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以全域旅遊帶動產業融合發展升級

2020-12-11 大洋網

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雲浮市新興縣共接待遊客84.21萬人次,同比恢復77.43%,實現旅遊收入逾3.93億元,同比恢復81.52%。自然生態遊、溫泉休閒遊、健康養生遊和美麗鄉村遊線路受到廣大遊客歡迎,全域旅遊發展獲得顯著成效。

新興縣是中國禪宗六袓惠能的故鄉,中國禪宗文化的發祥地,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廣東省唯一入選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試點縣。

全縣擁有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翔順金水臺溫泉小鎮、廣東天露山旅遊度假區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還有禪域小鎮、悅天下生態度假區、象窩山生態園以及青山綠水溫泉旅遊度假區等自然與人文資源的多樣性與獨特性突出的景區景點。先後獲得「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名縣」「中國最美鄉村休閒旅遊勝地」「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縣」「國家旅遊名片」「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十大特色休閒縣(市)」等榮譽稱號。

新興縣自2017年5月被確定為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採取切實措施打造禪宗文化遊、溫泉養生遊、生態休閒遊、美麗鄉村遊四大特色旅遊品牌。對標省委「推進北部生態發展區與大灣區形成大農場、大花園對接大城市新模式」,以及雲浮市委賦予 「融灣發展先行示範縣」的定位,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工作,努力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產業高地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初步形成了「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遊」的全域旅遊格局。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工作,成立了黨政統籌的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和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領導小組,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為常務副組長,兩名縣委常委分別主抓創5A景區工作和創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設立了旅遊「雙創」辦公室,高標準編制了《新興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形成「雙創雙促」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縣委、縣政府圍繞擦亮「六祖牌」,合理開發「國保」——國恩寺的文化旅遊資源,從引進廣東省「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禪宗主題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禪域小鎮,再到廣東首臺實景演出——《六祖大典》公演,成功打造了廣東文旅產業的新標杆。

在發展全域旅遊交通項目方面,該縣累計投資84.78億元,建設連通粵港澳大灣區的高速公路幹線和廣湛高鐵新興南站的外聯交通網。對「內」,則完成投資17.81億元,推進縣內公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縣城到各鎮、各景區道路升級改造建設,提升景區通達能力。

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自啟動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來,累計投入約20億元對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及周邊環境進行升級改造,建成蘆溪芳甸、龍潭湖溼地公園、禪源湖等項目。度假區內有禪泉度假酒店等10多家各具特色的溫泉酒店。

新興縣還以打造特色小鎮為抓手,構建了「一花開五葉」格局的特色小鎮,打造了以六祖小鎮為龍頭,以溫氏農科小鎮、禪域小鎮、金水臺溫泉小鎮、筠州小鎮、梅溪小鎮為依託的特色小鎮。以建設「5條精品村、5條精品線路」為抓手,打造新興「富春山居圖」,推進鄉村旅遊產業發展。以全域旅遊帶動文化、體育、工業、農業、城建等產業融合發展升級,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縣域。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於敢勇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於敢勇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王其琪


