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鬱症還要不要留在大城市生存?

2021-01-10 學IT的小學語數英老師

我是在上海讀的大學,實際上我的抑鬱症也是在上海加重的。

我在上海呆了三年,我對那座城市有感情,但是回憶卻都是灰暗的,如果有人跟我提到上海,我腦海裡第一個冒出來的印象應該是一個字「冷」,冷是我對上海的第一印象,這個冷不僅僅是指上海的冬天特別冷,也包括那裡冰冷的人情,冰冷的回憶。

這些年回了老家,我的抑鬱症也好轉了,原因我想可能是因為家裡的山清水秀,宜人氣候,也有可能是有家的溫暖,沒什麼壓力的工作。

然後,畢竟還是年輕人,經常還是會懷念大城市的繁華,還有未實現的夢丟在了那裡,還是是不是的有衝回大城市拼一把的衝動。我覺得當下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很能表達這種情感,「一線無法安放肉身,二線三線四線五線無法安放靈魂」。

得了抑鬱症還要不要留在大城市?今天我就來說說我的想法。

當年我抑鬱了沒及時回家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爸思想比較陳舊以為小地方被人知道你得了抑鬱名聲會很不好,也可能影響自己以後在老家的發展,二是貪婪上海的繁華,總希望能趁年輕能多賺點錢。這些錯誤的觀念和想法直接導致了在上海那段時間幾次抑鬱復發,一度到了真的要面臨死亡的地步。

很多年輕人得了抑鬱,不肯離開大城市,說到底還是為了錢,想趁年輕努力拼搏,他們會想,賺大錢,這不正是我們當初來到這個城市的原因嗎?為什麼要輕言放棄呢?

我覺得,如果在大城市得了抑鬱,我們的一切出發點就應該回歸到如何把病治好這個真正重要的問題上來。為錢抑鬱了,還是先看病吃藥吧。沒錢的憂愁我感受過。脫離當時的環境,或者放低心態就好了。比如我提前攢錢,老想著拿去上海做啟動資金,所以一直很抑鬱。當能力匹配不上欲望的時候,就是自己讓自己生病了。生活中的絕大多數煩惱,都是自己不放過自己,自己思想上得不到解脫。

其實,你離開了大城市,並不代表你的夢就破碎了,特別是現在網際網路時代,自媒體時代,只要你有本事,在小地方照樣可以賺大錢。而且即使你還想回到大城市,暫時的離開其實也是為了以後的回歸積蓄力量。就像我大姨說的,「你還這麼年輕,賺錢著什麼急,四十歲也不遲啊!」是啊,說的多好,你還那麼年輕,卻那麼心急,連抑鬱了也還要背井離鄉的奮力拼殺。哈哈,心疼自己一下吧,善待自己。這時候,我想到了那個八十歲成功的北漂王德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耐心,晚點成功其實也沒什麼。

文章最後,可能有人會認為我的想法太過於片面了,難道大城市就一定對治療抑鬱沒好處嘛?你這麼分析好像得了抑鬱在大城市一定會加重一樣?好吧,如果你覺得大城市過的習慣了,沒什麼問題,那留下就留下吧,我的經歷是那樣,我的想法也就這樣。

