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區至藤縣藤州鎮城市主幹道河口村路段正在施工。該主幹道全長35.2公裡,按雙向六車道設計,建成後從藤縣開車到梧州市區只需20分鐘,將加快兩地同城化建設的步伐。
梧藤公路全長約35公裡,總投資7.19億元,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路基寬12米,等級為二級公路,建設期2年。該項目將開闢梧州至藤縣的又一條快速通道,改善西江北岸地區的道路狀況和車輛通行條件,提升公路服務水平,同時對藤縣西江北岸地區的工業和旅遊業發展帶來更多利好因素。
藤縣古稱藤州,較早接受中原文化,是廣西歷史文化積沉深厚的縣份之一,為明代崇禎年間兵部尚書袁崇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侍王李世賢的故裡。藤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有太平獅山、石表山旅遊風景區、蝴蝶谷等景點。藤縣境內水系較為發育,較大的河流有潯江、北流河等,境內礦產有黃金、白銀、鈦礦等。
藤縣地處亞熱帶地區,全縣寧康、大黎、東榮、平福、古龍五個鄉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其餘各鄉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夏長冬短,四季分明。春季多陰雨天氣;夏季多熱雷雨,有時產生大風暴雨和冰雹;秋季常有秋旱和寒露風;冬季多數年份有霜凍。由於地形構造複雜,有部分帶狀和盆地式小範圍氣候。如蒙江沿岸太平、東榮一帶河峪。比藤北其它地區氣溫高些和溼些。藤南同心鄉所在地形成小盆地高溫小氣候。
藤縣境內水系較為發育,較大的河流有:潯江,自西而東流貫中部;北流河,由南往北;蒙江,自北而南。各支流共112條。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總長1596公裡。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裡0.40公裡,呈葉脈狀分布。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19.4%;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6.8%。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5.9%,41.3%,32.8%。三次產業,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5、-8.8和4.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4548元,比上年下降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