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南極——劉志超融化的南極攝影專題系列

2021-01-11 今鏡頭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參加了中國科協探險協會組織的南極行,歷時20餘天的攝影創作留下了南極圈、南極半島、南喬治亞島、福克蘭群島珍貴的記憶和四組專題攝影作業。《水墨南極》作為第一組的導言已刊發,現發出第二組《冰雪南極》供讀者分享。

冰雪是南極氣勢恢宏、奧秘幽深、魅力無窮的自然景觀。伴隨著亙古不變的狂風雪沙肆虐與洗禮,那裡的粗獷高原、跌宕群峰、崎嶇坡嶺、峻峭海岸被終年冰雪所裝扮、演繹出夢幻般的晶瑩天宮。如果沒有冰雪,南極就失去人類賴以生存的冰源寶庫,失去了南極的氣派與靈魂。正是天地冰雪的造化,南極絕妙的白色奇觀,為人類文明煥發出期待的心靈、渴望的眼界與求索的徵程。

人們都喜歡冰雪,它是人類與自然不可或缺的水源積養;它是生物繁衍、生態演化、萬象更新的生命話題。這次南極之旅,我把冰雪同南極多維的生態系統有機融合,試圖構成環保命題去觀察與拍照。

南極總面積1400萬平方公裡,大約為美國國土面積的1.5倍。南極是一片大陸,為浩瀚的南大洋所環繞(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而北極卻是一片汪洋大海,被眾多陸地所包圍。南極大陸是受南大洋的風暴、冰雪所侵襲而形成95%堅冰所覆蓋的荒野極地。南極的內陸地區遼闊浩大,超乎常規的想像。內陸主要分為兩個區域——海拔偏高的東南極冰蓋和海拔偏低的西南極冰蓋,統稱南極高原。其平均海拔高度約2300米,最高地方海拔可達4800米。堪稱地球上獨有的冰雪荒漠,儘管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卻終年缺少降雨降雪,高原空氣溼度幾近於零,偶爾會有粉末的細籟雪花飄落,經過無數的千年萬載降雪累積,凝結厚厚的積壓冰層。尤其海拔偏高的冰蓋不宜融化,使南極擁有佔全球72%的淡水儲量和90%的冰雪儲量。由於終年冰雪的沉積,冰厚度深層壓力的作用下,冰體從南極高原如同斷裂塌方受重力驅動緩緩地向低處、向周邊海岸滑動而形成冰流,並在動態的變化過程中,形成了體量大小不一的冰河或稱冰川,並從邊緣地區伸向大海,形成巨大的海上冰架。南極最著名的兩大冰架,一為羅斯海的羅斯冰架,面積約51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法國國土面積),二為威爾德海的龍尼冰架,面積約44萬平方公裡,兩者都位於西南極。非凡的冰架隨時光的流逝裂變為更多冰山的主要發源地。

南極的冰雪以獨特的方式,延伸至混凝土般堅硬的冰峰雪壠、冰蓋、冰川、冰架、冰山、浮冰和海河湖泊的暖流。如果南極所有冰蓋一次性融化,可使地球海平面總體上升60-70米。地球上近海海拔低於60米的陸地將潮湧成一片澤國。當下儘管南極最高海拔的冰蓋大漠尚沒有短期大面積融化的跡象。但地球的「溫室效應」已經逼近南極,南極低海拔的區域,尤其是斜坡沿海的冰蓋年復一年正在悄然傾斜運動。有的沿海地區每年大約有多少公裡寬的冰跌落到海中,形成漂浮的南大洋冰山。

