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生之年可以到達另外的星系嗎,星際穿越可以實現嗎

2020-12-18 科技小麋鹿

目前最新的研究,宇宙的直徑大約是1600億光年,可觀測的宇宙年齡大約為138.2億年。

下面的圖片中每一個光點都是一個星系,而我們就生活在其中之一的星系中(銀河系)。

銀河系有多大?

讓我們看看銀河的樣子。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漩渦星系的一種),呈橢圓盤形,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銀河系擁有四條清晰明確且相當對稱的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它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太陽系位於銀河一個支臂本地臂上,至銀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4~2.7萬光年。 銀河系包含3000億 顆恆星,而太陽只不過是普通的一顆。3000億 顆恆星是什麼概念,假如每1億顆恆星就能誕生一個文明,那麼3000億就是3000個文明。而我們非常幸運,剛好活在這個文明的時間點上。

我們的太陽系大約每2.25億~2.5億年在軌道上繞行一圈,可稱為一個銀河年。因此以太陽的年齡估算,太陽已經繞行銀河20~25次了。太陽的軌道速度是217km/秒, 大約1400年可以運行1光年的距離。可見我們的太陽系在此之前,也是穿梭於銀河系好幾十次了,但這個時間尺度(上億年),我們是感受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目前都沒有觀察到太陽系和哪個恆星撞上了,因為這在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目前太陽系的軌道周圍是非常空曠的。

光年是距離的單位(而不是時間)。一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內可以傳播的距離。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約為每秒30萬公裡。這意味著在一秒鐘內,光可以在世界各地傳播七次。一年之內,光可以傳播95,000億公裡。

那麼我們到達最近的恆星需要多少年呢?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叫做Alpha Centauri,它距離我們有4.2光年。到下個世紀,我們很有可能擁有使我們能夠建造能夠達到光速的5%甚至10%的宇宙飛船的技術。這些技術可能包括核聚變或裂變推進,光帆和其他發動機。但是就算以光速的10%計算,航行至4.2光年的距離也將要花費40年。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當前的化學火箭技術,經過各種最優化的路線和最優的重力輔助技術,那麼將在約7,000年的時間內到達最近的恆星系統。

去另外一個星系,未來可以實現嗎?

最近的星系Andomeda距我們有250萬光年。如果直接以光速(每秒29.9萬公裡)行駛,那就是250萬年。

目前理論上物體的可能最高速度是逼近光速。以這種速度,到達最近的星系需要250萬年。而人類的壽命才不過90歲。我們雖然不受距離的限制,也不受技術的限制,但是我們的生命受到了時間的限制。

人類將永遠無法去到最近的星系。人類將永遠無法走到我們銀河系的另一端。不僅如此我們甚至永遠去不了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如今的旅行者號也只是代表我們,走到了太陽系的盡頭。

我們就像是被禁錮在這個太陽系中一樣,宇宙對於我們的尺度太大了,人類目前無法超越時間與空間。

我們的銀河系其實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地方,許多情況都可能會中斷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而且據考古人員發現,地球已經進行過了五次大規模滅絕事件,而且99.99%的生命都是沒有倖存下來的。

因此,未來一萬年的生存是值得懷疑的,更不用說未來十億年了。如果我們能夠在未來一萬年中生存下來,那麼我相信到時候我們的科技將是指數爆炸的形式。生命在未來也許將是永恆的,我們將殖民許多行星和衛星。我們的太空旅行速度會更快,我相信我們已經離開了太陽系。

