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死亡、27人中毒!常熟人家裡這種酒趕緊扔

2020-12-23 騰訊網

「有人用貓頭鷹泡酒,祛除風溼,

被泡酒的貓頭鷹瞪圓雙眼,

好恐怖!」

微博@博物雜誌

發的這一段文字和圖片,

曾令不少網友大為震驚。

而這條博文只是掀開了

自製浸泡酒亂象的一角!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自製浸泡酒自然成為他們養生清單上的重要一項,酒裡面泡的除了枸杞等一些植物外,還有老鼠、蛇、蜜蜂蜂巢、馬蜂、黑螞蟻,甚至還有蜥蜴…

然而,自製浸泡酒在掀起一股養生風的同時,卻頻頻引發危及飲用者生命的安全隱患↓

廣東河源紫金縣工人因飲用斷腸草浸泡的藥酒,3人死亡,另有12人中毒;

重慶璧山區一酒樓發生一起藥酒中毒事件,15人因為飲用藥酒中毒,其中5人不幸身亡;

江蘇揚州一女子因喝了自釀的葡萄酒中毒,經醫院洗胃才好轉…

僅統計食藥監部門最近一兩年的通告,廣西、安徽、雲南、重慶、廣東等地便先後發生了多起飲用自製浸泡酒發生的中毒事件,多人因此喪命。

自製浸泡酒存在哪些銷售亂象?

安全隱患到底有多嚴重?

民眾在認知上又存在哪些誤區?

為了對民眾飲用自製浸泡酒進行理性消費引導,近日,在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廣東省健康產業研究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機構的專家指導下,南方日報調研團隊對河源、梅州、韶關三地的自製浸泡酒生產、銷售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並發布自製浸泡酒調研報告。

點擊視頻↓↓

看自製浸泡酒真相調查

自製浸泡酒銷售亂象

亂象1

老鼠、蛇、黑螞蟻…什麼都敢往酒裡泡

調研人員在河源市區進行調查時發現,在一條800米不到的街道上散布著十幾家出售自製浸泡酒的商家。

在其中一家規模較大的店鋪內,牆邊的四層架子上每排放著10-12瓶自泡酒。自製浸泡酒的種類繁多,果酒包括青梅酒、楊梅酒等,動物酒包括螞蟻酒、地蜂酒,其中以藥材酒最多,裡面放置的原料包括瑪咖、鹿筋鹿鞭、北芪杜仲、雞血藤等。

此前,有河源當地人表示「沒有什麼不能拿來泡」,老鼠、蛇、蜜蜂蜂巢、馬蜂、黑螞蟻,甚至蜥蜴等都被製作成泡酒。

「我們這裡,還有人把貓頭鷹拿來泡酒,只是很少見,毛都不拔,還是活的,直接拿酒精清洗一下,丟進罐子中泡酒。」一位河源當地人如是說。

亂象2

宣稱「十全大補」,泡了什麼商家卻「一問三不知」

調研人員走訪梅州時看到,其中一家店靠近收銀櫃檯的牆上擺了滿滿一排的自泡酒,主要以梅子、桔子等果酒為主,還有蜂巢酒、風溼酒、十全大補酒等。

據該店老闆透露,自己家的泡酒一般是兩年多出壇,有二十多種,會供給餐飲店。但是當被問及風溼酒和十全大補酒中添加了哪些藥材時,該老闆卻模糊地回應說是「老中醫開的,按方子拿」。

河源的一家酒鋪出售的十全大補酒,原本是滿滿一壇,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根據店內張貼的海報顯示,十全大補酒的功效包括溫補氣色,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以及四肢不溫等,售價18元/斤。店主表示藥材是自己搭配的,但被問到十全大補酒具體有哪些成分時,店主也只說出其中一味是「人參」,其他藥材也不了解。

在韶關仁化縣一家小作坊裡,架子上擺著螞蟻酒、馬蜂酒以及用淫羊藿和海馬混合泡的酒,對於這些藥酒的功效,老闆娘不願多談,讓調研人員「自己上網查」。

亂象3

沒有商標、標識,屬典型的「三無」產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必須有中文廠名、中文廠址、電話、許可證號、產品標誌、生產日期、中文產品說明書,如有必要時還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說明等,凡是缺少的均視為不合格產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視為「三無」產品。

