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 大宅民宿產業集群逐步形成

2020-12-25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本報最新航拍

  翔安香山腳下,火龍果引發的鄉村振興效應正在延伸。圖為擁有全省最大火龍果種植基地的大宅社區。(圖/記者 張奇輝 攝)

  村民陳文化(中)告訴記者,火龍果產業的發展讓村民過上了富裕日子。

  香境裡的建設已初具雛形。

  雨,一直停不下來。

  6日,本報這場新聞大篷車走基層採訪活動,無意中竟然碰上了驚蟄節氣。「一場驚蟄雨,昭示豐收年」。豐沛的雨水,對農業生產來說非常關鍵。

  果然,在大宅村口,農民陳文化說:「廈門已經旱了很長時間了,對火龍果來說,這場雨來得很及時。」他的身後,是福建省最大的千畝火龍果園,翔安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宅火龍果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但是如果以這千畝果園為起點,開始一次田間調查,不難發現火龍果的故事並不只是簡單的農業引種故事,也不只是簡單的農民致富的故事,鄉村旅遊產業的開發,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一個個火龍果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翔安香山腳下數平方公裡的範圍內醞釀、發酵。

  關鍵詞

  產業

  大宅火龍果種出了品牌

  率先探索出廈門農村集體經濟的造血新模式

  一年之計在於春。3月初,正是大宅社區的千畝火龍果長苗的時節,一場及時雨的到來,仿佛預示著這個村莊將迎來又一年的豐收。60歲的陳文化站在自己親手種下的一棵棵火龍果樹前,曬得黢黑的臉上堆滿笑容,「以前我種菜、種花生,一畝收下來不到2000元。現在種火龍果,一畝收成就有2萬多元」。陳文化是大宅數百位火龍果種植戶中極其普通的一員,他只種了3畝火龍果。可也就是這3畝地,不僅承載了他十幾年來的辛勤汗水,也描摹出他不斷向上的生活曲線。

  大宅種植火龍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年前,但社區黨委書記陳錦芳卻說,大宅真正把火龍果種「火」了,卻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在廈門市農業局的牽頭組織下,作為廈門山區老區之一的大宅率先啟動了村容村貌的升級改造,隨著基礎設施的提升尤其是交通網絡的建成開通,大宅的火龍果事業迎來了新契機,「在我們村莊裡,車子不用掉頭能繞全村。村路一通,運輸條件上來了,火龍果的物流效率也跟著提高了。」

  村莊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優勢和高效實用的硬體條件,首先吸引來了臺灣農業企業的入駐,紅心火龍果也第一次在大宅的土地上紮根生長。大宅社區適時抓住機遇成立合作社,帶領農民統一種植,統一銷售。大宅火龍果,逐漸種出了品牌,由2008年時的100多畝增加到了現在的千畝,率先探索出了廈門農村集體經濟的造血新模式。

  與大宅共同成長的,是農民越來越鼓的錢袋子,「生活肯定是越來越好,舉個例子,從2015年到現在短短4年,我們村裡就多了100多輛小汽車。」陳錦芳自豪地向到訪村莊的人們講述著家鄉的變化。

  關鍵詞

  鄉村

  大宅民宿產業集群逐步形成

  帶動人居環境提升,還實實在在地促進農民增收

  走進大宅社區村本部,記者看到,幾戶人家的房屋正在進行坡屋頂改造;村頭新建成的雨汙分流管道剛剛「封頂」;街角的「口袋公園」已經打好了「地基」;幾棟農家小樓正在從裡到外地建設「翻新」……一切變化都在暗示著,這個由火龍果開始的村莊故事,正在續寫著新篇章——大宅被納入廈門市重點打造的休閒農業標杆項目——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的版圖,成為廈門因地制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又一創新實踐。

  「村莊裡正在裝修的7棟房屋,就是我們計劃在8月推出的第一批民宿。」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單位廈門香境旅遊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大宅火龍果從種植、生產、銷售到旅遊觀光的延伸,大宅的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加上距離香山直線距離不過兩公裡的地緣優勢,這使大宅順理成章地成為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的重要一環,進一步完善了香山景區的旅遊服務配套。

  根據規劃,大宅將以朱子文化為主題,打造具有香山特色的精品民宿樣板。「我們來到村莊裡建設民宿,希望能起到示範帶頭的作用,如果有村民願意跟著我們做,我們能夠用經驗和資源帶動他們一起創業。」這位負責人說,歸根結底,農民才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由象嶼集團牽頭帶動形成大宅民宿產業集群,不僅僅盤活的是農村閒置的房屋資源,更重要的作用還在於帶領當地農民共同發展,推動就業,實實在在地促進農民增收。