但是,充滿智慧的人類擁有建造的手段,創造科技和工具的能力。但是地球上的其他動物,它們將永遠無法獨自離開地球,在未來,它們也許會隨著災難而眨眼之間消失不見。

相關焦點

  • 人類實現星際穿越,就可以回到盛世大唐嗎?專家的答案讓人欣喜!
    人類實現星際穿越,就可以回到盛世大唐嗎?專家的答案讓人欣喜!根據我們已有的知識可以知道,時空穿越對於人類而言的可能性幾乎為0,而時空穿越大多都是在神話傳說中才會存在,畢竟我們人類無法讓時光倒流,並且一旦時間倒流,我們當下的世界將會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整個宇宙的秩序也會變得混亂。
  • 我們可以進行星際穿越嗎?
    讀者C·維達想知道:圖片致謝:NASA/JPL-卡爾科技你認為星際穿越(任何文明)是可行的嗎?於我而言所有的可能的解決方案都是張單程票。當談到星際穿越時,我絕對確信這是可能的。但這個過程中絕對有阻礙,這取決於我們願意怎樣去做。
  • 《星際穿越》所去的星球出銀河系了嗎?
    在《星際穿越》中,主角一行人穿過蟲洞去尋找宜居的星球。但這些星球都不在銀河系中,而是在河外星系中,距離地球達到了100億光年。那麼,他們為什麼可以進行遙遠的星系際穿越呢?相對論表明,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 《星際穿越》可以載入史冊的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基於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理論成果,而他的理論成果基本都在他的著作「黑洞與時間彎曲」一書中,本文的科學知識基本都是我在這本著作中看到總結的。 該片劇情將涉很多的科學概念,包括蟲洞、黑洞理論、相對論,萬有引力等等。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對宇宙的浩瀚越來越了解,不少人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認為人類有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星際旅行。那麼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活的地球,距離單位以米為基準,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尺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ly)=9.4607e+15米(m),這是一個龐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
  •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以前看科幻電影中最喜歡看的就是星際穿越系列,那裡面雖然沒有精彩絕倫的星際大戰場面,但是它卻充分表達了人類對於外太空的好奇感。人類自始至終對於宇宙都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斷的走出去,想要飛出更大的舞臺。但宇宙這麼大,而人類的技術終究還是有限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實現人類的星級穿越能力。雖然技術力量達不到,但是科幻的想像卻永遠走在我們的前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科幻作品中有哪些星際穿越的手段。
  • 人類真的無法穿越黑洞和蟲洞嗎?聽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宇宙浩瀚無邊,距離以光年來計算,光銀河系的直徑就達10萬光年,而銀河系在整個宇宙中只是算是一個很小的星系,由此可見,宇宙有多大。宇宙如此之大,而人類想要探索宇宙,宇宙飛船的速度上不去的話根本不可能實現,以目前人類的科技,走出太陽系還無法做到。
  • 《星際穿越》:愛是一切,可以讓我跨越星際來到你的身邊
    相較於《信條》,以及諾蘭其他的科幻類型片比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無疑都是他所有科幻片裡最深情的一部,甚至我都願意說這就是一部披著科幻外殼的親情片,哈哈哈。主角庫珀(馬修麥康納飾演)自打告別女兒墨菲離開地球去遙遠的星系尋找更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開始,在外太空一小時地球七年的時間條件下,推動他克服重重阻力,絕不放棄回到地球信念的決定性動因就是他允諾女兒「I'll be back」。承諾、約定和愛,才是這部電影的終極主題。
  • 黑洞已經被證實,《星際穿越》裡的蟲洞距離我們還遠嗎?
    2019年4月10日晚,令人難忘的一個夜晚,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說明愛因斯坦的黑洞理論是正確的,而愛因斯坦的另一個理論,蟲洞距離我們還會遠嗎?《星際穿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行四個太空人加一臺機器人,穿越蟲洞到達另一個宇宙或者說星系再或者說是時空的畫面。
  • 黑洞可能像《星際穿越》中的卡岡圖雅大黑洞那樣巨大嗎?
