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感到自己罪孽深重,愧對別人,川端康成的語錄會給你安慰

2020-12-13 啟路文學

這個世間,為何有人會活得感到有罪責呢?什麼是罪責?罪責是指對罪行所負的責任,什麼是罪行呢?罪行是指犯罪的行為。這個世間,不是所有人犯罪了,就會坐牢的,罪行也分輕重。大罪行危害社會,小罪行危害家庭。

更何況有些人的罪行是可以饒恕的,只是很多人自己難以饒恕自己。比如說有些人從小到大都不知道體諒父母,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在外面吃喝瀟灑,甚至還給父母經常惹麻煩,做的事還讓父母跟著倒黴,其實這就是一種罪責。

也有些人感到自己有罪責,就好比在外面欠下了一筆巨債,天天被巨債催得感到生活過得很苦逼,卻沒想到還影響到父母,父母經常受到了一些恐嚇簡訊,讓父母經常跟著自己擔心受怕。也有些人是負債纍纍,最後父母賣房子幫忙還債。

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了,卻沒有給父母帶來一點幸福和安慰,總是給父母惹巨大的麻煩,這樣的人,等到醒悟的一天,也會感到自己罪孽深重。最後很多人都會懺悔,悔不當初,恨自己。

人都有年少輕狂時候,很多人年少輕狂的時候,就犯下了很多罪行,比如欺負過很多人,甚至一些女生,甚至街坊百姓,雖然自己到現在沒有受到什麼懲罰,那也是父母跟別人道歉的結果。但很多人醒悟後,也會感到慚愧,愧對父母。

可以說活在我們這個社會上的人,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罪行,就如叔本華所言一樣,「只要時機成熟,條件允許,人人都想作惡的。」可見人人都會有想要去犯罪的衝動,只是很多時候,自己克制了自己。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你也感到自己活著有罪責,很悲哀,川端康成的語錄會給你安慰!文字如下:

罪責也許不會消失,悲哀卻是會過去的。——川端康成 《千隻鶴》#川端康成語錄#

讀完川端康成這段語錄,說真的,只要我們仔細去回想一下,就會發現,罪責雖然沒有消失,但曾經已經做過的事,犯過的錯,那種悲哀卻真的會成為過去。時間久了,甚至很多時候,自己都會淡忘了,特別是已經改正過的人。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川端康成這段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很多人為自己曾經的罪行,依舊感到悲哀,是因為他自己放不下!

哪怕發生很多年,自己卻對自己曾經犯過的錯,卻耿耿入懷,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他卻記得很清楚,好似發生在昨天,這樣的人,就是典型活在了過去的人,無法走出過去的人。

這樣的人,就如失戀了,要好漫長的時間,才能釋懷,十幾年了,依舊過得悶悶不樂,這樣的人,也是純粹自己在害自己,自己在委屈自己,自己在跟自己較勁。一個自己都不放過自己的人,就算別人原諒了他,他也會自己跟自己繼續較勁下去。

人活著,要向前看,曾經發生的事,就讓他過去,曾經的罪責,也就讓他過去。如今好好做自己,努力活好每一天,活在當下,珍惜好每一天,為將來不再那麼內疚做好準備,這樣自然將來也不會再感到悲哀。

如果你感到悲哀,肯定是太閒了!不妨讓自己生活忙碌起來,充實起來!

一個生活很忙碌的人,很充實的人,他每天幾乎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想一些悲哀的事。更何況,充實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會看到自己生活越來越好一面,更看到自己的成長。

充實的生活裡,最好是找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興趣愛好也行。或是乾脆就找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以此為工作,只要不是不務正業,只要不是讓自己頹廢墮落的事業,都可以選擇去做,因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堅持做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一個人只要為了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忙,他會連煩惱的時間都沒有,其實人的生活,只要做到了這樣,真的可以懶得煩惱,懶得悲哀,每天忙得精疲力盡就去睡覺,一腳能睡到天亮,多好。

記得延參法師曾說過,「心若不動,風又奈何!」是啊,當一個人能做到心不為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所動,不為不開心的事所動,不為一些過去的事所心動,那麼他就能真正成為一個自由人,自己能控制自己人。

心動了,就會成為心的奴隸,就會不由自主去做一些自己都克制不住的事。人這輩子,如果能戰勝自己的內心,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哪怕他離成功也就不遠了。更何況過去的自己,已經,做了任何事,都不可改變,都成了歷史。我們要讓自己現在的這一段成為將來不後悔的歷史而努力,所以請務必充實自己的每一天,遠離煩惱的憂愁,做一個有夢想的人。

所以說如果你也感到自己活著有罪責,很悲哀,川端康成的語錄會給你安慰!

