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聞愛情,十有九悲」
今天,我特意去看了在朋友圈刷屏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沒有哭,卻鼻酸到難受。
初識、相遇、相知,十多年的時光唯一沒有磨滅掉的還是對彼此的喜歡。
男生為了不耽誤女生勸她嫁個那個更合適的人,但女生拒絕了:「我要的不是別人,是你。」
可最後,兩人終究還是沒能在一起,彼此深愛到只有唯一的一張合照。
散場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哭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淌。
原來,我們心底還是相信愛情,卻在慢慢走來的過程中丟失了那個一見傾心的人,後來藏在日記本裡,最後只有某一刻才能想起。
我們都固執的在心底相信愛情,卻永遠都不知道都能不等得到那個人。
有人曾問過:「愛一個人到底能有多深?」
看到,張哲凱知道自己時間不多的時候,為心愛的她找好另一半,搭建家庭,甚至選好了將來陪伴她的仙人掌的時候,我想,我知道了答案。
「21年,我慶幸你的文字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我,則得到了時間的治療。
我愛過你,我仍舊愛著你,萬一靈魂存在,但願我們還會相遇。」
去年的9月26日,67歲的李銀河隔空回信亡夫王小波。
40年前,對李銀河一見鍾情的王小波,懷著滿腔炙熱的愛,寫下了第一封情書。
在李銀河面前,他不再是那個嬉笑怒罵言辭犀利的作家,每一句話都看得出的戰戰兢兢,像個做錯事委屈的小孩子。
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本書《愛你就像愛生命》,這裡面囊括了王小波所有的情話。
其中被人引用最多的,還是那一句:
「愛你我就像愛生命,是怎樣的愛,才會值得像熱愛生命一樣的去愛啊。」
我不知道張哲凱笑著把最愛人的手送到另一個人的手裡是怎樣的一種悲痛,
在他眼裡不知道下輩子還能否遇見她,所以今生才這麼努力,把最好的給她啊。
《比悲傷更悲傷》裡最難忘的還是,兩人在一起時光,那時候他們可以肆意的打鬧,一起吃飯,一起玩。
像極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那座人跡罕至的荒漠,兩個人,三餐四季。
他們建造屬於自己的小家,周末假期旅行出遊,去看古生物化石,還有各種光怪陸離的遭遇,玄奇詭異的蠱術……
三毛的眼裡只有荷西,荷西眼裡三毛就是他的全世界。
還記得兩人結婚時,荷西送給三毛的禮物竟然是一副完整的駱駝骨架,恰是這看似不可理喻的東西送到了她的心裡,為此三毛興奮了許久。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飄落一粒沙,由此形成了撒哈拉。」
即使再貧瘠,荒涼,黑暗的撒哈拉,也埋沒不了兩人的至純至真的愛情。
王小波最終早早地離開了深愛的李銀河,還有一份來不及寄出的情書;
三毛最終忍受不了一個人的孤獨,選擇了這個世界;
至尊寶最終也沒有和紫霞仙子在一起,哪怕踏著七彩祥雲去找她。
我理解那些看完電影鼻酸的人,他們比誰都清楚地知道:喜歡到對方到了極致,真的不一定能在一起。
悲傷的是,我們都曾想過和一個人度過餘生,後來卻不得不敗給了現實;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我們安慰自己會遇到更適合人的謊言被自己戳穿,
原來,有的人錯過了,真的就,錯過了。
那麼,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