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達80%!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死亡,千萬別亂吃了!

2020-12-19 央視頻

當下正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時節,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發生不少誤食有毒野生菌的事件。

今年截至7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已參與處理蘑菇中毒事件264起,涉及16省市,中毒人數超過717人,死亡9人。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

1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

2雲南昆明一女子吃野生菌後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說看到了小精靈、彩雲,甚至還有人因致幻唱起了神曲《忐忑》……

△魔幻!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央視頻號:中華網新聞)

3一位野生菌中毒患者講述中毒感受,「燈會變人形,手上長各種小人,有鼻子、眼睛,很有立體感,閉上眼睛後還能看到成群的牛羊馬......」

導致中毒看見小人的野生菌,其實是一種口感絕妙、營養豐富的食材——小美牛肝菌。因切開、碰撞、手捏會變色又被稱為「見手青」,在雲南的角色頗似江南的河豚,是一種有毒的美味。一次攝入量過多或烹煮不當易導致中毒,中毒後會引起「小人國幻視症」

這類蘑菇的毒素較為複雜,有毒蠅鹼、蟾蜍毒,還有一種致幻物質——LSD。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

其實,野生菌中毒的後果不僅是「致幻」,還可能產生很多其他症狀,如引發胃腸炎,嚴重者會出現吐血、昏迷以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60%-80%。

為了避免人們誤食有毒菌類,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實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不僅發布了「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

還向全省4000多萬手機用戶發送野生菌中毒預警提示簡訊:

即便如此,每年還是會有很多雲南人因誤食有毒菌類被送往醫院急救。所謂「寧中千回毒,不舍一口鮮!」

為什麼人們對野生菌「情有獨鍾」?

雲南地形地貌複雜,海拔高差懸殊,立體氣候明顯,樹種豐富獨特,孕育了大量且多樣的野生食用菌。

有人說,好的野生菌,能同時吃出「陳年宣威火腿香味、寧波油浸糟白魚鯗香味、蘇州風雞香味、南京鴨胗肝香味,且雜有松毛清香氣味」。

雲南大學等多個研究所對人工菌及野生菌的成分進行檢測也發現:常見可食用野生菌如牛肝菌、雞油菌等,所含的鮮味、甜味胺基酸總量是香菇等人工菌的2-6倍。

不是肉,卻富含優質蛋白成分,還有很多可溶性和胺基酸成分,能刺激大腦分泌讓人愉悅的多巴胺。這樣的野生菌,也難怪雲南人樂此不疲了。

△雲南四大菌:松茸、、竹蓀、牛肝菌

然而,正因雲南野生菌種類繁多、形態千差萬別,其中不少有毒品種不易鑑別,甚至,還被民間流傳的一些不靠譜的鑑別方法所誤導。

誤區一

顏色鮮豔的有毒,白蘑菇都可以食用?

並非所有顏色鮮豔的蘑菇都有毒,更不是白色的蘑菇就無毒。比如被稱為「毀滅天使」的蘑菇,看起來文雅恬靜、人畜無害,但從人們給它的名字可見其威力。

毀滅天使菌(劇毒)

紅黃鵝膏(可食) 雞油菌(可食) 花臉蘑(可食)

誤區二

徹底煮熟,就能安全食用?

這個原則對於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是有效的。蘑菇中的毒素會有相當一部分可以通過加熱破壞,但有一部分極為頑強的能夠「熬過」高溫酷刑,依然保持毒性。

誤區三

有毒蘑菇會讓銀勺和大蒜變黑?

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民間傳說。所謂「銀針試毒」只是因為古代所用的毒藥不夠純,含有一些硫化物雜質,能跟銀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蘑菇毒素不跟銀反應,也就不會變色。

誤區四

有蟲吃過的蘑菇就是無毒的?

蟲跟人的生理特徵相差很大,對蟲有毒的對人不見得有毒,對蟲無毒的對人也可能有毒。比如一種被稱為「死亡帽」的蘑菇,就可能藏有一些昆蟲和它們的幼蟲。

哪些野生菌有毒?如何分辨?

據統計,全世界毒蘑菇種類超過1000種,我國境內至少有500種,隸屬於39科、112屬。

常見的毒蘑菇種類,了解一下↓↓↓

A:灰花紋鵝膏;B:致命膏;C:黃蓋鵝膏白色變種;D:擬灰花紋鵝膏;E:淡紅鵝膏;F:裂皮鵝膏;G:黃蓋鵝膏;H:假褐雲斑鵝膏近似種;I:條蓋盔孢傘;J:毒溝褶菌;K:亞黑紅菇

蘑菇中毒事件大多數是由鵝膏引起的。鵝膏菌是一類真菌的總稱,該屬中有些種是美味食用菌,如紅黃鵝膏;而大多數則是劇毒蘑菇。

這類蘑菇有四個特徵:第一是「戴帽子」,有個菌蓋;第二是「穿裙子」,在菌柄上部或中部有環狀物,叫菌環;第三「穿靴子」,圍著根部有一個套,叫菌託;第四「亭亭玉立」,有一個長長的菌柄。

這些大同小異的「毒蘑菇」認起來是不是有難度?別擔心,記住下面這些更重要↓↓

野生菌食用需謹慎,不熟悉的不亂吃,沒煮熟的不亂吃。如果要食用野生菌,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粗略統計,市場裡有超過200種可食用野生菌出售,松茸、雞樅、牛肝菌、竹蓀、蟲草花......