調研人員在走訪中發現,這些在市面上銷售的自製浸泡酒的外包裝上完全沒有產品信息,除了配方不清、功效不明外,生產日期也是空白,大部分都沒有任何商標、標識,屬於典型的「三無」產品。

亂象4

利潤翻倍,自製浸泡酒成暴利行業

廣東韶關翁源以地窖酒聞名,所謂的地窖酒是指通過傳統方法釀製米酒,用瓦壇密封,經過三年以上落地埋窖而成,在養生之風流行之後,不少地窖酒生產者開始添加靈芝、枸杞、金櫻子等到酒中,號稱有強身健體功能。

自製浸泡酒近年發展如此快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利益的驅動。調研團隊在走訪中得知,以地窖酒為例,其利潤甚至可以翻倍。10斤裝的地窖酒,批發價是100元左右,在外地可以賣到180元,如果包裝精美的話,10斤可以賣400元。

「作為生產商,要保證銷售點賣10萬元的酒能賺回10萬元的利潤。」一位地窖酒老闆如此表述地窖酒高額的利潤。

而地窖酒的銷售範圍也從前5年的珠三角城市擴大到廣西、河南等省份,而且都是大批量進貨。

亂象5

「掛羊頭,賣狗肉」,拿普通食品批號出售藥酒

市面上絕大部分用於自製浸泡酒的基酒都來源於自泡酒小作坊,很多小作坊在釀酒的同時,也出售自製浸泡酒。

調研過程中,調研人員發現河源、梅州、韶關等地的小作坊都提到了正在抓緊辦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證件類別一般為「白酒製造」,發證機構為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根據2016年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施的《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管理辦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的發放對象為普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不包括藥酒、保健酒,並且第一章第五條規定:食品小作坊的銷售區域為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下行政區域並不得在網上銷售,食品小作坊不得分裝、委託加工及接受委託加工。

這意味著獲得《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並且類別為「白酒製造」的小作坊實際上只能釀造白酒,無權自製浸泡酒並用於銷售。此外,已經取得《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的小作坊也只是少數,據梅州蕉嶺當地一位小作坊主介紹,當地有上百家釀酒的小作坊,但其中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的不足10家。

亂象6

黴味撲鼻,小作坊生產條件堪憂

在距離梅州城區1個多小時的梅州梅縣山坳裡,有一家小作坊位於村民家一樓,是外搭的水泥房,照明條件較差,因為天氣太熱,目前已經停工。

用於發酵的白色塑料大桶就隨意地倒扣在地下,桶上還堆疊著用於盛米的託盤,作坊中還有一個用於蒸米的蒸籠,兩個小房間用作發酵室和儲存室,打開門之後有一股黴味撲鼻而來。

在發酵室中,蒸煮好的米直接放在白色塑料大桶中發酵,在兩個不足15平方米的房間裡堆滿了自己包裝的白酒,裡面還有10壇左右的蜂巢酒用於自飲和銷售,還有兩三壇梅子酒。

這一小作坊的負責人既是老闆又是員工,一個人每年可以釀造一兩萬斤大米,一斤米能產出6-8兩酒,高峰的時候一個人每天可以釀造100斤大米。

河源一位自製浸泡酒知情人士介紹,「雖然很多賣自泡酒的人都說自己的酒泡了二三年,但實際上很可能是在泡了二三年的底酒中不斷摻入新酒,有些不良商家為了讓酒看起來顏色深,還會添加色素之類的東西。」

自製浸泡酒安全隱患

隱患1

動物身上的寄生蟲、病菌隨酒入肚

不少人認為,動物要活的泡藥效才更好,抓到老鼠、蛇、貓頭鷹,不拔毛,酒精衝洗,直接放入酒中浸泡。

對此,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姚媛表示,貓頭鷹、老鼠是否有藥用作用不明確,不經處理的動物羽毛、皮膚中可能含有寄生蟲或者蟲卵,直接泡酒飲用有很大風險,用新鮮動物屍體直接泡製藥酒的方法,肯定並不可取。

姚媛還指出,老鼠、貓頭鷹、甚至蜥蜴是否有藥用價值,目前並沒有得到相關的研究證實,而像馬蜂這種體內含有多種致命生物毒素,更不贊成泡酒服用。而像蛇、黑螞蟻雖有祛風溼、通絡止痛的藥效,但並非所有的蛇類、黑螞蟻都可以入藥酒,對於毒性較大的品種也不建議泡藥酒。

