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曼谷高腳屋博物館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探訪曼谷高腳屋博物館

[ 高腳屋博物館負責人文薩(攝影:崔沂蒙)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崔沂蒙):提起泰國的著名旅遊勝地,很多人都會隨口而出:曼谷的大王宮和玉佛寺、普吉甲米的海灘、清邁古城等等。但是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景點之外,有沒有一些深藏閨中、不為眾人所知,卻又飽含特色的地方呢?下面就請跟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泰國記者崔沂蒙的腳步來探訪吧。    在2017年盛夏的一個周六下午,記者到訪了曼谷高腳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位於曼谷市中心阿索(Asok)路,已經有170年的歷史。其實在真正探訪這個博物館之前,記者曾經不止一次路過此地,當時就覺得這個建築很獨特。因為它的周圍都是現代化的寫字樓和高檔的公寓住宅樓,唯獨它是古色古香的泰式古代建築。只是由於行路匆匆,沒有進去。而這次,當記者真正探訪了這座博物館之後,才覺得不虛此行。   這座博物館始建於19世紀40年代,一直保存至今。博物館力圖展現19世紀泰北蘭那風格的建築及當時百姓的生活狀態。它由三座高腳屋組成,全部由柚木建造。三座高腳屋有遊廊相連,共有臥室、起居室、廚房、水房、糧倉、陽臺等內設。博物館分為上下兩層。當你脫下鞋走在木質樓梯上時,清脆的木板聲仿佛把你帶回了170年前的舊時光。   博物館每周二至周六開放,周日和周一閉館。恰巧記者去的那天是個周六,不但參觀了博物館,還有機會採訪了博物館的負責人文薩先生。他見我是記者,好心執意不收我100泰銖的門票,但是我覺得一碼是一碼,記者也是遊客,沒有特權,該交的門票錢也應該交。   在和文薩先生的聊天過程中,我了解到以他為代表的泰國民間文物保護組織者為保護文化遺產所做的貢獻。他對我說,如果我們不保護好文化遺產,那麼我們的子孫後代就沒有機會了解以前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他們的居住環境怎樣。   他告訴我,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城市中建起的都是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而好的木材已經很難找到了。因此像高腳屋博物館裡的這幾座純柚木建築就更顯寶貴。之所以用柚木,是因為它的材質可以防蛀防蟲,另外木質不算特別硬,可以在上面雕刻花紋。   這番話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我只知道柚木是可以用作家具的,但為什麼名貴,我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文薩先生真是博學多才。   文薩先生雖然沒有去過中國,但他對中國的文化非常嚮往。他曾閱讀過一些翻譯成泰語的中國小說,感受到中國是一個提倡孝順的國家。另外,他還看過一些有關中國的紀錄片,了解到中國幅員遼闊,有很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如長城、故宮、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等等。   此外,文薩先生對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很感興趣,特別是中醫。他對我講,他以前曾經患有10年的腎炎,沒有完全好。後來他去了曼谷耀華力路(曼谷唐人街)的中醫院,中醫大夫給他號了脈,開了藥。然後他吃完一個療程的中藥後再去找中醫看,中醫再來號脈調方。就這樣吃了一段時間的中藥,他的腎病症狀完全沒有了。   文薩先生告訴我,泰國有一個皇室資助的公益組織「暹羅協會」專門負責國家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這個協會經常邀請世界各國政府和民間的文化專家聚集在一起研究歷史,商討文化保護的舉措。曼谷的高腳屋博物館也得到了「暹羅協會」的支持。因此在高樓林立的曼谷市區,還能保留這幾座19世紀的高腳屋遺產,是一件很大的幸事。   正如文薩先生所說,在如今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曼谷繁華街頭,這座博物館可謂鬧中取靜,更以其古樸的特色吸進著泰國本地和外國遊客的目光。我們也希望這樣的古蹟能長久地保存下去,讓後人有機會能夠探尋前人的足跡。 高腳屋博物館內景(攝影:崔沂蒙) 高腳屋博物館內景(攝影:崔沂蒙) 高腳屋博物館內景(攝影:崔沂蒙) 標籤: ]