加工方式上不要急火快炒,而是燒熟煮透。適當少量進食,不要連頓食用,這樣即使中毒症狀也會輕一些。切勿飲酒,避免引發毒素反應。

最後提醒大家,生命只有一次,千萬不能為了好玩獵奇而以身試毒。如果真的誤食野生菌中毒,要趕緊進行催吐,並立即就醫。

醫生若無法判斷蘑菇毒性治療方案的話,可以撥打中國疾控中心中毒諮詢電話010-83132345尋求幫助。

相關焦點

  • 為看詭異的「小精靈跳舞」,不少人亂吃它,不要作!致死率80%
    商家表示,類似的留言很早之前就有,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而且每年都會有因食用野生菌中毒死亡的新聞報導。「想體驗中毒後能看見小人的,也不知道咋想的,這種人還不少。」 某野生菌批發商家的客服介紹,可食用的野生菌煮熟後是安全的,但是卻有人故意吃未經煮熟的菌子。
  • 千萬別吃這種白蘑菇,已有多人中毒!
    蘑菇是許多家庭飯桌上的家常菜,因其營養美味而受到許多人的喜愛!點擊播放 GIF 0.0M千萬別採摘食用這些野生蘑菇!別看這種蘑菇白白嫩嫩的,但是它劇毒無比!這就是它的檔案!學名:致命鵝膏菌¤ 外形特徵:菌蓋直徑4到7釐米,菌柄長7到9釐米,內外表面白色。¤ 物種毒性:一個約50g(一兩)的白毒傘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其毒素主要為毒傘肽和毒肽類,在新鮮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
  • 千萬別吃這種米粉、河粉,一旦中毒,致死率特高
    不知你愛不愛吃米粉、河粉呢,如果喜歡的話,有個事得特別提醒大家注意下: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條消息提示↓↓↓
  • 這種蘑菇千萬不能吃!夫妻倆食用後雙雙送入ICU,醫生說兩周已有10人...
    其所含毒素對人體的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1株蘑菇所含毒素就足以使一個成年人死亡」。「每年5~7月是毒蕈中毒的發病高峰,今年6月以來,我們科就收治了10名蘑菇中毒患者,分別來自永州、邵陽、嶽陽等地農村」,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韓小彤教授介紹,這些中毒者誤食的灰花紋鵝膏菌、裂皮鵝膏菌和假褐雲斑鵝膏菌都是湖南地區最常見的毒蘑菇。
  • 小米蘑菇同吃會中毒?這些蘑菇不能吃
    蘑菇小米同吃會中毒?  近日,朋友圈有一則傳言,稱蘑菇不可與小米、茄子、大黃米等食物同吃,否則會產生毒素。這種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  該消息稱:「醫大已經死17人,大多都是因蘑菇中毒所致。蘑菇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也千萬不可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
  • 見到這種白蘑菇千萬別吃!已有多人中毒
    疫情還沒結束,廣東毒蘑菇頭號殺手——致命白毒傘又現身廣東了。2月24日惠州市惠陽區有5人在野外採食了一種白色野生蘑菇導致中毒,目前正在醫院搶救。該毒蘑菇經初步鑑定為致命白毒傘。2月28日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輝研究員及其團隊研究人員在廣州白雲山調查毒蘑菇生長情況,也發現了致命白毒傘。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回到家用五花肉、茶油、辣椒烹炒,那絕對是美味,看著讓人垂涎欲滴,食慾大增。就是因為樅菇不能種植,且運輸不便,在城市裡要想吃到那是很少有機會,所以很多人千裡迢迢跑到農村去採摘。但是你可不知道,在鄉村山野,並不是每種蘑菇都可以吃的哦,稍微出錯,採摘錯了蘑菇,那可是要中毒的,輕則嘔吐、腹瀉,重則有生命危險。
  • 吃「酸湯子」8 人中毒死亡!「真兇」致死率高,沒有特效藥
    10月5日早上,王某一大家12人在一塊聚餐,家裡長輩9人都吃了自製的東北傳統美食——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到了中午,9位吃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身體不適,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而3個年輕人因為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吃,逃過一劫。  截至10月12日,8人搶救無效身亡,還有1名還在搶救中......
  • 6人聚餐時中毒!這東西毒力強、致死風險高!千萬別吃!
    附近一居民告訴記者,8月20日晚,大排檔的人聚餐時食用河豚出現中毒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 根據店招牌上的電話,記者聯繫了該大排檔相關經營人員,對方稱確有食用河豚魚中毒的事。 他告訴記者,河豚是一朋友帶到店裡給他們聚餐用的,由於「不懂殺」,不懂如何製作,就用來涮火鍋,結果食用後中毒,「當時大家只吃了一條河豚魚,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食用人員中,2人中毒較重、4人中毒較輕。」