相關焦點

  • 丈夫得了抑鬱症怎麼辦?如果痛苦的話,就別努力了
    由於巨大的工作壓力,在他們結婚五年之後,幹夫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為了讓丈夫儘快恢復,晴子以離婚為條件要挾幹夫辭職回家休養。這就是《丈夫得了抑鬱症》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很多人稱其為「超治癒的抑鬱症教學片」。
  • 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我最近情緒低落,好像得了抑鬱症怎麼辦?」這是身邊心理諮詢師朋友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從心理諮詢專業角度看,如何判定是否得了抑鬱症?心理諮詢師可以初步評估抑鬱狀況,但嚴重的抑鬱症建議到正規醫院精神科診斷,藥物治療的同時輔助心理諮詢做長程的治療,可以解決問題的。一般每個城市最好的精神醫生都在精神衛生中心 。
  • 佐佐部清去世,他的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教會我們什麼?
    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裡得了抑鬱症的丈夫幹男就是一個很努力的人。 得了抑鬱症的意義,不就是將只顧討好別人討好世界的心拽回自身嗎?別在最後只能學著海子嘆一句「我年華虛度,空留一身疲倦。」但永遠記得——「不要碎掉。」
  •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抑鬱症能治好嗎?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患上抑鬱症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抑鬱症作為精神類疾病,很多人對它都不是很了解,這對於發現病情以及控制病情是極為不利的。那抑鬱症有哪些表現?抑鬱症能治好嗎?得了抑鬱症怎麼辦?一整天都提不起勁,總是強顏歡笑,內心極度痛苦,甚至因為一些小事異常煩躁,也是抑鬱症的表現。異常敏感也是抑鬱症的表現,有些女性坐月子期間,對於丈夫晚歸非常在意,總是覺得心裡委屈,神經變得非常敏感,要當心患上了產後抑鬱症。更年期女性出現脾氣暴躁,敏感,除了與更年期症候群有關外,也是患上抑鬱症的一個表現。
  • 如何檢測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呢?
    所以我們要檢測一下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那麼如何檢測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呢?檢測方法1:看一下,自己是不是整天無精打採的,是不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呢?如果自己沒有精神,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那麼,你可能是得了抑鬱症了。檢測方法2: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呢?如果整天嘆氣,抱怨,那麼,很有可能是得了抑鬱症。
  • 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誰容易得抑鬱症,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但以下均為抑鬱症高發人群: 第一,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人曾經得過抑鬱症,那麼自己得抑鬱症的可能性是比其他人要高2—10倍;
  • 抑鬱症到底要不要休學或辭職?
    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抑鬱症患者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呢?一、與人交往的工作。我現在的工作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就比以前的多了很多,通過跟他人的交流和互動,增加了見識,也更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需要成長改變的地方。二、不要太閒可是又不要壓力很大的工作。
  • 放棄當老師去巴西經商,發財致富後卻得了抑鬱症,咋回事?
    昨天聽母親說大堂姐得了抑鬱症,前幾年就覺得人不舒服,到處求醫不見效,前些日子回國做全面檢查,醫生確診是抑鬱症。我都不敢相信,大堂姐夫妻恩愛幾十年,生意穩定,孩子們聽話,咋就得了抑鬱症?抑鬱症的症狀抑鬱症
  • 孩子說「口頭禪」上癮,媽媽怎麼也沒想到,孩子會得了抑鬱症
    起初,他們以為是女兒學習壓力太大了,就告訴女兒學習不要有太大壓力。其實女兒也不是真的不想學,只是覺得學的時候沒意思,她自己也說不上來原因。後來,父母發現事態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嚴重。瑤瑤不僅覺得學習無聊沒意思,而且經常把這句話當作口頭禪掛在嘴邊,直至蔓延至生活的各個角落。
  • 走上教師崗位第二年,他得了抑鬱症
