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展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貴資源。」垃圾分類就是將不同種類的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使大部分垃圾重新變成資源。目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那麼,生活垃圾如何實現變廢為寶的華麗轉變呢?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 實習生張雨歆 通訊員成廣聚
日常生活中,每位市民每天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垃圾:喝完了的水瓶、廢舊的報紙、斷裂的膠管……其實這些垃圾經過分類後回收再利用,就能煥發新的生機。
可回收塑料——可回收的塑料包括廢容器塑料、包裝塑料等塑料製品,如各種塑膠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甚至紐扣等——你知道嗎?如今6個塑料瓶就可以製成一件聚酯纖維含量為85%的再生環保T恤了。
可回收紙品——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之一,可回收的紙類包括未嚴重玷汙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製品等,如廢舊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還有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牛奶盒等。將已分類的廢紙經過溫水浸漲後打成紙漿,經除渣後混合攪拌,溼紙漿再經金屬絲網篩後烘乾,最終再生利用成為成品紙。
可回收橡膠製品——輪胎、膠管、膠帶、電纜外圈橡膠、橡膠鞋底、橡膠墊、矽膠製品、閥門管道圈……這些橡膠製品都是可回收的,送到回收站經過粉碎後製成膠粉,可重新製成新的橡膠製品。
可回收玻璃——可回收的玻璃包括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如各種玻璃罐、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其他玻璃製品。工作人員將廢玻璃瓶清空去瓶蓋,清洗後進行乾燥,再根據各種顏色進行分類,經過高溫熔化爐的錘鍊後製成玻璃器皿,或者石棉瓦、玻璃棉絕緣材料以及各種建材與日常用品等。
廢罐頭、廢牙膏盒
有寶寶的市民可以把家中的廢棄奶粉罐用硬的包裝紙或牛皮紙包起來,再在上面畫上漂亮的圖案,如此一來就可以給小寶寶當小鼓玩,也可用作寶寶的大積木壘著玩。
平時拿出一支新牙膏時,大家都會把牙膏盒隨手扔進垃圾桶,其實這不起眼的牙膏盒也可以大變身呢!只需將牙膏盒從中間位剪開,將其對摺一下,再貼上包裝紙,牙膏盒就能成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筆筒了。
菜梗菜葉、過期食品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後,餐廚垃圾在生活垃圾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所謂餐廚垃圾,包括飲食當中的剩菜剩飯等食物殘餘和動物骨骼、菜梗菜葉、過期食品、瓜果皮核等食品類廢物,另外,草類、盆栽景物的殘枝落葉也屬於此類垃圾。
餐廚垃圾可以怎麼利用呢?據悉,餐廚垃圾經過發酵、烘乾、粉碎等環節可以製成有機肥料,而餐廚垃圾中回收的動植物油還可以加工提煉成生物柴油。
廢紙巾盒、廢紙箱
用完的紙巾盒,可以變成收納盒用來裝些零碎的小物件。
廢瓶子可以當做擀麵棍,灌入熱水,用來擀麵,還可使硬面變軟。
把紙箱裁成幾個單片並摺疊,等距離切割後,將紙箱片交錯穿插,形成穩定的格子布局。最後將試管插入,就變成另類的花器,可以用來插花了。
有數據統計,我國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若提高1%,每年可減少約 1000萬噸 廢棄物的排放。
所以,市民只要在生活中發揮奇思妙想,就能賦予廢舊物品生機,讓它們繼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