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主要分為本島、北海和南海三大體系,本島素有「海上公園」之稱。在北海,有顏色豔麗形態各異的珊瑚,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在「世外桃源」般的南海,玄武石柱環抱形成了壯麗景觀,造型獨特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個景觀;此外,澎湖還不乏人文景觀,天后宮、通粱古榕、西臺古堡等都見證了這個美麗群島的點點滴滴。
澎湖古蹟甚多,加上獨特的地理景觀,使得整個澎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這裡大大小小分不了60多個島嶼,主要景點分布在本島、南海島嶼、東海島嶼這3個區域。如果你想找回過去的舊時光,可以到天后宮、馬公老街、花宅古厝等景點;如果你想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到桶盤島的玄武巖、虎井嶼、雙心石扈、白沙尾等景點,清澈的海水、湛藍的天空都是澎湖列島的最好名片。
七美島在澎湖列島的最南端,為全縣第五大島。距離馬公約29海裡,航程需3小時。全島面積約7平方公裡,呈三角形,地勢由東向西遞降。東岸斷崖峭立,海拔60米,雄偉壯麗;中部有西湖溪,流經處風景特異。 《外婆的澎湖灣》歌曲中描述的澎湖灣溫馨場景,就在澎湖馬公的篤行十村內,而篤行十村也是跨越日本和中國兩個時代的歷史眷村,是臺灣最早的眷村篤行十村,現被列為歷史建築保存。
觀音亭西瀛虹橋位於澎湖,這裡感覺更像當地的街心公園,男女老少在晚飯後聚集在這裡納涼、聊天,孩子們非常開心的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白天溫度很高的澎湖,到了太陽下山居然還有絲絲涼意。橋上可以徒步走過的,我們也去走了一圈,感受一下,到了橋上溫度更低了,幸好帶了長袖,不然還真覺得冷。在這裡也有很多鍛鍊的人,原來這裡也是他們鍛鍊的場所,能近距離的感受當地人的生活,也是旅行的收穫。
位在西嶼島的南端盡頭的西嶼燈塔(又稱漁翁島燈塔),於清幹隆43年(公元1778年)以花崗石建造而成,塔頂掛有長明燈。西嶼燈塔現在仍保留石葫蘆、霧炮、石砌蓄水池等舊式燈塔時期的珍貴古物,而燈塔百年來不改其址的自然地理環境、渾然天成的景致。燈塔旁邊有一個展覽室,裡面展示著有關西嶼燈塔的歷史,還介紹了臺灣各地的燈塔。 臺澎地區年紀最老的燈塔。
吉貝沙灘位於澎湖北海最大的島嶼-吉貝嶼南端,金黃色沙灘呈沙嘴地形,綿延海際數千公尺長,藍天碧海與金色海岸相映成趣。這座美麗的沙灘,位于吉貝島的南方,它長約七百公尺、寬約二十公尺,完全由貝殼砂堆積而成。這種狹長型深入海洋的沙灘,在世界並不多見,吉貝島得天獨厚擁有一座。 這片沙灘是生態的天堂,也是當地居民的天然良港,沙灘和居民的生活更是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