  • 雲南人吃菌子有多瘋狂?中毒273起死亡12人,依然堵不住吃貨的嘴
    而每年7-10月份,有一道雲南最具特色的美食——野生菌,雖然每年都會致人死亡,中毒事件發生百餘起!但是這並不能阻擋雲南人對這種美食的追求,有人就戲稱「拼命去吃菌子」。雲南野生菌飄香上市受追捧今年截止目前為止,已經累計發生因吃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輕者可以看見「許多小人人兒」,重則發生中毒就醫,甚至死亡。在統計的273起中毒事件裡,就有12人死亡的記錄。
  • 安徽一家4口集體中毒!這種東西千萬不要亂吃了
    5月11日,因誤食野生毒蘑菇,休寧萬安一家4人發生食物中毒。12日上午,黃山市屯溪區疾控中心接到市醫院報告,隨即安排工作人員前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發現,患者一家為休寧萬安鎮南潛村人,11日上午,這家人採摘一些野生蘑菇,並於當晚在家中食用。
  • 一家三口中毒就醫!福建人愛吃的這菜,別再亂吃了!
    野蘑菇千萬別隨意採食不僅會中毒嚴重還能導致中毒身亡廈門將毒蘑菇中毒列入近期高危害等級疾病近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最新的健康預報:根據我市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毒蘑菇吃不得有些劇毒蘑菇一旦中毒死亡率高!甚至是短時間內死亡!
  • 一家14口集體中毒,10死4傷!這種致命毒物雲陽有人當菜吃!
    野生蘑菇吃錯了不僅可能引起中毒甚至還會掉了性命↓↓↓據新華社3月6日電 :由於誤食毒蘑菇,辛巴威一戶擁有14口人的大家庭發生集體中毒,事發當天有3人死亡,其他人被送往津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約救治。重慶每年都會發生多起野蘑菇中毒事件
  • 這樣的蘑菇千萬不要吃,已有多人中毒!
    隨著夏天雨季的來臨蘑菇生長地更加旺盛了嘴饞的人也在蠢蠢欲動但是你知道嗎有一些色彩斑斕戳開這張圖仔細看,這些菌千萬別吃!如何正確食用野生菌有一些野生菌表面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一次攝入量過多或烹煮不當都會中毒比如「小美牛肝菌」(也稱為見手青)它長下面這個樣子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吃多了或沒煮熟
  • 廣州路邊這種東西千萬別碰!不僅黏糊糊,吃了還會中毒!
    廣州路邊這種東西千萬別碰!不僅黏糊糊,吃了還會中毒!各位廣州人的愛車可前往別停在 有芒果樹的路邊了,砸中了就扎心了… 當然,人也別往芒果樹底下走了, 除非你帶頭盔…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紅網時刻記者 黃河 整理報導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野生毒蘑菇中毒是中國導致死亡人數比較多的一類食物中毒。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
  • 長沙、株洲、湘潭已有多人中毒!這東西碰不得!
    說了八百遍 這種蘑菇有毒! 光憑經驗根本辨別不出來! 千萬別吃! 導致 400 多人中毒 100 多人死亡!!!
  • 「毒蘑菇致幻」也想玩線下體驗,醫生:別拿生命開玩笑
    據云南疾控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20日,雲南2020年因野生菌中毒事件造成12人死亡,目前,全省累計成功救治中毒患者2000餘人。 不過,在近日因食用野生毒菌導致傷亡的新聞中,更引人關注的是有些魔性的「致幻視頻」。
  • 已有多人中毒!湖南省食安辦緊急發文!這東西肉眼難辨別,別再吃啦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有毒無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一旦誤採誤食,發病急,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通知指出,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的同時,統籌抓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和宣傳工作,建立完善常態化的宣傳預防、應急救治、防控保障等機制,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大幅減少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發生。
  • 這類常見菜,發苦了千萬別吃!很可能會中毒!
    它在人體內會產生較強的細胞毒性,造成多種中毒症狀,例如上吐下瀉、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害、毛髮脫落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目前已知的葫蘆素有 20 多種,毒性有強有弱,其中葫蘆素 C、D、E、I 均有致死的案例。請輸入圖片描述說葫蘆素比砒霜更毒,並不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