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作| 日本人的「地獄繪」,驚嚇與爆笑只是一念之差……

2020-12-11 藝術競爭力

來,跟我們到「地獄」走一遭

不是所有人死後都會下地獄的。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鬼神居住的「幽冥」中有一個「地府」,居住著陰間的亡靈,「地府」裡又有「地獄」,只有犯罪的亡靈受刑時才會來到這裡。

西方同樣有「地獄」一說。在16世紀荷蘭畫家博斯的畫中我們也已經領教過地獄有多可怕了:

▲ 耶羅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 - 人間樂園(局部)

那麼在一向重口的日本人眼中,地獄長什麼樣呢?跟博斯的地獄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我們來看看來自日本平安時代(12世紀)的繪畫《地獄草紙》。

《地獄草紙》:地獄血腥酷刑一覽

▲ 「雨炎火石地獄」,《地獄草紙》局部(じごくぞうし)日本平安時代(12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這幅圖表現的是「雨炎火石地獄」:從天而降的「火焰石」像雨一樣砸向罪人,熔化的銅水與血水混合在一起,把罪人困在其中。它是《地獄草紙》中的一幅。這件作品把火焰地獄場面和《正法念處經》的經文結合在一起,用黑紅的主色調,把生前有罪之人在地獄中的種種苦難與驚恐戰慄的樣子描繪出來。

▲ 「發火流地獄」,《地獄草紙》(じごくぞうし)日本平安時代(12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正法念處經》中提到過一個名為「叫喚地獄」的地方,在這裡受刑的人痛苦不堪,哀嚎不斷。這個繪卷選取的就是「叫喚地獄」中16個小地獄中的四個。除了「雨炎火石地獄」,這件作品中還有「發火流地獄」(狗噬其足,鷲飲其腦,狐食其髒)、「雲火霧地獄」(置身於百米高的火焰熱風中直至消亡)和「火末蟲地獄」(從身體中湧出無數蟲子食其血肉)。

▲ 「雲火霧地獄」,《地獄草紙》(じごくぞうし)日本平安時代(12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 「火末蟲地獄」,《地獄草紙》(じごくぞうし)日本平安時代(12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看起來很血腥?別急,還沒完。

上面這件《地獄草紙》是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藏品,而在奈良國立博物館中,我們還可以看到12世紀另一個版本的《地獄草紙》,這裡又有一些折磨生前罪人的新方式。比如――

有巨大的公雞吐出火焰的「雞地獄」:

▲ 《地獄草紙》(じごくぞうし)日本平安時代(12世紀),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讓小鬼們用鐵臼把罪人磨爛的「鐵}所」:

把罪人丟在……糞池中的「屎糞所」:

好了,說不下去了。嚇完人我們來說點正經的。雖然地獄如此血腥,但在這些重口的畫作背後,隱藏著的是日本人的生死觀。

地獄畫與來迎圖:

一種生死觀的兩種表現

在大約2500年前,釋加牟尼就提出了生死輪迴的觀念。在日本平安時代,隨著僧人源信著成《往生要集》一書,人們對來世的希望與不安慢慢增強。作惡的人將會在六道輪迴中自食惡果,進入惡性循環,一定會落入一個比現世更加殘酷的世界。當這種觀念在人們之間散播開來時,更加重了人們的不安和恐懼。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地獄被以繪畫、雕塑等形式細緻的描繪成一個極其恐怖血腥的世界。

▲ 最早的《地獄草紙》中吞食罪人的畫面

可是誰不想在死後到達一個沒有苦惱只有安樂的世界呢?於是與「地獄畫」相對的,出現了「來迎圖」、「淨土圖」這樣描繪極樂世界的壯麗淨土宗美術。「地獄畫」與「淨土圖」,雖然描繪的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世界,但歸根到底,它們就像鏡子的兩面,說到底,還是在教人向善啊。

▲ 阿彌陀二十五菩_來迎圖(室町r代)京都99知恩院i

詼諧地獄畫:

民間搞笑地獄畫合輯

別看之前那些地獄畫那麼沉重,無數例子告訴我們,不管多正經的東西到了江戶時代畫風都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的……

其實從鎌倉時代(1192 - 1333)之後,日本社會穩定,人們就已經不再懼怕往生世界,沒那麼患得患失的民眾開始喜歡看詼諧滑稽的「地獄畫」讀本。江戶時代(1603 - 1868)到來後,隨著平民文化的興起,歌舞伎、落語演出興盛,加之博物學和西方科學的影響,「地獄畫」更加變成一種用來調侃娛樂的形式了。

比如江戶時代山東京傳所作的《一百三升芋地獄》,講述了芋頭和番薯下地獄的故事。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長著獠牙的小鬼正在把幾個成精的「芋頭人」丟到鍋裡煮……

▲ 《一百三升芋地獄》山東京傳作 江戶時代 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再比如《十王圖屏風》,往日對地獄酷刑的敬畏已經全然不在,看看這些地獄場景的畫風……這麼隨便真的好嗎?