感到很孤獨又很無奈的人,一定要讀村上春樹的語錄,讓人重獲新生

想要生活過得愉快的人,達文西的語錄道出了一個好方法,值得一試

為什麼很多人活得很痛苦?大仲馬的語錄,讓人找到了致命的答案!

但丁很刺耳的名言,揭露了很多人痛苦的原因,真知灼見,富有哲理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面對美軍的連續轟炸,川端康成為何對「蝴蝶」情有獨鍾
    或許川端康成自己也意識到了這種與時代氛圍「錯位」的怪誕舉動,所以對自己的這種行為進行了自嘲。然而,沉浸在這樣一種超脫的境界裡,川端康成又說, 「這是一種擺脫戰爭色彩的美」。說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因此川端康成在戰爭年代的從容反而令人感到驚奇。川端康成沒有說謊,他確實在那個年代創造出了國民性之外的,超脫於戰爭的美。川端康成有部獲得諾貝爾獎的小說,名為《睡美人》。
  • 川端康成:諾貝爾獎得主,但卻有錢就花到一貧如洗
    一、寅吃卯糧,樂此不疲1968年,69歲的川端康成在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不是和朋友們喝酒慶祝,而是豪擲7000萬日元,買下惦記了很久的富岡鐵寨屏風,又花了1000萬日元買了大和時代陪葬用的頭,直至花了近一億日元才收手。
  • 川端康成初戀失敗的深層秘密
    川端康成在相隔一年後與初代再會。川端請朋友陪伴訪問了她養父母的家。1921年9月8,他們把千代約到長良川岸邊的旅店,川端提出要和她結婚,她同意了,兩個人還拍了紀念照。她當時說:「我沒有什麼可說的。如果您能要我,我是幸福的。」
  •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川端康成為了大家閱讀方便,以下文 中的「我」會換成川端康成,而且這篇文章本身就是川端康成的自傳小說,是以他高中時代去伊豆旅遊為背景展開描寫的作品。因為心裡藏著只有自己知道的小秘密,在小薰給他讓坐墊時,川端康成一度只會回答「啊~」連謝謝都講不出來。在茶館烤火時,川端康成頭疼得厲害,可是他還是忍不住去聆聽茶館老婆子和舞女同伴的對話。人總是想多些途徑了解自己心裡喜歡的人,哪怕是隻言片語。
  • 川端康成不僅在日本國內,在海外也是獲得認可的作家
    川端康成是個什麼樣的人?易懂地解說年表和代表作品!文化史昭和時代代表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不僅在日本國內,在海外也獲得認可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但是即使聽說過那個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 川端康成口含煤氣自殺:人生是一場徒勞,死亡才是最高的藝術!
    1972年4月16日,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大師川端康成,以口含煤氣管的方式,結束了自己73歲的生命。噩耗傳開,震驚了整個文學界。人們對於川端康成之死,除了扼腕嘆息,感慨世界上從此少了一位文學大師之外,似乎對於川端康成的非傳統死亡方式並不詫異。
  • 川端康成的雪國,因她而美
    川端康成的《雪國》,在一個冰天雪地裡的溫泉之鄉,留給讀者們兩個美麗的倩影:駒子和葉子,一個如初生羚羊般純潔,一個如蒲葦般堅韌。從她們身上,映射出川端康成對女性始終深情注視的眼睛。DOZO這次跟大家一起跟隨川端康成的目光,去讀一讀他筆下的女性之美。
  • 如果你也被人傷害過,不妨讀一下獨木舟的語錄,或許會改變你一生
    這個世間活著的人,都是互相傷害的,今天不是你傷害了別人,就是別人傷害了自己。很多人肯定不承認自己傷害過別人,有時候傷害別人,都是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傷害了別人的。就像你無意間說了一句話,你以為別人會不介意,不在乎,其實別人都是裝的,其實你已經深深傷害了他的自尊心,自己卻不知道而已。
  • 豆瓣8.2《千隻鶴》|好色、物哀、幽玄,川端康成的美學思想
    在本篇小說中,川端康成的美學思想依舊得到了充分體現。深刻把握日本審美理念的川端康成,用筆將美浸透在自己所書寫的故事中,以至於儘管描寫的是兩代人亂倫這樣的禁忌題材,卻也依舊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在日本的審美思想中,好色強調的是對於純粹自然的戀愛情感的讚揚,這種戀愛因其純潔性,往往會不顧道德的約束和世俗的評價,因此在某些方面難以得到我國人的理解,這一點在川端康成的《千隻鶴》中也有展現。川端康成的好色思想體現在主人公菊治與已故父親的情婦太田夫人的交往上。
  • 川端康成「光臨」魯迅故鄉
    川端康成「來了」,一大批專家學者紛紛如約而至,掀起新一輪文學大師跨時空交流。他們中,有北京大學教授、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教授、日本川端康成學會常任理事、原藏野大學教授、日本靜岡大學教授、北海道大學博士……記者注意到,研討會現場群賢畢至、專家雲集,中日雙方代表皆為川端文學研究方面的前沿學者。他們紛紛對這位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的作品進行深入解讀、剖析、闡釋、吸收、借鑑和批判式交流,進一步感知川端康成高超的敘事藝術和作品所展現的精氣神。