  事實上,國企入駐使村莊產生的變化與共振,農民一點一滴都看在眼裡,新的希望的種子正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這幾天,正在著手準備進行火龍果品種更迭的陳文化也在仔細留意著民宿的改造,「我想學習一下大企業的經驗,他們怎麼建設的,我也能跟著學。」陳文化說,他的目標是很快也能擁有一棟自己的精品民宿。

  關鍵詞

  轉型

  休閒農業項目備受期待

  「香山鄉苑」將成我市最大規模的精品休閒農業項目之一

  實事求是地說,政府部門很早就意識到,在耕地面積狹小的廈門,發展以觀光休閒農業等為標誌的都市農業是最符合本地實際,也是最高效的農業發展道路。近年來,廈門高度重視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以鄉村振興戰略統領「三農」工作,從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拓寬農民致富渠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高度出發,把休閒農業作為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全面推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駛上了快車道——2017年啟動建設的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正是廈門休閒農業的轉型升級之作。

  不僅僅是依託大宅建設特色精品民宿,在香山潘林湖水庫旁,佔地100畝的休閒農業項目——香境裡已經初現雛形,一座座現代化的農業大棚一字排開,先進的水肥一體化設施陸續進駐,大棚裡種植的,是廈門市農科所的最新科研成果。「我們在香境裡引種試種,並不僅僅是滿足園區自身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把成功試種的高附加值品種帶給農民,幫助農民提升農業種植價值。」相關負責人說。

  各界對香山鄉苑的期待遠不止於此。市農業局方面表示,在廈門發展休閒農業的產業藍圖中,香山鄉苑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市最大規模的集自然教育、生態旅遊和現代農業為一體的精品休閒農業項目。

  記者手記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

  ●記者 許若鯤 殷磊

  香山腳下,火龍果引發的鄉村振興效應正在延伸。

  千裡之外,北京。正是全國兩會「進行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部署今年重點,「鄉村振興」再次成為一個重要章節——「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全國同頻共振。恰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

  大棋局,講的是系統的思考、整體的布局。無疑,在廈門推進鄉村振興這個大課題上,火龍果的連鎖效應可以提供一些啟示。

  如果說,十幾年前大宅農民引種火龍果是自發的創新創業之舉,之後,市、區和相關部門通過政府搭臺、政策扶持,國有企業與農村合作社對接,和原本自產自銷的個體農戶凝成一體,共同應對市場,這條產業鏈已經越拉越長,創造的價值也越來越高。

  向上遊延展,火龍果改良種植試點不斷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快馬加鞭。「白(心火龍)果的產量高,但紅(心火龍)果賣得貴,算下來還是種紅果更划算。我家3畝田,紅果種了四成,今年收成後還要再換一些紅果種……」當陳文化在地頭掰著手指給記者算田地收支情況時,火龍果產品更新換代的工作正悄然推進。

  向下遊延伸,火龍果種植不斷融合二產三產。大宅不僅研發火龍果相關特色產品,還引導火龍果種植從生產向觀光旅遊方向多元化發展。「我們生產的火龍果酒不敢打廣告,生產再多也會被一下子『掃光』。下一步我們要和國有企業加強合作,一方面提高產能,一方面豐富品種。我們還在打造特色鄉村民宿,盤活村民閒置房屋資源……」只要看大宅火龍果合作社書記陳燦紅語帶自豪的樣子,就知道「接二連三」的火龍果產業前景廣闊。

  當城裡的遊客紛至沓來,村容村貌、鄉風民俗成了重要的營商環境,變成了生產力。村民們比以往更加注重清潔衛生、文明禮儀、生態環保、村莊基礎設施的完善……村莊面貌由此煥然一新,村民的文明素質持續得到提升,大宅成為遠近聞名的美好家園。

  向周邊拓展,市、區政府部門更主動作為,支持國有企業依託大宅的火龍果產業基礎和香山優越的旅遊資源,建設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未來的大宅,田園變公園、農區變景區、祖屋變民宿……農民增收,農業增值、農村發展,美好明天觸手可及。

  透過火龍果引發的變化不難看出,城市和農村,可以是一個有機整體,可以是一個發展共同體,通過城鄉要素、產業、居民、社會和生態等的全面融合,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可以期待。

  香山的實踐,是廈門推進鄉村振興全局中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者悅,遠者來」。

  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昌升到同安區蓮花鎮和汀溪鎮現場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提出發展旅遊產業,要注重提升產業鏈條緊密度和組織化程度,引進有實力、專業化的旅遊公司,進行生產要素整合,統一標準、形成規範,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打造鄉村旅遊品牌。調研中,胡昌升對廈門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轉化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強大動力,全力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鄉村,作出了明晰的指示。

  誠然,統籌三個維度,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正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目標。