姚媛建議民眾不要輕信偏方,盲目飲用自製浸泡酒。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應當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對症下藥。

隱患2

有些藥材毒性大,貿然泡酒會中毒

有人認為,用毒蛇、馬蜂泡酒,以毒攻毒,祛風溼等療效好。

對此,姚媛表示,並非毒性較強的藥材泡酒都能起以毒攻毒、治病強身的效果。這類藥材泡酒服用極易發生中毒,如川烏、草烏、雪上一支蒿等含烏頭鹼的藥材,這些均是國家明令規定的毒性中藥材品種。服用含有這類藥材的自製藥酒,出現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除了毒性藥材,一些滋補性藥材也應引起大家的重視。浙江臨安的一患者因頭髮虛白,使用生何首烏泡酒服用,服用3個月後出現肝功受損的情況。

為什麼民間有些自製浸泡酒會引起中毒?廣東省中醫院鄒旭教授介紹↓

首先是選擇了有毒的藥材來泡製藥酒,這是關鍵點。烏頭鹼是民間自製藥酒中毒事件頻發的元兇。如生草烏、生川烏等中草藥中就含有烏頭鹼成分。民間用生草烏泡酒治療風溼及疼痛,是因為烏頭鹼易溶於乙醇,因此特別容易中毒。誤服外用的草烏藥酒,只需要一小口(10毫升)就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其他有毒性藥物還包括生草烏、馬錢子、草烏、川烏、全蠍、蜈蚣等。

其次,民眾泡藥酒使用的藥材,如川草烏等沒有進行炮製,直接拿來泡製,且沒有控制好酒與藥的比例,也會導致中毒,因此不建議民眾使用這些有毒性藥草來泡藥酒,藥酒外用相對更安全,如果內服的話,建議民眾控制藥酒飲用量。

中國醫藥網顯示,自製浸泡酒中有四類中藥最容易引起中毒。

其一為馬錢子,該藥毒性較大,長期服用可引發強直性痙攣、肢體顫動、驚厥、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導致昏迷。

其二為川烏、草烏,該藥煎煮後,能興奮迷走神經中樞,對人體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有麻痺作用,嚴禁作為中藥飲片直接泡酒。

其三為水蛭,超量服用或長期服用可引起內臟出血和腎損害。

其四為蒼耳子,該藥對心臟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等,超量引用可導致中毒,出現腹脹、噁心嘔吐、頭痛、煩躁等症狀。

隱患3

時間過長,浸泡物產生黴變

調研團隊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是生產者還是銷售者,都會強調,酒越泡越醇、越放效果越好,尤其是動物泡酒,如果浸泡時間太短,味道太腥。

對此,姚媛表示,一般情況,酒精含量達20%能防腐,酒精含量達70%以上有消毒作用。但酒精含量70%以上的酒基本不適合飲用了,所以不要簡單認為是酒、含酒精就能消毒殺菌。尤其是家庭作坊,安全衛生條件難達標,存在潛在風險。浸泡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動物藥酒有可能會變質。而且,裝酒的器皿密封不好,酒精揮發較快,在悶熱的環境下,酒精揮發就更快。在這種情況下,消毒、防腐作用都要大打折扣。

泡酒並非越陳越好,專家認為,普通藥材夏季浸泡時間為5-7日,冬季浸泡7-14日,堅實的中藥需要時間稍長一些,果實類的泡製時間可以短一點。如果泡的時間過長,酒精揮發後抑菌作用降低反倒可能產生黴變,喝下變質的藥酒,會對胃腸及肝臟造成較大的損傷。

對於自製浸泡酒的亂象,以及其中存在的巨大安全隱患,專家呼籲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管,進行嚴查,並對廣大民眾進行科普教育,不要盲目自製、飲用自泡酒,不喝無標籤標識、浸泡藥材成分不清等來歷不明的自製浸泡酒,而應選購正規酒類生產企業的產品更有安全保障。