  • 川端康成:1968年獲諾貝爾獎,因何在1972年自殺離世
    老人又動了動嘴,竟然對司機說:「路這麼擠,真辛苦你了。」這是諾貝爾文學獲得者川端康成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這位站在世界文學巔峰的巨人,一輩子寫出了那麼多美妙語句的老者,在彌留之際還在感謝救護車司機。他的所作所為著實令人感動。
  • 川端康成筆下的危情少女和風情熟女
    如果你以為只是單純的紅玫瑰和白月光,那可大錯特錯。首先,認識下川端作品裡的聖少女。川端康成少年時代讀《竹取物語》,這是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輝夜姬從竹子裡出生,被眾人求親,最終奔月。文學家從小既喜歡做閱讀理解,他認定這是一部崇拜聖處女、讚美永遠的女性的小說,從而頂禮膜拜。
  • 諾獎得主川端康成死前慘狀:口含煤氣管躺在棉被上,臉頰憋得通紅
    推薦語:1962年,川端康成去世,曾經川端康成說過一句話:自殺的人,如果沒留下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而沒有話語的死,就是永無止境地活著。沒想到輪到川端康成躺在病床上,這個日本著名的文學巨匠,在他去世前的幾個小時,口裡含著煤氣管,因為憋不上氣,臉部漲得通紅,可見川端康成在去世前受到過多麼痛苦的經歷。
  • 川端康成《雪國》駒子:一切愛情與倔強,終歸於虛無
    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說:「滅我為無。這種『無』不是西方的虛無,相反,是萬有自在的空,是無邊無涯無盡藏的心靈宇宙。」在他看來,虛無就是「滅我為無」,人生都是無常的、不斷變化著,萬事皆空。這種虛無滲透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讓他的作品都保持著一種虛無之美。
  • 川端康成《古都》|靈魂之處,信仰之所
    讀完川端康成的《古都》,我的內心似乎得到了滌蕩。有一種從來都沒有體會過的感覺一直在我內心深處徘徊,久久不能褪去。就如同小說中的北山杉林一般,給人一種肅靜而又親近的感觸。縱觀整篇小說,每一處都展現著川端康成獨有的細膩筆觸和獨到的思維方式。
  •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好在哪裡?既浪漫又現實,既美好又悲哀
    引言:1924年,川端康成與橫光利一、片岡鐵兵等人一起發起了新感覺派運動,當時川端康成在《發刊詞》中雄心萬丈地宣稱:我們的責任是革新文藝,從而從根本上革新人生中的文學和藝術觀念。兩年之後川端康成在新感覺派的主陣地《文藝時代》上發表了《伊豆的舞女》,這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同時也是川端康成回歸傳統的一次重要嘗試。《伊豆的舞女》兼具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雙重風格,始終瀰漫於其中的淡淡哀愁容易使人將之與日本文學中的「物哀」傳統聯繫起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和「物哀」的起源之作《源氏物語》相比,《伊豆的舞女》無論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都有較大差別。
  • 走進川端康成的古都
    赤陽下的金閣寺提起京都,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川端康成。
  • 川端康成: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年紀更小一點的時候讀不懂川端康成的作品,更別說他為何選擇自戕以結束自己的一生。所以那時讀《雪國》只感嘆男女之情令人陶醉,所以那時讀《伊豆的舞女》只嚮往伊豆的自然清新與恬靜,也就難怪《花的圓舞曲》裡鈴子的苦苦等候在那時的我看來只是一場無謂的自我勒索。
  • 雪國,川端康成的唯美夢境
    ●小說簡介:《雪國》(ゆきぐ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創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他唯美主義代表之作。普遍認為,《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1947年,小說發表時雖引起巨大轟動,但隨之而來的評價毀譽參半。有人說是「近代文學史上抒情文學的頂峰」;但也有人評價它為「頹廢和死亡的文學」。
  • 走進川端康成的雪國(圖)
    從山間流向日本海的信濃川是日本最長的河流,它衝積出肥沃的新瀉平原,盛產「越光米」,有「日本糧倉」之稱。  川端康成在《雪國》的開頭寫到「穿過縣境的長長隧道,就是雪國了……」,遊客要進入湯澤,首先要穿越一條3公裡長的「清水隧道」,從平原到叢林,冰雪世界漸漸蔓延開來,當列車駛出隧道的那一刻,銀妝素裹的世界一下子跳進眼睛,時光隧道把我們帶到了雪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