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時分,樓市再迎重磅消息。根據報導,在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在對經濟工作進行總結部署的同時,也對樓市來年的大方向定下基調,其中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起來看!
中央定調:未來樓市將以長租房為重點
據報導,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在人們普遍關注的房地產市場方面,提到了三個部分。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這是最近幾年來,頂層會議對房地產著墨最多的一年。
通常來說,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每年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其作用一方面是判斷當下的經濟形勢,另一方面則是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由此可見,讀懂了經濟會議上的內容,就能夠對來年的經濟發展趨勢有著足夠的預見性。
所以,作為整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行業來年的發展也與該會議息息相關。在去年與前年的會議上,圍繞著「房住不炒」進行了許多樓市方面的工作要求,而在今年的會議上,不僅再次重申「房住不炒」,而且明確提出「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且將「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作為八大年度任務之一,「租購併舉」、長租房等獲得更加充分的重視。
這基本意味著,來年大城市樓市將成為重中之重。
所謂的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究竟是指的什麼問題呢?
簡單說,就是大城市呈現出「人多房少」的態勢,這種供需關係不僅能影響到當地的房價,同時也對會租賃市場有著重大影響。有數據顯示,目前一線城市中,北京人均住房面積31.5平米,深圳28平米,上海24平米,均低於普通城鄉人均居住面積。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很簡單,畢竟大城市始終保持著極高的人口流入趨勢,在「人多房少」的情況下,房子不夠住是必然的。
即便不是一線城市,近幾年包括杭州、西安、南京等大城市也紛紛降低落戶門檻,大量的流入人口也必然對當地樓市產生影響,而石家莊也在此列!
如果你生活在石家莊不難發現,本地土生土長的「老鄉」人數似乎越來越少了,更多的都是從元氏、新樂等周邊縣城流入而來的人口,甚至像邢臺、邯鄲等外部城市的人口也為數眾多。可想而知,隨著石家莊邁入千萬人口大城之後,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明顯。
與此同時,石家莊的住宅建設其實並沒有放緩,只不過新項目越來越向三環外乃至周邊縣城發展了。就這樣,偏遠地區的房源很充沛,但人們因為工作生活卻都要往市區跑,直接造就了供需失衡的情況。
所以,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其實就是解決在主城區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大量流入人口的住房問題。那麼,如何才能解決呢?
答案很明顯,那就是大力發展租賃房。
以往的租賃市場,大多是依靠房東配合中介進行自我市場調節。當然也有一些企業機構開始大批量運作房屋租賃的生意,比如說前不久剛剛爆雷的蛋殼公寓。但儘管蛋殼碎掉之後。留下了一地雞毛,可這不代表規模化的租賃市場這個方向是錯誤的。
甚至可以說,如果當政府主導的公租房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像蛋殼公寓這樣的企業也就失去了生長空間了。而在此次會議上,專門提出了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使其擁有公共服務同等權利。
這句話的威力,對樓市來說堪稱重磅炸彈!
畢竟,人們買房,真正只是解決住房需求的情況並不多,大多是伴隨著落戶、就學、炒房等因素的,即便是樓市橫盤,落戶政策不斷開放,但包括就學在內的問題,也將是主導人們買房的重要因素。
所以,「租售同權」四個字極為關鍵!
一旦租客也能享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權益,那麼對於買賣市場的打擊是致命的。這也體現出了「房住不炒」的核心要求。
所謂「房住」,就是房子是要用來住的,反過來講,只要你居住時基本權益有保障,那麼無論是自己的房子、房東的房子、政府的房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按照這樣的路線走下去,未來樓市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分化趨勢:
富人不差錢,為了享受生活可以買豪宅、別墅,但是價格高,且要徵收高額稅費。如果買了很多套商品房且空置不住,同樣也要交稅。普通居民,經濟雖不寬裕但也不拮据,可以自行購買普通商品房自住,如果還有餘力,多置辦一處房產收租也未嘗不可。中低收入人群,雖然買不起房,但是住在統一管理的公租房內,生活同樣有保障,且不會受到社會歧視。
怎麼樣?是否感受到這樣的發展趨勢,似乎更能符合人們的根本利益呢?
最後再說幾句,樓市「狂飆」了那麼多年,讓不少人得到了房價上漲的紅利,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尤其是眾多流動人口,身處大城市打拼卻「居無定所」,箇中無奈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
也許就在明年,有關樓市的一切,真的要改變了!
註:內容來源於網絡,入侵請後臺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