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民俗館。
近年來,景縣充分發揮旅遊業改善生態環境、推動項目建設、拉動經濟轉型、改變城鄉面貌的綜合帶動作用,推動全域旅遊與當地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旅遊+」發展模式,全力打造河北知名旅遊目的地,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景縣饊子。
加強頂層設計,發展全域旅遊。全縣上下轉變觀念,統一認識,把旅遊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改善生態的重要抓手、擴大開放的重要平臺、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成立旅遊發展委員會,充實旅遊工作隊伍。該縣把旅遊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強化組織領導,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把旅遊工作同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觀光農業、城區水面治理、交通路網建設等統籌安排,定期協調相關部門與鄉鎮開展工作交流、會商和協調,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他們聘請河北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高標準編制了《景縣文化旅遊事業發展總體規劃》,重點打造「一核三帶四區」的旅遊總體空間布局。他們以規劃為龍頭,整合各處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各類旅遊資源,連點成線,建設別具特色的旅遊片區和旅遊環線。
用好生態資源,發展觀光農業。該縣推動旅遊產業與農業融合,大力發展鄉村休閒遊,使農業基地變身休閒景區,提升農業附加值。他們強力推進安陵運河文化小鎮、博隆生態休閒農業園等項目,依託大平原的鄉土田園風光,開發建設觀賞型、採摘型、科普型、休閒養生型四大功能的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綜合體。在大運河休閒觀光綜合體,遊客可以盡情享受南運河大堤綠色旅遊廊道的自然清新、運河左岸十裡桃花帶的浪漫愜意、安陵華家口鄉村風情遊的輕鬆愉悅、華家口夯土壩文化遺產點和封氏墓群文化遺產點的心靈震撼,漫遊在玫瑰產業園區、果蔬採摘區及農家樂休閒區,一邊享受鄉間農趣,一邊感受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更多實惠和美好幸福。
發揮工業優勢,拉動經濟轉型。該縣以旅遊業為中心,融合工業資源,發展工業旅遊,優化要素配置,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他們大力發展先進石化新材料、現代智能物流裝備、環保節能、智慧健康四大新興產業,高質量推進景縣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吸引了包括中國一汽、中國北方稀土、美國卡斯卡特、義大利博索尼等251家企業入駐,建成了國家塔桅檢測中心、國家級橡塑產品檢測中心、省鐵塔產業技術研究院、省塔桅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一委兩院四站八中心兩聯盟」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發展和工業科技旅遊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推動項目建設,做靚旅遊形象。景縣將旅遊項目建設與城鄉建設有機融合,大力推進精品工程建設,重點打造了董子文化園、景州文化休閒廣場、國學堂等一批旅遊項目建設工程,進一步提升了文化景縣旅遊品牌的硬實力。同時,注重打造旅遊精品區域,把縣城旅遊項目建設作為全縣旅遊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以景州塔景區為中心,輻射周亞夫墓、民俗館、文史館、文體中心、董子公園,以傳統歷史文化為魂,多視角展示文化旅遊精品區域的文化靈氣和現代活力,擦亮董子故裡、文化景州的文化旅遊品牌。
優化產業環境,提高服務能力。今年以來,該縣推動全域旅遊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使旅遊業不再局限於觀光、休閒、餐飲等傳統功能,不斷創造出新的業態,快速發展休閒康養、健康護理、科技教育、文化體驗等新興服務業。他們對旅遊導示牌、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必要的硬體設施進行了完善。同時,注重踐行主客共享理念,使全域旅遊和產業融合發展既惠及當地群眾,讓群眾增收致富,又為遊客提供服務,滿足體驗需求。
下一步,景縣將繼續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織密旅遊交通道路網,統籌推進旅遊與第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延伸旅遊產業鏈條和消費鏈條,努力形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旅遊新業態,不斷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遊客的滿足感。(記者 李輝)
攝影:陳康 郭樹青 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