▲ 《十王圖屏風》,江戶時代,日本民藝館藏

怎麼說也是嚇唬人好好做人的作品,你們這樣完全起不到效果啊……

▲ 《十王圖屏風》(局部),江戶時代,日本民藝館藏

今天日本的地獄畫仍然沒有消失。來看看2013年日本著名的鬼怪漫畫家水木茂(水木 しげる,1922 - 2015)推出的漫畫《水木少年與鬼婆婆的地獄巡遊》(水木少年とのんのんばあの地zめぐり)。

▲ 水木茂,《水木少年與鬼婆婆的地獄巡遊》之「閻魔大王」

由於今天的人們已經不再懼怕地獄,而且這些畫面簡直一點都不恐怖,所以它已經完全可以變成島國小朋友的睡前故事了~

▲ 水木茂,《水木少年與鬼婆婆的地獄巡遊》封面

不管是恐怖的地獄繪、充滿希望的淨土圖,還是對地獄眾小鬼毫不尊重的詼諧地獄畫,都會出現在三井記念美術館的展覽「地獄繪的奇幻世界」中。想了解日本人的生死觀,或是想看看民間描繪的各種各樣的地獄奇景,就一起到「地獄」走一遭吧!

展覽:地獄繪的奇幻世界

時間:2017.7.15-2017.9.3

地址:東京 三井記念美術館

▲ 圖片來源:三井美術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

編輯72YT小講堂

圖片源於72 三井記念美術館

/ Y T 原 創 未 經 允 許 不 得 轉 載 /

Contact Us

contact@ytcreativemedia.com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相關焦點

