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不變的情懷:愛國愛澳

2020-12-15 東方網

  東方網12月8日消息:今年12月20日,澳門將迎來回歸祖國10周年。這10年,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澳門有效實踐的10年,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切實落實的10年,是內地與澳門合作深化、互利共贏的10年。今天的澳門,經濟繁榮、民生改善、民主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新華社自12月7日起,特別推出澳門回歸十周年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2000年10月1日,澳門回歸祖國後的第一個國慶節,金蓮花廣場舉行了落成後的首次升旗儀式。此後,每天清晨8時,儀仗隊都會準時在這裡將國旗和區旗高高升起。

  國旗、區旗下的澳門,一派繁榮,一派祥和。

  再過十幾天,澳門就將迎來回歸祖國10周年的日子。在這個城市,愛國和愛澳已是不可分割的情懷,成為社會的核心價值。

  愛國傳統 源遠流長

  在澳門鬧市區的蓮峰廟旁,有一座已有12年歷史的林則徐紀念館,向人們講述著170年前林則徐巡閱澳門的往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紀念館主席龔樹根說,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感召著一代代澳門人,自1997年建館以來,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紀念館共接待各界人士約26萬人次。

  「澳門人愛國的光榮傳統,源遠流長。」澳門中華教育會副會長劉羨冰說。

  在抗戰中,澳門進步華人與華人團體紛紛開展各種行動,響應祖國的號召,參與抗日救亡的各種活動,包括捐獻籌款、派粥贈衣、開辦義學等。澳門50多個社團聯合成立「澳門學術界、音樂界、體育界、戲劇界救災會」(簡稱四界救災會),組織百人下鄉宣傳,以喚起民眾,齊心救國。

  1938年10月廣州陷落,大批難民湧入澳門,1941年12月香港被日軍佔領,澳門人口由戰前15萬人激增至高峰時的45萬人,其中大部分進入澳門的人屬於貧苦無依的逃難者。面對祖國災難和困棲澳門的難民,澳門民間社團伸出了大愛之手,他們或義賣、義演勸募徵集錢物;或收容難民施粥派衣……

  劉羨冰說,澳門人在抗日戰爭的年代裡與祖國人民心心相連,在這場偉大的世界性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偉大的民族解放鬥爭中,澳門人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盡了自己應盡的責任,無愧於國家民族,也為下一代樹立了榜樣,留下光輝史跡。

  在澳門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產生出數量龐大的社團,構成了澳門社會的顯著特徵。翻閱這些澳門社團的章程,愛國愛澳的主題躍然眼前:

  《澳門市販互助會章程》的宗旨明定:「團結小販行友,愛祖國,愛澳門。」

  澳門婦女聯合會章程寫著:「本會以增進澳門婦女愛國愛澳、團結、關心社會、服務社會、辦好婦女兒童福利事業及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為宗旨。」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會歌中唱道:「愛國旗幟高高舉起,團結維權立場堅。」

  ……

  長期從事澳門社團研究的澳門理工學院副教授婁勝華認為,澳門的華人社團具有愛國傳統,長期的澳葡統治不但沒有湮滅華人社團的愛國意志,反而使自覺關心祖國與民族的前途命運成為澳門社團共同的行動特徵。

  1987年4月,中葡兩國籤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澳門進入回歸祖國的過渡時期,澳門民眾愛國熱情因此得到空前釋放:參與基本法的起草、諮詢與宣傳;參加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籌備;迎接與慶祝澳門回歸。

  從一名中學教師有幸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李沛霖感嘆說:「這幾十年來能盡心盡力做些事,父親對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1950年,作為新馬路上一家百貨公司職員的李沛霖的父親,曾與其他店員一道,排除萬難,堅定地升起了一面五星紅旗。李沛霖說,澳門「愛國愛澳」的傳統如此堅實,是和「愛國愛澳」的老前輩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

  家國情深 風雨同舟

  「澳門回歸後社會環境更為寬鬆、兼容,『一國兩制』、『愛國愛澳』、求同存異、互利共贏等社會核心價值,開始生根壯大。」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楊允中說。2009年5月,楊允中所在的研究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接近50%的受訪者認為愛國愛澳是現階段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不無自豪地說,澳門本身愛國基礎在歷史上是比較好的。回歸以後,澳門人對國家的感情從各方面大大增加。正是因為澳門廣大居民對國家的感情有一個非常深厚的基礎,才會堅定不移地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更好地實施「一國兩制」方針。

  2009年2月25日,經過澳門特區立法會的細則性討論和表決,《維護國家安全法》獲高票通過,並於3月3日起生效。

  澳門特區積極履行基本法賦予的憲制責任和神聖義務,彌補立法空白,全面承擔起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廣大澳門市民在立法過程中所凝聚和展現出來的愛國愛澳情懷,成為特區持續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財富。

