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什麼?意象如何分類?最簡單最正確的解讀來了

2020-12-12 凡塵雲仙

一、意象是什麼

意象是什麼?意象是表達了某種意思的事物。這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容易理解,也沒什麼爭議。

提起意象,很多人都會想到古詩詞。沒錯,意象基本上屬於古詩詞專用,雖然在別的行業和領域也有使用,但是都借鑑了古詩詞。無論意象怎麼使用,其中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古詩詞中的意思。

在一般的認識和理解中,意象是表達了某種意思的事物;意象是意思的形象;意象是形象的意思等,各種說法基本相同。

在最簡單最正確的理解中,意象就是名詞。意象本質上就是名詞,是使用在古詩詞中的名詞。意象是人們創造出來的詞語,是為了讚美古詩詞,讚美詩人。

二、意象的分類

在一般的認識和理解中,意象的分類多種多樣,實際上大多都是很不合理的,一般都是說明意象所代表的含義。很多分類根本沒有起到分類的作用,只是一個簡單的表述。

在全面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中,意象主要分為兩類,自然類和人文類。

1.自然類意象

自然類意象,就是和大自然有關的意象,主要是指天然存在的一些事物。

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樹木等,都是自然類意象。自然類意象,一般是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也表達了某種情感。

關於自然類意象在古詩詞中的使用,一般用法都是固定的。

舉幾個例子:月亮,一般是是思鄉之情;柳樹,一般是送別、離別之情;紅豆,一般是相思之情;鴻雁,一般是思念之情;草,生命力強。

意象一般是固定的,但也會有不同的用法。例如,秋天,很多詩人感嘆秋天悲傷、孤寂、肅殺;實際上,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有收穫的喜悅,有萬物的成長。只要是合理正確的用法,都是可以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人文類意象

人文類意象,就是和人類有關的意象,主要是指人為創造的各種事物。

亭臺樓閣、假山園林、宮殿、道路等,都是人文類意象。人文類意象,一般是讚美人類的偉大,也表達了某種情感。

關於人文類意象在古詩詞中的使用,類似於自然類意象,用法都是相似的,一般都有相對固定的意思,偶爾也會出現新的意思,只要是正確的用法,都是可以的。

舉幾個例子:亭臺樓閣、假山園林,一般是指建築,精美巧妙的藝術;城牆,以萬裡長城為代表,一般是指防禦;宮殿,一般是指王權富貴。

三、結語

關於意象的認識和理解,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人們對於意象的認識和使用,也是比較統一的。

以往對於意象的認識,雖然正確,但是不夠全面,不夠真實。因此,凡塵雲仙(李雲茂)先生查閱資料,思考分析,對關於意象的知識做了新的總結。

意象就是名詞,名詞使用在古詩詞中,就叫做意象。

意象的分類,主要分為兩類,自然類意象和人文類意象。

經過總結,意象的知識變得更加準確、真實,而且變得更簡單。這樣一來,人們學習起來就更容易了,能夠學得好、學得快,增長知識,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可以更好的發揮才能、建設美麗的世界,可喜可賀!

