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你現在孤獨嗎?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孤獨的。因為人活著,遲早都是要一個人去面對孤獨,哪怕你朋友很多,跟朋友關係處理得很好,哪怕你結婚了,你跟你愛人相處的很好,你依舊會有時候感到孤獨。
為何呢?就好比昨日家裡親朋好友滿堂,很歡樂,很喜氣,今日親朋好友散,家裡一下子又很冷清,就會有一種孤獨寂寞感。因為你的愛人不會24小時一直陪著你,你遲早有一天會是一個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身邊沒有朋友、親人,就好比你出差遠行。
每個人這一生都會要經歷不同程度的孤獨,有的人孤獨很久,有的人孤獨一陣子,有的人只是孤獨幾天。記得村上春樹有一段語錄說得很好,也說清楚了為何很多人會那麼孤獨,這段話,很多人都聽說過,
村上春樹說,「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
這就是每個人的心裡的孤獨一面,是任何人都觸碰不了的。相信也只有靈魂深處能碰撞到一起的人,才能觸碰的了。就如徐志摩曾言,「於茫茫人海中尋我唯一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你不用說話,就是一個舉動,她都懂。甚至你不用說,她就懂你的全部,這樣的人,就是靈魂的伴侶。從她身上,你好像看到了自己一樣,跟你很多地方都相似,她就是你自己的另一半。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如果你也感到很孤獨又很無奈的人,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村上春樹的語錄,讓人重獲新生,文字如下:
人,人生,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無奈的。所以需要與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嗎?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尋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勞的。那麼,何苦非努力不可呢?為什麼就不能轉變一下態度呢——既然怎麼努力爭取理解都枉費心機,那麼不再努力就是,這樣也可以活得蠻好嘛!換言之,與其勉強通過交往來消滅孤獨,化解無奈,莫如退回來把玩孤獨,把玩無奈!——村上春樹#村上春樹語錄#
讀完村上春樹這樣語錄,可以說我們真的很透徹,這的是這樣,我們找不到能互相理解的人,感覺就是徒勞,枉費心機,時間久了,也會發現,找不到互相理解的人,其實也可以繼續活著,而且還能把玩孤獨,把玩無奈,把孤獨和無奈都把玩出了新的境界。
就好比很多人把孤獨把玩成了獨處,把無奈,把完成了一種雲淡風輕、淡泊名利、泰然處之等等。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村上春樹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人,人生,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無奈的。
為何這麼說呢?其實我們上面就分析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孤獨,更何況人是群居的,群居,就容易孤獨,一旦身邊沒人,就不適應,就會寂寞難耐。就連叔本華都說過,「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人生只有這樣兩個選擇,要麼選擇孤獨,要麼就選擇庸俗。像叔本華就選擇了孤獨,一生沒有結婚,無拘無束,不受任何情感約束,獨來獨往。群居必定是庸俗的,因為會受到各種情感上牽絆,活得不自由。
群居就會有競爭,人心就會醜陋,就會羨慕嫉妒恨,就會盲目地攀比,打腫臉充胖子事兒也會發生。甚至還會被人影響,活得我不像我,活成了自己都不認識的陌生人,到時候,孤獨感,就油然而生。
與其想找個知己一樣的朋友,真的不如把玩孤獨,適應孤獨!
孤獨中的好處,真的有很多,一個人孤獨了,自然內心就安靜了,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孤獨的同時最好是找一個興趣愛好,用興趣愛好填滿自己孤獨的生活,就會過得很充實。你看很多孤獨的人都愛上了文學,在文學中,就填滿了自己的孤獨。
有的人用孤獨的心情和環境,創造出了孤獨的文學、詩歌、音樂等等藝術品,這就是孤獨的傑作。而世界也是孤獨的人促進了他的發展。因為也只有孤獨的人,才會去思考一些世人不能理解的事,去幻想未來,甚至喜歡去懷疑。
懷疑就會產生新的想法,新世界就是在不斷懷疑中誕生。孤獨是一種哲學、懷疑同樣也是。一個哲學家,如果不夠孤獨,他就無法參透哲學的奧秘。也只有不被人打擾,才會真正做到看清周圍、看清世界。
當一個人真正愛上了孤獨,他也就得到了內心深處的升華,他的靈魂是自由的,他的內心世界也會變得更加強大。也只有害怕孤獨的人,逃避孤獨的人,只會迎來新的孤獨,會持續在孤獨中不可自拔。因為人生向來如此,越是抗拒的,越是會持續。
所以說感到很孤獨又很無奈的人,一定要讀村上春樹的語錄,讓人重獲新生!
想要生活過得愉快的人,達文西的語錄道出了一個好方法,值得一試
為什麼很多人活得很痛苦?大仲馬的語錄,讓人找到了致命的答案!
但丁很刺耳的名言,揭露了很多人痛苦的原因,真知灼見,富有哲理
別人反對你,該如何面對?不知道的人,趕緊讀下笛卡爾的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