據專家認為高於海平面5米以上的冰體可稱為冰山,它的水上部分是水下部分的1/6-1/5,可見水下暗冰是航海與探險的大敵。冰山可分為平臺型和不規則型兩類。平臺型冰山是冰架在海岸邊斷裂跌入海中的冰山,其冰山上端表面較為平坦,依據體量類似舞臺、類似寬廣的操場。遠處眺望有的如同大型戰艦、威風凜凜,望而生畏。不規則型冰山海岸邊冰體崩裂散落入水中形態各異、體量不等的淡水冰,其數量遠超大體量的冰山。在夏日陽光照耀下,加上水浸風蝕和流動中緯度、溫度變化,分崩離析的冰山被海浪刻琢拍打成星羅棋布的冰雕玉器傑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南極海景多樣性,成為世界不可複製、不可替代並具有唯一性、原創性的藝術天堂。這些漂浮的冰體,有的如同玲瓏剔透的綠色翡翠;有的如同網狀洞穴、幽藍水晶的迷宮;有的如同樹木年輪紋理呈現出冰淇淋蛋糕般的誘人氣息......伴隨著精靈的啼鳴、大海的呼嘯和冰雪坍塌的撕裂聲,所有親臨者無不為大自然遙相輝映的交響樂而嘆為觀止,宛如神話般的仙境。這裡不同的光照、色溫、氣象條件下,折射出奪目的光澤、色彩、影調、造型、質感與品位,實乃千姿百態、競相爭豔、熠熠生輝,這對攝影人來說,是一生中難得的創作體驗和拍照良機。

遺憾的是世界上還沒有哪位獨立完成的探險家、科學家包括藝術家能完整地在四季中踏遍南極的東西南北中,甚至用鏡頭領略南極千古奇寒、萬裡冰封的全貌。實踐所驗證,南極的冰雪告訴我們,南極的一切成果需要人類共同的合作。

人們通常按分明的四季來記錄光陰,其實南極沒有實際意義的春天和秋天。只有夏冬兩季之分。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為夏季,4月至10月為冬季,寒冬冰雪幾乎封凍了整個進入南極內陸的航海線。只有夏季可以乘兩線即西線和東線航程穿越海岸登陸南極。冬季只有專業的科考隊破冰船才有可能艱難破冰前行。地球之底南端緯度90度是南極中心點,與其相對的是地球之頂北端北冰洋的北極點。冬夏兩季涉足南極高地絕大部分是科考人員,局外的遊人和探險者去南極冰蓋之巔的是極少數,而且旅行費用及其昂貴。我雖雄心勃勃,有前往攬勝的自信與勇氣,但經費讓我望而卻步。這對去南極的攝影人都是莫大的遺憾。因為只有貫穿於南極山脈、東西兩大區域冰蓋及海岸,才能真正揭開南極全景影像的天書。

我二十幾天南極海岸聚焦與思索,深深感悟到,南極不論是鬱鬱蔥蔥的陸地植被,還是川流不息的浮冰水系;不論是茫茫荒野的冰蓋高原,還是銀峰疊嶂的山脈;不論是大洋彼岸躍動的精靈,還是翱翔蒼穹的海鳥,都是緣於冰雪的陪伴而更加異彩紛呈,也正是由於冰雪的覆蓋讓南極蘊藏著千古礦藏、地下湖泊、火山、隕石、古老微生物、古化石以及天地間氣象萬物所留下的原始軌跡;蘊藏著人類渴望探尋生存發展的規律與科學之謎。誠然,攝影採風不可能解決南極具體的物象變化,但卻能在思考凝練生成影像內涵中與切身體驗感悟中,發聲諫言、提出問題,也許能找到焦點、難點和疑點話題,甚至是好的思路與建樹。

這次攝影之旅,圍繞冰雪題目,我想到的幾個問題:其一,南極大陸的冰蓋以及冰雪、淡水儲存量級的變化,對地球氣候、環境、生態、資源利用,有哪些重大意義與核心價值;其二,全球升溫與人類工業化(大氣溫室效應)對南極氣候、資源等會造成哪些不可恢復的實質性破壞,如何謀劃制定與實施科學而有效的應對機制和實施長期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其三,西部南極半島地區和東部南極地區冰雪趨勢比較,科學價值開發、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比較研究意義的解讀;其四,南極冰蓋融化與地球環境變化對極地影響的預測研究等問題。

實踐證明,宣傳南極、研究南極、敬畏南極、捍衛南極都離不開影像的記錄。影像的呈現與轉換是認識萬物的解碼,是揭示大千世界生存、生機、生命多維空間的載體,影像將南極乃至整個地球村帶來警示與期待,南極冰雪將給人類帶來智慧與力量。

圖文作者劉志超:遼寧大學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遼寧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遼寧省旅遊攝影協會名譽主席、中國高教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藝術攝影學會理事、新華社中國圖片社特聘攝影師、遼寧《影像評論》創始人之一。