凡塵雲仙,當代詩人、作家。詩詞、對聯、文學文化、哲學,用心創作精品佳作,傳承發揚中華文化。

相關焦點

  • 意象是什麼?意象如何分類?最簡單最正確的解讀來了
    一、意象是什麼意象是什麼?意象是表達了某種意思的事物。這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容易理解,也沒什麼爭議。提起意象,很多人都會想到古詩詞。沒錯,意象基本上屬於古詩詞專用,雖然在別的行業和領域也有使用,但是都借鑑了古詩詞。無論意象怎麼使用,其中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古詩詞中的意思。
  • 燦若星河的文明中哪些意象「最中國」
    在中華文明的壯美長河中,許多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典型意象如繁星閃耀,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創造。這些文明意向既凝結了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與共同情感,又傳承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理念與精神內核。  縱觀中華文明,哪些意象最具代表性?如何梳理、挖掘這些意象,推動中華文明創新發展,並與世界文明交流和鳴?光明智庫特邀專家一一解讀。
  • 如何理解「美在意象」說
    文章從「美在意象」與「美」的本體建構、如何理解「藝術的本體是審美意象」、如何理解「醜」作為「審美意象」存在三個方面論述了「美在意象」說的理論價值, 並回應了學術界對於「美在意象」說的一些質疑。文章認為, 「美在意象」命題的提出, 不僅僅是出於一種美學知識體系建設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它強調審美活動對於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 什麼是色彩意象?各種色彩的象徵和意象的含義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把理性分析轉化為情感體會,把客觀色彩轉化為主觀創意色彩,把具象的表現遞進到意象的演變,從而使畫面達到對心境的表情達意。即色彩意象表現以極大的主觀性來表現精神意趣為主,而不著重再現客觀對象的物理屬性。因此,它突破了傳統呆板的照相式,照抄、模仿的繪畫表現形式,從而最大限度地表達設計者對色彩的主觀理解和感受。
  • 曹植詩歌意象:三個階段,三種心態,三種意象
    國內學者對詩歌詩歌意象分類有代表性的有:夏之放《文學意象論》將詩歌意象分為審美、象徵、想像、幻想等幾類,這種分類方法抽象,也難於把握;袁行霈先生在《中國詩歌研究》中將詩歌意象分為自然界、社會生活、人類自身、人的創造、人的虛構五類,其中人的創造和人的虛構難於界定,也不盡合理;陳植釋先生的《詩歌意象論》按五個標準對詩歌意象進行分類,每一大類又分為若干小類,這種分類方法詳細而全面,但太過瑣細,不易操作。
  • 如何理解古詩詞中的意象?
    有朋友提問:如何理解古詩詞中的意象?古詩詞意象就是帶有詩人主觀感情的客觀景物。古詩詞意境由多個意象組合而成。如果只是個人創作,處於某一個時間段的心血來潮,作了某個比喻,但是在其他人那裡得不到共同的反映,雖然也可以稱作意象,卻不能稱之為詩詞意象。詩詞意象是在千百年的沉澱中積累下來的固化意象。打個簡單的比方。
  • 古詩詞意象分享:桃之夭夭,十裡揚州最妖嬈
    讀這個故事,可以看到,桃花在古詩詞中的幾乎所有意象內涵:豔情、愛戀、佳人、容顏易逝。桃花開於仲春時節,粉白粉白,花期很短,極易凋零。宋朝時期的詩詞作品中,桃花已經基本成為「情慾」的代名詞,但是最初,桃花,只是自然界的一種存在而已,這期間發生了什麼?
  • 帶你了解什麼是意象
    可見,中國古人早就發現「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所以提出「立象以盡意」的命題,用「象」來表「意」。莊子則認為「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就是「象」並不能夠很好地表「意」,故莊子多用寓言來闡明抽象哲理。雖然《周易》與《莊子》分別對「意」、「象」進行了論述,但此時的意象仍然只是一個模糊的範疇,並未形成明確的概念。
  • 淺說意象:什麼是「意象疊加」,用6個例子帶你認識它
    這裡說的意象,簡單地說就是含有情思的詩歌形象,可物,可人。意象疊加,就是把兩個不同的意象並置在一起,並使它們產生融匯、交融效果的意象組合方法。意象是中國傳統詩學概念,也可以指稱現代詩歌;意象疊加是西方現代主義詩歌代表者龐德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同樣也可以指稱中國古代、現代詩歌。
  • 最簡單和最優美,無法兼顧卻能協調,讀詩的幾個意象層次分析
