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飛行,是一種享受

2020-12-26 中國軍網

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

男子漢去飛行

——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

新華社記者張玉清、張汨汨、黃明

對於郝井文來說,飛行,是挑戰、是責任,但首先,它是一種享受。

從第一次駕駛戰機飛上藍天,郝井文就陶醉於那種俯瞰蒼穹、傲視天下的美感。隨著實戰化訓練的不斷深化,他更沉迷於那種對抗與較量中的快感。

多架戰機,上下翻飛,左右滾轉。從高度8000米打到1000米,大載荷地拉起、反扣、咬尾、擺脫,聲東擊西,攻防變幻……

這就是自由空戰,其間,拼的是技術、智慧,是意志、默契,是方方面面。「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說起空戰,郝井文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都豐富了許多,連聲音都高了一個八度:「比任何大片、遊戲裡的體驗都刺激!」

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的先決條件有很多,但在郝井文看來,最基礎的一條,就是這股愛刺激、愛挑戰的闖勁和拼勁。

空軍於2011年開始組織對抗空戰考核,極大地釋放了殲擊機部隊的戰鬥力。飛行員們說,只有飛過自由空戰,你才體會到什麼叫「天高任鳥飛」。

首屆對抗空戰比武,郝井文就摘得一頂「金頭盔」。此後數屆,只要他的部隊參賽,就一定要力爭第一。

然而,「窗戶紙」捅破之後,兄弟部隊很快趕了上來,郝井文所在部隊領跑變得越來越不容易。並且,旅裡的戰機已服役近20年,從當年的最新最強,成為今天的「老舊機型」,訓練水漲船高,裝備性能落後,那就只能練得更精、鑽得更細。

「就看誰研究得透。」郝井文說。勝負之差,往往就在毫釐之間,遲半秒扣動扳機,就可能功虧一簣。郝井文帶著飛行員進行千百次的苦練精飛、浩如煙海的飛參判讀,甚至連雷達掃描到幾行截獲最準確、機身迴轉到幾度更能佔領先機,都要摸查清楚、驗證準確。

練到這種程度,郝井文仍然認為「還沒到達極限」。隨著人員素質、裝備技術和戰場認知的不斷變化,他們的訓法和戰法也在不斷發展。

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挑戰極限後的突破極限,頂著壓力上、咬緊牙關衝,在這個旅,郝井文的一句話深入人心:「強者,總是含著眼淚在奔跑。」

就這樣,他帶領部隊6次奪得空軍「對抗空戰」「突防突擊」訓練比武團體第一,榮譽室裡,10頂「金頭盔」、6座「金飛鏢」獎盃熠熠生輝。

一次次突出重圍,一次次絕地重生,一次次在拼搏中收穫最強烈的刺激與美感,這種辛苦甚至是痛苦以後帶來的成就感,是「最最吸引人的」。用郝井文的話說,這是「男子漢的追求」。

真正的強者往往能感到更多的憂患。「常勝之師」的背後,是實戰牽引下的又一次自我革新。當大家把單兵種對抗練得越來越精時,郝井文的目光又聚焦在新的關鍵詞上:「體系」與「聯合」。

「現代戰爭,你不玩體系,基本沒戲。」他說。

一次實戰化演練,面對裝備性能大大強於己方的對手,郝井文大膽提出體系支撐下的異型機混編作戰,自己的三代機甘作配角,伴隨殲擊轟炸機多路進攻。

沙漠低高度遠程夜間奔襲,最後攻擊階段,在幹擾機的掩護下,8架戰機突然出現在對方陣地上空,預定攻擊目標被全部拿下。

兄弟部隊的飛行員說,郝井文長相憨厚,其實「狡猾狡猾的」。空中排兵布陣,他有的是出其不意、兵行險著的戰法。

而在郝井文看來,全新的體系聯合作戰樣式,早已顛覆了以往單兵作戰能力標準,沒有體系的支撐,再「狡猾」的奇襲都無法施展。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然而,未來戰場上,仗到底怎麼打?誰能知道?