    2014年,美國探索頻道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星際穿越中的科學》(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詳細講述了《星際穿越》的科學背景。作為《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為確保電影的科學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星際穿越:人類的去向並未交代,空間站能承載地球所有人嗎?
    春節檔大火的《流浪地球》讓另外一部科幻電影也被網友們所熱議,那就是2014年由諾蘭執導的電影《星際穿越》,該片目前以9.2的高分霸佔豆瓣科幻題材電影的首位,被譽為神作。對比《星際穿越》來說,《流浪地球》更加的通俗易懂,許多科幻理論並沒有深入討論,對普通觀眾更加友好,而《星際穿越》不僅僅在視覺特效上做到了極致,而且還將眾多太空理論知識加入其中,並且多處做了留白,讓觀眾看完之後意猶未盡。
  • 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結構,達到了5.2億光年,人類能夠走出去嗎?
    那麼銀河系很大嗎?站在太陽系的角度,它的直徑達10萬光年,的確很大。可是當我們有了更先進的觀測技術之後,也穿越了銀河系,看到了系外更加浩瀚廣闊的星空。那麼銀河系之外又是什麼樣的星繫結構?過去科學家觀測發現銀河系屬於室女座超星系,這是一個直徑達1.1億光年的星系,包括了4.7萬個星系。那麼這個星系團是銀河系外最大的宇宙結構嗎?
  • 《星際穿越》中的蟲洞,會給絕望人類帶來希望嗎?看他怎麼說
    會像《星際穿越》那樣荒漠化嗎?人類的生活將何去何從?電影中我們的救世主庫博和他女兒的到了黑洞的數據,並帶著人類逃離地球,人類也逃離了危險。裡面他們是怎麼拯救人類的呢?蟲洞又是什麼?讓小編帶你看看吧!根據加瀨道雄《平行宇宙》所述,人類將如何逃離另外一個宇宙。
  • 奧斯卡科幻片《星際穿越》給出完美答案
    其實,這句非常經典的詩詞被用在了一部經典科幻片《星際穿越》中。《星際穿越》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電影。在電影《星際穿越》中,老教授、布蘭德的父親留給他女兒布蘭德的最後一句話,就是這句詩。他希望女兒的宇宙探險隊能夠突破困境、保持著積極的鬥志、帶著人類最後的希望尋找到新的家園。
  • 星際穿越觀後感:我們就是外星移民 女主就是另外一個星球的女媧
    這些天最火的電影是6年前上映的近年來全球最硬核,豆瓣評分最高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本人之前錯過了影院觀看這部大片的機會,所以昨天興致勃勃地去影院全程觀看了本片。實在是太喜歡這部電影,所以便跨領域敘述一下本片的觀後感。(以下內容有劇透風險,沒看過影片的請慎重)
  •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2)
    人類目前的活動範圍仍然被限制在太陽系以內,一方面是受到自身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另外也要受到狹義相對論的限制。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規定,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大約為每秒鐘30萬公裡),人類駕駛宇宙飛船,無論使用何種動力手段(包括核動力),都很難接近光速。
  • 美國科幻大片,時隔六年再次全球上映,《星際穿越》你看了嗎
    2014年11月14日,《星際穿越》在全球上映,記得那時,我是和姐姐們一起去看的,還好女生都有帶紙巾的習慣,不然就尷尬了,因為我們哭得淚流滿面,這裡面讓人感動的點實在太多了。於是,在聽到它定檔重映的時間後,我們又去電影院看了一次,說真的,這種大片只有在電影院看才最有feel。
  • 電影《太空旅客》像青蛙一樣冬眠,人類可以實現星際旅行嗎
    看過星際類電影的朋友應該也幻想過自己可以去別的星球生活,地球的資源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完,所以我們得儘快找到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過現在面臨的問題,就算找到了這樣的星球,我們應該怎麼過去?電影《太空旅客》中,人類的飛船技術以及可以達到1/2光速,即便這樣的速度,還是差得很遠,因為有很多星球都是離我們幾十萬光年,幾百光年,而電影中的新家園2號行星也距離地球幾十光年,以1/2光速前進,至少的九十多年才能到達,在這期間人類是壽命是無法堅持到目的地。
  • 會穿越到另外一個世界嗎?
    其實這個名字非常容易讓人誤解,把它理解成為一種時空通道,認為穿過黑洞就實現了穿越時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場方程中的一個特解,支持這種特殊天體的存在,當然我們也不負愛因斯坦的預言,已經在深空中發現了黑洞的存在。
  • 為什麼《星際穿越》無可取代?
    2014年由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上映,此片一經上映,就拿下當年土星獎的十餘項提名。在豆瓣的評分,也是一直在上漲。為什麼《星際穿越》能成為很多科幻影片愛好者心中無可取代的一部片子呢?但其實人類對於黑洞知之甚少,沒人可以說掉入黑洞一定會被吞噬,黑洞本身也還只是一個理論。況且片中男主剛找到NASA時,就被告知用來穿越到其他星系的蟲洞是突然出現的,研究人員認為是『他們』放的。從男主掉入黑洞中的五維空間時,和機器人塔斯的對話也可以知道,這個黑洞和五維空間也是『他們』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