吧。這麼多年堅持下來,善良是可以傳染的,也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家長和我一起為別人家的孩子無悔付出著。」
QQ群成員紫榮的兒子是2016年高考生,在團隊的學習指導下,被山西醫科大學影像專業錄取。紫榮在群裡發了一段話:「感謝一年來兔媽及管理員的一路陪伴,讓我能夠為孩子選擇到適合他分數的最佳選擇。更為感激的是,入群的一年時間,讓我學會了怎樣愛孩子,怎樣和孩子相處,使孩子和我們家長能夠在高三的一年裡順利度過,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希望我們一路相伴,共同助力兔媽的公益之路。」
的確,兔媽團隊不僅在志願填報方面給群成員提供幫助,還經常給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生活常識的普及等。大家每天的休息時間非常少,除了本職工作,把業餘時間和精力幾乎都奉獻給了考生家長們,隨時都在回答家長們提出的問題,並定期指導家長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訓練。
2015年高考填報志願期間,為了給考生做數據分析,群裡的管理員們都卯足了勁工作到後半夜,甚至飯也顧不上吃。兔媽記得,當時瀾兒剛剛做完手術;明媽白天單位忙碌一天,回家就做數據,半夜才想起來自己沒吃晚飯;若水為了擠時間,一天3頓飯都是熱一下包子吃……所有的管理員和熱心的往屆家長們為高考家長們無悔付出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
志願填報就是遵守規則,不管是考生,還是院校,都必須遵守規則。兔媽記得,有一年的高考中,有位考生填報了西南財經大學,按照院校錄取規則,他應該被錄取的專業讓院校調劑了,兔媽團隊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問題得以糾正,考生被錄取到了該去的專業;一位考生填報了中山大學,被退檔,也是團隊及時把握院校的錄取規則,通過與學校溝通,這名考生最終被錄取,避免了掉檔……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8年來,兔媽團隊直接、間接服務考生及家長10萬餘人次,服務範圍遍布全區;「兔子媽媽」的搜狐自媒體開篇1年半,閱讀量已經近2000萬人次;「樂考之家」微信平臺的關注受眾面更是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因為各省市在志願填報模式上還是有很多共性的東西的,如院校、專業的錄取。在內蒙古錄取填報模式下,可以隨時準確掌握院校所有考生的專業填報和錄取情況,這是其他省市的考生了解不到的,所以也常有區外的考生及家長向「樂考之家」詢問專業錄取規則。
多年的積累和成長,「樂考之家」在志願填報方面已經很專業了。2015年開始,團隊研發應用的兔媽數據改變了以前手工篩查的方法,高度準確地為考生提供了分數所對應的院校,對於政策、規則的研究和領會達到了一定高度。
因其公益性質和很強的專業性,「樂考之家」也得到了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2014年,內蒙古招生考試中心邀請「樂考之家」參加了高考志願填報研討會議,發布當年的報考錄取政策,也邀請團隊與各地招生部門一起宣傳政策、開展高考服務;在2016年12月16日舉行的內蒙古新媒體大會上,「樂考之家」公眾微信平臺被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核准為內蒙古微圈成員。
「樂考之家」的願景在於立足高考,帶動家長成為學習型家長
兔媽說:「志願填報絕不僅僅是知道什麼分數能去什麼學校。一個分數段對應的學校可能有幾十甚至幾百所,志願填報不難,最難的是抉擇,如何在這眾多的院校裡選擇出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如何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被順利錄取?如何運用好填報規則和錄取規則?對這些政策、規則的學習以及院校、專業知識的掌握絕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辦到的,需要大量的知識累積。」
「樂考之家」的願景,不僅僅是高考志願填報,而是立足高考,帶動家長們成為學習型家長。用家長的轉變去影響孩子,讓家長們在學習中成為互幫互助的群體,一群樂於學習的、樂於自我成長的、充滿正能量的家長,何愁養育不好兒女?何愁創造不出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環境?這比義務幫助填報志願的意義更加深遠。
對於「樂考之家」的未來,兔媽驕傲地說:「樂考之家,lucky home,幸運之家。這些年,親眼看見眾多家長們因為學習變得越來越開心、越來越幸福,我願把這份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輔導工作堅持下去,幫助更多考生和家庭。往大了說,就是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道路上甘願貢獻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