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郝井文:為祖國奮飛

2020-12-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戰鷹,為祖國奮飛

——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郝井文

新華社南京1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黃明、張玉清、張汨汨)初冬,空軍某機場,天空破曉處,霞光萬丈。迎著朝陽的方向,一架架銀色的戰鷹呼嘯而起,飛向祖國遼闊的領空……

這是郝井文帶領團隊遂行的又一次戰鬥起飛任務。

入伍20多年來,千百次這樣的起航和返航,郝井文早已習慣——作為中國軍人,他的血液裡流淌的是「國家使命」。

郝井文,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空軍特級飛行員,「全軍愛軍精武標兵」。他是空軍首屆對抗空戰比武「金頭盔」獲得者,更是人民空軍殲擊機首次飛越對馬海峽的編隊長機。

飛越高山大海,守護萬家燈火。近年來,郝井文著眼制勝空天培養飛行人才,帶領部隊6次奪得空軍「金頭盔」「金飛鏢」等實戰化軍事訓練比武競賽團體第一,10人次奪得「金頭盔」、6人次獲「金飛鏢」,居全空軍之首。

郝井文,以實際行動奏響了人民空軍在新時代的強軍戰歌——為祖國奮飛,為新時代護航。

備戰之思:在大國空軍的換羽重生中爬坡轉型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世紀末以來的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使現代戰爭進入了全新作戰樣式——精確制導,電子幹擾,隱身戰鬥機……

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的兩枚「斯拉姆」飛彈,詮釋了精確制導武器的效能:第一枚飛彈把目標牆體炸開一個洞,第二枚飛彈穿過此洞後爆炸。

「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震驚世界。

適應現代戰爭的形態變化,上世紀90年代起,人民空軍開始了換羽重生之路。1994年入伍的郝井文,恰逢其時。

2001年,郝井文受命改裝先進戰機。裝備的更新換代,對這個跨世紀成長起來的年輕飛行員,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和一次質的蛻變。

「2008年,我們就開始融入到體系當中去。」從那時起,郝井文意識到,除了對裝備挖潛,未來的信息化戰爭更是「體系」的較量。

同年,《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稱:「經過近60年建設,空軍已初步發展成為一支多兵種組成的戰略軍種。」由此,向「體系」和「聯合」轉變,已成為人民空軍建設攻防兼備大國戰略軍種的轉型共識。

在這一理念指導下,中國空軍開始組織實施「紅劍」等體系對抗演習,使得「體系」一詞逐步深入人心。

「『紅劍』演習體系要素全,不僅可以檢驗我們的戰法訓法,還可以此來倒推我們這個單一機型如何提升能力。」每次參加「紅劍」演習,郝井文所在部隊通過跟蹤並適應體系的變化,都收穫頗豐。

而他真正對「體系」刻骨銘心的認識,則是在「紅劍-2014」演習中的一次敗北經歷。

那天夜晚,為達成作戰意圖,郝井文決定兵分三路:安排精兵強將,藉助地形優勢從左右兩路突防;自己帶一路從中路突擊。然而,讓信心滿滿的郝井文始料未及的是,左右兩路主攻力量竟在對手的地面防空火力下「全軍覆滅」,而面對最密集攔截火力的中路兩架飛機,卻在幹擾機的伴隨掩護下成功突防!

「是幹擾機把這兩架飛機送進去的!」郝井文徹夜難眠,用從未有過的「戰損」代價,換來了對「體系」的沉重認識——「在機械化思維模式下,單兵作戰能力就算達到了很高水平,但在體系裡可能連施展拳腳的機會都沒有。」

也正是這一年,2014年4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程到空軍機關就空軍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進行調研,強調要「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強軍新號角,轉型再出發。

在人民空軍邁向一流的新徵程上,郝井文和他的團隊只爭朝夕,正大步邁進以信息為主導的「體系」「聯合」訓練之門。

2016年,他帶領團隊與某科研機構協作開發新型戰術兵棋推演系統,構建信息指揮、網上對抗、模擬仿真等多種訓練手段,實現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演信息化作戰。

