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不是抑鬱症!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2021-01-10 騰訊網

近日,「抑鬱症將納入高校體檢」上了熱搜,引起了大眾對抑鬱症的又一次熱烈討論。熱鬧之餘,我們更應該靜心思考,積極面對心理疾病,擁抱美好生活。

孤獨的內心需要這個世界的擁抱 | SOOGIF

前兩天,人民日報發布了抑鬱症防治的4類重點人群。除了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等日常印象裡的偏弱勢群體外,高壓職業人群也赫然在列,20-50歲的發病高峰年齡段聽起來也讓人擔憂。這個年紀本該是挑起家庭重擔,擔負起家庭責任的年紀,一旦和抑鬱症扯上關係,就會嚴重影響家庭和職業的發展,這也讓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們在心裡捏了一把汗。

那麼,什麼樣的抑鬱就是抑鬱症?究竟有什麼表現,才能讓自己更加準確的判斷?抑鬱症有什麼先兆,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提前預防?如果真的發現自己得病了,又該如何應對?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

01

大城市打拼的人們 抑鬱症可能就在你身邊

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據估計,全球約有3.5億人受其影響。抑鬱症患者受抑鬱情緒的影響,其學習、工作、生活及社會交往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他們自己無法通過意志力控制痛苦,而這種痛苦健康人無法體會。因此,我們不應該指責或者質疑抑鬱症患者,家人、朋友及全社會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支持。

城市的光照不亮「他」的內心世界 | 圖蟲創意

02

抑鬱症是怎麼來的?

目前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生化心理社會等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抑鬱患者的典型表現為「三低」症狀,即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活動減少。患者的抑鬱情緒與其處境是不相稱的,也就是說,實際上並沒有值得悲傷的事情,但他仍然情緒低落。這種「低落」從程度上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患者的情緒低落顯著而且持久,即患者長時間感到心情苦悶,時間上可達到或在兩周以上。因此,如果情緒低落的現象一直持續,這時就可能患上抑鬱症。患者長期感到悲傷,也會對以前喜歡的事情喪失興趣,失去生活的動力。

持續性的情緒低落是抑鬱症心情的寫照 | 圖蟲創意

03

抑鬱症有什麼症狀?別把單純的抑鬱當成病

許多人誤以為一陣子的情緒低落就是抑鬱了,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得了抑鬱症並不只是情緒低落這麼簡單,患者常常伴有焦慮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以及失眠等症狀。有些患者以軀體症狀為主,他們常常睡醒後仍然筋疲力盡,抑鬱症狀越嚴重,他們的疲憊感越厲害。有些患者表現為胃腸功能紊亂背痛等。抑鬱症患者通常把生活中的負面事件看得過重,常陷入深深的自責,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病情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會產生幻覺妄想,甚至自殺

疲憊、自我否定等都是抑鬱症的表現 | 圖蟲創意

04

發現自己得了抑鬱症,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首先,鼓勵患者堅持治療方案,按時服藥,如果治療過程中有疑問,或需要調整藥物,應積極諮詢醫生,而不是自行尋找不同的治療方法而放棄正規治療。其次,我們要認真聆聽,給予患者積極、正面的鼓勵和支持。此外,還可以鼓勵患者參加他曾喜歡的活動。切勿指責患者,認為他是在裝病,或指望患者會自動「復原」。鼓勵患者儘快開展正規治療才是幫助其擺脫抑鬱折磨的正道。

輕度抑鬱症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和自我調節來改善情緒,如果心理治療6周後,抑鬱症狀仍無改善,則應考慮藥物治療;中度抑鬱可給予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重度抑鬱的治療中,藥物治療是主要手段,若患者有自殺行為,建議專科醫院住院治療。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務請嚴肅對待 | SOOGIF

參考文獻:

[1] 張進.渡過——抑鬱症治癒筆記[M].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242.

[2] 戴伯龍.破局:突破職業發展中的5種困境[M].中國三峽出版社,2006:63.

[3] 吳青.點擊成人健康:常見疾病的防治[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498-501.

[4] 張瑞潔.別讓抑鬱打敗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237.

[5] 劉偉志.心理調適[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6:57-58

闢謠 | 莊紅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藥學組長

覆核 | 駱豔麗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

責編 | 李華慧

闢謠助手

查謠言,用闢謠助手!

