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最美7大古鎮古村,江淮流域地運河都市處古韻留芳

2020-12-11 古村記

江蘇,淮安。

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歷史悠久。

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美譽。

一起來看看這片古老大地上的7處最美古鎮古村。

1 河下古鎮

位於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河下古鎮是淮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古鎮了,按淮安當地人的說法,這裡可以稱之為「進士之鄉」。因為這裡不但是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出生的地方。此外,在明前兩個朝代,這裡還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以及12名翰林,真可謂是人才輩出。

走進河下古鎮,撲面而來的是歲月留下的滄桑感,遙想2000多年前,春秋大國之一的吳國大王夫差為了北上中原,爭霸天下。特意開鑿了溝通連接長江和淮河之間的邗溝,而下河古鎮就在這樣的環境裡慢慢的隨著水利的便捷而成長了起來。

河下古鎮至今還保留著老街坊、石板路,沒有商業氛圍,除了祖祖輩輩居住於此的居民,便只有柴米油鹽的市井生活。

仔細說起來,河下古鎮最出名的莫過於吳承恩故居了。吳承恩故居卻並不是很大,這小小的空間裡,陳列著客廳、書房、臥室等部分。很難以想像,吳承恩老先生就是在這樣簡陋的環境裡創作《西遊記》的。在故居裡,還有一座名為美猴王世家藝術館的地方,這裡是陳列美猴王孫悟空的最佳扮演者六小齡童以及他身世的地方,走進這裡,可以更加深度的了解《西遊記》扮演者六小齡童以及他家族的一些故事。

2 平橋古鎮

平橋古鎮,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美食、鄉土及漕運文化」底蘊。平橋史稱平河橋,坐落在古城淮安的運河線上,被譽為「千年歷史文化古鎮。」

據《山陽縣誌》記載,公元560年就有了平河橋的稱謂,古鎮平橋,素有厚重的政治遺存。

明清時代,平橋作為「運河之都」老淮安的南大門,建有平河橋護鹽關、巡檢司,駐有重兵守護的「平橋大營」,設有朝庭派遣、大權在握的千總官。更為世人注目的是,康熙大帝六下江南,往返皆經平橋留下佳話。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十一次駐蹕平橋,有感而發寫下數首詩篇,其中《平橋》一詩詠道:「初駐遊龍第一程,平橋騁望綠波平。迎鑾黎庶肩摩溢,舟水相關喻眾情。」平橋古鎮入口牌坊對面,現有迎龍亭。

平橋古鎮有很多的歷史遺蹟,東聖寺原名東聖院,又被稱為兜土庵,始建於明末清初,相傳清玉琳國師曾在此弘法。建築巧妙,構思獨特,後因戰火毀了建,建了又毀。現在的東聖寺是當地佛教信徒於1998年開始復建的,佔地 15畝,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

3 呂良古鎮

呂良鎮位於金湖縣境北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此前身是宋代一個姓趙的大官按棋盤格局所建,名為「棋盤鎮」。

在元期的時候,呂良鎮是一處水陸交通要道,商旅雲集,集市繁榮,女將候梅榮駐防期間,嚴懲惡霸,架橋鋪路,鑿溝理水,做了許多有益小鎮的事,後人因懷念她的功績,將她架設的那座橋稱為「女娘橋」。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將「女娘橋」誤傳為「呂良」。

呂良鎮最大的特色莫過於棋盤街。雖說棋盤街格局全國並不少見,但在這方圓二三百裡地帶卻是少有的。棋盤街大致呈正方形,街四周是四條護街河,相當於大棋盤的外邊框。護街河內,貼河建有西街、南街、東街、北街四條街,擺下棋盤的格局。西街與東街之間,是一條南北向的街心河,酷似棋盤的繩印。

4 板閘古鎮

板閘因運河而生,繁榮輝煌明清兩朝數百年,留下豐厚文化遺存。

板閘鎮由名聞遐邇的板閘「淮關」而得名,居兩淮之咽喉,貫淮揚之通衢,中穿運河,環衛淮城,是我國明清時期負責全國稅收的第一大關。京杭運河板閘鈔關始建於明朝宣德四年,當時是全國七大稅關之一。

