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常見菜,發苦了千萬別吃!很可能會中毒!

2020-12-16 錢江晚報

夏秋季,絲瓜、瓠子等瓜類蔬菜新鮮上市,脆嫩清爽,深受人們喜愛。

然而近期有新聞說,吃了發苦的絲瓜、瓠子會導致中毒,甚至還毒倒了一家人……

這還真不是謠言,發苦的瓠子和絲瓜確實有毒素,也有人曾因此喪命。

一盤炒蔬菜,竟然會中毒

瓠子、絲瓜、葫蘆等蔬菜,都屬於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它們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一類發苦的有毒物質:葫蘆素(cucurbitacin)。

研究表明,葫蘆素是高毒性物質。它在人體內會產生較強的細胞毒性,造成多種中毒症狀,例如上吐下瀉、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害、毛髮脫落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目前已知的葫蘆素有 20 多種,毒性有強有弱,其中葫蘆素 C、D、E、I 均有致死的案例。

請輸入圖片描述說葫蘆素比砒霜更毒,並不是危言聳聽。

瓠子長這樣

還有瘦長的品種

據媒體報導,武漢的陳先生用自家種的瓠子炒了盤菜,雖然吃起來味道很苦,但他卻以為吃苦能清除身體的毒素,一個人吃了大半盤,結果出現了嚴重的中毒症狀,不僅上吐下瀉,甚至還嘔了血。

經過醫院救治,陳先生被診斷為食物中毒引起的胃廣泛性滲血和糜爛,並伴有肝腎功能損害。

有很多文獻研究,都曾報導過吃苦絲瓜、苦瓠子而中毒的案例。

不僅國內,鄰國日本也曾有人因食用苦絲瓜而導致死亡。

特別苦的瓜類蔬果,不要吃

我們常吃的很多蔬菜水果,都是葫蘆科的,例如絲瓜、黃瓜、甜瓜、西瓜、冬瓜……一般來說,葫蘆科的蔬菜水果經過人類的長期選育,已經很少或不產生葫蘆素,沒有苦味了。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況:

有些植株可能發生「返祖」,恢復合成葫蘆素的能力,例如基因突變、種植條件不佳(如乾旱、低溫)等;苦味野生植株的花粉「汙染」了栽培植株,雜交出來的種子種下去,收穫的下一代果實就可能發苦。在常見的葫蘆科蔬菜和水果中,南瓜、西葫蘆、黃瓜、甜瓜、西瓜、絲瓜、冬瓜、瓠子等,均可偶爾遇到味道極苦的果實。

不過,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頂尖吃貨,也不是「白吃素的」,我們對於葫蘆素的苦味其實非常敏感。一般來說,如果葫蘆科蔬菜或水果苦到難以下咽,那千萬不要吃!

苦瓜是唯一的例外

苦瓜也是葫蘆科的植物,同樣可能產生葫蘆素。但別害怕,苦瓜的苦味來源於兩類成分:葫蘆素和苦瓜苷。苦瓜中葫蘆素類物質的含量比較少,而苦瓜苷是苦瓜屬植物所特有的,因此苦瓜吃起來有溫和的苦味,但不至於難以下咽,正常吃不用擔心中毒。

但如果覺得苦瓜苦,不好吃,那不吃也沒什麼。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遇到特別苦的葫蘆科蔬菜水果,無論是買的還是自己種的,千萬不要吃!

