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八中:傳承「三全」管理模式續寫「三精」治校美篇

2020-12-25 安徽網

盛夏時節,於學生、於學校而言均是收穫的季節。三年苦讀,莘莘學子迎來金榜題名;三載勤育,菁菁校園收穫豐碩果實。作為池州人民高度關注的省級示範中學——池州八中,近年來堅持傳承全員、全面、全程老殷中「三全」管理模式,續寫精細、精準、精緻新八中「三精」治校美篇。學校管理、教書育人等各項工作成績斐然。在老師眼中,池州八中有哪些特色或亮點?剛從八中畢業的優秀學子又如何評價母校?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池州八中:

學生篇

緊抓我們的學習又注重全面發展

受訪人:2020 屆畢業生王愷強

記者:王同學你好!高考結束,池州八中已成為母校。三年高中生涯,母校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在學習或個人發展方面,你覺得母校有什麼值得你驕傲的地方?

王愷強: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與母校三年攜手前進的旅程就此停在了這個夏天。打開回憶的匣子,母校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她的一草一木。至今我仍懷念教室外的紫葉李,窗外飄香的梔子花,操場上空清澈澄明的藍天,晚自習課間舉頭而見的明月……雖是極其平常的事物,卻因八中顯得更加美麗,因三年的相伴變得更加可貴。

在學習與個人發展方面,母校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改變著我們。母校以「厚德、礪志、博學、遠識」為校訓,指引我們勤奮學習、拼搏向上。母校的老師們時刻關注著我們的學習動態,尤其是進入高三後,學校老師們會定期舉行月考分析會,一是幫助我們找到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二是給予我們信心,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

曾以為高中只有無窮盡的學習,但踏進池州八中校園後才發現,這裡也是奼紫嫣紅遍地開:演講比賽、唱歌比賽、運動會、籃球聯賽、足球聯賽……大大小小的活動豐富著我們的高中生活,由此我們發現了同學的長處優點,學會了展現自我與團結合作,體會到生活別樣的精彩。緊抓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母校池州八中最值得我驕傲的地方。

八中是成就莘莘學子夢想的搖籃

受訪人:2020 屆畢業生章露丹

記者:章同學你好!離別之際,有什麼想對母校及老師說的嗎?如果讓你用幾句話推介下母校,你會怎麼說?對未來即將選擇池州八中的學弟或學妹們,有什麼想說的?

章露丹:高一的開始,站在八中校園門口,幻想著揚帆三年的「未來」;高三的結束,亦在那處,念想著悠悠三載的「過往」。看似三年,行色匆匆,未能留住太多的痕跡。

然而,對於母校八中,是說不盡的感激與道不完的深情。憶往昔,膏墨影裡揮流光。八中的一階,承載著對學習的渴望;八中的一桌,背負著並肩作戰的責任……三載光陰,在母校的見證下,搏來了一世的無悔。她為我們遮擋了三年的風雨,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呵護。

「學風玉律無形樹,校紀金科有影臺。」池州八中,她具有颯爽的英姿——源於誨人不倦、教導有方的老師;具有似水的柔情——源於六十載的漫漫長路、六十載的追求積澱;具有萬分的自信——源於完善的辦學理念、正確的管理模式。遙望八中,能看出她「蟾宮折桂」的決心與「勤學苦練」的拼勁;能讀出她「厚德、礪志」的初心與「博學、遠識」的信念。

即將選擇池州八中就讀的學弟學妹們,池州八中是成就你夢想的搖籃。八中高考年年傳喜訊,不乏學校的管理與老師的教導有方。八中以育人為本,注重全面發展,師資雄厚,充滿光明和知識。在閒暇之時,走出教學樓,這裡會是一個適合放鬆的好地方。相聚於母校,相約於夢想。在這裡,一起,揚帆啟航!