「勝利只向那些能預見變化的人微笑。在這個戰爭樣式迅速變化的時代,誰敢走新路,誰就能取得無可估量的利益。」「制空權之父」杜黑的話語,仿佛穿越時空,透射今天的練兵場。

「敢走新路」——郝井文部隊的營院裡,正豎立著這樣一塊「敢」字碑,背面刻著三行大字:敢為人先,敢於擔當,敢打必勝。

正是帶著這個「敢」字,近年來,郝井文帶領團隊率先試驗試訓空軍訓練大綱和訓練法規,在全空軍率先開展海上自由空戰、遠海超低空飛行、夜間空中加油等多項開創性訓練。

「最難忘是第一次飛遠海超低空。」一位飛行員回憶,海平面仿佛在自己的頭頂,感覺座艙四周全是海水,發動機的聲音仿佛被吸走了,周圍異常空曠。此時,高速前進的戰機幾乎是「擦」著海面飛,操縱稍有偏差,戰機在零點幾秒間就會一頭扎進海裡。

那是他跟著郝井文第一次飛這個課目,緊張得腿都在抖,直到飛出任務區、上升高度後,他才感到心臟狂跳,止不住地喘粗氣。「喘啥哩?」耳機裡傳來旅長在後艙滿不在乎的聲音,「帶你多飛幾次!」

「這是在玩命!」這位飛行員說。然而,這種「玩命」,換來的是對方地導與雷達部隊的瞠目結舌與措手不及,是對目標的成功突擊。而對於新飛行員來說,則是對飛行技術的又一次突破,更是飛行心理上的脫胎換骨。

這位飛行員後來作為拔尖人才輸送到兄弟部隊,如今,已成為一名優秀的艦載機飛行員。

戰則必勝,鬥須群鷹——未來戰爭是團體金牌的爭奪,帶兵人的基本要務,就是要帶出一支尖刀團隊。

旅裡的人都說,郝旅長特別擅長培養新人,「給你制定一個踮踮腳能夠得著的目標」,讓你一步一個臺階,在「誘惑」下不斷挖掘潛力、積累成熟。而這「誘惑」,不是金錢和權柄,而是任務、機會和平臺,「對於一名軍人來說,給任務就是最大的『誘惑』」。

任務與事業的牽引,加上科學且完善的設計,讓郝井文的部隊成為「三代機人才培養基地」,不僅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隊,還為兄弟部隊輸送了一大批骨幹和「種子」。如今,「80後」飛行員成為團隊的絕對主力,「85後」挑起了大項任務的半壁江山,「90後」飛行員開始嶄露頭角。今年,29歲的湯書杳在突防突擊競賽考核中勇拔頭籌,成為空軍最年輕的「金飛鏢」得主。

「我隨時準備著被後浪拍在沙灘上。」郝井文說,語氣裡滿是欣慰與得意。

下一步,新一代戰機即將裝備部隊,對它的駕馭者提出了嶄新的要求。面對挑戰,郝井文充滿信心:他手下這幫思維開闊、善於學習、技術超群、意志過硬的年輕人,就是團隊最大的底氣。

「我們旅的人,就是要一身殺氣,到哪裡都要嗷嗷叫!」近年來,人民空軍遠海遠洋訓練、應對管控任務步入常態,郝井文所在旅與外國軍機在海上多次對峙,次次不辱使命。狹路相逢,飛行員們只有一個原則:若有來犯者,絕不能讓他佔到一絲一毫的便宜。