    詩歌的意象,從最接近字面的含義排向最有想像力或者印象主義的高度,由深層的想像力高度決定意象的層次 裝飾性意象 這類意象往往出現於中國傳統常說的起興句中。過去人們曾長期圍繞起興句兼比與否、與後面詩句的關 系如何而爭執不休。實際上,一首詩作為詩人創造的一個獨立自主的世界,它的每一個意象 都是全詩的有機元件,或深化為全詩的意境,或撥動詩篇音樂的律動。
  • 走進意象藝術·教學設計
    走進意象藝術·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和認識什麼是意象藝術,如何來辨析意象藝術。2.通過比較分析,初步掌握什麼是意象藝術,通過對意象藝術的藝術形象和藝術語言的分析,以及藝術家的意圖方面來辨析意象藝術的主要特徵。
  • 【輕讀】《城市意象》(美)凱文·林奇
    代表著作有:《總體設計》、《城市意象》、《城市形態》等。他花費了5年時間研究人們在穿梭於城市中時,如何對城市空間信息進行解讀和組織,從而於1960年出版了他對現代規劃最有影響的著作《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 意境、意象、境界怎麼區別,寫好詩文的關鍵是什麼?
    不同的心理狀態,投射到同一匹馬上,有人稱之為「良駒」,有人稱之為「病馬」,馬致遠還稱之為「瘦馬」,這些名詞附帶了詩人的情感,就成為了文藝創作最基本的素材——意象。不附帶情感的形象描繪,是說明書,不是文藝創作。因此所有作品都是自帶意象的,都有感情投射。
  • 鯤鵬意象的「誤讀」
    作為一種文學意象,「鯤鵬」出現頻率之高,是其他文學意象難以相比的。隨著後代文學創作的不斷刷新,這一文學意象也逐漸積澱了新的文化意蘊。無論作為文學意象,還是作為文化現象,鯤鵬都是自由翱翔於天地之間的象徵,成為特別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其實,鯤鵬誕生時,並沒有這種詩意的內涵。眾所周知,這一意象出自《莊子·逍遙遊》。
  • 走進意象藝術·答辯題目與解析
    走進意象藝術·答辯題目與解析一、高中生學習美術心理上有什麼特點呢?【參考答案】高中學生主導以邏輯思維為主導,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同時喜歡學習一些富有內涵地理論性知識。本課課內容理論性較強,加之玉本身從其社會文化層面來說具有很高的價值。恰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 讀張愛玲《第一爐香》跟作家學習「意象」如何運用於我們的寫作
    如果要欣賞文學藝術作品,那首先要懂得欣賞作品中的意象,可以說意象承載了非常多的藝術內涵,如果不能對意象進行理解,那整個作品會被遮蔽大部分的藝術價值,這一點在古代文學作品裡最為常見,在詩詞分類裡的作品裡,幾乎沒有對意象的正確解讀,那會寸步難行。那什麼是意象?
  • 北京衛視《傳承者》:創新形式解讀「中國意象」
    喻「象」於新形 傳「意」於無形    《傳承者•中國意象》延續了第一季《傳承者》的精神內核,繼續致力於解讀中國文化的傳承,這一次把目標瞄準了中國意象。從古至今,望月寄思鄉、折柳喻離別,中國意象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構成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情感、精神情懷和思維方式。正是因為「中國意象」這一美學概念十分抽象,所以如何用電視的手段去更好地呈現和傳達,用藝術手段來展現一幕幕具體的「象」,從而傳遞出最深遠的「意」成為第二季節目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 從意象到意境——以吳耀華荷花圖意象體系為例
    原標題:從意象到意境   「意象」是中國美學的核心範疇,中國畫通過筆墨色、章法等形式語言塑造「意象」,通過「意象」實現真、善、美的統一,而真、善、美又凝合成「意境」,因此「意象」是中國畫一切元素與關係的中心。
  • 自然美的意象與物象
    可見,作為自然美意象的自然的內容不在各自的物質材料中,而在於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材料交織而成的景象中。景象不同子意象,是一種自結構、自運動,或者說,是自在自為的自然物象。在美的諸形態中,以意象與物象的運動來看,自然美的物象居於最顯著地位;藝術美,特別是詩詞美,意象居於最顯著地位。  自然美的意象即自然組成的景象,是自然美的意象的第二種規定性。
  • 中國畫的意象審美與興象思維
    在中國畫向多元化發展的當代,中國畫傳統精神的實質是什麼?這便形成了中國畫審美個性,鑄就了中國畫審美的特點,形成中國畫獨特的意象、興象審美觀、創作觀。   在中國畫向多元化發展的當代,中國畫傳統精神的實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