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澳的天空,簡單而淳樸的生活

2020-12-12 等待太漫長

大澳的天空

近期一直被工作及一些事情煩擾,終於到了要收拾心情的時候。大澳,據說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地方。位於香港大嶼山西面的一個小漁村。建於水上的「棚屋」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在水上用木和鐵皮蓋的簡陋房屋。所有的「棚屋」都是靠幾根木樁在水上支撐著,簡單而淳樸的生活方式。

早上經過兩小時的車程,大巴緩緩的開進了大澳村邊的停車場。長長的海堤內是大澳的漁港,港內幾艘漁船相互依偎著象是在聊家常的漁民。海堤邊上可以坐船環鎮遊,運氣好還可以看到珍貴的中華白海豚。聞著海風吹來的味道,我走進大澳街市街。街市上的老婆婆在熱情的叫賣著紫貝天葵飲料,酸溜溜有點甜味道像山楂。兩邊的店鋪都是賣海產的,還有幾間是賣貝殼工藝品的。當然不能不提這裡的蝦膏和蝦醬。蝦膏炒通菜,饞ing....在大澳還有一種好吃的「隱姑茶果」,有甜的(豆沙餡)和鹹的(肉鬆餡)。買了茶果和小包的炭燒魷魚,邊吃邊走感受街市的喧鬧。

站在可以開合的吊橋上可以遠眺大澳港灣和漁村,兩邊的「棚屋」沿著河湧蜿蜒而去。少不了又「謀殺」了不少「菲林」,應該是「快閃記憶體」才對。因為三條河湧把大澳隔開兩地,以前大澳人要到對面,都要使用「橫水渡」。就是木船上的工作人員用力拉動繩子,把木船拉到相距約幾米寬的河湧對岸。現在為了方便交通,所以才建了這座可以開合的吊橋。

過了吊橋沿永安街信步閒逛,經過了關帝古廟和天后古廟。路邊有間「STANLEY WORKSHOP」,店主應該是大澳本地的藝術家。進去邊聊天邊欣賞了他很多作品,當然也買了些明信片留作紀念。一路走來竟然有點餓了,碰巧路邊有間冰室——「永生冰室」。「永生」?好特別好有懷舊feel,箇中含義不清楚也不好意思問。坐下吃了一碗水餃米粉和喝了一杯紅豆冰,老闆娘還好客地介紹說牆上貼有大巴的時間表。邊吃邊留意到牆上貼的雜誌剪貼,原來這裡的水餃和奶茶很出名。不過水餃確實做得不錯,奶茶本想嘗嘗可太熱還是選了紅豆冰。

從冰室出來,繼續沿村中小路一路步行。可能吃飽喝足了、可能路上人越來越少了、可能心情放鬆了,有點懶洋洋的....路邊木桌上兩隻曬太陽的小貓在睡著午覺,真想和他們一起無憂無慮地生活著。村裡的人家多不關門,民風樸素治安應該不錯。路上碰到都是老人家居多,很多都是在門口坐著閒聊或看著來往的行人。可能年輕人都到市區工作了,而老人卻留下來了。只要你有興趣和時間,老人可以整個下午和你聊家常。

正當我一路走來,感覺是不是前面沒有什麼景色的時候。忽而柳暗花明,小路一轉,原來已經走到了漁村的另一個出口。就像所有的小村一樣,村口無一例外都有塊空地。當然也有可以乘涼的「榕樹頭」。(一般村口空地上都會種上一棵茂盛的大榕樹,方便村民在樹下休息聊天)坐在「榕樹頭」下面的小椅子,迎面飄來陣陣海風,陽光透過榕樹葉子的空隙一縷一縷射下來。前面大嶼山下是大澳的紅樹林,不知道是什麼驚動了,一群白鷺從紅樹林飛起,盤旋一圈又回到樹上的窩。邊上兩個小孩騎著小自行車晃晃悠悠地沿著長堤向前面的小島騎去,隱約看到島上鬱鬱蔥蔥的樹木下有間古廟。(楊侯王古廟)天,好藍....雲,好白....風,好爽....

