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相比於過去幾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描述,今年篇幅有明顯增加,對比來看,今年「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租購租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土地供應要向租賃租房建設傾斜」、「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等成為最大變化。
今年,會議把「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列為明年要抓住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並單獨將房地產問題列一項。
從整體來看,2020年過得跌宕起伏,全球經濟經歷了自二戰以來最嚴峻的挑戰,截至三季度末,全球僅中國實現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至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在不確定性空前的年份裡,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度過了低開高走、穩健前行的一年。
」
本 文 約 1928 字 閱 讀 需 要 4 min
01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我們認為,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劑,房地產對地方經濟、財政和就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在這其中,第七點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從今年整體市場表現情況來看,各大城市分化嚴重,對於熱點城市而言,搶房源現象比較明顯,在這其中,深圳市場不分檔次、不分產品銷售全線飄紅,7月15日,在中央「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期調控目標下,深圳祭出八項樓市調控政策,對其高溫不下的市場下了一劑猛藥,隨後在一系列調控政策補丁調整下,深圳市場開始逐步可控。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作為明年要抓好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具體而言,熱點城市繼續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鬆勁,「四限」調控難言實質性鬆綁,並將貫穿更長的時間周期。現階段房價仍是不能碰的紅線,一旦市場出現過熱的徵兆,短期內城市房價過快上漲,調控政策大棒必將尾隨而至。
2015-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房地產內容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02
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
此次會議定調: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一方面,弱化了房地產的投資屬性,金融去房地產化,房地產也要去金融化。現階段房地產行業仍是去槓桿的重要領域,預計未來房地產行業將轉向穩槓桿乃至去槓桿,有序引導企業負債率、居民槓桿率逐步回歸到「安全線」以內,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另一方面,強化住房的居住功能,支持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購房需求,更好地實現全體居民住有所居、安居樂業的目標。
從整體來看,房地產政策層面還是要「穩」字當頭,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更好地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期調控目標。
對於熱點城市而言調控政策大棒高舉,而對於壓力二、三線城市而言,有望從保市場主體出發為市場減壓、企業紓困。土地供應有供有限,並可適度調降土地出讓價格,尤其要增加平價地以及低價地供應,給予開發企業一定的讓利空間。
未來市場或將支持剛需購房,弱三、四線城市可能會在需求層面予以刺激,購房補貼、稅費減免皆是可以操作的選項,其對市場拉動力也將更為直接有效。
03
租賃市場監管制度化常態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住房租賃市場著墨頗多,既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又要規範市場化租賃住房發展,更好地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其一,以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為抓手,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力度,市場化租賃住房更要規範化發展。進一步明確「租售同權」,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其中優質教育資源同權化,既是下一階段改革的難點,也是關係到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點。
其二,可以期許的是,土地制度市場化改革將提質增效,加速推進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補充耕地指標的跨省調劑,那些土地資源緊俏的核心一、二線城市,可以獲得更多建設用地指標。另外,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既要用活增量土地資源,更要挖潛存量土地資源,緩解大中城市長期供地壓力。
其三,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長期來看,租賃市場監管要制度化、常態化,資金監管仍是重點領域,既要加強對租金、押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又要出手重拳嚴控「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租金貸」等市場亂象。
我們認為,明年宏觀政策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在房地產方面將進一步因城施策落實「三穩」長期調控目標,對熱點城市加碼,對壓力城市紓困。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