「跟陸軍部隊對抗,與海軍部隊聯合訓練,跟地導部隊對抗演練,主動要求上艦、進指揮方艙……」

旅成立以來,他率領部隊主動與其他軍種部隊建立聯訓機制——先後與陸航旅展開近距火力支援協同演練,與海軍驅逐艦支隊在遠海展開空海攻防訓練,與地導、電抗部隊和異型機進行對抗演練,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一手數據。

如何不斷提升精確制導炸彈命中率?郝井文協調試用工業部門研製的制導炸彈半實物仿真模擬器,反覆調試推演,小目標實彈命中精度明顯提高。

……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目前,這個旅飛行員100%保持最低氣象條件起降水平,100%具備低空超低空突防突擊能力。在空軍「金飛鏢-2018」突防突擊競賽考核中,他們發射的6枚飛彈全部精準命中目標,奪得團體第一名、包攬個人前兩名。

打造新時代「空中王牌」:緊貼實戰,戰場上沒有「第二」

在郝井文所在旅營區,榮譽史館前一架米格-15原型機呈起飛姿態,直刺蒼穹。這,正是60多年前抗美援朝戰場上戰鬥英雄王海所駕駛的戰機。

郝井文所在部隊的前身,是當年兩次入朝作戰、創下輝煌戰績的英雄部隊,湧現出了王海、孫生祿、焦景文等戰鬥英雄和「王海大隊」等英雄集體。

「作為英雄團隊傳人,如何不忘初心、為黨奮飛,打造新時代『空中王牌』?」郝井文時常這樣問官兵、問自己。

「怎麼做到?那就是緊貼實戰,不斷地自我否定!」郝井文說。

2008年深秋的一場實兵演習中,郝井文所在部隊的實彈打靶敗北,而兄弟部隊則將飛彈直接打進了僅有飛彈翼展3倍的目標內,一劍封喉!

此次失利,郝井文所在部隊將兄弟部隊準確擊中靶標的影像製成浮雕,掛在空勤樓入口處警示大家:「這就是目標!」

也正是從這一次,郝井文開始深入思索,怎樣緊貼「實戰」實現信息化。

2011年任團長後,郝井文提議成立「信息作戰研究中心」,帶領專業骨幹展開電磁幹擾、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樣式研究,摸索信息化、流程化、標準化訓練規範。

在當年年底空軍首屆對抗空戰比武中,面對強電磁幹擾壓制,郝井文靈活運用戰法,以大比分優勢奪得「金頭盔」。

這次成功嘗試,開闊了郝井文的實戰化思維。

2013年以來,郝井文帶領團隊先後完成空軍訓練大綱和法規的試驗任務,在全空軍率先展開海上自由空戰、遠海超低空飛行、夜間常規武器打地靶、夜間空中加油等多項開創性訓練。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緊貼實戰,更要勇於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

2015年盛夏,部隊海訓轉場當天,天氣突變,黑雲壓頂。

「我先上去看看情況!」郝井文駕駛戰機第一個衝上雲霄,發現天氣仍有起飛窗口時,立即向塔臺報告:「空中有雲縫,抓緊定下轉場決心!」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十多架戰機快速跟進起飛。當最後一架戰機突破雲層後,機場頓時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這樣的魄力和膽識,同樣來自於郝井文對「實戰」的理解:「戰場,不會給我們選擇天氣的機會!」

2017年,郝井文率隊參加「航空飛鏢」國際軍事競賽,儘管取得優異成績,卻依然深受觸動。「對方飛行員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很強的實戰意義,這個對我刺激很大。」

窄航線攻擊,大角速度連續機動,對地攻擊快如閃電……對手每一個戰術動作的實戰意義,讓郝井文開始重新審視訓練中的和平積弊。

歸建後,他及時調整訓練思路,要求飛行員在邊界條件拉起,瞄準時間和再次攻擊時間大大縮短,戰場生存率極大提升。

「實戰中,差個5秒,差個10秒,敵人就能把你幹掉。」郝井文認為,航空兵平時訓練就是要高度關注細節,最後的差距往往就在於此。

緊貼實戰,不僅是在演習場上——即使是平常的一場籃球賽,郝井文也要爭第一。飛行員們起初以為「旅長輸不起」,後來才知道,在旅長眼裡,「戰場上沒有『第二』!」

先輩們寫下的「傳奇」,在這裡延續。2018年,空軍新一代軍事訓練法規試訓任務,郝井文所在旅又一次率先完成。

不辱使命:飛出新航跡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習主席的這一勝戰之問,叩問著全軍將士。