  與祖國風雨同舟、攜手同行,在過去10年中,成為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各界最大的共識。他們滿腔熱忱地和全國人民一道為奧運的成功舉辦,為「神舟」飛船的成功發射搖旗吶喊;當汶川地震以及各種冰雪、洪澇、乾旱災難襲來的時候,他們全情投入,向受災同胞伸出援手。據統計,截止到2009年11月19日,澳門特區援助四川地震災區重建項目已達95個,共計40.7億元人民幣。

  為慶祝新中國60華誕和澳門特區成立10周年,今年初澳門基金會推出了名為「家國情懷」的社團、學校慶祝活動計劃,獲得社會各界熱烈響應,563個社團、學校遞交了活動津貼申請表,近40萬人次的市民報名參加相關社團、學校組織的1639項「雙慶」活動。

  愛國愛澳 薪火相傳

  「經過多年來的推動,澳門居民對基本法及愛國愛澳的意識不斷加深。」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理事長崔世昌說。

  澳門回歸10年來,作為民間團體的基本法推廣協會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履行宣傳推廣基本法的責任和義務,持續地與法務局、民政總署和教青局合作舉辦一系列座談會、培訓班,並在內地13個省市舉辦了「歷史的跨越」圖片展覽。

  「澳門推行愛國教育行之有效,與新中國成立前後一批愛國學校與團體在澳門紮根有深厚淵源。」李沛霖說,回歸後,澳門與國家關係更趨緊密,每間學校均將愛國教育視為培育學生完美人格、推行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澳門特區政府修訂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將「愛國愛澳」、培養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確定為教育總目標,從立法角度將民間的自覺行動轉化為法律訂定要求。

  澳門培正中學具有120年的辦學歷史。校長高錦輝告訴記者,特區成立後,學校集中資源,更徹底地推行「愛國愛澳」教育。他說,過去10年,祖國大事不斷,特區政府把握時機,大力推動多項愛國教育活動,如邀請國家航天員來澳,並與學生座談,增強了學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學生的愛國情懷不斷高漲。

  澳門特區政府教青局德育中心主任梁雪恩介紹說,回歸以來教青局重點推動了全澳學界升旗儀式、促進學校愛國愛澳教育資助計劃等9項愛國愛澳教育的工作項目和支援計劃。

  已推出兩年的「國防教育營」吸引了來自26所學校逾5600名學生參加。參加了今年暑期「國防教育營」的學生黃婧怡說,10天艱苦而充滿樂趣的集體生活,是她生命中難忘的回憶。「我們的意志得到鍛鍊,我們會用在這裡培養的性格、品質來應對未來的挑戰,不辜負祖國和社會的殷切期望」。

  正如澳門培正中學初三學生廖藹妍在一篇題為《家國情》的作文中寫道:「祖國日益富強,澳門日益繁榮。繁榮的小城,依然安寧、和平。能生長在如斯的小城,是一種幸福。親愛的祖國啊!我相信,在您強壯有力的臂膀下,澳門,生我育我的地方,將會安享每一個十年!」

  澳門回歸以來高等教育學生人數增長近3倍

  新華社澳門12月7日電(記者徐超)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7日表示,澳門回歸祖國10年來,高等教育課程學生人數由1999年的約8500人增至今年的逾3.2萬人,澳門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澳門回歸以來,高校數目增至10所。適齡人口的毛入學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階段進入大眾化階段,並向普及化階段邁進。

  師資力量方面,澳門高等院校教學人員由1999至2000學年的783人增至2008至2009學年的1951人。特區政府支持各院校延聘海內外資深教授到澳門任教,並鼓勵本地教學人員深造。

  10年來,各院校致力完善辦學設施,部分院校還建立專門研究所或實驗室。同時,各院校與國際知名大學籤署學術交流、交換生、合辦課程及科研合作等協議。隨著教學質量日漸提高,部分院校的課程在國際上獲得肯定。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表示,澳門回歸後,各院校開辦的不同層次高教課程大幅增加,還開辦各類文憑和證書課程以及職業技能培訓。為鼓勵市民升讀高等教育課程,自2000年起,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提供升學輔導服務,多次舉辦大型高教聯展及升學講座等。