鈔關的地理位置是「面湖背海、左江右河、關居其中」,淮安榷關為維繫明清兩代朝廷的繁盛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整整輝煌了近400年,直到海運開通,鐵路興起,大運河逐漸失去了南北運輸主要通道的作用,才逐漸削落,直到1931年被當時的民國政府撤銷。如今,淮安鈔關遺址被國務院命名為京杭大運河江蘇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蔣壩古鎮

蔣壩鎮歷經千年風雨,蒙懸湖浸潤,得萬物滋養,猶如一副歷史悠久的畫卷,滄桑而又厚重,又似一首輕快的漁歌,清純不失韻致。

古鎮四面環水,依湖而建,不是江南勝似江南,明媚斑斕,鬧中有靜。遍布青條石的老街,聳立著青瓦蓋頂、紅漆夾牆、古木承重、歲月留痕的古建築,原汁原味地透著漁家風韻,佇立古街的老樹,溫柔般地注視著古鎮的變遷與輝煌。

田園漁桑、小橋流水、溪河湖蕩、清新的空氣,加上天然豐饒的花果禽魚,百姓生活舒怡寧靜、純樸簡單、快活和諧。

遊走蔣壩古堰森林大氧吧,遍嘗洪澤湖野生魚蝦,體驗著蔣壩人慢動、慢享的生活方式,在這裡,你會感受到久違的安寧與和諧……

6 龜山古村

號稱千裡長淮第一村。小小的村莊,沒有城市的繁華,卻飽含城市遺失的靜謐與溫婉。

初到龜山村,不禁被每家每戶的石頭房吸引,在這裡好似進入了石頭的世界,石凳、石階、石池有序排列方圓數千平方米,石頭砌築的房屋更顯得樸素真實,野趣天然。石階曲徑由南向北延伸,仿佛把人們帶入了曾經的遠古時空。

漫步石頭鋪就的路,各種樹葉飄落在此,一片自然映趣躍然眼前。

在龜山,更可目睹御碼頭、百牛潭、巫支祁井、淮瀆廟、淮瀆碑、移建安淮寺碑等古淮河文化遺蹟,古韻時光分外美好。

7 堯帝古城

依託於金湖縣塔集鎮的堯帝時代的上古文化為主,新建設的懷古之地。

堯帝古城主要由「一軸、兩河、四個文化節點」組成,一軸即一條人文大街,建設古城街景。兩河即尋夢河和荷花溪。四個文化節點包含上古文化園、聖德廣場、廟會廣場、受禪廣場等,使人們穿越時空,感受上古文化各種文化禮儀。