  • 「天堂」和「地獄」,原來只有一步之隔,要進要入,也只一念之差
    老人答:「我非人也。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為有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回答說:『不落因果。』不料此後就五百生墮野狐身了。現在敬請你大和尚代為下一轉語,讓我脫掉野狐身軀。一切拜託。」懷海聽他這麼一說,便道:「那麼你就問吧。」老人就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懷海隨即回答:「不昧因果。」
  • 評分超高、劇情超讚的「浮世繪風格」動漫,《怪化貓》只是其一
    這些高分精品與其齊名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浮世繪風格」是日本繪畫界的獨有畫風,本來只是在日本國畫中常見,後來越來越多的動漫作品,開始採用了這種畫風,便與一般的日漫作品有所區別了,因此這種畫風的動漫,被人稱為「浮世繪風格」動漫。
  • 葛飾北齋大師富嶽三十六景賞析,被譽為日本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屬於浮世繪中的「名所繪」,為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裡富士」。
  • 浮世繪中的「異世界」,讀葛飾北齋、鳥山石燕筆下的靈與怪
    「妖怪」反映了日本人自古以來對異世界抱有的恐懼與不安,同時還隱含了日本文化中對「近在身邊之物」的愛惜,如《百鬼夜行繪卷》中描繪的妖怪形象,初看似乎恐怖陰森,其實細節中充滿了可愛感。伝土佐光信《百鬼夜行圖卷》(部分),室町時代(16世紀),京都真珠庵藏(重要文化財)非本展展品在日本美術史上,「鬼怪」作為異世界的生物開始出現是在平安時代末期(12世紀)。從這一時期到鎌倉時代,「鬼」的形象在美術作品中大量出現,如描繪神靈驅邪的《闢邪繪》、呈現地獄情景的《六道繪》,是後世「妖怪」形象的源頭。
  • 日本「登別地獄祭」開幕 小孩被閻魔彩車嚇哭
    8月23日傍晚,一年一度的日本北海道溫泉街「登別地獄祭」來開帷幕。圖為在溫泉街遊行的「閻魔大王彩車」。(共同社)中新網8月25日電 據共同社25日報導,一年一度的日本北海道登別市「登別地獄祭」23日在登別溫泉街開幕。
  • 世界十大離奇風景「沸騰地獄」——別府地獄溫泉
    看到地獄這個詞,大家是否覺得有些詭異呢?地獄在常人眼中是不詳的代名詞,與之有關聯的也多為恐怖、驚嚇、血腥,但在日本別府卻用地獄來命名溫泉這一讓人舒適放鬆的場所。日本人喜歡泡溫泉大家都了解,那咋還整出下地獄的感覺呢?好好的溫泉為什麼稱之為地獄呢?據《豐後風土記》記載,鐵輪,龜川的周圍地帶在很久以前就不斷噴出熱氣,熱泥,熱水等。
  • 日本人為何特別鍾愛浮世繪?
    文/極端熊日本的浮世繪,是流行於日本17世紀早期至19世紀中期即江戶幕府時代的一種版畫(在薄木板上雕刻、上色的畫)。浮世繪作為一種廉價的繪畫藝術品,所針對的對象是日本廣大的底層民眾,因此其題材往往是藝伎、美人,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會誤以為浮世繪是日本古代版的「黃色漫畫」。
  • 劉佩玥成為新一代地獄廚神?JW尖叫捉魚唱歌超好笑!
    更驚嚇的是,鵪鶉切開還是血淋淋的!但時間只是餘下兩三分鐘,讓人好擔心試食評判的安危啊!而JW的情況也不好多少,都是一副手忙腳亂的迷惘樣子,但觀眾卻覺得份外搞笑!到了試吃環節,沒想到看起來最靠譜的高Ling,她煮的鵪鶉都是不熟的!!
  • 墮入地獄者方能繪出地獄,畫聖如何創作的《地獄變相圖》
    當時趙景公寺剛竣工,住持廣笑禪師與吳道子有交情,於是請他作一副《地獄變》,壁畫的內容是人死後在地獄裡情形,揭示因果報應的道理,勸人向善。這壁畫的內容極多,但吳道子僅僅一夜間就完成了這副巨作。據《唐朝名畫錄》記載,「吳生畫此寺地獄變相時,京都屠沽漁罟之輩,見之而懼罪改業者往往有之。」
  • 在「地獄」泡溫泉?日本人也太會玩了!
    別府溫泉湧出量居日本第一在8月的盂蘭盆節時,孩子可以親身體驗坐大鬼蓮葉,十分有趣味。據說鬼石坊主地獄是因高熱泥沸騰的樣子與和尚頭相似而得名。不規則地咕嚕咕嚕冒出的泥泡泡,有種讓人不厭其煩地一直盯著看的魔力呢!
  • 爆笑漫畫:林老師去到地獄又綠又掉毛,尼克表示做地陪心好累
    爆笑漫畫:林老師去到地獄又綠又掉毛,尼克表示做地陪心好累
  • 日本血地獄 血色湧動讓人不寒而慄
    特點:恐怖推薦理由:血地獄水如其名,湖水鮮紅熱氣嫋嫋,據說這是全日本最古老的天然地獄,早在《萬葉集》中就以「赤池」而聞名。血地獄裡不但沸騰的黏土是血紅色的,就連氤氳而出的噴氣也是血紅色的。離於欄外,觸目。獨一無二的血色溫泉,值得推薦!
  • 日本——雲仙地獄
    李小京這次日本溫泉之旅的目的地是長崎的雲仙地獄,名字聽起來恐怖,卻是日本著名的溫泉地。實際上,地獄是日本古代對溫泉的稱呼,別府、箱根、雲仙等溫泉勝地為了突出其溫泉鄉的歷史悠久,特意保留了這個稱呼。雲仙地獄中最著名的是「大叫喚地獄」,100多攝氏度的熱泉奔騰不息。旅行者看到如此景色,就忍不住大聲叫喚:「好棒呀。」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在過去的400年中,葛飾北齋,北川加賀,川川茂樹,鈴木春武和東條齋等許多大師譜寫了音樂,在江戶時代留下了許多日本夢。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熱?如果您將這些大師分成一組並以浮世繪的名字命名,那麼您心中的C大師是誰?讓我們仔細看看「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展」!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浮世繪,可以有多美?它在19世紀風靡歐洲,讓莫奈、梵谷和眾多印象派大師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其中,梵谷可能是受浮世繪影響很深的人。他不僅臨摹過不下30幅浮世繪作品,並且以歌川廣重、溪齋英泉等日本畫家的浮世繪作品為參考,繪製出了東西方藝術相遇的經典之作。
  • 日本兩大地獄溫泉——海地獄、血池地獄,這樣的溫泉超出你想像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地震帶來的大多是災難,比如火山噴發,但是也會給人們帶來好處,比如說溫泉,溫泉就是因為地熱形成的。日本是個溫泉非常多的國家,日本的別府擁有世界第二大的溫泉地熱系統,這裡的八大地獄溫泉更是人們必訪的景點。
  • 他曾因車禍心臟驟停10分鐘,醒後繪出地獄場景,網友看後覺得瘮人
    曾經有人因為車禍,心臟驟停了10分鐘,醒來之後能夠繪出地獄的場景,網友看後紛紛表示覺得非常瘮人。繪出地獄的畫家這位畫家名叫貝克辛斯基。從前的貝克辛斯基畫畫的時候,由於自己悲慘的童年生活,他總是嚮往著非常美好的地方,所以他畫畫的時候,經常用溫暖的筆觸來描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 日本江戶時代影響歐洲畫壇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梵谷也曾將浮世繪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大抵因為浮世繪太享盛譽,所以當外界提到日本傳統的繪畫形式,總會忽略其他。  日本也有唐朝的畫風,那些佛寺菩薩像的壁畫,也有囊括了源氏物語的大和繪風格。  貴族的奢侈畫風,會在水墨裡大量運用金片及銀片等。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常常耳邊總會聽到「善惡總在一念之間」,在我看來用現在一句很似流行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來解釋最恰當不過了。最初接觸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句話是在網上一本小說上看到的, 然後真正的有所感悟卻是在自己身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必有壞,有善必有惡,關鍵是看自己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