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領域工程項目多,容易打造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績,讓眾多幹部趨之若鶩。從實施的「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生活汙水治理、廢舊農膜回收、畜禽糞汙處理、秸稈禁燒利用等行動看,形象工程偶有出現,弄虛作假時有發生,鄉村振興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不容小覷。
實踐證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是幹事創業的「絆腳石」,不治則禍害無窮。推動鄉村振興實實在在造福「三農」,形成脫貧不返貧的治理效果,必須馳而不息靠制度用人管事,實現作風民主化、制度化、規範化,形成求真務實、廉潔奉獻的幹事風氣,營造擔當作為的政治生態。
形式主義波及鄉村振興,歸因於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長期紮根幹部隊伍思想中,造成事情在變思想未變。而其屢禁不止,根源於急功近利的政績觀、缺乏擔當的責任心,以致某些幹部思想僵化,習慣用表面光鮮掩蓋矛盾問題,用假裝靚麗遮醜避短。
規避鄉村振興領域的形式主義問題,必須凸顯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嚴格落實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項民主集中決策,尤其管好前沿陣地上的決策幹部和執行幹部,杜絕憑喜好用人、拿愛好辦事、借私心謀利。這就要築牢幹部思想政治根基,推崇「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樹立「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感,增強防範形式主義的政治自覺。
當前,鄉村振興領域的形式主義並不鮮見。比如,個別產業項目盲目冒進,一味追求「短平快」效應,忽略了地理條件和市場供求,終以失敗告終;個別工程未經科學研究倉促上馬,習慣「按領導意思辦」,造成實用性不強、耗資頗巨浪費財政。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作用,採取公眾參與、民主監督、依法管控的方式,實現權力分散,提升科學決策的能力和水平。
鄉村振興領域的形式主義捆綁幹部思想,挫傷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損害「三農」利益,必須想方設法根治切除。要形成有效的制度管控,完善幹部考核激勵,為幹事創業提供動力支持;要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機制,提升項目工程建設的實用性;要夯實容錯糾錯機制,糾正冒進錯位的政績觀。唯有落實制度管控,強化監督執行,才能形成自覺規避形式主義的作風保障。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