飲食:

紫貝天葵(飲料)茶果,有甜的(豆沙餡)和鹹的(肉鬆餡)水餃米粉奶茶紅豆冰/綠豆冰漁村海鮮

住宿:

在漁村內的人家都會找到門口貼著牌子:有空調房出租。

(大澳漁村)

(大澳棚屋)

相關焦點

  • 香港大澳漁村 領略東方威尼斯淳樸風貌
    想親睹香港難得一見的水上棚屋,便要前往位於大嶼山西北端的大澳漁村。平實的土地無法給蜑民帶來安全感,遂使他們在潮汐漲退的海床上以木材搭屋,水上棚屋由此而來。此後,蜑民世代在水上棚屋聚居,延續至今。從梅窩或東湧搭乘公交車,約一小時到達大澳漁村。
  • 行攝香港大澳 淳樸水鄉歲月悠悠(圖)
    2012年,隨著《舌尖上的中國》席捲全國,香港大澳漁村也以其美味蝦醬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影片中幾個畫面著實令人印象深刻:黃昏中,一艘艘斑駁的漁船緩緩駛回碼頭,面容安詳的疍家老奶奶認真仔細的製作著美味蝦醬,還有那一排排具有水鄉風情的棚屋,有別於香港國際大都市的繁榮喧譁,大澳水鄉處處體現著淳樸的氣息……
  • 走在大澳的天空下
    大澳的天空大澳是遠離香港城市中心的小漁村,位於珠江出海口東面,與澳門隔江對望。如今這裡仍然保留成片的棚屋群。香港開埠初期的漁村風貌,彷佛就在眼前。早在香港開埠之前,大澳早就已經是家人的聚焦地。家人以船為家,以捕魚為生。後來大澳附近的民,在海灘搭建起棚屋,用來安置老人和孩子。早期的棚屋就像墊高的船蘋,葵葉拱頂,柚木板當石柱,用料極其簡單。棚屋建在漁村中間的河道兩旁,棚屋人家的日子簡樸寧靜,木質結構的房子戶戶相連,有的通道更會穿過鄰居的客廳或廚房,所以鄰裡之間親如一家。
  • 體驗愜意漁村生活 盡在香港大澳旅遊攻略
    一部TVB電視劇的《大澳的天空》,首先香港大澳這個小漁村帶到了人們的視線中。而後,不少電視臺例如韓國的KBS電視臺都來大澳進行拍攝。不少遊客也去了香港大澳,寫下了不少遊記。香港大澳至今仍然保存著漁村的風貌,坐著遊船在大澳旅遊,不同以往香港給人繁華鬧市的印象,在這裡你可以體驗愜意的漁村生活,品嘗地道的風味美食。
  • 記憶香港 大澳漁村最淳樸的生活住吊腳樓 騎自行車 用木頭燒飯
    此次香港行的第一站是大澳漁村,因為大澳漁村遠離市區在香港的最北端但相對來說靠近機場,所以我下了飛機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張八達通卡,建議多充值一些,因為香港的很多地方如便利店都能用八達通卡刷。大家印象裡面的香港都是高樓大廈的現代化建築,但到了大澳漁村你會發現這裡的生活和大家印象裡面的香港完全不同,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在這裡卻是海上吊腳樓。從機場坐是s10小巴到東湧終點站,東湧最有名的就是購物,在地下兩層分別有行李箱的寄存處小的十元兩小時,大的二十元兩小時,我們兩個20寸的行李箱裝進了小小箱子,真是良心啊。
  • 你可能看過TVB的《大澳的天空》,卻還沒去過大澳
    它是香港相對最遠的常住地,雖然處於西化的繁華都市,卻依然保留了濃鬱的中國漁家傳統。大澳的歲月,與居住在裡面的老漁民一樣,總有帶一種滄桑感。比起其他離島,它更小一點,人也少很多。至於景色,不能算是很震撼,但是有蔚藍的海水、和煦的暖陽、與眾不同的水上棚屋,到處晾曬的蝦膏和鹹魚。
  • 漁歌唱晚 香港大澳水上棚屋
    想親睹香港難得一見的水上棚屋,便要前往位於大嶼山西北端的大澳漁村。平實的土地無法給蜑民帶來安全感,遂使他們在潮汐漲退的海床上以木材搭屋,水上棚屋由此而來。此後,蜑民世代在水上棚屋聚居,延續至今。從梅窩或東湧搭乘公交車,約一小時到達大澳漁村。大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村,大澳村落被一條河道分隔,河堤兩旁是百多年前由漁民蓋搭的棚屋。棚屋建築在豎立於水面的木柱之上,戶戶相連,櫛比鱗次。漁民多以舢舨出入,漁村的淳樸風貌歷歷可見,使大澳享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大澳居民大部分是客家人,以捕魚為生,過著寧謐質樸的水鄉生活。大澳曾是香港的主要漁港和駐軍鄉鎮,也是百年來漁鹽業的重地。
  • 昂坪的纜車,大澳的天空,不一樣的香港
    昂坪市集昂坪市集就有大巴車站,搭乘21號巴士能夠直接到大澳,車程約20分鐘大澳是 香港 現存最著名的漁村,因為《舌尖上的 中國 》也讓很多人知道了大澳的存在,那裡有蝦醬,是 香港 看日落最好的地方,而我們不過是想看看繁華之外的別樣 香港 。
  • 香港 遠去的大澳風情