沒想到自製浸泡酒

安全危害這麼大

動動手指擴散出去

多一個人看到就少一分危險!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一老伯休克中毒!長春家裡有這種酒,趕緊扔!已有多人死亡...
    所長春人注意家裡若有這種酒的立刻!趕緊!扔掉!已有人中毒休克!甚至還曾有人因此喪命!最近這些年,老爺子喜歡上了泡藥酒,自己嘗試按照一些民間偏方泡製藥酒,泡過人參酒、蛇酒等。只要聽說哪個方子能治關節疼、能強身健體,他都想試試。前陣子,老爺子得了個治關節疼的「好方子」,趕緊泡了一瓶,可這次的藥酒讓家裡三口人都攤上了事....
  • 又一起假酒案件,已導致98人死亡!
    最近又一起假酒致命案件,據新聞報導:7月29日,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5人因飲用假酒死亡,隨後,同案件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截至8月3日,印度假酒致死案已造成104人死亡,在未來幾天死亡人數還有可能持續攀升!印度警方自7月31日就已經啟動調查,截至8月3日逮捕至少25名嫌疑人,在路邊餐館或村莊販售點起獲數百升假酒。
  • 全國8大假酒事件,雲南假酒致5人死亡!這12款假酒你給買過?
    那麼多錢打了水漂不說,光看著套在漏鬥上的絲襪就讓人有點...只能說假酒這種東西真的害人不淺,輕則讓人噁心,但重則就是讓人丟了命。下面拉風哥就給大家盤點下中國8大假酒事件,每一件都讓人震驚!但之後兩天,甲醇中毒人數大面積散開,僅7日至8日醫院就收治了30多名假酒中毒人。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 真兇找到不是黃麴黴素
    一家人吃酸湯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真兇」找到了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據央視新聞,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某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據了解,10月5日早上,該家庭成員親屬共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部食用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因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出現身體不適,已造成8人搶救無效身亡。目前,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療的李某還在搶救中。什麼東西如此毒?
  • 菲律賓派對暢飲椰子酒,11人死亡300人入院,疑酒中含有毒物
    但是在今年的聖誕節,當地的一種特色「椰子酒」(lambanog)卻在歡慶的節日裡引發了一場悲劇。據12月24日英國《鏡報》報導,在菲律賓的一場聖誕派對中,在場人士因為飲用了這種酒而中毒,導致至少11人死亡,數百人入院治療。
  • 「洗個澡,一家五口中毒身亡」 1000個和死亡擦肩而過的瞬間
    日,江西一家4口一氧化碳中毒全部不幸身亡;12月18日,鄭州1家3口燒炭取暖2死1傷;12月8日,湖南3名學生一氧化碳中毒1死2傷;11月27日,青海一家5口因煤氣洩漏全部中毒身亡;11月25日,內蒙古一家3口全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 雲南人吃菌子有多瘋狂?中毒273起死亡12人,依然堵不住吃貨的嘴
    而每年7-10月份,有一道雲南最具特色的美食——野生菌,雖然每年都會致人死亡,中毒事件發生百餘起!但是這並不能阻擋雲南人對這種美食的追求,有人就戲稱「拼命去吃菌子」。雲南野生菌飄香上市受追捧今年截止目前為止,已經累計發生因吃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輕者可以看見「許多小人人兒」,重則發生中毒就醫,甚至死亡。在統計的273起中毒事件裡,就有12人死亡的記錄。
  • 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升至8人!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某家庭聚餐引發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記者獲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的李女士於11日晚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
  • 【本地新聞】陽春7人聚餐時飲酒中毒 一法官一包工頭死亡
    南都訊21日晚,14名男女在陽春東湖國際大酒店聚餐時,席上7位喝過酒的客人,全部出現疑似中毒症狀,其中2人在22日凌晨3時
  • 菲律賓發生椰子酒集體中毒事件,至少釀11死300多人送醫!
    菲律賓衛生及地方當局今日(12月23日)表示,至少有11人在飲用據信含有高濃度甲醇的椰子酒後中毒死亡,有逾300人因此送醫。▲據傳菲律賓有人喝椰子酒中毒,至少11死。他還說,由於需要治療大量有酒精中毒症狀的患者,意味其他病患被拒之門外。羅沙裡歐指出,椰子酒發酵的副產品之一是甲醇,甲醇能導致失明和死亡。部分製造商保留甲醇,因為這意味更大的產量及利潤。警方則指稱,共有300名受害者送醫,所有人都飲用了在該地區購買的同種品牌椰子酒。地方政府已立即禁止這種酒品的銷售,這種酒品在耶誕連假期間需求量高。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升至8人死亡 毒因不是黃麴黴素竟是它 黑龍江9人...