治軍先治將。「只有率先垂範,才能影響帶動廣大黨員幹部跟著學、照著做,保證黨的組織聚焦備戰使命、發揮核心作用。」郝井文說。

翻看這個旅的飛行訓練記錄,無論是高難課目還是重大任務,郝井文始終是在第一架次、第一梯隊,飛在鷹陣最前端。

隨著空軍使命任務拓展,郝井文所在部隊執行的重大行動任務越來越多,每有任務,他都勇往直前、不辱使命——

2013年,面對緊急任務,一句「我第一個上,大家跟著」,郝井文就率隊緊急升空。那次任務,他組織全負荷大強度出動,連續不間斷出動戰機,創下6個「首次」。

2015年,帶隊警巡東海,面對突發情況,已經返航的郝井文不顧剩餘油量緊張,果斷掉轉機頭,指揮6架戰機迅速佔據有利態勢,成功處置,安全返航。

2016年,他作為殲擊機編隊長機,奉命掩護轟-6K前出宮古海峽,面對外國軍機襲擾,果斷出擊……

近年來,郝井文帶領部隊出色完成釣魚島空中維權、東海防空識別區常態化管控和前出西太平洋、飛越第一島鏈等重大行動任務,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作出重要貢獻。

飛出嶄新航跡,要的就是虎氣、殺氣和血性。

飛行員們都說,郝井文就像《亮劍》裡的李雲龍,他就是「為打仗而生」——你要是犯了錯誤他會「捋」你,但是出去執行任務必須要「嗷嗷叫」!

「一個殲擊機飛行員沒有一點虎氣,沒有一點殺氣,沒有一點狼性,小綿羊一個不行。」郝井文說。

他要求飛行員平時就按照訓練大綱上限飛行訓練,讓飛行員產生一種不用看數據和飛行儀就能感知態勢的能力,「就像老司機開車,完全形成肌肉反射。」

「訓練的結果是,瞄準時間縮短一半,再次攻擊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不但戰場生存率提升了,毀傷效果也大大增強。」飛行員們對此感觸很深。

「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不敢做的。」

2017年以來,在空軍新一代軍事訓練大綱和法規試訓任務中,郝井文帶領飛行員突破以往的飛行「禁區」,將武器裝備的作戰性能挖潛到極限。

飛行大隊教導員趙瑞說,試訓強度之大前所未有,僅飛行員腰上的槍帶,就被大過載拉斷了十幾根。「高強度飛行下來,由於血液往下肢流動,有的飛行員腿上都是血點子。」

一次,部隊參加體系訓練,藍軍地導部隊布下天羅地網,卻還是被郝井文率領的戰機編隊撕開了口子。

藍軍指揮員看過飛行數據之後大吃一驚:「你這是玩兒命!」

「我這是在打仗!」郝井文說。

在郝井文的帶領下,這個旅的真打實備思想,一刻未曾懈怠:2017年的最後一個飛行日,是實彈攻擊課目;2018年開訓,也是實彈攻擊課目。

聞戰則喜,英勇頑強。每一次起飛,郝井文和他的團隊都做好了隨時戰鬥的準備。

「旅長最常說的就是『幹!』『跟我上!』」「金頭盔」和「金飛鏢」飛行員王立說,「我不上,總得有人上吧?那還是我上吧!」

願得此生長報國。在這個旅,官兵們只要在戰位一天,必定是戰鬥的姿態——

飛行員官正洪,第二天就是他的飛行最高年限,當天還在參加飛行帶新人。當他走下飛機時,地面機務官兵們集體鼓掌,官正洪頓時淚流滿面。

老飛行員宗永恆,完成「航空飛鏢」任務後,馬上參加空中加油;徵塵未洗,又帶隊執行「紅劍」演習任務。

……

「精神層面,沒有比中國軍人更強的!」郝井文自信地說,「我們旅的飛行員沒有含糊的,只要一聲令下,就能升空作戰。」

「祖國、榮譽、責任。」懸掛在這個旅空勤樓大廳的旅訓,揭示了郝井文和他所在的這支「王牌」部隊的制勝密碼。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在人民空軍加速戰略轉型的快車道上,對於統帥的「勝戰之問」,郝井文和他的團隊正在用新時代的新航跡作出回答——