    作為香港的第二大離島,大嶼山太出名了,因為天壇大佛,因為新國際機場,還有迪士尼樂園。但如果想真正了解香港的離島風情,卻應該走進深藏在大嶼山西面的一個古老的小漁村——大澳。   大澳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那些立在海水與陸地之間的高腳棚屋。棚屋,是建在海灘上的一種木壁鐵皮小房,過去都以木柱作支腳;改用水泥樁柱是近幾十年的事。
  • 碰碰帶路 香港大澳蝦醬尋味之旅~
    香港系一個沿海城市今日我要介紹嘅系一個漁村呢個漁村系香港現存最出名嘅一個漁村享有「香港威尼斯」之譽呢個漁村就叫大澳棚屋系大澳嘅標誌網上稱為「香港最為獨特的景觀之一」其實大澳就系一個架系水上面嘅村落由一間間棚屋連成嘅村落香港發展迅速
  • 香港篇-大澳漁村
    如果想找個原生態的地方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欣賞自然風光,慢悠悠的度過一天,大澳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地方。大澳是大嶼山上最早被開發的漁村,現在依然保留了當年古樸的風貌:縱橫交錯的水道,碼頭,密密麻麻的棚屋。此外還有寺廟,餐廳,小吃,海鮮,特產店,還有這兒著名的大澳文物酒店,都是必逛的地方。大澳位於機場方向,距離市區就挺遠了。
  • 香港大嶼山、大澳漁村(一日遊)
  • 大澳漁村:別樣的香港印象(組圖)
    在香港的某個角落,我邂逅了她的另一種美。那是一個叫大澳的地方,位於香港大嶼山的西北端。漫步在大澳漁村木質的小橋上,看著往返的悠悠的小船和漁民……小村故事也很多。  「香港威尼斯」漁村真面貌  大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村,仍保留了香港開埠初期那古樸的漁村面貌。
  • 【香港旅遊】去大澳漁村,看看100年前的香港!
    100多年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漁村。她不僅保留了一百年前香港的模樣,還幾乎不為港外遊客所知。大澳村落被一條河道分隔,河堤兩旁是百多年前由漁民蓋搭的棚屋。棚屋建築在豎立於水面的木柱之上,戶戶相連,櫛比鱗次。漁民多以舢舨出入,漁村的淳樸風貌歷歷可見,使大澳享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
  • 吃貨遊大澳
    大澳的天空文/筍婆
  • 香港大澳漁村~香港威尼斯,棚屋,交通路線分享
    疫情期間的香港,周末遠離城市的喧囂,去離島走走也是很好的解壓方式。當然還是要戴好口罩的。好久前就想去大澳,大澳的路途較為奔波,我是暈著車走進大澳漁村的,密密麻麻的水上棚屋,縱橫交錯的水道於橋梁,到處晾曬的蝦醬和海鮮,這些都是大澳標誌性的風景線,沉積著香港漁區歷史文化。大澳漁村給人淳樸和悠然的感覺。在大澳,可以租漁船遊覽大澳,近距離觀看棚屋。大湧橋,一座鐵製的吊橋,也是大澳的標誌之一,還可以出海看白海豚,至於能不能看到海豚,就得拼運氣了。
  • 香港大澳漁村
    大澳是香港上最早開發的漁村之一,有「香港威尼斯」之稱。建於水上的「高腳屋」是這裡一大特色,居民以小艇穿梭來往。
  • 香港離島特寫:大澳的水上人家
    「望沿岸處只見小屋遍布,大澳化水彩美麗圖;看廟宇,歷遍風霜滿路途,壯懷善心天天有善報。」一首以香港十大自然勝景為主題的廣東歌曲,描繪出大澳這個位於香港大嶼山一隅的百年村落。作為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大澳以其錯落的棚屋、蜿蜒的水道、窄細卻喧囂的街市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更為香港多元化的城市風格增添一筆古舊質樸。
  • 香港大澳 回不去的是故鄉
    像歷史殘存的一個切片,大澳就這樣孑然遺立在繁華都會的背面。架在水面之上的村落、鐵皮搭建的大棚、匯入大海的綿延水道,演繹著時光倒流的往事。它的存在,給了我們一個懷舊的據點。  同行的一車乘客,不消片刻就在村口消失了——顯然多是本地居民。
  • 香港遊玩 | 香港最後的水上人家——大澳棚屋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面是香港國際機場,西北面是南中國海。大澳,有非常多的標籤:香港」威尼斯「《龍的傳人》拍攝地香港最美落日觀賞地香港現存唯一的棚屋漁村距離港澳珠大橋最近的陸上村莊鹹魚、蝦醬和魚肚」大澳三寶「產地怎麼樣,有沒有覺得每一個標籤都值得動身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