相關焦點

  • 曼谷旅遊的小眾景點,充滿本地特色的絲綢博物館
    可能在大部分中國遊客的印象中,曼谷旅遊無外乎大皇宮、玉佛寺、鄭王廟、暹羅廣場和考山路等幾個知名景點。實際上,「金·湯普森之家」也是一個充滿泰國本地特色的景點,強烈建議大家去參觀遊覽。來自美國的金·湯普森是泰國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國際友人。
  • 高腳屋的變遷
    「20年來,南沙守礁官兵見證了南沙三代高腳屋的變遷,我現在的位置是位於南燻礁的最高點,從我的方位看過去,看到兩個生鏽的鐵架子。據了解,第一代高腳屋是用竹棚搭建的,現在已經找不到它的影子了,我現在看到這兩個鐵架子就是第二代高腳屋留下的遺址。而我現在處的位置就是第三代的高腳屋,我們請陪同我們前來的南沙守備部隊的方副政委為我們具體介紹一下。
  • 每日景介曼谷湯普生博物館 Jim Thompson House泰絲大王
    猛擊上面藍色↑小字關注麥途商旅泰絲大師吉姆湯普森(Jim Thompson)的故居,泰國傳統的高腳屋和熱帶植物是博物館最大的特色
  • 中國南海渚碧礁共經歷4代高腳屋變遷才成為島,歷代高腳屋大盤點
    同時由於高腳屋搭建簡單,在熱帶多雨地區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第一代高腳屋被搭建出來。當然搭建之初並未考慮到中國南海海域環境較為複雜,所以,渚碧礁上這種簡單的高腳屋並未使用很長時間。僅僅過了不到一年,第一代高腳屋即被第二代高腳屋取代。
  • 曼谷大皇宮旁用餐休息的好去處― 瑪哈拉碼頭文青市集
  • 中國經略南海歷史系列之高腳屋
    隨著人民海軍的發展壯大,克服了高溫、高溼、高鹽和湧浪、颶風的惡劣環境,一座座「高腳屋」在人民海軍進駐的各個礁盤上堅強地矗立起來。南沙的「高腳屋」已經從第一代,第二代,發展到了第四代。30年來,南沙守礁官兵見證了南沙四代高腳屋的變遷,也是南沙30年發展的一個縮影和人民海軍的滄桑巨變。1988年2月5日,南沙第一座高腳屋在永暑礁誕生。這是一種以鋼釺為依託,竹竿作柱、篾席為牆,瀝青封頂簡易竹棚高腳屋,面積只有10平方米,空間十分狹小,加之海上補給困難,官兵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被稱為海上貓耳洞。
  • 「漂流浴室」——馬來西亞的海上高腳屋
    從陽臺上看完全就是一幢幢立在水中的高腳屋,每個房間內部客廳處也有透明的玻璃地板(一小格),可以看到下邊水波蕩漾,像極了我小時候坐的那種機動木船,也是船頭可以看見一小孔水波,我當時跟朋友開玩笑說會「暈床」的。馬來服務員在拿了我的小費後跟我說他們的口號是「above the sea」。
  • 曼谷各類博物館大揭秘
    文 / 轉載自Let's Relax Spa訂閱號 /Let's Relax Spa(ID:LetsRelaxSpaOfficial)曼谷各具特點的藝術博物館如彗星般散落於曼谷市區各個方位地址:4Sanam Chai Road, Phra Borom Maha Ratchawang, Phra Nakhon, Bangkok, 10200 曼谷貝殼博物館 (Bangkok Seashell Museum)曼谷貝殼博物館是世界上少有的幾處罕見的展覽美麗貝殼的地方。
  • 「高腳屋」升級「水上浮船」
    不僅如此,不少違章搭建者變換花樣,在河道上搭建起水上休閒浮船,堤防邊架起鐵圍欄,把人民群眾的「生命線」變成私家休閒領地,將河道資源視為己宅。「水上浮船」引人注目近日上午,記者沿新津河東岸金津大橋上遊堤防暗訪,短短5公裡堤防河岸旁邊,就有高腳屋、水上浮船、觀賞亭、竹棚屋、「別墅」、休閒農莊和禽蓄養殖場等約45間違章搭建物,這些違章搭建物全部都在堤防邊架起鐵圍欄並上了鐵門大鎖,部分違章搭建物外還安裝了路燈、空調、亭臺樓閣、植樹造景等,外觀異常豪華,令人膛目結舌。
  • 曼谷· 玩偶博物館
    我喜歡參觀博物館。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和精美的文物、藝術品讓我著迷。曼谷玩偶博物館曼谷,全名信佛,宗教色彩的博物館比較多,泰國玩偶博物館的特殊性吸引了我。小巷眾多,建議各種交通到達曼谷阿瑪麗水門酒店後,再地圖導航步行2km到達玩偶博物館。曲徑通幽,不要迷了路。去博物館的路上,會看見一座粉紅房子,一直走,不遠就到了。