相關焦點

  • 發揮旅遊載體功能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二是積極實施旅遊產業融合,有效推進旅遊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見》中提出要進一步將體育、文化、醫療健康等產業與旅遊業融合,這就要求轉變旅遊發展思路,變革旅遊發展模式,創新旅遊高端產品,發揮旅遊載體功能,紮實推進旅遊供給側改革。
  • 雲浮新興全域旅遊加速落地開花
    近年來,新興縣緊緊圍繞建設禪意生態名城的目標,充分發揮禪宗文化和優良生態的資源優勢,堅持「文化引領、旅遊帶動、產業融合」發展理念,積極推動「旅遊+」產業融合,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工作,擦亮了禪宗文化遊、溫泉養生遊、生態休閒遊、美麗鄉村遊四大特色旅遊品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9年,全縣接待遊客1380.25萬人次,社會旅遊總收入132.6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和11%。
  • ...這邊獨好———烏當區集聚資源打造大旅遊產業全域融合發展格局
    烏當按照「打造國家旅遊度假區、貴陽市民周末度假首選區」的總體定位,創新發展模式,圍繞「溫泉養生、山水運動、休閒度假、特色文化」四大類型,整合資源,推進「全景式打造、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全季節體驗」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建設,全力將烏當區打造成為面向西南地區、中南地區以及泛珠三角地區的區域性康體休閒度假區和養生養老目的地。
  • 酒泉市肅州區:推進文旅融合 發展全域旅遊
    酒泉市肅州區:推進文旅融合 發展全域旅遊 2020-09-1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景縣推動全域旅遊與產業融合拉動經濟增長
    近年來,景縣充分發揮旅遊業改善生態環境、推動項目建設、拉動經濟轉型、改變城鄉面貌的綜合帶動作用,推動全域旅遊與當地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旅遊+」發展模式,全力打造河北知名旅遊目的地,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 清鎮:產業融合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全市共接待遊客24.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1億元。「全域旅遊迸發出強大的吸引力,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科學規劃引領和『旅遊 多產業融合』推進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清鎮市政協副主席、市文體廣電旅遊局局長黃健介紹。文化旅遊新業態、新產品、新線路不斷推出,旅遊產品供給豐富,旅遊產業多元發展,產業體系完備,增強了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信心和底氣。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對標省委「推進北部生態發展區與大灣區形成大農場、大花園對接大城市新模式「,以及雲浮市委賦予 「融灣發展先行示範縣」的定位,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工作,努力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產業高地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初步形成了「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遊」的全域旅遊格局。以「雙創」並舉為抓手,促進全域旅遊理念升級。
  • 全域旅遊!壽光做好「旅遊+」融合發展文章
    齊魯網濰坊6月7日訊壽光市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旅遊+」戰略,發展旅遊新業態,培育消費新熱點,推動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域旅遊發展成效初顯。旅遊+農業圍繞高端農業做文章,在現有觀光、科普等功能基礎上,大力發展創意農業、休閒農莊,創建了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6處、山東省生態休閒農業示範區2處、山東省精品採摘園2處、濰坊市鄉村旅遊標杆示範項目5個,實現了從農業觀光型向休閒度假、體驗娛樂、參與教育綜合型轉變。
  • 書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體系」。烏當區將以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加快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提升旅遊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旅遊+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奮力建設貴陽東部產業新區核心功能集聚區注入澎湃動力,以「美麗烏當·花園之城」新姿態融入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 武烈河百公裡旅遊文化產業走廊叫響承德全域旅遊
    沿著武烈河,我市通過舉辦第三屆承德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奮力書寫發展全域旅遊的新篇章。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周仲明指出:「本次大會目標是打造『武烈河百公裡旅遊文化產業走廊』,形成『一走廊、四組團』的國際旅遊城市核心區發展新格局,打造傳統文化和生態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旅遊目的地。」
  • 龍頭引領全域旅遊發展 柘榮高標準綜合開發鴛鴦草場
    柘榮鴛鴦草場是中國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場,如何發揮鴛鴦草場這一龍頭效應,帶動全域旅遊發展?近年來,柘榮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長壽之鄉」品牌效應,全面實施生態養生旅遊戰略,在優先保護生態的基礎上,以康養度假休閒為特色,高起點、高規劃、高標準綜合開發鴛鴦草場景區項目,積極主動融入全域旅遊發展大局,以全域旅遊帶動柘榮綠色高質量發展。
  • 發揮廣西北部灣優勢發展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是旅遊業新發展需求倒逼出來的旅遊範式,是旅遊供給側和需求側博弈和融合的必然結果。廣西北部灣幅員遼闊、海岸線長、島嶼星羅棋布、民族風情豐富異彩、人文歷史底蘊深厚,具有發展海洋文化全域旅遊的稟賦。充分利用優勢發展海洋文化全域旅遊,是實現廣西北部灣海洋文化旅遊業提檔升級和永續發展的最佳選擇。
  • 淇縣:文旅融合展新顏全域旅遊譜新篇
    近年來,淇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以打造河南一流、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三古三區」(古城古鎮古村落、景區街區度假區)為抓手,高位推動,高資金投入,多部門聯動,構建全域旅遊為一體,旅遊景區和鄉村旅遊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強力推進淇縣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 昭蘇全域旅遊戰略升級 打造區域旅遊首選之地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翁海倩 周海清報導:昭蘇縣作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目前全域旅遊發展情況如何。逐步推動昭蘇縣全域旅遊業的戰略升級。堅持規劃引領全域旅遊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高位推動。發展全域旅遊已在全縣形成共識,全域旅遊規劃引領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方向,各行各業都融入旅遊觀念、體現旅遊元素,與全域旅遊高度融合。
  • 廣東智慧賦能林芝旅遊發展——「全域旅遊背景下的旅遊業態融合發展」專題巡迴講座順利舉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抓好旅遊人才培養工作,促進林芝旅遊管理幹部人才和從業人員提升業務能力水平,助力林芝打造國際生態旅遊區和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近日,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聯合林芝市旅遊發展局,在邀請廣東文旅專家到工布江達、巴宜區、波密縣進行調研指導的基礎上,量身打造了三場「全域旅遊背景下的旅遊業態融合發展」專題巡迴講座,全市各景區
  • 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推進旅遊與產業深度融合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優化提升,以旅遊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發展模式。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時限為第一批兩年,第二批三年,第三批四年,在相應年限內完成創建驗收並實行動態管理。
  • 福州市晉安區探索「全域·全季·全景」 旅遊發展新模式
    特別是近年來,全力融入「全福遊、有全福」產業產品體系,統一規劃布局,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融合發展,既探索出「全域·全季·全景」的旅遊發展新模式,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相互促進,榮獲首批全省全域生態旅遊示範區。
  • ...唱響旅遊「四季歌」——弓長嶺區文旅融合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本報記者 嚴佩鑫 攝  本報記者 嚴佩鑫  素以「嶺嶺藏寶、水水含金」而著稱的遼陽市弓長嶺區,積極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以發展冰雪遊、溫泉遊、紅色遊、鄉村遊為載體,唱響旅遊「四季歌」。  如今,弓長嶺區已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裡聚集了國家AAAA級景區2家、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家、各類景區景點33個。
  • 徐州賈汪打造全域旅遊 文旅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賈汪文旅產業正處在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看好賈汪,就是看好機遇;投資賈汪,就會贏得未來。」11月26日,在2020中國徐州賈汪招商旅遊推介會上,徐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劍鋒充滿激情地說。  徐州賈汪素有「百年煤城」之稱,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座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出了資源枯竭城市發展全域旅遊的「賈汪模式」。
  • 江蘇「四注重四推動」 以全域旅遊引領高質量發展
    「旅遊業具有『一業興百業』的綜合帶動效應。」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出,發展全域旅遊不僅可以更好推動文旅融合、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產城融合,而且能為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轉換動能、優化升級提供新引擎新動力。在新起點上,深化全域旅遊創建工作,還需突出「四個注重、四個推動」,推動全域旅遊創建奔向更高質量、走在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