老師篇

「三全」「三精」理念引領師生前行

受訪人:2020 屆火箭班班主任王力

記者:王老師,您好!剛送走一屆畢業生,您有什麼感受?覺得今年八中的高考整體情況如何?作為老師,這個成績您滿意嗎?在您眼中,池州八中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或者說為何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王力:不舍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希望與祝福。今年全校本科達線1090 人,一本達線434 人;應屆995 人報考,一本達線390 人,二本線上850 人,應屆600 分以上36人。我所帶的火箭班55 人中有51 人達一本。這個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回頭看確實很累,但又覺得值!

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學校「三全」管理、「三精」治校理念的引領,離不開我們所有八中人的努力!我們學校的管理者總是身先士卒,把教學工作放在學校工作首位,每天的早讀、晚讀跟我們班主任一樣來得早,經常跟我們班主任及授課老師交流教學工作,給班級管理提一些好建議。這些給了廣大老師和學子莫大的鞭策與激勵。

其次是班級授課老師非常敬業負責。受疫情影響,同學們從正月初十開始在家上網課,平時的作業、模擬考、閱卷、成績分析等都在網上進行,完全沒有因疫情影響複習進度。在這背後,我們的授課老師付出了太多艱辛。我們班的數學老師,開學後還把網課期間的內容整理成厚厚的一本筆記送給同學們,生怕同學們沒學好跟不上。開學後,各科老師都很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況,經常把學生喊到辦公室,細心詢問,耐心指導,把學生當自己孩子一樣。

因材施教精心育人收穫累累碩果

受訪人:2020 屆重點班班主任桂建來

記者:桂老師好!從教師角度,您覺得池州八中近年來在教學育人方面有何特色或亮點?您覺得池州八中近年來有哪些新變化?池州八中的整體學習氛圍如何?

桂建來:2008 年,殷匯中學順勢東遷,完成華麗轉身,更名為池州八中。學校規劃前瞻而科學,三區(教學、運動、生活)功能明確,銜接有序,硬體一流。

逆流而上,綻放池城。得益於學校的建章立制,這既有前人的謀劃,又有後人的夯實。浸潤人心,形成內驅。各部門、全體教職員工依章而行,各行其職,各負其責。

整個學校運行繁而不亂,緊而有序,行而有效。盛夏的收穫,離不開追求卓越的八中人。歷經多年的磨礪,八中人已形成了自己的底色,樸素而內斂,低調而務實;自信與豪情並舉,亮劍與不屈齊備。生源的瓶頸成為鴻溝,面對問題,八中人不餒不棄,深入一線,用心感知,找準切口,因材施教,探索良方,精心育人,培育了尖子,提升了中等,突破了後進,使校園文理並進,文體齊放,春色滿園,碩果纍纍。

八中學子,經中考的洗禮、暑假的淨化,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下,已洗去浮躁,歸入寧靜,重拾信心,重樹目標,用實際行動踐行「若想屹立高峰,必須執著爬行」的人生格言,堅信「今日心如止水,寒窗苦讀;他日金榜題名,眉歡眼笑」,以昂仰的姿態,閃耀在八中校園之中,給人以希望,留人以印象,刻之既深,揮之不去,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高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整理