  廈門的鄉村振興之路,正在翻開新的篇章。(廈門日報 記者 許若鯤 殷磊 林雯)

  (原標題:火龍果引發的連鎖效應

  廈門日報新聞大篷車開進翔安香山鄉苑田園綜合體,解碼廈門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

null

相關焦點

  • 海島遊、田園風、超美民宿…這個春節,翔安太好玩!
    >2019年,翔安區大力發展民宿、文創、海島遊產業,也曾通過全國15家副省級城市黨報的總編、編委的實地走訪,以媒體人獨到的眼光向全國展示新時代翔安蓬勃發展的熱情,讓更多人領略翔安的日新之美、日進之美。第二天大帽山境遊覽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參觀紅磚古厝民居和百畝花海、體驗田園風光和野趣休閒互動) 品嘗豬小惠農家菜 遊覽豬小惠生態農場(參觀觀光農業種植基地、親手採摘各種特色蔬菜水果)結束休閒行程。
  • 投資4億元 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打造民宿集群
    9月7日,忠縣與上海信澤文創置業有限公司(簡稱信澤文創)舉行籤約儀式,在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攜手打造核心IP產業暨示範民宿集群項目。   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項目是國家層面在我市實施的首個示範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面積55平方公裡。
  • 海島遊、田園風、超美民宿……這個春節,翔安太好玩!
    盼了一年就等這時候和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日報君來給大家推薦翔安好吃好玩的地方了2019年,翔安區大力發展民宿、文創、海島遊產業,也曾通過全國15家副省級城市黨報的總編第二天大帽山境遊覽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參觀紅磚古厝民居和百畝花海、體驗田園風光和野趣休閒互動)→ 品嘗豬小惠農家菜→ 遊覽豬小惠生態農場(參觀觀光農業種植基地、親手採摘各種特色蔬菜水果)→結束休閒行程。
  • 翔安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將開門迎客 首批投30間客房
    原標題:翔安「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將開門迎客  (編輯:王琳)目前,廈門正在吸引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深度參與鄉村振興。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我市首個由國企牽頭建設的大型休閒農業項目——「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將於後天(28日)開門迎客。
  • 廈門鼓勵發展休閒農業新模式 今年將加快推進大帽山境、香山鄉苑等...
    市農業局近日制定《廈門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實施方案》,鼓勵各區在蔬菜、水果等種植優勢的基礎上結合休閒觀光,創新建立農業主題公園等新模式。  促進我市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在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方面下苦功。根據《方案》,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大帽山境、香山鄉苑、田園竹壩等一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一批高質量、高標準的行業精品。
  • 「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大平臺大產業鋪就鄉村振興路
    利用「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國」字號「金字招牌」,忠縣創新性發揮田園綜合體集聚項目和資源要素的「虹吸效應」,在集聚項目、人才、資金和技術方面亮出大手筆。大平臺承載大項目,支撐大產業發展。「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工建設以來,共計建設項目45個,總投資10.428億元,其中,政府主導類基礎設施項目投資7.0485億元,引導市場類社會資金投入3.3795億元,「一鎮、三廊、四區」框架基本建成;大力招商推動多元主體向項目區集聚,成功引進上海信澤「田園綜合體核心IP主題樂園和示範民宿集群」等5個項目落地,協議引資達29.2億元;引進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趙春江院士團隊,
  • 到新圩田裡 吃彩色蔬菜 翔安面前埔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項目啟動
    為了加快推進翔安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昨日上午,廈門市面前埔田園綜合體項目啟動儀式暨七彩田園項目籤約儀式在新圩鎮面前埔田園會客廳隆重舉行。   打造鄉村振興的翔安樣板    上午10時許,廈門市翔安投資集團和杭州華清集團在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田園會客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投資開發面前埔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項目。
  • 廈門翔安大帽山境二期開門迎客 滿足山居休閒民宿住宿需求
    原標題:翔安大帽山境二期開門迎客 滿足山居休閒民宿住宿需求海峽網訊 (海峽峽導報記者 張惠玲 通訊員 餘慶東/文 林木陽/圖)翔安又一處世外桃源上線啦!1月11日,大帽山境寨仔尾裡二期正式開園。
  • 廈門市翔安大帽山境·寨仔尾裡田園綜合體一期開門迎客
