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金融:宏觀政策定調穩中偏緊 地產調控劍指大城市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經會】如是金融:宏觀政策定調穩中偏緊,地產調控劍指大城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1年經濟工作的八大任務,包括科技自強、產業供應鏈自主可控、擴大內需、改革開放、糧食安全、反壟斷房地產、以及綠色發展等,並要求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如是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振鑫指出,今年經濟工作會議刪去了連續兩年提到的「經濟下行壓力」,因為經濟已經企穩回升;而今年罕見地提到「不急轉彎」,現在的方向是暫停減息、邊際收緊,明年會順著這個方向走,定調不再是寬鬆。當然,不急轉彎意味著也不會驟然收緊。從政策上來看,貨幣政策首提要和名義GDP相匹配,其實也是穩健偏緊的思路。原來的提法是貨幣政策和經濟發展相匹配,今年精確到和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就是說要考慮通脹的問題,不能只看實際GDP財政的「積極」定調雖然11年未變,但其實今年定調穩中偏緊。今年沒有提專項債,而是重「提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還罕見地提「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這和控槓桿是一個思路,與貨幣的定調是相匹配。此外,明年的八個重點工作,首次把科技排第一;首次提出「避免新興產業重複建設」,未來純蹭概念的項目可能會成為爛尾工程;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並不是專門針對螞蟻的政策,而是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必然。房地產時隔兩年再次列入重點工作,劍指大城市住房問題,可以預見整體的房地產政策依然是中性偏嚴,更不會刺激。

(文章來源:經濟通中國站)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宏觀調控定調「不急轉彎」 政策穩定性護航穩增長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宏觀調控定調「不急轉彎」 政策穩定性護航穩增長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就在市場擔憂明年隨著超常規政策陸續退出,宏觀政策調控可能會出現「政策懸崖」之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上述簡短有力的表述作出正面回應,向市場釋放「定心丸」。
  • 廣發宏觀:明年宏觀政策定調穩增長政策 把控好政策力度和空間
    來源:財華網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發布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宏觀政策的定調是「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其中「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應穩增長政策的延續,「可持續性」對應把控好政策力度和空間。
  • 2021年宏觀調控要領明確
    「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點明2021年財政貨幣政策操作要領。  專家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宏觀政策明確定調,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明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靈活調整,保持精準有效,但在操作上不會驟然大幅收緊。
  • 中央定調2021樓市走向,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是核心
    從今年整體市場表現情況來看,各大城市分化嚴重,對於熱點城市而言,搶房源現象比較明顯,在這其中,深圳市場不分檔次、不分產品銷售全線飄紅,7月15日,在中央「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期調控目標下,深圳祭出八項樓市調控政策,對其高溫不下的市場下了一劑猛藥,隨後在一系列調控政策補丁調整下,深圳市場開始逐步可控。
  • 中央定調!下半年房價會降嗎?調控有何變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日電 (彭婧如)近幾個月,樓市持續回暖,6月份70城新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創2019年7月以來的新高,下半年樓市調控方向是否會有變化?此後,「房住不炒」成為樓市調控政策的高頻詞。 受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GDP)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雖然經濟增長實現「V」型反彈,但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為何地產調控卻不能放鬆?
  •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堅持房住不炒 完善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
    觀點地產網訊:1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下一步,將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穩增長與防風險並重 宏觀政策助力新發展格局
    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抓手,貨幣財政政策在明年的實施方向實則已於今年下半年逐漸明朗。多位受訪人士表示,明年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回歸正常化,信貸社融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以避免宏觀槓桿率的過快上漲;但這並不意味著流動性會明顯收緊,央行仍會從防範風險的角度出發,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為市場提供合理充裕的中短期流動性。
  • 健全雙支柱調控框架 促進宏觀經濟穩定
    面對國內外複雜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是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
  • 宏觀政策評價報告2021:宏觀政策支撐中國經濟脫穎而出
    一方面,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要想實行經濟平穩健康進而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需要經濟保持一定增速,因此很有必要運用宏觀政策「穩增長」。另一方面,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特別是有效防範化解各類經濟金融風險,有效運用宏觀政策確保實現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等重要目標。
  • 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日趨完善
    肩負調節貨幣「總閘門」的責任和使命,中國人民銀行在「十三五」時期,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大膽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科學把握貨幣政策力度;結合中國國情率先開展宏觀審慎政策實踐,建立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以利率和匯率為核心的金融市場化改革,以改革方式提升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為幣值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 中共中央、國務院:強化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和金融監管協調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指出,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意見》提出,構建有效協調的宏觀調控新機制。加快建立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宏觀調控目標體系、政策體系、決策協調體系、監督考評體系和保障體系。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為主要手段,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增強宏觀調控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
  • 定調202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麼信號,機構專家這麼說丨火線解讀
    專家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宏觀政策明確定調,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明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靈活調整,保持精準有效,但在操作上不會驟然大幅收緊。
  • 潘功勝:持續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雙支柱調控框架,支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我國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證券機構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制定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恢復和處置計劃。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配套細則,依法依規、穩妥有序開展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和持續監管。  四是做好宏觀審慎政策與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
  • 各大機構全面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對政策的定調要好於...
    廣發證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宏觀政策的定調是「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廣發證券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宏觀政策的定調是「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其中「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應穩增長政策的延續,「可持續性」對應把控好政策力度和空間。
  • 招商宏觀謝亞軒:2021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略微收緊
    第一,2021年政策可能會重提宏觀槓桿率目標,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第二,貨幣政策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儘可能長時間地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正常的、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
  • 中央最新定調來了 時刻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
    要堅持從全局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各地實際出發,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及時科學精準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中央會議定調房地產,發出幾大重要信號!
    明年的房地產調控方向,終於定調了。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事關2021年經濟具體部署的重大會議,其中對於房地產的定調,與前兩年也大有不同。有幾大信號值得注意。(原文表述)說人話:房住不炒要先從大城市「下手」。今年樓市太熱的大城市要小心了,如果還不控制住熱(fang)度(jia),就等著收緊調控吧。多策並舉這個詞,尤其值得重視。如果一次調控不夠,那就再來,各種政策治到你服。
  • 陳道富:運用四大對策 更好實現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與調節
    在西方語境中,宏觀調控是在當下實施並著力於短期經濟運行態勢變化的政策組合。考慮到「當下」是過去累積的結果,且可預見的未來變化都在當下有苗頭,因此宏觀調控並不意味著只考慮短期因素的盲目應對,是可以將過去和未來的長期因素納入考慮的。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將宏觀審慎管理納入宏觀調控框架,更是考慮到了周期性因素。
  • 潘功勝談宏觀審慎監管 還有哪些政策呼之欲出?
    今年9月,我國正式建立逆周期資本緩衝機制,將初始緩衝比率設定為0,這也是近期我國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豐富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的重要舉措。  「下一步,將建立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的主旨演講時表示,央行將認真履行宏觀審慎政策牽頭職責,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雙支柱調控框架,支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反壟斷、控房租、瞄準大城市,2021年經濟徹底定調!信息量巨大
    根據會議通稿,槓桿遊戲將內容大致分為了11大模塊,其中包括國內外現狀回顧;明年總基調;財政、貨幣政策;第1、2、3產業;區域發展;房地產;金融;其他。關注樓市的杆友可直接跳到文章第4部分。還是習慣性先從整體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