最近的一次,郝井文帶隊掩護轟-6戰機巡航,毫不示弱地與近距襲擾的外國軍機展開纏鬥,迫使對方逃離戰場。

返航途中,一邊是厚厚的雲海,陽光在萬頃雪浪上灑下金光萬道,另一邊卻是碧海澄空,海水像水晶一樣剔透晶瑩。

這廣闊空域、萬裏海疆,有自己和戰鷹為它構築的銅牆鐵壁。那一次,郝井文和戰友們飛得心潮澎湃,「那種自豪感和價值感千金難買」。

在這支部隊,「為人民服務還是為人民幣服務」早已不構成話題。享受飛行、挑戰自我、敢於擔當、不辱使命——「這,才是男子漢的追求。」郝井文說。

相關焦點

  • 矢志打贏的「藍天頭雁」——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
    他就是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被譽為矢志打贏的「藍天頭雁」,「全軍愛軍精武標兵」、空軍首屆對抗空戰比武「金頭盔」的獲得者。 「對黨絕對忠誠體現在一言一行中」 在上級組織的一次實兵演練中,空軍航空兵某旅出動數架戰機成功對多個預定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飛在編隊最前端的,就是旅黨委副書記、旅長郝井文。
  • 男子漢去飛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
    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 題:男子漢去飛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  新華社記者 張玉清、張汨汨、黃明  對於郝井文來說,飛行,是挑戰、是責任,但首先,它是一種享受。  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挑戰極限後的突破極限,頂著壓力上、咬緊牙關衝,在這個旅,郝井文的一句話深入人心:「強者,總是含著眼淚在奔跑。」  就這樣,他帶領部隊6次奪得空軍「對抗空戰」「突防突擊」訓練比武團體第一,榮譽室裡,10頂「金頭盔」、6座「金飛鏢」獎盃熠熠生輝。
  • 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
    新華社發(李吉光 攝)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題:男子漢去飛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新華社記者張玉清、張汨汨、黃明對於郝井文來說,飛行,是挑戰、是責任,但首先,它是一種享受。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挑戰極限後的突破極限,頂著壓力上、咬緊牙關衝,在這個旅,郝井文的一句話深入人心:「強者,總是含著眼淚在奔跑。」↑郝井文(右)給新飛行員復盤講解飛行訓練過程(2018年6月23日攝)。
  • 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郝井文:為祖國奮飛
    戰鷹,為祖國奮飛——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郝井文新華社南京1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黃明、張玉清、張汨汨)初冬,空軍某機場,天空破曉處,霞光萬丈。
  • 航空兵旅長郝井文:血液裡流淌的是"國家使命"
    戰鷹,為祖國奮飛——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圖為郝井文做飛行前準備。李吉光攝初冬,空軍某機場,天空破曉處,霞光萬丈。迎著朝陽的方向,一架架銀色的戰鷹呼嘯而起,飛向祖國遼闊的領空……這是郝井文帶領團隊遂行的又一次戰鬥起飛任務。入伍20多年來,千百次這樣的起航和返航,郝井文早已習慣——作為中國軍人,他的血液裡流淌的是「國家使命」。郝井文,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空軍特級飛行員,「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 對話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孫軍:加力起飛,只為配得上這個時代
    對話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孫軍——
  • 空軍司令員政委聯合撰文,寫了他
    最新一期《求是》雜誌上,刊登了空軍司令員丁來杭和政委於忠福聯合署名的文章《新時代強軍報國的奮鬥者追夢人》,講述了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事跡。作為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的他,1994年8月入伍,1997年9月入黨,大校軍銜,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 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周內撤團改旅、跨省搬遷
    資料圖: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組織新飛行員實彈射擊訓練 暗夜,雲霧低垂。一架架戰機開足馬力躍上雲端,俯衝拉升,激烈廝殺……5月中旬,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訓練中數個高難課目接連展開。 「低氣象、難課目,正是錘鍊鐵翼的好機會。」
  • 軍報披露: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周內撤團改旅、跨省搬遷
    軍報披露: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周內撤團改旅、跨省搬遷 鄧棟之 胡曉宇/解放軍報 2017-05-26 09:37
  • 來自四川的空軍「王牌旅」旅長
