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7日訊 (記者 吳曉薇)近日,重慶璧山區一酒樓15人因飲用自製藥酒中毒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致人中毒的原因是其中含有劇毒中藥,其中的烏頭鹼成分會對人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造成損害。
最近,重慶璧山區一酒樓發生一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5人因為飲用藥酒中毒,其中五人不幸身亡。據央廣網報導,經重慶市食藥監局和市疾控中心對殘留藥酒分析,目前確定中毒原因為誤喝了含有中藥「雪上一枝蒿」的藥酒,該中藥含有劇毒。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專家鍾凱博士表示,「雪上一枝蒿」是中藥的名字,學名是短柄烏頭,屬於毛茛科植物,主要藥效是祛風除溼。其中含有的烏頭鹼幾毫克就能要人命。
據鍾凱介紹,烏頭鹼是一種「雙酯型二萜類生物鹼」,只需要0.2毫克就能中毒,3-5毫克能致人於死地,毒性比砒霜還要大幾十倍。
「烏頭鹼主要攻擊人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患者通常死於嚴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休克和循環衰竭。」鍾凱說,有研究者分析了連續10年的文獻數據,中毒死亡率接近30%。其中心臟的反應最為典型,有的病人出現「反覆多形室性心動過速、反覆心室顫動」,診斷為「電風暴」。
此外烏頭鹼有一定肝腎毒性,肝腎功能不全的人對它更為敏感。
據記者了解,生草烏等中藥中也含有烏頭鹼成分。有的地方有用生草烏泡酒治療風溼及疼痛的傳統,但烏頭鹼易溶於乙醇,因此特別容易中毒。誤服外用的草烏藥酒,只需要一小口(10毫升)就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烏頭鹼遇水、加熱可以水解成毒性較小的單酯型生物鹼(次烏頭鹼),繼續水解可生成毒性更小的烏頭原鹼。但由於烹煮時間不夠,或大塊草烏未煮透心,引起的中毒事件常有發生。」鍾凱介紹,實驗證明,即使煮12小時,生草烏的毒性並無明顯降低。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整理發現,因飲用自製藥酒中毒的事件並非個例,廈門、湖南等地均出現過因烏頭鹼中毒的事件。據成都晚報查詢中國醫藥網顯示,自製藥酒中有四類中藥最容易引起中毒。其一為馬錢子,該藥毒性較大,長期服用可引發強直性痙攣、肢體顫動、驚厥、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導致昏迷。其二為川烏、草烏,該藥煎煮後,能興奮迷走神經中樞,對人體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有麻痺作用,嚴禁作為中藥飲片直接泡酒。其三為水蛭,超量服用或長期服用可引起內臟出血和腎損害。其四為蒼耳子,該藥對心臟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等,超量引用可導致中毒,出現腹脹、噁心嘔吐、頭痛、煩躁等症狀。
據澎湃新聞報導,重慶市中醫院的專家提醒,藥酒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很多人都喜歡喝藥酒來養身。不過,自製藥酒、飲用藥酒,需要謹慎對待。
(責任編輯:施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