    在家中聚餐竟中毒8人死亡1人還在搶救。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某家庭聚餐引發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記者獲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的李女士於11日晚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
  • 11人吃河粉中毒,1人死亡!街邊小店常見,喜歡吃的人千萬注意!
    雖說吃什麼是個人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但如果是下面這種食物,勸你最好慎吃。致命河粉:11人中毒,1人搶救無效身亡7月28日,廣東揭陽惠來一腸粉店發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而這一次,卻把人毒死了,這讓很多人難以置信。到底是什麼毒,能把人毒死?不少網友猜測這可能是一起蓄意的投毒事件:但該說法很快被否定了,8月3日,廣東省疾控專家將此次食物中毒事件判定為「米酵菌酸中毒」。
  • 一顆楊桃,20人中毒,8人死亡!醫生:這3類人千萬別吃
    但也並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吃。 我們先看看新聞: 20人中毒,8人死亡,只因一顆楊桃! 據媒體報導,臺灣高雄醫學院附屬醫院報告過20人因吃楊桃中毒事件。
  • 11人中毒,1人死亡!近期食用河粉要注意!記者探訪發現……
    11人中毒,1人死亡!近期食用河粉要注意!不過就是這道看似尋常的大眾美食有人吃後卻疑似中毒而喪命吃河粉後疑似食物中毒 11人中毒1人死亡7月28日廣東惠來神泉鎮,發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 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死亡,千萬別亂吃了!
    今年截至7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已參與處理蘑菇中毒事件264起,涉及16省市,中毒人數超過717人,死亡9人。一次攝入量過多或烹煮不當易導致中毒,中毒後會引起「小人國幻視症」。這類蘑菇的毒素較為複雜,有毒蠅鹼、蟾蜍毒,還有一種致幻物質——LSD。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
  • 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市18人因酒精中毒死亡
    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市18人因酒精中毒死亡 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市18人因酒精中毒死亡塔斯社當天援引伊爾庫茨克州偵查總局的消息說,伊爾庫茨克市當天凌晨發生一起酒精中毒事件,有18人因服用一種名為「山楂」的含酒精液體後身亡,另有20人被送往醫院救治,情況十分危急。據稱,患者服用的這種液體很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
  • 吃「酸湯子」8 人中毒死亡!「真兇」致死率高,沒有特效藥
    10月5日早上,王某一大家12人在一塊聚餐,家裡長輩9人都吃了自製的東北傳統美食——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到了中午,9位吃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身體不適,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而3個年輕人因為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吃,逃過一劫。  截至10月12日,8人搶救無效身亡,還有1名還在搶救中......
  • 子洲縣一戶人家窯洞內睡著燒烤爐未滅 導致4人中毒身亡
    華商報榆林訊(記者 楊虎元 實習生 紀元琪)7月13日8時5分,榆林子洲縣公安指揮中心接警稱,子洲縣苗家坪鎮小山則村一戶人家疑似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據了解,7月12日20時左右,苗某銀等13人在苗某家院子內組織燒烤活動,7月13日零時左右,除史某偉、史某雄、苗某銀、苗某鑫4人(苗某鑫為苗某銀侄子,史某雄為苗某銀妹夫,史某偉為史某雄弟弟)外,其餘9人全部離開。因晚上較冷,史某偉等人將燒烤爐搬至家中繼續燒烤。由於燒烤期間幾人飲白酒約2斤,4人在爐火未熄滅的情況下在窯洞內睡著。
  • 河南4人喝自製藥酒3人中毒身亡,你還敢喝嗎?
    據專家介紹,0.2毫克的烏頭鹼,就能讓人中毒,3-5毫克的烏頭鹼就能使人死亡。 截至5月3日晚上11點,15名送醫人員中,已有5人死亡,5人正在搶救,5人病情相對穩定。 當地有關部門經過現場勘查、走訪詢問、殘留物提檢後,初步判斷系自配藥酒導致中毒。相關情況正進一步核查中。
  • 雲南婚宴酒致多人中毒,系95度工業酒精勾兌的假酒
    一般的假酒都是指使用"甲醇"、"工業酒精"勾兌製成的,而甲醇少量服用會致人失明,大量服用後甚至會危害生命,造成死亡。近日,雲南勐遮鎮一戶村民在辦婚禮酒宴時,使用了工業酒精的勾兌酒,讓一樁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悲劇喪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