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邊上最後一段青石板路的老宅滇菜 被這些昆明超級吃貨找到了

2020-12-12 饞客

由一段老昆明的青石板路,引發的一系列「超級吃貨覓食事件」

據超級吃貨爆料,昆明翠湖邊上發現了一段至今保留完好的青石板路,此路名為「登華街」已被相關部門立牌保護!

沿石板老街往裡走幾步,登華街22號的一個老宅院子裡剛開業一家「摯味滇菜」餐廳,城市裡古香古色的特質,引得無數吃貨都想進去試試看!老宅與青石板和諧共處數十年,這不到100米的路面,承載了多少老昆明的記憶!

登華街青石板路位於昆明翠湖社區黃公東街中段,形成於清初、為一斜坡街道。原登華街青石板路東起華山西路,西至黃公東街,沿此路可登上五華山,故名。民國時期因交通需要進行了維修拓寬。現存登華街青石板路長69米、寬52米總面積約360平方米。登華街青石板路見證了老昆明街道的歷史風貌,是一處重要的研究昆明城市建設史的實物資料。

走過青石板路,跟饞客一起進去參觀一下!

@ 庸人彡咼:登華階,去布滿青石板的老街道尋找一個昆明味道的四合院!

@唐僧250: 登華階摯味滇菜…這是昆明翠湖邊最後一段民國青石板路,難得一見的昆明老街歷史風貌。在這古老的民居裡,呈現最傳統的滇菜,時光倒流民國停留,一切都回到了那個年代。

一樓4-6人小聚嘗鮮餐位

一樓8-10人聚會大圓桌

@七月:翠湖邊上最後一段青石板路上的老宅滇味餐廳『登華階·摯味滇菜』

跟饞客去二樓看看!

@庸者無敵:一段石板路,兩三老友,四壇土酒,七八小菜。還有什麼意見?

二樓獨立小聚包間

二樓內室嘗鮮餐位

二樓寬敞雙桌大包

@南方云:昆明,最後的石板路,登華階摯味滇菜,雲南最大吃貨的聚會!提前過中秋,老朋友相約登華階,老有所樂敘友情!

二樓可容納12-16人豪華獨立包間

開餐前,把酒安排一下!

「苦盡甘來」、「步步高升」、

「大展宏圖」、「松山雨露」…

都是3-8年的佳釀美酒,看上哪壇跟我說!

『登華階·摯味滇菜』夏嘗山貨野生菌,秋冬進補黑山羊,春食百花品魚鮮,四季應景飲食;資深滇菜大廚掌勺,每天採摘新鮮食材、應季蔬菜瓜果,傳統手工技法,保質保量無添加,烹煮經典老滇味!

農民刺身黑魔芋 | 農戶手工魔芋,刀功片成薄片,鋪於冰盤,黑而透亮,肥膘質感,爽脆有韌,素食佳品!

滇味涼米線 | 在雲南宴席上,有「無涼米線」這道「大菜」不成席之說,大小宴席都會有意識去準備這個菜!紅綠絲、手撕雞絲、昆明甜醬油、白芝麻油辣子,一樣都不可以少!宴席吃得好不好,一拌便知曉!

雲南傳統汽鍋雞 | 雲南滇菜美食名片之一,排前三,一道知名功夫菜!欲得「芳香四溢」鮮湯,要看花了多少功夫!選上好雞材,配建水紅陶汽鍋,無需加水,數小時蒸汽萃取鮮雞精華原汁,化為湯水!湯色透亮,黃金油珠浮於其上,湯鮮味美!

彌勒風味殺豬菜

大理夾沙乳扇

酸辣鯽魚

肉醬炸花生

金錢雲腿洋芋餅

泡椒薄荷炒紅豆

銅鍋油燜臭豆腐

山珍炸春卷

涼拌見手青野生菌 | 雲南的野生菌大多有一定天然毒性,特別是「見手青」,處理不好「就不是見手發青」那麼簡單了!有數十年滇菜烹調經驗的主廚,經過安全的技法處理,融合了咱雲南家常涼拌菜,研發了這道超級吃貨們「拼死也要吃」欲罷不能的山珍美味,既有雲南熟悉的風味,又保留了野生菌的天然質感,開胃爽口!你敢點,就敢給你上!

涼拌青頭菌

老昆明滷拼

千張肉

汽鍋蒸肉餅

銅鍋洋芋燜飯

紅糖八寶飯

銅鍋小鍋米線

野生菌土雞湯鍋 | 湯底選材講究,火候有道,熬燉時間充足,湯鮮味美!配上野生菌拼盤,八樣時鮮山貨盛滿簸箕!

來自大山深處的山貨健康雲南美食,時鮮高品質野生菌滿簸箕,散養土雞熬燉數小時,先喝雞湯後煮菌,雞湯清亮純正,20分鐘後的菌湯微濃鮮美,好滋味僅為挑剔的舌尖!趁季吃足!再不吃就快沒了!