相關焦點

  • 池州八中:六十一載薪火相傳,風華青年還看今朝
    高考連創佳績,再度突顯池州八中「高進優出、低進高出」的辦學實力和水平。走進位於貴池政務新區的池州市第八中學,校園布局縱橫開闊,校區建築錯落有致,校內環道綠樹成蔭,樓前房後芳草遍地。搬入新校區至今,池州八中一年一個跨度,讓這座有著深厚底蘊的優良學府煥發出勃勃生機。
  • 池州八中:1262名高三學子返校 拆分後的AB班將同步授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我們在校園大門口按左中右三個方向設置了十幾道進校通道,學生進校門口首先要過紅外線測溫儀,然後再進行槍式測溫。兩道關卡確保學生們健康入校園;體溫異常的將禁止入校園。」4月7日,池州八中教導處汪躍進主任告訴記者,當天,除2人請事假外,該校1262名高三學子順利返校。7日下午,學生們將開始開學在校第一課。據介紹,按照教育主管部門要求,該校原先22個班級將分成46個班級授課,除原先高三年級教室外,高一、高二年級教學樓都被徵用了。
  • 劉佔濱墜亡原因成謎 三精製藥業績驟然跳水
    :5月18日,三精董事長劉佔濱,在被立案偵查期間從3樓廁所窗戶跳下,不治身亡,年僅51歲。  2009年上任之際,劉佔濱被寄望改革三精營銷管理模式。不過,五年過去,三精製藥廣告費用不減,銷售費用逐年大增。但淨利改觀甚微,2013年更是遭遇淨利驟降98%。  功敗垂成,劉佔濱以自殺留下迷局。  5月20日,黑龍江黑河市人民檢察院對外稱,該院已經成立領導小組調查劉佔濱自殺事件,不日將向社會公布結果。
  • 許村鎮雲端高效「智」理 「三治」全網融合提升治理美
    許村鎮報國村整合鎮民情二維碼、微嘉園、村公眾號、村民情微信群等線上平臺,打造雲端治理模式,以線上線下治理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數位化「智」理平臺,「三治」互動,促進信息的交流與溝通,擴大對村民的服務範圍,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與綜合實力,助力美麗城鎮治理美。
  • 放心,因為三精---三精製藥服務人類健康,傾情回報社會
    三精製藥始建於1950年,是多品種、多劑型、醫藥原料和製劑並重的綜合性製藥企業。2004年投資近億元組建了開放型的具有國際水準的研發中心。2004年2月25日,「三精」品牌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1年5月13日,「三精」品牌在2011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經權威機構認定,品牌價值為68.93億元人民幣。
  • 江南水鄉——大美池州
    池州是一座江南小城,池州是長江南岸一顆璀璨明珠。打開地圖冊,人們也許很難找到她,因為她是小家碧玉,躲在深閨人不識。然而,只要翻開史冊,池州的名字就會赫然躍入你的眼帘。說起佛教名山九華山,國人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九華山就在池州。尋覓鶴鄉升金湖,欲攀動物樂園牯牛降,她也就在長江岸邊的池州。
  • 中山大學轉變管理模式:校辦院系改為院系辦校—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山大學首次在全校工作會議層面,明確了辦學管理模式將改為「院系辦校」。
  • 「讓夢想照進現實」——衡陽市八中育人故事匯之「體藝篇」
    這是衡陽市八中眾多體藝學子的心聲。 教育需要契機,夢想的實現絕非偶然。吳敏學等眾多體藝生夢想照進現實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教育秘籍?衡陽市八中對他們又有哪些深遠影響? 點亮夢想,為青春領航 「體藝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發展的突破口和生長點,是彰顯學校鮮明辦學特色的一張名片,它要『呈人之美』,更要『成人之美』。」衡陽市八中校長文思源表示。 進入衡陽市八中後,吳敏學第一時間找到老師:「我想走美術這條路。」
  • 重慶八中新年文藝晚會在重慶大劇院舉行 校友王俊凱視頻祝福母校
    >    在文藝晚會現場,樹人學生藝術團民樂分團的中國鼓合奏《中國龍》、民樂合奏《阿西裡西》、交響樂分團的《太陽出來喜洋洋》、合唱分團的《我喜歡》讓現場觀眾感受到音樂之美,樹人學生藝術團舞蹈分團的《往日時光》、學生社團聯合會Zero街舞社的《幻舞空間》則讓觀眾感受到視覺之美。
  • 醉美池州—探訪畫坑古村
    提起長江之濱的小城——池州,人們腦海中首先出現的是九華山。池州境內的九華山靈秀俊美,聞名遐邇,曾吸引著詩仙李白「三上九華」。 除了九華山,池州還有多處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讓眾多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篇。李白曾五遊秋浦,留下了幾十篇佳作。池州的美,古典而悠長。
  • 三精製藥改名 「藍瓶的」將消失
