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名氣地位最高的古橋,被譽為&34;,門票卻僅需20元!
俗話說:來廣不來潮,白白走一遭。潮州作為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潮汕文化重要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有著別處體驗不到的煙火氣息。
在公元591年,自隋文帝楊堅將潮汕地區命名為「潮州」以來,「潮州」二字作為這一地區的名號一直沿用至今,在13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從未變更。
近些年來,由於有許多的美食綜藝節目和網紅主播都喜歡到這裡來打Call。再加上遍布全國潮汕牛肉火鍋,使得潮州在美食界名聲鵲起,成為了廣東一個名氣很高的城市。
來到潮州,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美食小吃之外,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諸多文物古蹟。其中,最令人嘆服的是那座修了八百年的廣濟橋。
廣濟橋橫跨於廣東第二大河流韓江之上,是一座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的古橋,與河北趙縣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和福建的洛陽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是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
廣濟橋始建於南宋1171年,當時的太守曾汪韓江的中間建了一個橋墩,然後在東西兩岸用86艘架設浮橋,並命名為:康濟橋。
在後來的50多年裡,又有10位郡守陸續修築了21個橋墩,元代又有一位郡守再次修建了一個橋墩。至此,廣濟橋便有了23個橋墩。
明代,潮州知府王源對廣濟橋進行了規模空前的重修,對23個橋墩進行了全面加固,還在橋上建起126間亭屋和12座樓閣,而在江心急流處,仍用24艘船連接為浮橋,並取「廣濟百粵之民」之意,更名為「廣濟橋」。
此後,廣濟橋又幾經修繕改動,最終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樣子。如今,廣濟橋已然成為了潮州的標誌性建築,是潮州歷史文化的象徵。雖然廣濟橋已被開發成為了旅遊景點,但門票卻僅要20元,非常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