相關焦點

  • 融化的南極思考——劉志超極地採風作品欣賞
    其實,南極更具典型的是冰雪覆蓋的群峰疊嶂、氣象萬千的雲霧繚繞、孤寂蒼涼的高原特徵。我雖是第一次赴南極,但卻深深地意識到,只有拍好這博大精深的白色世界,才能託出南極雄偉壯麗的魂魄。,促進我對「攝影的思考與思考的攝影」之反省,這兩者各有不同。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本報記者 劉 垠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一同發布的還有「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
  • 海平面上升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一同發布的還有「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21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 還在關心北極融化?真正可怕的是南極也在融化!
    是南極!!南極也在融化!重複一遍,南極也在融化!南極的冰川消融才是最致命的!看看這隻無家可歸的企鵝吧什麼叫做致命?就是我們人類會死,懂了嗎?重複一遍,北極消融,人類不會死南極消融,我們人類要死很多!所以你告訴我現在都在關心北極?說這個事情大概很多人不知道南極和北極的區別?
  • 南極出現破紀錄的高溫天氣,9天融化了南極20%的積雪
    令人驚訝的是,根據美國宇航局最新發布的圖像,高溫熱浪僅僅用了九天時間就融化了南極洲大陸上約20%的積雪,留下了積雪融化後出現的大水塘。麻薩諸塞州尼科爾斯學院的冰川學家毛裡·佩爾託在一份聲明中說:「我還沒有看到融化的水塘在南極洲大陸如此快速增長。」 「你可能會在阿拉斯加和格陵蘭看到這種積雪大面積融化現象,但是在南極洲卻很少見。」
  • 南極現大量「綠雪」,面積1.9平方公裡,會造成冰川大量融化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南北極冰川融化一直在進行之中,每年都將失去數萬噸,海平面也跟著在升高,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暫時無法去阻止。在科學中,冰川融化被看成是地球氣候環境變化最嚴重問題之一,是全球變暖的「犧牲品」。這已經是被討論了多次的舊話題了。而在今年2月,南極出現一個不好情況,烏克蘭南極站附近冰川出現大量血紅色物質,並聞起來做「西瓜味道」。這是啥東西?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這是一種名為「雪衣藻」的紅色海藻,是南極氣候變暖催生了大量雪衣藻,有人將冰川之上的血紅色稱為「紅雪」。
  • 南極冰川為何持續融化?原因居然是這樣!科學家:人類要警惕
    但是有科學家研究認為,大約在20億年前,南極並不像現在這樣被冰雪覆蓋,而是擁有青山綠水並且有很多動物在這裡棲居,但隨後地球上的氣候在不斷的變遷,於是這裡被冰雪給覆蓋了,氣溫是越來越冷,降雪在這裡融化不了,漸漸地就堆積成山,因此才慢慢演變形成了如今人們所看到的南極!
  • 南極冰蓋下有另一個世界?神秘熱源出現,南極融化也是它的錯?
    一直以來,南極這片冰封大陸下有著眾多秘密,吸引著科學家去探索。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們在南極西部的冰蓋之下,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這個發現或許能夠幫助科學家們解釋南極西部的冰蓋為什麼變得尤其不穩定。
  • 2015年南極企鵝群攝影巡遊團
    南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極端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原始恢宏的自然景觀和千奇百態的動植物世界,南極給予遊客的心靈震撼與旅遊體驗,是其它旅遊目的地難以企及的。 √7樓觀景甲板的所有客艙都是帶有陽臺的套房,面積均為30平方米,房間內有兩把椅子和一張桌子,浴室內有一個浴缸和淋浴。陽臺面積9平方米,放著甲板椅和一張小桌。 沒到最震撼的南喬治亞島就等於沒到南極!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在南極,開闊的海域允許正在形成的海冰更加自由地移動,然而,南極海冰形成山脊的頻率遠低於北極海冰。此外,由於南極洲的北面沒有陸地邊界,海冰可以自由地向北漂入溫暖的水域,最終融化。因此,幾乎所有南極冬季形成的海冰在夏季都會融化。海冰在南極停留的時間沒有在北極停留的時間長,所以它沒有機會變得像北極的海冰一樣厚。
  • 丁琛:冰雪奇境——南極科考奇遇記
    丁琛:冰雪奇境——南極科考奇遇記 2019-11-08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類該自省了,南極冰川融化後,不該出現的東西還是來了!
    人類該自省了,南極冰川融化後,不該出現的東西還是來了!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大嚴峻的問題,嚴重時導致海平面上升。如今南極的諸多地區出現冰川融化的局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考古學家在南極探險時,驚奇的發現那些覆蓋多年的冰雪層已經逐漸融化,這麼大面積的融化,將會給人類帶來不可估量的危險。隨著冰川的融化,很多地勢較低的國家直接被海水淹沒了,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境況,所以該足夠重視起來,此外科學家還發現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南極融化的時候,出現了本不該出現的東西,那就是冰洞。