相關焦點

  • 郵輪和遊輪雖有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看完你就明白其中差距!
    郵輪和遊輪雖有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看完你就明白其中的差距現如今,旅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最主要的休閒方式之一,隨著人們經濟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精神方面的追求變得極為重要,很多人一到節假日便會出門遊玩放鬆自身的心情。
  • 我是不是得了抑鬱症?主任教你分清抑鬱與悲傷
    我們知道自己不對勁,想要自我判斷是不是自己生病了,於是很多來醫院的人固執地想要尋求一個答案:我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抑鬱和悲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主任認為,抑鬱和悲傷很容易弄混,但是,其實真的當你患上抑鬱症的時候,其實你是很容易分辨悲傷和抑鬱的。
  • 我們對抑鬱症還知之甚少,但人類對抗抑鬱的歷史已很漫長
    抑鬱症患者是被神明懲罰的對象,被當做有罪之人來看待。時至今日,我相信絕大多數有知識和文化的人,都不會用這種視角理解抑鬱了,但是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蔓延至今。現在還有很多人聽到有人患有抑鬱症,也還是會從道德和品格的角度進行評判:得抑鬱的人,是不是自己性格、人格上有什麼問題?
  • 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中度抑鬱症不治療可以嗎?
    文/阿秋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之間的關係,以及分享一些治療抑鬱症的科學常識,不至於盲目地去走彎路或者以「自己錯誤的認知去對待抑鬱症。」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其實抑鬱情緒在抑鬱症中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之一,而我們通常指的:「抑鬱情緒,就是一種心情低落不開心的一個狀態,它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持續性存在,那麼這樣的抑鬱情緒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抑鬱情緒。」
  • 「天壤之別」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的表達是「天壤之別」,這個短語有幾種表達方式,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a world of difference 天壤之別 There'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其中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
    抑鬱症這個詞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那麼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又稱為抑鬱障礙,是一種精神類疾病,根據權威機構研究發現如果按照目前抑鬱症的增長狀態,那麼2030年抑鬱症將超管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總和,成為致殘率第一的疾病,重度抑鬱症患者將喪失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 科普|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為11% ,抑鬱症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一系列數字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目前的中國大約有抑鬱症患者3000萬人;全球範圍內,有超過5億人正在遭受抑鬱症這種疾病的折磨。
  • 抑鬱症,不是「現代病」
    1980年,哈佛醫學院和人類學系教授凱博文在中國推廣「抑鬱症」,「神經衰弱」一詞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如果不是抑鬱症,屈原不會死說到底,「神經衰弱」「抑鬱症」,都是舶來品,中國古人也抑鬱,叫法不同而已。中南大學教授蕭曉陽曾專門研究楚歌,他推測,投江自盡的愛國詩人屈原,可能就患有抑鬱症,《悲迴風》中「寧溘死而流亡兮,不忍為此之常愁」等詩句,都符合抑鬱症的心理特徵。屈原一身才華和抱負,卻得不到楚王重用,被讒言所傷,一直被流放。心中鬱悶,他只能通過寫詩排解,在寫《離騷》時,已病得不輕。
  • 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嗎?9500萬人正被抑鬱所困
    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從抑鬱情緒發展到抑鬱症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般以兩周的時間為分界線。兩周是眾多精神領域專家商定的時常標準,不足兩周的情緒低落就是抑鬱情緒,如果超過兩周還無法自行調節恢復,就有可能是抑鬱症。
  • 一個人怎麼好端端就抑鬱了?抑鬱症全面成因分析與反思
    關於抑鬱症,我想當下大概很多誤解就是:把抑鬱症當作抑鬱情緒看待。比如一些無知的人會說:「就你還抑鬱?我每個月房貸這麼多,我天天抑鬱,是不是我也有抑鬱症?」要知道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會經歷抑鬱心境,但抑鬱心境並不等同於抑鬱症。
  • 心理話‖「我抑鬱了」,是抑鬱症的前兆嗎
