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傍晚,UberEats的一名騎自行車送餐的男子在雪梨Redfern遭遇車禍身亡,成為過去3天來該公司第二名被撞死的外賣騎手,也是3個月來澳洲第5名在送餐途中被撞身亡的人。
據悉,事發為周一傍晚6點半左右,這名外賣騎手在雪梨Redfern區的Cleveland St和Chalmers St的拐角處被一輛載著挖掘機的卡車撞倒,當場死亡。30多歲的卡車司機被送往聖文森特醫院接受強制性的血檢和尿檢。
上周六,27歲的UberEats外賣騎手Bijoy Paul在雪梨南部的Rockdale送餐時,被一輛汽車撞死。死者的姐姐Shimul Paul稱,現年27歲的他來自孟加拉,正在雪梨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於2016年來到澳大利亞,從事Uber Eats騎手的兼職工作大約一年半。
此前中國公民陳小軍在為熊貓外賣送餐時也遭遇車禍不幸遇難,此外還有UberEats送餐員Dede Fredy、DoorDash送餐員Chow Khai Shien兩人在送餐過程中遭遇意外死亡。
而據澳媒報導,對外賣騎手來說,除了道路交通情況和騎手的駕車習慣,平臺的搶單系統也是一大安全隱患。
以某送餐平臺的搶單系統為例,對騎手來說,「單來了有12秒的倒計時,你要劃開進度條,手速快就是你的,手速慢、網速慢了,就不是你的。」
「要收入高,就要非常高的手速、高度的注意力,搶單系統有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同時,接受採訪的騎手稱與平臺籤訂合同後確實沒有接受過安全培訓,「但之後有發一些公眾號的文章來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要保證自己在優先接單的列表內,送餐員必須完成每周至少70單、至少700澳元的最低指標,否則一旦被移出列表,那麼平臺將不再保障送餐員能接到多少訂單。
「有壓力在就會心急,一急的話精力就會分散,」
交通運輸工人工會(Transport Workers』 Union)將近期一系列的事故為「全國性的重大危機」,該工會再度呼籲更好地保護送餐騎手的安全,並批評送餐騎手的平均工資只有最低工資的一半,而且沒有得到工作場所健康和安全規定的充分保障。
據悉,騎手目前一單收入9-10澳元左右,每天25-30單,收入200-300澳元,一天需工作12-15小時不等。
而根據公平工作委員會的決定,從2020年7月起,目前全澳最低工資為每小時19.84澳元。
但由於平臺與騎手籤訂的是承包商(contractor)合同,而非僱傭合同,故不受最低薪資的限制。
此前,在送餐途中因車禍身亡的中國公民陳小軍也因被歸為承包商而無法得到平臺方賠償。熊貓外賣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在法律上沒有義務向當事人家人賠償。
陳小軍的遺孀魏利紅從中國遠道來到澳大利亞,她在本月上旬在新州議會對零工經濟的調查中發言。
這項調查將審查零工經濟對意外事故賠償計劃、工作者的養老金以及勞動安全法造成的影響,主持該調查的新州影子財長Daniel Mookhey表示,迫切需要對零工經濟進行改革。
聯邦勞資關係部長Christian Porter表示,各州和領地政府負責規範和執行工作場所的健康與安全法律。並稱這些騎手所服務的送餐平臺決定了這些騎手是會被視為工作者、承包商還是經營業務或生意的人(PCBU)。
「和所有其他工作者一樣,那些身處零工經濟中的人有權享有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場所。」
「聯邦、州和領地的工作健康和安全法要求經營企業的人確保所有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文章來源:SB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