    昨日,首個由廈門市、區兩級國企特房集團和翔投集團共同牽頭建設的大型休閒農業項目——大帽山境·寨仔尾裡田園綜合體一期開門迎客。­  開業當天,除了精品民宿正式開張營業外,景區內還舉辦了農民漆畫展、山境集市、兒童牧場、鄉食手作、鄉村民謠、露天電影等活動,將會吸引眾多廈門市民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前往觀光遊覽。
  • 翔安大帽山境二期開門迎客 滿足山居休閒民宿住宿需求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張惠玲通訊員餘慶東/文林木陽/圖)翔安又一處世外桃源上線啦!1月11日,大帽山境寨仔尾裡二期正式開園。  據介紹,宛厝二期民宿為經典宛厝民宿的二期工程,客房數量更多,品質更高,大帽山境宛厝民宿現已擁有86間客房,120張床位,可以更好地滿足山居休閒民宿住宿需求。宛厝二期分為古韻民宿區與鄉樸民宿區,古韻民宿為古厝改造項目,將原有古厝翻新改造,將一間間原本或荒置或廢棄的舊民居,通過現代施工工程,讓其煥然一新,同時保留了古宅原有韻味。
  • 打造「門頭溝小院+」田園綜合體,建設北京精品民宿樣板
    依法依規開展農村產權交易,優化田園綜合體項目供地政策,加快田園綜合體項目配套設施建設,搭建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產業發展和智力支持體系等。 以《「門頭溝小院+」田園綜合體實施方案》為抓手,門頭溝區將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與文旅產業,以「六四一」發展模式為基礎,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內涵,整合文化主題要素,將點狀的民宿打造為「田園綜合體」項目,建成首都精品民宿的門頭溝樣板。
  • 極具閩南特色 翔安「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28日開門迎客
    「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極具閩南特色。(本報記者林銘鴻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林雯) 廈門正在吸引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深度參與鄉村振興。記者昨日從市農業局獲悉,我市首個由國企牽頭建設的大型休閒農業項目――「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將於本月28日開門迎客。  從廈門島內往東北方向驅車一個小時,就能到達翔安區新圩鎮大帽山寨仔尾村。昨天上午,施工人員一邊平整道路,一邊對建築外觀做最後的修繕。沿石階而上,一幢幢極具閩南古厝建築特色的度假民宿映入眼帘――30間客房共50張床位,將成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的迎客主力。
  • 金山「田園綜合體」初現魅力
    為此,我們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注重打造一個個『田園綜合體』,充分發揮都市農業的經濟、生態和服務功能。」金山區委書記趙衛星表示,目前金山已湧現出廊下郊野公園、金山嘴漁村、呂巷水果公園、朱涇鎮「花開海上」生態園等一批休閒農業集聚區,逐步形成了具有多重功能、獨特魅力的「田園綜合體」群落。
  • 探討雲南省彌勒市錦屏山田園綜合體規劃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8年來致力於產業及園區、鄉村旅遊綜合體、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閒旅遊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閒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遊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築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
  • 發揮精品民宿、田園綜合體等作用,南山打造文旅高地+康養聖地
    記者獲悉,南部山區充分利用田園綜合體、精品民宿、康養路線和項目等,打造南山文旅高地+康養聖地+康養聖地。南部山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文東河介紹,要對標文化濟南,打造南山文旅高地。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打造更有影響力、吸引力的旅遊產品,逐步構建全域旅遊新樣本,給遊客更多「到了南山就不想走」的理由。
  • 2019年八大溝(王漢溝)田園綜合體 項目桃花文化藝術節
    八大溝(王漢溝)田園綜合體     —秦皇印象體驗地                   八大溝(王漢溝)田園綜合體是依託於臺大特色騎行小鎮項目「一帶二鎮五河一中心」中的第二條迷霧河形成的第二大溝域打造集自行車等體育休閒賽事運動、民俗風情、農事體驗、民宿旅遊、醫養休閒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內容:通過臺大小鎮「一帶(小天路)二鎮五河一中心」的頂層設計,以第二大溝域為開發單元,打造成為臺大-八大溝(王漢溝)田園綜合體項目。結合自然村落、特色坡地片區等節點進行本溝域統籌規劃,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與特色主題產業。首先以王漢溝村、石家溝村、楊樹溝村為項目起步區。
  • 翔安旅遊商家周末等你來嗨
    雞犬相聞……不同於以往印象中民宿的樣子,大帽山境民宿隱於群山之間,庭院恬靜淳樸,裝飾簡單又不失精緻。在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裡除了有精品民宿之外還有很多有特色的配套遊樂體驗廂語廂語是象嶼集團精心打造的民宿品牌首期項目便是在
  • 農業嘉年華與田園綜合體的關係研究
    活動組織模式從之前的政府實施,逐漸轉為由政府搭建平臺、專業化企業負責具體執行;場地由露天搭建逐步發展到擁有固定場所,並建有專門場館;活動時間進一步延長至1-2個月,內容增加了休閒體驗項目。此時,農業嘉年華品牌逐漸形成,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科技帶動、科普作用初顯。如北京農業嘉年華,自2013年起連續舉辦了6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