    我本來就是一個心裡藏著事的人從小受了委屈都是自己吞,也沒人關心我我以為有了家庭,有了他,有了孩子,一切都會不一樣結果生活還是一團糟糕像冬天裡霧蒙蒙看不到路等不到陽光一樣沒有希望看不到盡頭的日子,我抑鬱了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需要注意的是,抑鬱症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種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的綜合症,基本表現是心情顯著而持久的憂傷,同時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異常。因此,當發覺自己出現以上多種異常時,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尋求幫助。遺傳因素:抑鬱症雖然不是遺傳病,但是父母是抑鬱症患者的人,抑鬱症的風險要比正常人高10%-13%。還有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親屬患病率比普通家庭高10-30倍,而且血緣關係越親近,患病率越高。
  •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為什麼傻傻分不清?
    如果有人問我不是精神病:在精神科門診診療最多的疾病是哪些?那我會立即告訴他是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事實上,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恰恰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在生活中,很多關心精神健康的人對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傻傻的分不清。那麼,這三種病症到底有哪些異同呢。今天,我不是精神病和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吧。
  • 抑鬱症:研究發現,這4種方法應對抑鬱是有效的
    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評估方法抑鬱症不同程度採取的方法也不同,這裡建議有抑鬱的朋友要經常利用量表來評估自己的抑鬱狀態。這裡強調一下,並不是去醫院診斷就比在網上做自測題更權威,因為醫院的量表有用的也無非就是漢密頓抑鬱量表,區別僅在於,醫院會列印出詳細的診斷結果給你,醫生會簡單給你解讀一下,而你在那幾頁A4紙裡能看懂的、你在醫生口中能聽懂的,也就是幾個詞,得到的結果和你做自測是一樣的不要懼怕抑鬱
  • 抑鬱症:抗抑鬱藥物的發胖怎麼辦?
    文/老K很多抑鬱症患者問我,在服用抗抑鬱症藥物一段時間後,發現身體發胖了!他們擔心一直發胖下去,使得自己越來越難看。所以他們很抗拒按時聽醫生的囑咐,導致抑鬱的反反覆覆,那麼到底抗抑鬱藥物是否會讓人發胖,我今天給大家分享幾篇文獻讓大家更清晰了解這個問題。
  • 「沒得過抑鬱症就不潮流?」別矯情了!
    但你根本搞不清他是真的有還是裝的 @饞嘴系少女:有病就去看醫生,好多沒病天天網絡說自己抑鬱了搞得很光榮一樣,導致真的抑鬱症患者一個字都不敢說 @西_遊季:只有得過抑鬱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抑鬱症患者的想法,我覺得這種抑鬱症患者間的交流可以改變雙方,就像我前幾年得輕度抑鬱症走出後去開導我的同學
  • 別總說自己得抑鬱症啦,也許只是抑鬱情緒
    今天這一節就和大家談一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這兩個看似傻傻分不清楚的東西。抑鬱情緒抑鬱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情緒,它的主要感受是痛苦,同時伴隨著憤怒、悲傷、憂愁、自罪感、羞愧等情緒。所以,抑鬱情緒是我們所有人都會有的,並且通常是是伴隨著一些負面事件而來的。當然,抑鬱情緒並不是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美國福尼亞州聯邦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就曾研究發現,幾乎所有人在解決難題時都會產生一些抑鬱情緒,這也許是因為壞心情有助於思考。
  • 抑鬱是什麼?抑鬱不是矯情,就像是大腦的「重感冒」
    抑鬱症是什麼?有人說是內向,不喜歡與人交往;有人說是矯情,企圖博得眾人關注;有人說是心情低落,忍一忍就會過去……社會對抑鬱症有各種各樣的誤解,包括抑鬱症患者的親友,甚至抑鬱症患者本人。抑鬱症,不是內向、矯情、心情低落,它更像是一場大腦的「重感冒」。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的增速達到了18%。 根據估算,中國泛抑鬱症人數超過9500萬,是全球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抑鬱症已經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 合肥專家:抑鬱情緒不等於抑鬱症 這四類人群要注意
    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9 月下旬,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 辨別抑鬱症需看四點 抗抑鬱治療不能急
    有部分抑鬱症患者發病是由於工作生活中遇到了較大的變故,在心理上產生了應激反應。其次,牆體有裂縫也受到撞擊,但如果有外界支撐,也不會倒塌。因此,是否有社會支持力量也是抑鬱症是否會產生的一方面影響因素。」所以抑鬱情緒不等於抑鬱症,當我們面對悲傷的事件,面對失敗的結局,或者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我們會有抑鬱的情緒,這是真是的情感反應,這種反應不等於抑鬱症。「判斷其是否患有抑鬱症,有焦慮抑鬱等症狀只是第一道關卡,還要觀察他的嚴重程度,是否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社會功能是否受損或喪失。第三,如果只是偶爾的幾天不高興,也不能劃歸為抑鬱症,症狀要至少持續兩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