新聞來源:丁香醫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闢謠|黃瓜發苦能吃嗎?有一種瓜如果發苦可能會中毒,要小心
    黃瓜吃起來發苦是很常見的,主要是因為黃瓜中的葫蘆素C造成的味道發苦[1]。黃瓜苦味產生的原因與黃瓜的成熟度和遺傳基因有很大的關係。[4] 這項研究結果主要是針對葫蘆素C,並不表明吃苦味的黃瓜可以抗癌和防止糖尿病。 2. 這種瓜苦味的可能有劇毒,別吃 苦味的瓠[hù]子可能會導致中毒
  • 苦瓜雖苦,卻是兩種人群的理想食物,但食用不當會中毒,別大意
    不僅如此,苦瓜的汁液提取物中,還含有三萜類、苷類和多肽等多種降糖活性成分,其中,多肽類物質的結構與胰島素相似,能夠模擬胰島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也被稱為「植物胰島素」。有研究者將這些提取到的多肽物質注射到患有糖尿病的小鼠皮下,發現小鼠的血糖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不管是從升糖角度還是降糖角度來說,糖尿病人常吃一些苦瓜,總歸是有好處的。
  • 春天常見的這些菜別亂吃
    然後,吃野菜中毒的新聞也多了起來:↓一家 6 口吃野菜出現中毒症狀↓75 歲老伯吃香椿中毒進了 ICU啥?吃香椿還會中毒!我剛炒好的香椿炒蛋突然不香了。新鮮的香椿芽,亞硝酸鹽含量能達到 3mg/kg 以上(成人一天的安全攝入量才 3.5mg 左右),如果直接給娃吃,就還挺危險的。不過亞硝酸鹽易溶於水,充分焯水(焯水時,香椿變色,鍋中的水泛綠色),就能去掉大部分亞硝酸鹽。所以給娃吃香椿,首先要選新鮮的,然後別忘了焯水哦。
  • 7種常見蔬菜沒煮熟千萬別吃
    [摘要]都說:「病從口入」,飲食不健康是引發各種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吃的不對,也會引發食物中毒。就如以下這7種蔬菜,沒有煮熟就吃或生吃,都會導致中毒。一定別大意!都說:「病從口入」,飲食不健康是引發各種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吃的不對,也會引發食物中毒。就如以下這7種蔬菜,沒有煮熟就吃或生吃,都會導致中毒。一定別大意!
  • 女子吃了這個菜後中毒,搶救無效身亡!千萬注意!
    但是小編仍然要嚴正警告,千萬要注意!近日,東莞一位34歲女子,將木耳浸水泡發約5到6小時後進行烹飪煮食,隔天繼續食用剩餘的木耳,然後出現腹痛。做了一系列檢查得知是木耳中毒,毒素堆積肝臟,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隨後被送進東莞市中醫院ICU治療。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直接送ICU,醫生:無解藥!曾有人喪命
    一男子吃完河豚中毒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節,吃河豚中毒事件總有發生。來自惠州市惠東縣的範先生是一位餐館老闆,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條河豚。範先生自行加工後食用,覺得比較腥,僅吃了一點就放下了。
  • 這類「藥材」千萬別隨意用
    這類「藥材」千萬別隨意用 2020-12-14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五類必須焯水的食物,為了自家人的健康,千萬別忘了這一步
    焯水是做菜前的一個小步驟,可別小看這一步,裡面可是有很多學問的。在很多人看來,這一步可有可無,但是這五類食物在烹飪之前一定要記得焯水,這樣不僅口感更好,關鍵是保證食品安全,為了自己家人的身體健康,千萬別忘了這一步。 一起來看看是哪五類食物呢?這裡就給大家列一份清單,覺得有用的可以收藏一下。
  • 3種自製食物吃了可能會中毒 快讓父母別做了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為大家盤點幾種「高危」自製食物。特別是最後一種,不僅最常見,而且能致命。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這些東西還是儘量別做了。自釀葡萄酒自釀葡萄酒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習慣。但是!別讓自己和家人,成為悲劇的主人公。自製醃菜醃菜清脆爽口,而且工序也並不複雜,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在家做。但是,自製的醃菜,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安全隱患——1.
  • 這20種有毒花,遇見趕緊跑,小心中毒!
    蒼耳這麼多刺,一般人不會吃它吧,其實還有一些地方流傳著蒼耳治病的偏方,它也確實是一味中藥,但是一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千萬不要亂吃!烏頭還可以細分成好幾個品種,其中草烏的毒性最強,花花記得去年有個很轟動的新聞,昆明地區8個人吃過燉草烏這道菜後中毒,一開始嘴麻,後來鼻子堵,直到逐漸昏迷,立馬送醫後2人死亡···
  • 廣東人注意,這類「藥材」千萬別用!