昆明五華區翠湖公園翠湖南路登華街22號院內『登華階·摯味滇菜』

相關焦點

  • 雲南青石板路的美麗與哀愁
    在保山板橋鎮青龍古街,有一條雲南保存最完好的青石板路。行走這條老街,仿佛穿越回百年前。街上有百年茶館、百年糕點店、老當鋪、老藥店……還能從青石板上遺留的馬蹄印感受到古道的繁華和輝煌。在城市建設蓬勃發展的今天,雲南的青石板路還剩幾條,今天小明帶你一一探訪。
  • 昆明老青石板路不多了 市民說:這是城市的記憶
    前天,我們條形碼報導了昆明祥雲街在進行汙水管改造時,發現了疑似明清風格的青石板路。新聞播出後,市民向《都市條形碼》欄目反映:在翠湖周邊還能見到類似的青石板路。按照市民的指引,記者順著翠湖周邊的府甬道、黃公東街、利昆巷、節孝巷、大梅園巷走了一圈。
  • 昆明祥雲街挖出老青石板路初步判斷是清末民初遺蹟
    徐世昌在觀察現場後告訴記者,經初步判斷,發現的青石板路應該是清末民初遺蹟,也是市區內老城遺蹟的殘存部分。但由於青石板路距離近代新建的排水管網很近,徐世昌擔心這些青石板路在以前的施工中就已經受到了破壞,並不是完整的路面。  青石板路的發現位置在車流、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涉及該片區的電力、排水等市政配套設施的地下鋪設,青石板路上方也僅有40—50釐米的填土,滲水十分嚴重。
  • 昆明翠湖周圍美食篇(2020)
    夏天到了,雨季到了,各種旅遊愛好者、美食探索者、網紅打卡狂魔、填滿昆明大街小巷打卡、狂吃海塞、交配交的朋友...微信上找我打聽美食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昆明主城區其他地方我不清楚,翠湖周邊作為傑瑞菌的根據地,倒是可以給大家推薦出幾家過得去的美食打卡點。網絡上流傳的昆明網紅打卡景點,除了冬天餵紅嘴鷗的滇池海埂大壩,其餘基本上都在昆明翠湖周圍。
  • 昆明美食街,吃貨們必備哦
    在品牌美食的空白地區西市區,近年出現了大批滇味酒樓,以興苑路為主,滇禧園、千禧園、新昆閣、一品滇、五十年老昆明西山店、天禧酒樓等近10家大型滇味餐廳,他們與著名的重慶小天鵝火鍋、故園滇西菜餐廳、千鳥餐吧、曲靖花鰱魚、凱裡酸湯雞、江南春、龍子彪辣子雞等許多老品牌,讓西市區的美食開始興旺起來。金碧廣場旁的曲靖花鰱魚莊,把一個花鰱魚賣得排隊,去晚了就沒有座位。
  • 城市記憶,帶你走進昆明老街
    位於錢王街小銀櫃巷的馬家大院,曾是滇軍名將、昆明第一任市長馬鉁先生的住所。「一門三將,三迤之家」,青石板天井,雕梁畫棟的「走馬轉角樓」。搖滾客和嬉皮士們在這裡爭相展現才藝,文青們計劃著圖書館和博物館之旅,獨行俠在青石板和小洋房中穿梭。傍晚從翠湖公園逛出來,你不但能看到老派的二胡、戲曲,還能看到最酷的廣場舞大媽,倫巴與恰恰,給人以極大的心靈震撼:昆明old ladies,講究。
  • 走馬雲南之八——翠湖之昆明印象
    本次走馬雲南的起點是昆明,可起程很匆忙,都沒有來得及好好看看昆明,只是在一位大學老同學的陪同下繞翠湖轉了一個圈,經老同學的介紹得知了翠湖邊上擁有的人文底蘊。講武堂、龍公館、西南聯大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當時心裡就有了一個想法,行程結束時再來好好看看!這天是走馬雲南的最後一天了,頭天晚上到昆明,第二天中午的飛機就要離開雲南。只得利用早上的這段時間去翠湖轉轉了。
  • 滇菜的精髓?昆明美食的紫青雙劍?若沒吃過簡直是妄談雲南美食!
    作為一個狂熱的吃貨,我長期奔走於不同地域,一旦離開昆明,有一種少數民族特色美食是一定會讓人想念萬分的!不是米線!也不是野生菌!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個美食絕對是大部分昆明本地人的心頭好!回族,作為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昆明的回族菜館我想大部分來旅遊的遊客都忽略了!昆明回族菜館的美食絕對可以代表一部分滇菜的精髓!
  • 遲來的分享~昆明最好吃的年夜飯丨超級吃貨FB
    年後,我們再次來到翠湖省科技館內的春曉主題餐廳,#饞客美食超級吃貨福利試吃活動#給大夥補個年飯~小黑藥汽鍋肉餅。映月雞。煳辣酸菜野生大青魚。
  • 昆明豪宅的變遷:從翠湖回到翠湖
    前段時間,一宗翠湖的老宅交易引發了熱議。  2020年11月13日,翠湖邊翠康園一套21年樓齡的二手房法拍,歷經3小時166次競價,最終以總價440萬成交。 而其周邊的翠湖俊園等小區二手房均價更是在3.6萬/㎡左右。
  • 五一長假不用去人多的地方,打卡昆明的這些地方吧!
    作為昆明最具人氣的文化圈,翠湖坐擁眾多名人故居,如袁嘉穀故居、朱德故居、盧漢公館等。其中,不少老宅會館已改造為餐廳,如石屏會館、一棟洋樓等,坐在其中品嘗滇味,懷舊又愜意。推薦遊覽時長1小時,如需探訪翠湖周邊小店、老宅及餐館,建議多留半天時間。