    原標題:三精製藥改名 「藍瓶的」將消失   新京報訊 (記者張泉薇)4月16日,三精製藥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公司名稱工商變更手續,即將更名為哈藥集團人民同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同時,哈藥股份也向三精製藥置入其醫藥商業資產醫藥公司98.5%的股權,使得三精製藥100%持股醫藥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醫藥批發、醫藥零售等醫藥商業業務。根據三精公告,資產重組工作已順利完成。   醫藥行業諮詢專家史立臣告訴新京報記者,三精製藥進行前述資產重組和改名,主要是為了解決與哈藥集團以及哈藥系其他公司長期以來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 黨建引領「兩網三治」 巴南花溪街道創新社會治理模式
    人民網重慶12月16日電 16日,巴南區花溪街道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街道在黨建引領「兩網三治」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相關情況。 李潔攝   近年來,花溪街道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徑和載體,率先在先鋒村試點「兩網融合、三治協同」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著力構建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公共服務圈、群眾自治圈、社會共治圈,並曾先後榮獲重慶市「巾幗示範村」「全市十大開放式社區」「重慶市和諧示範村」「重慶市文明村標兵」等多項榮譽,提高了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品牌聚焦:為何三精口服液總是強調藍瓶的
    經常看到三精口服液的電視廣告有這樣的情節:一個女人像打了興奮劑一樣進門高叫:「媽,我給他買了三精口服液」,她媽媽一臉階級鬥爭像:「三精口服液?是藍瓶的嗎?」,這個女人特神氣地說:「當然了!三精口服液,都是藍瓶的!」  為什麼三精口服液的廣告一定要說:「藍瓶的」呢?
  • 我的家鄉池州美
    三縣一區風景美,風光絢麗景宜人。九華山上香火旺,牯牛降上見森林。升金湖中鳥成群,大王洞景如畫屏。池州昔日叫貴池,別名秋浦古有名。城市不大環境美,養生之地空氣清。我的家鄉美如畫,住在池州畫中行。
  • [中報]三精製藥:2011年半年度報告
    四、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情況 (一)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持股變動報告期內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未發生變化。(二)新聘或解聘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況 2011年 2月 16日,趙東吉董事因個人工作變動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職務。
  • 慶餘年:「三傻」和「三精」,傻的人活到最後,聰明的人結局悲慘
    《慶餘年》中的「三傻」和「三精」,傻的人活到最後,聰明的人卻結局悲慘!在《慶餘年》中,除了劇情的精彩之外,很多角色都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而在整部劇中,其實有「三精」和「三傻」這幾個人,「三精」分別是慶帝,陳萍萍和沈重,「三傻」分別是範思轍,郭保坤和高達。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三傻都笑著活到了最後,而三精卻一個比一個下場悽慘。
  • 市八中開展「惠家教·父母大講堂——做合格家長」公益講座發布...
    為提升家長在家庭教育及家校共育中的參與度,幫助家長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12月12日星期六上午,惠州八中為初三年級所有家長開展「惠家教·父母大講堂——做合格家長」公益講座。本次巡講主題為「做孩子的情緒管理教練」。
  • 重慶最好的3所高中:一中、南開、八中的錄取分數及學費一覽
    一中本部一中本部屬於公辦校,去年的中考錄取線是672分,今年的錄取線是688分;學費在1000-2000範圍。一中分校(重慶第一雙語校)一中分校(重慶第一雙語校)屬於民辦校,今年面向本校生錄取線630分(很低),面向外校生錄取線640分;學費一萬。
  • 事關池州,全文送上~|生態文明建設|...
    同時,制訂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池州段)實施方案,加快建設「生態環境優美的綠色池州、產業結構優化的創新池州、群眾生活優越的幸福池州」。升金湖一角「我曾是東至縣張溪鎮白笏漁業隊隊長,帶領120名漁民在升金湖捕魚。政府實施『漁民上岸』工程之後,我成為一名升金湖巡湖護鳥員,工作還在湖面上,但性質已經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