「敢打必勝,有我無敵!」

相關焦點

  • 航空兵旅長郝井文:血液裡流淌的是"國家使命"
    戰鷹,為祖國奮飛——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郝井文圖為郝井文做飛行前準備。李吉光攝初冬,空軍某機場,天空破曉處,霞光萬丈。迎著朝陽的方向,一架架銀色的戰鷹呼嘯而起,飛向祖國遼闊的領空……這是郝井文帶領團隊遂行的又一次戰鬥起飛任務。入伍20多年來,千百次這樣的起航和返航,郝井文早已習慣——作為中國軍人,他的血液裡流淌的是「國家使命」。郝井文,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空軍特級飛行員,「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 矢志打贏的「藍天頭雁」——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
    他就是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被譽為矢志打贏的「藍天頭雁」,「全軍愛軍精武標兵」、空軍首屆對抗空戰比武「金頭盔」的獲得者。 「對黨絕對忠誠體現在一言一行中」 在上級組織的一次實兵演練中,空軍航空兵某旅出動數架戰機成功對多個預定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飛在編隊最前端的,就是旅黨委副書記、旅長郝井文。
  • 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
    新華社發(李吉光 攝)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題:男子漢去飛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新華社記者張玉清、張汨汨、黃明對於郝井文來說,飛行,是挑戰、是責任,但首先,它是一種享受。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挑戰極限後的突破極限,頂著壓力上、咬緊牙關衝,在這個旅,郝井文的一句話深入人心:「強者,總是含著眼淚在奔跑。」↑郝井文(右)給新飛行員復盤講解飛行訓練過程(2018年6月23日攝)。
  • 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飛行,是一種享受
    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男子漢去飛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說起空戰,郝井文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都豐富了許多,連聲音都高了一個八度:「比任何大片、遊戲裡的體驗都刺激!」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的先決條件有很多,但在郝井文看來,最基礎的一條,就是這股愛刺激、愛挑戰的闖勁和拼勁。空軍於2011年開始組織對抗空戰考核,極大地釋放了殲擊機部隊的戰鬥力。飛行員們說,只有飛過自由空戰,你才體會到什麼叫「天高任鳥飛」。
  • 男子漢去飛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
    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 題:男子漢去飛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胸懷與情懷  新華社記者 張玉清、張汨汨、黃明  對於郝井文來說,飛行,是挑戰、是責任,但首先,它是一種享受。說起空戰,郝井文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都豐富了許多,連聲音都高了一個八度:「比任何大片、遊戲裡的體驗都刺激!」  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的先決條件有很多,但在郝井文看來,最基礎的一條,就是這股愛刺激、愛挑戰的闖勁和拼勁。  空軍於2011年開始組織對抗空戰考核,極大地釋放了殲擊機部隊的戰鬥力。飛行員們說,只有飛過自由空戰,你才體會到什麼叫「天高任鳥飛」。
  • 特級飛行員晉升,曾獲評「時代楷模」
    2月17日《解放軍報》報導: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空軍「王牌旅長」郝井文,近日走上空軍某空防基地副司令員的戰鬥崗位。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此番調整前,郝井文職務為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據公開資料,作為特級飛行員的他,1994年8月入伍,1997年9月入黨,大校軍銜,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郝井文出身於中國空軍史上傳奇的「王海大隊」。
  • 對話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孫軍:加力起飛,只為配得上這個時代
    對話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孫軍——
  • 空軍司令員政委聯合撰文,寫了他
    最新一期《求是》雜誌上,刊登了空軍司令員丁來杭和政委於忠福聯合署名的文章《新時代強軍報國的奮鬥者追夢人》,講述了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事跡。作為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的他,1994年8月入伍,1997年9月入黨,大校軍銜,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 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周內撤團改旅、跨省搬遷