  • 南極冰川面積非常大,而且還在不斷融化,沿海地區的城市要注意了
    南極是非常寒冷的,常年被冰雪覆蓋,想要在南極生存是非常困難的,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南極大陸厚厚的冰層。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南極有很多冰層有融化的跡象,這也是被網友稱之為第7塊大陸的原因。由於南極全部都是凍土地帶,至今沒有發現有任何土著居民居住過的痕跡,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比我們中國的國土面積都要大,光從面積上來說,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排名第五的大陸。
  • 為全世界敲響警鐘,南極冰川融化後,不該出現的東西出現了!
    為全世界敲響警鐘,南極冰川融化後,不該出現的東西出現了!不少人已經明顯感覺到地球上的環境遭到破壞,很多資源日漸枯竭,尤其是汙染嚴重。尤其是地球的南極變暖之後,發生很大的改變,就連很多覆蓋多年的冰雪層都漸漸融化。為全世界敲響警鐘,南極冰川融化後,不該出現的東西出現了!我們都知道,南極洲擁有很大的面積,內部的環境寒冷擁有大量的冰川和冰雪層,如果這些冰川都逐漸融化的話,那麼帶給人類的危險不敢想像,很多地勢較低的國家已經漸漸被海水淹沒。
  •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或升60釐米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地球上許多自然景觀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應該是極地地區的冰雪融化現象。近期英國廣播公司再次報導了與南極冰川相關的新聞,這次依然是不好的消息。根據《BBC》的報導,南極一處被稱為斯維茨的冰川以超出科學家們意料的速度在融化,同時該冰川由於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今融化現象十分明顯,而且它的儲冰量十分大,因此也被稱為「末日冰川」。該報導指出了導致末日冰川融化過快的罪魁禍首,那就是潛入冰川底部的暖流,根據探測該暖流的溫度達到2攝氏度。
  • 科學家觀測到速度最快的南極冰川融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來自日本北海道大學北極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日前在南極地區觀測到比預期速度快得多的冰川融化。此次發現的冰川位於南極東部呂佐夫-霍爾姆灣(Lützow-Holm Bay) 的白瀨冰川(Shirase Glacier)。
  • 菜菜識玩系列:到南極旅遊 每天活在驚嘆中
    氣候暖化導致南極大量的冰雪加劇融化、冰川崩裂,菜菜有幸地可以跟著新加坡當地旅遊達人李一翔,趕在氣候惡化之前到南極走一趟。李一翔形容,旅途中每天看到令人驚嘆的景色和叫人期待的各種企鵝、海豹、鯨魚和鳥類,是南極旅遊最快樂的事。
  •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南極可謂是地球上距離我們最遙遠的去處,它有著恢弘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野生動物,對攝影師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隨著中國旅行公司包船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開始將南極列入自己的目的地,那麼,如何規劃你的南極拍攝?如何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呢?
  • 南極測得歷史最高溫,冰川融化對北半球影響更大
    企鵝失去了棲息地就在西摩島錄得最高溫的前三天,阿根廷在埃斯佩蘭薩研究站測得的南極大陸的讀數為18.3攝氏度,打破了在2015年創下的17攝氏度的最高紀錄。不過,數據仍需得到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確認才能被定義為南極洲的最高溫。這是因為南極地區與南極大陸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包含南緯60度以南的所有土地、島嶼和海洋。
  • 從南極冰蓋尋找氣候變化的答案
    南極冰蓋巨大的冷儲和相變潛熱,以及對海平面上升的潛在作用,使其成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最受關注的研究對象之一。最新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的「南極冰蓋變化」專題,基於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的大範圍監測,進而分析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徵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