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外婆的澎湖灣」走進篤行十村

2020-12-12 臺灣頻道

張雨生的《大海》是多少人百聽不厭的曲目,潘安邦那首《外婆的澎湖灣》更是老少鹹宜的歌謠,人們因為他們而了解了臺灣和臺灣歌手,但很少有人知道,歌手潘安邦和張雨生,曾在臺灣同一個眷村住過。《外婆的澎湖灣》中描述的溫馨場景,就在澎湖馬公的篤行十村內。

澎湖灣位於臺灣海峽中流,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身為民歌唱作人的葉佳修在得知民歌歌手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後,寫下了《外婆的澎湖灣》這首作品。如今《外婆的澎湖灣》已經傳唱三十多年,飄散在海峽兩岸,飄散在全天下的祖孫中間,也成為澎湖觀光的代言歌曲。

眷村內除了潘安邦故居,還闢有張雨生紀念館。篤行十村內新復路2巷22號是張雨生9歲以前都居住的地方,由於空間較為狹小,澎湖把鄰棟建築一併納入整修,2009年5月張雨生紀念館開幕。吸引很多受到張雨生音樂影響的臺灣、大陸遊客慕名來此造訪憑弔。

建築歷史悠久的篤行十村為全臺灣最古老的眷村,因眷戶大多是高階高官眷屬曾被譽為將校眷村。村內每一戶住家的格局、型式均不相同,高階軍官分配獨棟建築,一般軍眷則是合併建築,建材則是以竹、石灰、黃泥、玄武巖和老石為主。

被公告為澎湖歷史建築保存的篤行十村,現由澎湖當地政府規劃為眷村文化園區,眷村內住戶均已遷出,不復當年熱鬧,只留下帶有日式味道的老舊建築,供遊人遊覽觀賞。(人民網採訪團隊:劉鵬、李智勇、趙豔紅、仝宗莉於臺灣報導)

 