相關焦點

  • 愛國愛澳:澳門人的家國情懷
    題:愛國愛澳:澳門人的家國情懷  新華社記者 陳君  國慶65周年前夕,澳門塔石廣場上樹立起一座三層樓高的「國慶牌樓」。在兩旁棕色歐洲古典建築的映襯下,這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大紅牌樓格外醒目,引來不少澳門市民和遊客駐足留念。
  • 新詞話澳門 澳門人的愛國愛澳情懷
    澳門與內地的交流互通日益密切,澳門人愛國愛澳的情懷也日益濃烈,新詞話澳門就為您講述澳門人澳門情,聽聽他們的「煲冬瓜」,體會一下「搬車」,再看看「
  •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特別報導】祖國好,澳門必定越來越好!
    拿國旗是為了更有儀式感,紀念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這個特殊的節日。」她說。  澳門科技大學的3名內地大一學生,今早5時多就起身,專程從學校趕來。「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藉助大灣區的發展政策,我們趕上了好時候,所以選擇來澳門讀書。相信澳門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也祝願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張同學說。  人潮久久未散,歡聲笑語不斷。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_新華網
    【中國心 澳門情】心繫祖國 同心築夢當年,老一輩的澳門人每年建牌樓歡度國慶,而今天,新時代的澳門青年接過愛國的旗幟。 《焦點訪談》新澳門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20年來,澳門經濟和社會飛速發展,成長為一個朝氣蓬勃的現代化都市,「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斐然。在這塊土地上,愛國愛澳的家國情懷始終如一。
  • 「沒有祖國,哪有澳門?」
    回歸20年,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澳門民眾的心也與國家更緊密地連在一起。如今,每逢國慶和回歸紀念日等重大節慶日子,特區政府就會在金蓮花廣場舉行由特警護旗隊、儀仗隊、警察樂隊等聯合參與的隆重升旗禮。澳門市民會自發前往升旗儀式現場,向國旗和區旗敬禮致意。濃濃的家國情懷始終縈繞在一代代澳門人的心中,愛國愛澳的精神從回歸前延續到今天。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點讚澳門」主題活動在澳門盛大開啟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1月2日晚,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點讚澳門」主題活動晚會在澳門菜農子弟學校合唱團優美的童聲中盛大開場,容納1200人的澳門巴黎人劇院座無虛席。
  •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今日發行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今日發行 2019年12月20日 14:14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導讀:中國郵政定於2019年12月20日發行《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3枚。
  • 澳門回歸20周年的日子 市民爭相購買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郵票
    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20周年的日子,集郵愛好者以爭相購買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郵票來慶祝這一歷史時刻。她說:「已經想好了,分別將回歸首套、回歸10周年、回歸20周年的紀念郵票一起做個首日封,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懷抱。」
  • 何超瓊:愛國愛澳是何家家訓 澳門明天一定更美好
    何超瓊: 愛國愛澳是何家家訓 澳門明天一定更美好  澳門回歸20周年 高端訪談  澳門是何超瓊成長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何鴻燊發家之地。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在這樣的「雙慶年」捐獻馬首,不論對澳門還是對何氏家族,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 澳門啟用首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
    澳門特區首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16日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揭幕啟用。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等出席揭幕儀式。賀一誠在致辭時說,青少年是澳門特區未來發展的生力軍,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 想要《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明天起,貴州這些地方購買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日,作為收藏佳品的郵票當然不能缺席。12月19日,中國郵政發布消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日當天發行《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3枚。全套郵票面值為3.90元。需要提醒收藏愛好者的是:這套紀念郵票從發行之日起只銷售6個月。
  • 澳門喜迎回歸祖國20周年
    【環球時報赴澳門特派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葉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300名小朋友在大三巴牌坊前唱起《七子之歌》,將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傳到全世界。17日,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這首歌再次在網絡上傳唱,戳中很多人的淚點。
  • 慶祝回歸祖國20周年 澳門全城喜氣洋溢
    隨著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的到來,澳門街頭的喜慶氣氛達到高潮。漫步大街小巷,鮮豔的五星紅旗和綠色的澳門特區區旗迎風招展。主要街道兩旁的燈柱上,中文和葡文字樣的「慶祝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標識分外醒目。
  • 父女兩代演繹人生「苦盡甘來」,澳門大學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原創...
    本劇是澳門青年學子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創作的話劇,感恩國家和人民70年來面對困苦仍奮發圖強,致敬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通過戲劇向全國人民展示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成果。
  • 人物誌:愛國愛澳楷模馬萬祺:一片丹心向祖國
    (新中國70年)人物誌:愛國愛澳楷模馬萬祺:一片丹心向祖國  中新社澳門9月20日電 題:愛國愛澳楷模馬萬祺:一片丹心向祖國  中新社記者 龍土有  「國家國家,祖國是國,澳門是家」,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對祖國赤膽忠心,畢生愛國愛澳。
  • 愛國愛澳 文化傳承——澳門濠江中學書法教育
    當習主席在接到濠江中學英才學校一幫小學生寫給他的信後,很快就於當年「六一」前回信給小學生們,欣然應允在澳門回歸20周年,出席慶祝活動時,到濠江中學作客。12月21日習主席在百忙中到澳門視察濠江中學英才學校視察,他在濠江中學看到的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這堂課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對此評價為「歷史課意義非凡,也有的放矢,抓住了歷史的要點和教育的要害。」
  • 廣東省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音樂會在廣州舉辦 李希等觀看演出
    12月16日晚,廣東省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音樂會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辦。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省政協主席王榮觀看演出。本場音樂會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港澳辦聯合主辦,是廣東省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系列重要活動之一。
  • 澳門特區首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揭幕啟用
    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郭鑫)澳門特區首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16日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揭幕啟用。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等出席揭幕儀式。
  • 澳門首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揭幕啟用
    中新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 龍土有)澳門首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16日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揭幕啟用。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等出席揭幕儀式。
  •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鑄就濠江輝煌
    10月1日,澳門特區政府在金蓮花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愛國愛澳薪火相傳「我們的主要食物和水,都是依靠祖國內地供給的。」「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祖國內地也第一時間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