    資料圖: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組織新飛行員實彈射擊訓練 暗夜,雲霧低垂。一架架戰機開足馬力躍上雲端,俯衝拉升,激烈廝殺……5月中旬,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訓練中數個高難課目接連展開。 「低氣象、難課目,正是錘鍊鐵翼的好機會。」
  • 來自四川的空軍「王牌旅」旅長
    黃磊攝     四川元素人物介紹  王樂,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首批改裝某新型戰機飛行員,四川成都人。  □謝欽春 本報記者 袁婧 張立東  10月1日上午11時29分19秒,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空,空中梯隊5架由某新型殲擊機組成的編隊飛過,廣場上叫好聲、掌聲不斷。作為編隊長機飛行員的王樂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注視著儀表指示,適時下達指令。短短十幾秒,編隊精彩完成受閱!
  • 南海上空的王牌——記海軍航空兵特級飛行員王中元
    新華社海口8月7日電題:南海上空的王牌——記海軍航空兵特級飛行員王中元新華社記者黎雲王中元特別愛吃肉,一碗羊肉下去,渾身立刻有了拔山舉鼎的力氣,在離心機上可以承受9G的載荷。在某海島機場駐訓,閒暇時,王中元會和飛行員們一起烤羊肉串或生蠔。
  • 軍報披露: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周內撤團改旅、跨省搬遷
    軍報披露: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周內撤團改旅、跨省搬遷 鄧棟之 胡曉宇/解放軍報 2017-05-26 09:37
  • 我空軍某航空旅旅長兩次駕機受閱 為何留下一遺憾
    新華社石家莊9月27日電題:「遺憾」成就精彩——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李凌 黃書波、周正新、初正 「取好高度差,加入航線……」 聽到耳機裡傳來編隊長機、航空兵某旅旅長李凌的聲音,飛行員張威駕駛戰機緩緩加入編隊……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將是李凌第二次受閱。
  •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長空礪劍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長空礪劍
  •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牢記使命提高打贏能力紀實
    雲端之上礪硬功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牢記使命提高打贏能力紀實  ■郝茂金 楊 友 本報記者 李建文  對此,旅長王永同很欣慰:「年輕飛行員快速成長,促進了團隊整體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展翅東海、戰巡南海、礪劍戈壁、演兵塞外,作為空軍三代機航空兵旅,該旅戰鬥力成長的每一道航跡都讓人熱血沸騰。在空軍對抗空戰比武中,該旅兩次榮獲團體第一,捧得「天鷹杯」。
  •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新體制託舉戰鷹奮飛空天
    紅軍航空兵部隊轉進、雷達部隊轉進、地導防空部隊轉進……作為地面幹部的楊晨沒想到,自己居然能成為演練的紅方指揮員。  新體制運行後,入伍21年的楊晨已記不清自己經歷了多少個第一次,而在基地作戰指揮中心的值班席位上,向習主席介紹部隊任務情況的那一次,無疑讓他終生難忘。  2019年8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空軍某基地視察。
  • 特級飛行員王中元:為戰而飛的「海空獵手」
    「駕駛戰機就要為戰而飛」,這是海軍航空兵某旅特級飛行員王中元常說的一句話。王中元所在部隊常年擔負南海方向空中防衛任務,戰備起飛每天都有,一觸即發的對峙也時有發生,「升空即戰鬥」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一句空話。作為一名80後特級飛行員,王中元有著16年的飛行經驗。
  • 對話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
    對話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解放軍報記者 陳小菁 特約記者 劉漢寶 通訊員 陳 磊身為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無比熟悉他腳下站立的山頭,無比熟悉他仰望的夜空。「春夏秋冬,山頭的風景不一樣,頭頂的星空也不一樣。」這位有著30年軍齡的雷達老兵,早已習慣了這種凝望,也習慣了從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凝望中「尋找不一樣的風景」。目光敏銳了,才能尋找到不一樣的風景。某種意義上,雷達兵的「風景」閃爍在不斷刷新的一方方屏幕上。
  • 蘇-35,向著海天一線振翅奮飛
    來源:中國空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建文 王雁翔 等●中國空軍首支飛出國門開展中外聯訓的航空兵部隊●中國空軍首支換裝蘇-35戰機的空中勁旅蘇-35,向著海天一線振翅奮飛——直擊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跨晝夜飛行訓練
  • 對話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 / 3 )
    對話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解放軍報記者 陳小菁 特約記者 劉漢寶 通訊員 陳 磊 焦義寶夜幕降臨,曹開富站在山頂上凝望著夜空。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要有出息,長大了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一路穿越車流擁堵的街道,駛過熙熙攘攘的鬧市,來到空軍雷達兵某旅官兵駐守的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