相關焦點

  • 臺灣最早的眷村 篤行十村
    臺灣最早的眷村篤行十村,現被列為歷史建築保存。      你知道全臺灣最早的眷村在那兒嗎?你知道歌手潘安邦和張雨生,都曾在這臺灣最老的眷村住過嗎?《外婆的澎湖灣》歌曲中描述的澎湖灣溫馨場景,就在澎湖馬公的篤行十村內,而篤行十村也是跨越日本和中國兩個時代的歷史眷村。      兩年前公告為澎湖歷史建築保存的篤行十村,現由澎湖縣政府規劃為眷村文化園區,眷村內住戶均已遷出,只留下帶有日式味道的老舊破落建築,供遊人憑弔眷舍群早年住滿了人的熱鬧光景。眷村內除了潘安邦故居,還闢有張雨生紀念館。
  • 張雨生故居在「外婆的澎湖灣」
    金龍頭眷村包含篤行十村和莒光新村,其範圍很大,從馬公城內延伸到城外,潘安邦、張雨生,還有多位藝人都在這個眷村出生、成長。  張雨生和潘安邦是在同一個眷村長大的,在這篤行十村中,還有胡錦、胡鈞、趙舜;趙舜的家已經拆除了,而胡錦和胡鈞的家只剩一根煙囪,所以,村子裡只有設張雨生館和潘安邦館;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大街小巷,但說起來,應該是「媽媽的澎湖灣」才符合事實,因為外婆是住在馬公市區,而潘安邦自己家裡才是住在海岸邊的篤行十村。
  • [視頻]潘安邦講述《外婆的澎湖灣》
    專題:海峽兩岸    央視網消息(海峽兩岸): 歡迎繼續關注《海峽兩岸》,說起澎湖,很多人都會想起《外婆的澎湖灣》那熟悉而優美的旋律,一個平靜慈祥的老人與一個活力可愛的小男孩,夕陽西下,在沙灘上踩下歡樂的腳印,把笑聲留給靠岸的老船長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者潘安邦病逝
    圖:潘安邦享年52歲/中央社  大公網2月5日訊 據中通社四日報導︰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全球華人世界的臺灣歌手潘安邦,驚傳因「腎臟癌引發腎衰竭」,3日上午8時57  潘安邦是資深的臺灣歌手,上世紀70年代出道,即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贏得臺灣「民歌王」美譽。後來淡出歌壇,赴美從事成衣生意,並結婚定居。  1989年,潘安邦應邀首度登上大陸中央電視臺春晚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後,廣為傳唱,20多年來中國男女老少都會唱,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印象除阿里山、日月潭就是澎湖灣。
  • 臺灣離島尋外婆的澎湖灣 到了菊島不戀菊
    篤行十眷村:竹籬笆的春天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中唱頌的澎湖灣溫馨場景,就在今天澎湖馬公的篤行十村內。篤行十村是全臺灣最早的眷村。什麼是眷村?眷村,是臺灣土地上特有的政治和文化產物,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因國共內戰失利而撤往臺澎金馬的國民政府,為安排自大陸各省遷徙過來的國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群。
  • 外婆的澎湖灣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
  • 愛上澎湖的理由不止雙心石滬,還有那耳熟能詳的《外婆的澎湖灣》
    當然還有那首引領著我們的腳步來到這裡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今天主播繼續帶著小夥伴們在澎湖群島上來場臺灣小眾文藝之旅。踩著《外婆的澎湖灣》旋律,主播繼續帶小夥伴們遊澎湖。看過了「二崁古厝」的古早味紅磚古厝,和當年島人渡海的開拓足跡後,主播要帶你在這尋寶。
  • 臺媒:懷念民歌手潘安邦 再憶《外婆的澎湖灣》
    兩年後的今天,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懷念這位歌手和他筆下的、口中的、記憶中的《外婆的澎湖灣。》  全文摘編如下:  第一個登上大陸央視春晚表演的臺灣民歌手潘安邦,前年今天因腎臟癌引發腎衰竭病逝,家屬依其遺願,將骨灰海葬於澎湖外海,紅透兩岸的成名曲《外婆的澎湖灣》成了絕響。
  • 澎湖 外婆的澎湖灣只是一片海藍藍
    關鍵詞:跨海大橋、世外桃源、海島樂園 適合年齡:5歲至12歲 行程解碼:提起澎湖,一般都是這麼開頭的: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一首耳熟能詳的歌謠道出了澎湖灣的美。
  • 外婆的澎湖灣,你去了嗎?
    《外婆的澎湖灣》歌曲中描述的澎湖灣溫馨場景,就在澎湖馬公的篤行十村內,而篤行十村也是跨越日本和中國兩個時代的歷史眷村,是臺灣最早的眷村篤行十村,現被列為歷史建築保存。觀音亭西瀛虹橋位於澎湖,這裡感覺更像當地的街心公園,男女老少在晚飯後聚集在這裡納涼、聊天,孩子們非常開心的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白天溫度很高的澎湖,到了太陽下山居然還有絲絲涼意。
  • 外婆的澎湖灣,這幾天火了火了火了!
    還記得,那首《外婆的澎湖灣》嗎?
  • 跑在外婆的澎湖灣!看陽光、沙灘海浪,吃仙人掌!
    兒時聽到那首《外婆的澎湖灣》一直好奇這個有陽光、海浪、沙灘和仙人掌的地方到底有多美、直到2017臺灣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的出現對澎湖的嚮往,我們的記憶是來自潘安邦的那首《外婆的澎湖灣》。網友Sirui Xiao說 :「當年,葉佳修和潘安邦談了一下午潘安邦把他一生中認為最終要的事尤其是潘安邦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事。
  • 尋找「外婆的澎湖灣」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被譽為「臺灣民歌王」的潘安邦在1979年憑藉《外婆的澎湖灣》一曲紅透臺灣。
  • 童年,是一條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是一首發行與1979年的民謠,歌詞描述的畫風唯美,曲調柔和。雖然距離這首歌的發行已經有數十載了,但是每每聽起這首歌,總能讓人聯想到在那寂靜的小村莊,歪著頭,聽外婆講故事的夏日時光。可能和多人都和我有著同樣的經歷,自打出生有記憶的時候起,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人不是媽媽,而是外婆。伴著落日的餘暉,外婆背著在襁褓中的我,徐徐地在田間行走著。那鮮豔的晚霞,把外婆佝僂的身軀映射得很清晰。時光漸漸流逝,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在悄然改變著。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首優美動聽的臺灣校園歌曲,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王潔實謝莉斯引入大陸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隨後兩人演唱的更多的校園歌曲,一度成為年輕人傳唱的熱門歌曲。
  • 管理啟示錄: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
    【管理啟示錄: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第11期)這裡面大有文章……這是一個有趣而深刻的話題,聽湯哥我徐徐道來。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成為一個標誌性的親情符號,外婆完勝奶奶!原因何在?
  • 澎湖灣 一片純淨而無汙染的蔚藍海洋
    「晚風輕拂著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得名。一首《外婆的澎湖灣》讓大陸人知道了美麗的澎湖列島。澎湖擁有絕佳的天然景觀資源及一片純淨而無汙染的蔚藍海洋,一年四季皆呈現不同的景致與風情。
  • 唱火《外婆的澎湖灣》,52歲患癌去世,留下9個億,政府為他建館
    近日,隨著香港女演員藍潔瑛的去世,不少老牌的明星再度被大家想起,在八十年代初期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曾在國內外流行,《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曲享譽中外,迄今臺灣、東南亞、中國大陸擁有無數歌迷,而演唱這首歌曲的正是被稱為臺灣「民歌王子」的潘安邦。
  • 紀念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
    歡迎點擊上面藍字"車城四季「加關注點擊下面播放器收聽混聲自重唱《外婆的澎湖灣》。
  • 乘著郵輪邂逅澎湖灣,與童年幻想來一場浪漫約會
    臺灣澎湖這麼有名,大概和潘安邦那首《外婆的澎湖灣》有著解不開的緣分。這首混合著鄉情和愛情的民謠,雖寫的是臺灣的澎湖,卻幾乎成為70、80甚至90後共同的童年幻想。  那一片白浪逐沙灘,沒有榆林醉斜陽,只有一片海藍藍的澎湖灣,帶著黃昏般的曖昧游離在我們心中,多年未曾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