    黃磊攝     四川元素人物介紹  王樂,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首批改裝某新型戰機飛行員,四川成都人。  □謝欽春 本報記者 袁婧 張立東  10月1日上午11時29分19秒,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空,空中梯隊5架由某新型殲擊機組成的編隊飛過,廣場上叫好聲、掌聲不斷。作為編隊長機飛行員的王樂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注視著儀表指示,適時下達指令。短短十幾秒,編隊精彩完成受閱!
  •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牢記使命提高打贏能力紀實
    雲端之上礪硬功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牢記使命提高打贏能力紀實  ■郝茂金 楊 友 本報記者 李建文  對此,旅長王永同很欣慰:「年輕飛行員快速成長,促進了團隊整體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展翅東海、戰巡南海、礪劍戈壁、演兵塞外,作為空軍三代機航空兵旅,該旅戰鬥力成長的每一道航跡都讓人熱血沸騰。在空軍對抗空戰比武中,該旅兩次榮獲團體第一,捧得「天鷹杯」。
  • 我空軍某航空旅旅長兩次駕機受閱 為何留下一遺憾
    新華社石家莊9月27日電題:「遺憾」成就精彩——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李凌 黃書波、周正新、初正 「取好高度差,加入航線……」 聽到耳機裡傳來編隊長機、航空兵某旅旅長李凌的聲音在一次閱兵編隊飛行訓練中,地面判讀數據顯示:張威有兩次通過基準點時距離誤差超過1米。 「挨批是在所難免了。」張威心裡打起了鼓。 然而,訓練講評會上,李凌只是指出了存在問題和改進的方法。
  • 從「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到「半山村村支書」
    從「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到「半山村村支書」 澎湃新聞 2020-11-27 15:37 來源:澎湃新聞
  •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緊盯備戰打仗抓管理
    聚力一流促正規——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緊盯備戰打仗抓管理工作側記特約記者吳旭 通訊員王猛 陳熠文「戰場只認第一3月5日,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飛行訓練,飛行一大隊大隊長高中強利用飛行講評間隙,與同機組人員探討分析正規化理念與戰訓任務關係。堅持一流標準促進正規化建設是這支部隊的光榮傳統。從組建僅半年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到首創空戰勝利、首創近戰殲敵、首創夜戰殲敵,該旅先輩們在部隊組建之初就用一流標準取得了輝煌戰績,就把一流基因種在了部隊正規化建設徵程中。
  •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長空礪劍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長空礪劍
  • 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傳承「空中拼刺刀」精神
    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隊」年輕飛行員陳鑫浩,面對來自不同方向多批「敵機」的攔截,與戰友靈活協同、勇敢出擊,在兵力明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以「零損傷」的代價一舉「擊落敵機」17架。「你很難想到,陳鑫浩駕馭這款新型改裝戰機飛行時間剛過100小時。這種情形,與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空戰情形何其相似。
  • 對話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
    對話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解放軍報記者 陳小菁 特約記者 劉漢寶 通訊員 陳 磊身為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無比熟悉他腳下站立的山頭,無比熟悉他仰望的夜空。「春夏秋冬,山頭的風景不一樣,頭頂的星空也不一樣。」這位有著30年軍齡的雷達老兵,早已習慣了這種凝望,也習慣了從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凝望中「尋找不一樣的風景」。目光敏銳了,才能尋找到不一樣的風景。某種意義上,雷達兵的「風景」閃爍在不斷刷新的一方方屏幕上。
  • 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機務專業預編預備役人員回營訓練
    初冬時節,東南某機場,一場以大機群、全流程、夜間複雜條件下多批多機快速出動為背景的飛行保障演練如期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參加這次演練的保障人員主要是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航空機務專業預編預備役人員,他們與現役骨幹一道混合編入保障機組,對戰機實施精準保障。空軍航空機務人員被譽為「戰鷹守護人」,擔負著飛行機務保障、保持飛機處於完好和戰鬥準備狀態的任務。
  • 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心理工作骨幹培訓
    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心理工作骨幹培訓 2020-01-10 13:40:23 候豔平 攝   中新網廣西南寧1月10日電 (陽文輝 候豔平)1月上旬,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聘請地方專業心理行為訓練機構,組織36名心理工作骨幹進行為期7天的集中培訓。拉練途中撰寫個人工作和生活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