  • 路八妹帶你吃昆明之片區美食篇:五華區美食
    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路八妹每天的日子都是在糾結「早上吃什麼?」「午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
  • 昆明浪漫街景,昆明藍花楹 藍霧樹觀賞地推薦
    上世紀80年代藍花楹引入昆明,每年夏、秋兩季各開一次花,藍紫色的花是藍花楹最顯著的特色,花朵一簇簇密密地從高高的枝頭上低垂下來,頗有些清悠、寧靜、深遠,甚至帶一點點清麗脫俗的感覺。在昆明,栽種藍花楹較集中的地方不多。不過,仍然有幾個地方已頗具規模,今天就向大家推薦幾處。
  • 遊記:古老的青石板路,精緻又整潔
    腳下的青石板路,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歲月風雨的侵蝕,也不知道走過了多少鄉人遊客的步履,雖然有點凹凸不平,但是依然整齊而堅固。你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不經意間,你就會到了一條小巷,或者是沿著往下的石階便到了河邊的碼頭。
  • 終於找到昆明最正宗的泰國菜了
    點擊上面藍色小字【微昆明】快速關注作為泰國友好鄰居,大昆明的泰國菜雖然多得挑花眼,但正宗的太少,人們對五花八門的老口味又都起了膩
  • 碼上來吃:吃貨品評新派滇味
    滇菜尊重食材的本味,輔以"鮮、辣、香、濃"的烹飪,在我私心看來,它絕不輸給任何一個菜系。不論是自家人吃,還是招呼遠道而來的朋友,我絕對首選滇菜。昨天晚上,#碼上來吃#吃貨團成員就來到了位於高新區海源北路上的朋聚小炒,一起品味新派滇味的獨特魅力。沿著一條曲徑通幽的小道進去,餐廳就藏在花園裡,遠遠邊聽得人聲鼎沸。
  • 昆明翠湖旁200年以上的舊餐館,飯菜好到逆天,提前預約4天才吃上
    今天小編就特意為小夥伴們找到了翠湖邊,超有特色的一家湖畔餐廳介紹給大家,景色、美食都是分母,你的感覺才是分子,性價比多一半來自你的感受。翠和久居坐落在昆明翠湖南路132號(店名內意:城中碧玉,美味久居),面朝碧波蕩漾的翠湖,有100年以上的歷史,1997進行了很大的修建,不然還是百年前的樣子,在這裡可品下午茶,可用餐,可飲各類酒。
  • 昆明這10座有腔調的餐廳,居然曾是這些名人的家
    現狀石屏會館結束了使命後,從精緻的私房菜演變成了一家適合宴客的滇菜餐廳,三進院子處處都是古典的景致。現狀現在飛虎樓已成為一家以飛虎文化為主題的滇菜餐廳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過手米線、土鍋子、稀豆粉油條其實昆明那些被改造成餐廳的故居遠遠不止今天提到的10處,而群眾對它們的評價更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些老建築作為餐廳使用,後廚汙染和龐大人流,無疑是對老建築的傷害,既不利於保護也沒有體會到文化價值。
  • 探討與推動:滇菜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
    2020年12月18日,由昆明學院、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滇菜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學院舉辦,來自餐飲產、學、研各界行家裡手齊聚一堂,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滇菜產業的發展思路,凝聚發展共識。   雲南大學馬列部金子強教授以「滇菜產業發展思考」為主題,分析了消費市場升級帶來的新特點、新需求、新變化,並通過雲南餐飲企業發展實例,分享了新形勢下從「滇味」到「滇系」的品牌鍛造,從綠色原樸到品味提升,從打造特色餐飲、名品需張揚等守正創新的有效途徑和舉措。
  • 來昆明旅遊怎能不來翠湖,翠湖周邊好景點,順帶看看聶耳故居
    翠湖周邊如果你問一個老昆明人,市裡哪兒最好玩,十有八九,他們會說翠湖。著名作家汪曾祺說:「沒有翠湖,昆明就不能稱之為昆明了.... 翠湖是昆明的眼睛...足見翠湖之於昆明的不可或缺。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昆明剩下的傳統老街區和老房子已經不多。但在翠湖周邊, 在曲裡拐彎的巷弄裡,還保留著老昆明的許多印跡。這些印跡是這座城市文脈賡續的見證,適合喜歡歷史的人慢慢尋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