  • 觀眾感言「高腳屋」(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1988年,人民解放軍進駐南沙群島,官兵們居住的海上營房——第一代高腳屋,面積只有10平方米,它以鋼釺為依託,竹竿作柱、篾席為牆,瀝青封頂,高腳屋中沒有電燈電話,海上補給能力有限,官兵們很少能吃到新鮮蔬菜、食品,條件非常艱苦,官兵們形象地稱之為「海上貓耳洞」。
  • 探訪曼谷郊區飛機廢棄場 流浪者住機艙
    探訪曼谷郊區飛機廢棄場 流浪者住機艙
  • 探訪巴西足球隊博物館
    (原標題:探訪巴西足球隊博物館) □本報特派記者
  • 【文文遊蹤】副線:曼谷博物館指南
    曼谷的旅遊指南都會包括這些問題:俯瞰整個曼谷夜景的最佳露臺酒吧在哪裡?你知道隱藏在曼谷旁的世界遺產的古都嗎?本文都不會涉及相關的內容。至於買買買指南,日後會有一個副線介紹。現代的曼谷:三大現代藝術中心我挑選了三個曼谷最具代表性的現代藝術場所,分別為:MOCA BKK:嚴重遠離市區,建議先地鐵到附近,再Uber;RCAC:在政府建築群之中的毫不起眼的小樓,如果曼谷發生任何群眾性事件,請勿前往RCAC;BACC:位於商業區中心,極其方便,但通常自帶力場,一般內地同胞不敢進入。
  • 曼谷三頭神象博物館
    曼谷三頭神象博物館  礫華 /文圖兩天曼谷自由行,去了鄭王廟、暹羅古城72府以及三頭神象博物館。前兩個地方已有記述,本篇單說三頭神象博物館。曼谷三頭神象博物館  礫華/文圖參觀博物館內部,在上臺階之前要脫鞋,以示尊敬虔誠。另外,觀眾著裝也有要求,不能穿無袖上裝或短裙短褲進場。
  • 曼谷國立博物館,位於大皇宮周邊,國家級博物館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處旅遊景點曼谷國立博物館。曼谷國立博物館位於大皇宮周邊的曼谷國立博物館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博物館,包括了18世紀的皇宮,與完整的傳統泰國建築、宅邸,收藏泰國從史前時代乃至現代的文物珍寶。
  • 中國駐南海三代高腳屋曝光:從木屋變海上堡壘
    近日,軍方公開海軍南沙守島礁部隊三代高腳屋對比圖。條件改善明顯。第一代高腳屋,補給困難、生活條件異常簡陋。第二代高腳屋,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但補給仍然很困難。圖為南沙第一代高腳屋,守礁初期換班補給物資都靠官兵肩扛手提。
  • 高腳屋,傳遞越中友好的紐帶
    這座兩層高腳屋是胡志明主席當年工作和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現在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國內外客人前來參觀。本報記者 劉剛攝主席府,越南最具標誌性的建築,承載著越南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鏗鏘前行的崢嶸歲月。這座質樸整潔的兩層高腳屋,就是胡志明主席當年工作和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胡志明,社會主義越南的締造者之一,越南人民的精神領袖,也是中國人民最熟悉的外國領導人之一。他與中國的深厚情誼,成為被歷史銘記、為兩國人民稱讚的佳話。見證和記錄越中友好交往的篇章2011年12月20日至22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應邀訪問越南。
  • 曼谷5個令人驚嘆的博物館
    1、曼谷國家博物館 The Bangkok National museum 曼谷國家博物館是泰國第一個博物館,建於1887年,它是一個集歷史
  • 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
    這些你都能在中國消防博物館找到答案!在「119」消防宣傳日到來之際,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頻直播活動——《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下面就跟著應急君一起來看看吧!11月5日下午2點,消防救援局新聞宣傳處、中國消防博物館特別聚焦校園安全,緊密結合當前學校消防安全形勢和防控重點,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共同策劃舉辦了《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視頻直播活動暨全國消防宣傳文創作品展開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