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界,攝者無疆,這裡是先森不講李的行攝世界,跟我一起玩轉中國吧。
這些年來日本應該是國內很多遊客比較熱衷的旅遊目的地,尤其像東京都,奈良,京都,北海道等城市,因為獨特的旅遊風光,深厚遊客的喜愛,很多遊客又喜歡把跟這些地方比較相似的國內景點稱之為「小鎌倉」,「小奈良」,「小北海道」。在江蘇無錫的拈花灣禪意小鎮,也被大家稱為江南的「小京都」。
「我自拈花笑,清風徐徐來」,在離無錫靈山大佛的不遠處,有一座禪意小鎮叫做拈花灣,它似乎已經成為無錫旅遊景點中的網紅打卡地,尤其是其仿古的建築,禪意的體驗,精彩的燈光秀,讓無數外地遊客流連忘返,那麼這裡為何被大家稱為江南的「小京都」呢?首先應該了解一下,日本的京都究竟是個什麼的地方。
在日本,京都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都,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很多人去京都旅遊,都被它的古典和優雅深深的吸引,清水寺,桂離宮,京都御所,南禪寺,天龍寺無不體現著京都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春天的櫻花,秋日的紅楓,尤其是那些古老的殿臺樓閣,讓很多遊客印象深刻,很多人說精緻華貴的古建築,就是京都旅遊最大的看點,而無錫拈花灣禪意小鎮的的建築和布局,跟京都有幾分相似,所以就有了江南「小京都」的美稱。
不過當你來過拈花灣禪意小鎮後,你會發現這裡的建築都頗有唐風宋韻,極具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無論是建築的設計布局,還是園林小品,都深得傳統文化的精髓,別致的小院內圍繞著木質的廂房,茶室,築造顯得特別的有禪意,給人一種回到大唐盛世的錯覺,這樣中國風的建築風格,難道只是建築風格跟日本京都的建築又幾分相似,就要被稱為「小京都」了嗎?那麼又有多少人知道,日本京東歷史建築,都是模仿我國唐朝年間的建築嗎?
在很多日本人眼裡,唐朝是他們最為欽羨和仰慕的朝代,如今的日本雖然是個發達國家,但是從建築和服裝,禮儀和茶道,都保留著唐朝的氣息,好不誇張的說,如今京都的很多古建築,都是模仿我國唐宋年間的建築而造的,連京都城市的建築格局,也是以古代長安城為藍本的,那麼連京都是我國古代唐宋文化的傳承處,無錫拈花灣禪意小鎮還被稱為「小京都」?
很多人說,這是文化的不自信,也有人說這是崇洋媚外,總感覺國外的東西永遠是「高大上」,而我們老祖宗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從來就沒被重視過,所以連個旅遊景區都會有所謂的「小鎌倉」「小奈良」「小京都」的叫法,難道叫當地中國地名就沒人去了嗎?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難道還不如日本的京都?我們的景區非要以「小京都」而自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