    廣東人注意,這類「藥材」千萬別用!「煲仔飯」「人頭飯」「老婆餅」……其中,老廣最愛莫過於煲湯秋冬季節當然少不了藥膳想想都覺得很養生但是小編要提醒各位吃貨們這個「藥材」可千萬別隨意食用否則可能會出大問題!
  • 廣東人注意,這類「藥材」千萬別用來煲湯!
    廣東人注意,這類「藥材」千萬別用來煲湯!但是東哥要提醒各位吃貨們這個「藥材」可千萬別隨意食用否則可能會出大問題!烏頭類植物是指烏頭屬毛茛科的植物,常見有川烏、草烏、附子和雪上一枝蒿等,草烏、川烏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草烏或烏頭的母根,附子是其子根的加工品,該類植物含有滇烏鹼、烏頭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等多種生物鹼,均為大毒藥材。
  • 服藥時吃這4類食品,可能會引起中毒
    但是,服藥時吃某些食品,可能會影響到藥物的吸收與代謝,從而引發嚴重的中毒現象。今天安安就帶你了解這些服藥的飲食注意事項~1. 需要忌酒的藥包括頭孢菌素類藥物(如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西丁、頭孢呋辛等)、甲硝唑、酮康唑、阿司匹林、鎮靜催眠藥等。
  • 一家三口中毒就醫!福建人愛吃的這菜,別再亂吃了!
    野蘑菇千萬別隨意採食不僅會中毒嚴重還能導致中毒身亡廈門將毒蘑菇中毒列入近期高危害等級疾病近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最新的健康預報:根據我市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回家後,張依姆切了一部分大白蘑菇煮麵條吃,當天就腹痛嘔吐,當地醫生以為是腸胃炎,給予治療。兩天後,依姆腹痛嘔吐的症狀更加嚴重,空腹也會嘔酸水,已經無法排尿。嚇壞了的家人趕緊把她送到解放軍第九〇〇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她這是中毒症狀,已出現急性腎衰竭。
  • 天津站停運2對京津城際列車;吃火鍋千萬別最後煮麵;發苦的橘子千萬別吃
    秋天是橘子上市的季節,提醒大家,味道發苦的橘子千萬別吃。柑橘果實中的各種糖甙和新橙皮甙是主要的苦味物質,柑橘在低溫儲存時,其對微生物的抵抗力會降低,此時微生物乘虛而入,使柑橘苦味加重,這種受凍發苦的柑橘不僅營養價值大大降低,而且帶有大量的微生物。  【吃火鍋別最後煮麵】
  • 千萬小心!這些蔬果類食物食用不當會中毒甚至致命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曄春20日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指出,華南地區常見有毒植物,包括蔬果類有毒植物、園林栽培有毒植物、郊野有毒植物等類型。其中蔬果類食物如果對其特性了解不足,也很容易引起中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千萬不可小覷。
  • 千萬別吃這種白蘑菇,已有多人中毒!
    點擊播放 GIF 1.0M現在的天氣潮溼溫暖,正是野生蘑菇生長旺盛的季節,有些吃貨還想摘幾個回家炒來吃?!點擊播放 GIF 0.0M千萬別採摘食用這些野生蘑菇!別看這種蘑菇白白嫩嫩的,但是它劇毒無比!這就是它的檔案!學名:致命鵝膏菌¤ 外形特徵:菌蓋直徑4到7釐米,菌柄長7到9釐米,內外表面白色。¤ 物種毒性:一個約50g(一兩)的白毒傘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其毒素主要為毒傘肽和毒肽類,在新鮮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
  • 踏青挖菜小心!遵義已有7人中毒,這些「野菜」千萬別吃…
    據了解,這7名患者是赤水旺隆鎮某建築工地工人,3月30日下午他們上山採摘野菜做晚餐,可晚餐過後幾小時,每個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嘔吐。見狀,工地負責人當即將這七人送往醫院華仁骨科醫院院長廖曉彬告訴記者,當時病人把自己所食用的野菜帶來了醫院,醫生見到這種類似血皮菜的植物後,立馬反應過來,他們這是食物中毒了。
  • 這種「黃花菜」路邊常見,見到可別吃,分分鐘中毒
    這種「黃花菜」路邊常見,見到可別吃,分分鐘中毒很多人都喜歡吃黃花菜,因為它口感順滑,鮮嫩可口,既能涼拌又適合煲湯,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蔬菜。但是一般的黃花菜都是專門種植的,不是隨便路邊就能摘到的。而有些人反應經常會在路上看到了一種「黃花菜」,這是不是就是那種常吃的呢?其實並不是大家常吃的那種,所以也不要去摘,不然分分鐘就會中毒的。雖然這兩種黃花菜看起來非常像,但卻是不同的品種,一種是能吃的,一種是有毒的。而那種有毒的黃花菜其實名叫「萱草」,是只能看不能吃的品種。
  • 4樣常見的物品,一旦黴變趕緊扔掉吧
    4樣常見的物品,一旦黴變趕緊扔掉吧黃麴黴素也就是由黃黴素產生的代謝產物一般在潮溼的環境下最容易出現,同時最易發生在花生,玉米以及稻穀等糧油食品當中,而且這種物質對人類的健康是不利的,具有一定的毒性。4樣常見的物品中可能有黃黴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