    同事解釋說:不是身體的病,是心裡的病,小孟老師得了抑鬱症。趁著周末,我去醫院看望小孟老師。去到病房,幾乎認不出孟老師了。他瘦了很多,看起來精神也不大好。我跟他聊了聊,了解了孟老師得病的過程。孟老師剛上班時被安排教成績很差的一個班並任這個班的班主任。這個班成績很差,孟老師雖然工作積極,但是由於缺少經驗沒能把成績提起來。
  • 我最近很不開心,會不會是得了抑鬱症?
    今天先談談抑鬱情緒吧,因為好像很多人生活中一旦不開心,就會覺得自己得了「抑鬱症」,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也會變得非常敏感和擔心,嚴重時甚至害怕出現自殺傾向。但很多時候,其實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所處的真實心理狀態,並且誇大了自己所謂的「病症」,這樣反而不利於我們走出不良情緒的陰影。
  • 抑鬱症,不是「現代病」
    其實,「時髦」的抑鬱症古已有之。那時候,都叫「神經衰弱」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抑鬱症患者的診斷單上,不會寫著「抑鬱症」,而是「神經衰弱」。1980年,哈佛醫學院和人類學系教授凱博文在中國推廣「抑鬱症」,「神經衰弱」一詞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如果不是抑鬱症,屈原不會死說到底,「神經衰弱」「抑鬱症」,都是舶來品,中國古人也抑鬱,叫法不同而已。
  • 丈夫出軌反而得了抑鬱症,我卻感到寒意陣陣。
    我當場揭穿了老公的的醜事,和老公大鬧一場,沒成想老公居然鬧自殺,吃了一整瓶安眠藥,隨後被鑑定得了抑鬱症...... 我今年45歲,是一名大學講師。老公今年48歲,是培訓機構的副總。我們結婚二十年,女兒都開始上大學了。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有粉絲給我留言,「老師,抑鬱症是因為承受能力差,沒受過什麼挫折打擊嗎?抑鬱症是矯情嗎?」 我回復,「不是,是身體生病了,神經遞質發生了改變,人體內的多巴胺分泌減少,感受不到快樂。」
  • 「熬過了一年半載,我終於得了抑鬱症,可以辭職了」
    1曾經的同事小A突然被爆出確診為重度抑鬱症,然後辭職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很多人都感到很惋惜。在這樣不起眼的四線城市,這樣的工作著實讓人羨慕,很多人削尖了腦袋也進不去,而她如今卻得了抑鬱症而辭職了。不過她的辭職也並非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因為看似高大上的外企,也有不少醜陋不堪的內幕流入圈子內,不少人因小A的處境而唏噓不已。
  • 海歸女博士抱孩子跳樓,不要讓「產後抑鬱症」背這個鍋
    後來她的丈夫聞訊趕來,一邊痛哭,一邊自言自語:「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女兒,為什麼要把她帶走?」這個所謂的「產後抑鬱症」只是後來的衍生物。可以先看下文章開頭這個產後抑鬱症的相關報導,一個抱著孩子跳樓的女人,為什麼丈夫最關心的問題不是他的愛人,而是在一直在強調「把女兒給他留下,他什麼也不要」我們雖然不能妄自猜測家庭內幕,但從丈夫的話裡,聽出了對妻子生命的漠然,總覺得讓人心寒。
  • 請你們不要再對抑鬱症患者說這些話了!
    目前全球有超過三億人患有抑鬱症,這是一種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我們身邊可能也會有抑鬱症,或者有抑鬱症但不自知的朋友,疾病讓他們的內心極度痛苦,與此同時外界的誤解和言論更像是一把刀一樣,狠狠地扎在他們本就傷痕累累的內心。
  • 自測抑鬱症?不要再嚇自己了看看臨床上如何診斷抑鬱症
    在當今社會的高壓下,很多人都會多多少少有抑鬱症的傾向,只是有些人的承受能力比較強,可以從容的面對負面情緒。而不是深深的陷入抑鬱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沒有相應承受能力的人可能患上抑鬱症,不僅僅沒有和抑鬱抵抗的能力,反而引起抑鬱的情緒持續積壓而導致人走上極端的不歸路。
  • 抑鬱不是抑鬱症!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這個年紀本該是挑起家庭重擔,擔負起家庭責任的年紀,一旦和抑鬱症扯上關係,就會嚴重影響家庭和職業的發展,這也讓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們在心裡捏了一把汗。 那麼,什麼樣的抑鬱就是抑鬱症?究竟有什麼表現,才能讓自己更加準確的判斷?抑鬱症有什麼先兆,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提前預防?如果真的發現自己得病了,又該如何應對?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
  • 人到中年是該留在大城市奮鬥呢?還是該回到小城市享受呢
    所以我建議年輕的時候,你要狠狠的在大城市打拼,等你年齡大了,攢到一筆錢,回老家買套房,再過點小日子也不錯啊,千萬不要年紀輕輕,還沒到50歲就回去養老,真正的沒出息不是失敗,而是你年紀輕輕就選擇了放棄。那我們選擇留在大城市它能夠給你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