主要景點有城門樓、迎賓亭、聖德廣場、城隍廟、文廟、廟會廣場、上古文化園、堯王殿、受禪廣場、受禪臺、望福塔、堯母祠、古戲臺、過街樓、尋夢河、荷花溪等。

古村記獨立編輯,部分圖文來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淮安印象,江淮運河之都,優雅平和的歷史名城
    淮安,這座江淮之城,是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城市。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曾經是漕運、鹽運的要衝。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如今優雅平和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歷史悠久的運河之城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
  • 江蘇淮安城市,曾是京杭大運河畔的繁華都市,未來有望再次崛起嗎
    這個城市是淮安市,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 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市圈緊密地包圍著城市, 位於古淮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點,國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淮安的發展現在比以前大了,但GDP的總量一直在省內相對靠後的位置,被定義為三線城市, 儘管如此淮安是江蘇省內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 淮安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 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市圈緊密地包圍著城市, 位於古淮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點,國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示範城市
  • 運河三千裡,最憶是淮安
    淮安市裏運河文化長廊2020年大暑 攝於江蘇淮安取淮之「水」,取安之「女」得玉汝於成之胸襟取淮之「佳」,取安之「寶」得物華天寶之佳境包容天下 崛起江淮這裡,是淮安總結淮安,可以用四句話北起大閘口、南至堂子巷,總範圍45平方公裡,核心區總長度15.6公裡,包含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兩處遺產點(清口樞紐、清江大閘)和一處遺產河道(淮揚運河淮安段)。
  • 淮安印象,江淮運河之都,優雅平和的歷史名城
    淮安,這座江淮之城,是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城市。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曾經是漕運、鹽運的要衝。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如今優雅平和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歷史悠久的運河之城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
  • 【淮安城市驗客】品美食、遊運河、逛古鎮,盡在江蘇淮安
    歷史上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淮安人文薈萃。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遊記》作者劉鶚等。
  •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江蘇:書寫運河發展新華章
    打開江蘇地圖,中國大運河流經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淮安、徐州、宿遷8個城市,「因運而生,因運而盛」,是運河沿線城市的共同傳奇。當時代巨輪航行到新的歷史起點,江蘇如何書寫大運河新的錦繡華章,如何打造大運河「江蘇樣板」,保護、傳承、利用好這條華夏的文化血脈、經濟動脈?
  • 江蘇省「最落寞」的城市,京杭大運河畔的繁華都市,如今淪為三線
    江蘇省「最落寞」的城市,京杭大運河畔的繁華都市,如今淪為三線,說到我國最發達的地區,很多人認為的應該是廣東、浙江這樣的省,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江蘇省, 江蘇省的經濟總量總是被廣東省控制著,但江蘇省不得不說小身體真的含有很大的能量,雖然面積很小,但一直很難維持這麼強的實力。
  • 古鎮「嘉年華」 點燃千年運河「夜經濟」
    為弘揚千年運河文化,助推夜間經濟,淮安區以千年運河為主題,以運河畔的千年古鎮河下為載體,精心策劃了為期10天的古鎮「嘉年華」活動。伴隨著琅琅的應答聲,淮安首屆運河文化旅遊大使選拔公開賽也在「嘉年華」中拉開了帷幕,20名青春靚麗的年輕選手輪番上場,各展才藝,展現了江淮女子溫潤如水的風情。
  • 不同於太湖流域,獨特裡下河水鄉民俗文化是江蘇另一顆璀璨明珠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這個江淮明珠。其實,這源於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一年中秋之夜,八仙之一張果老施展法術將唐明皇送上廣寒宮遊玩,由於護駕神龍突患疾病,不能回宮,喜鵲仙子銜來仙草為老龍療傷。作為答謝,老龍用尾巴甩出了一個碧波萬頃的湖泊,供喜鵲們棲息,這就是喜鵲湖的由來,其實也就是今天位於江蘇省裡下河地區泰州姜堰區的溱湖。
  • 江蘇省「最落寞」的城市,京杭大運河畔的繁華都市,如今淪為三線
    江蘇省「最落寞」的城市,京杭大運河畔的繁華都市,如今淪為三線,說到我國最發達的地區,很多人認為的應該是廣東、浙江這樣的省,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江蘇省, 江蘇省的經濟總量總是被廣東省控制著,但江蘇省不得不說小身體真的含有很大的能量,雖然面積很小,但一直很難維持這麼強的實力。
  • 江蘇淮安:千年運河,奔騰煥發時代風採
    一輪明月照古今,一條運河串起了江蘇淮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淮安,每一寸土地都讓我愛得深沉!「學習強國」今日推薦「淮安人文...
    今天「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共同推出的「每日人文地圖」欄目中展示了「淮安人文地圖」快來戳地圖,一起尋覓淮安的美!淮安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地處淮河與京杭運河的交匯點,被譽為「運河之都」。
  • 因運河而興,也因運河而衰,有2千多年的文化古鎮,如今怎麼樣了
    因運河而興,也因運河而衰,全盛時與蘇杭揚並稱繁華都市的典範,有2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如今怎麼樣了?河下古鎮,坐落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西北河下街道,曾名北辰鎮。2、商業重鎮清代朝廷在此設淮北鹽運分司,派官駐守淮安管理鹽政。沿海地區所產的淮鹽,全部運往河下,經檢驗抽稅後分運各地銷售。河下因此成了鹽運碼頭,淮安成了淮鹽集散地,演變成了重要的商埠。於是山西,陝西,安徽,江西,福建等地的大批商人,紛紛到淮投資鹽業,逐漸在淮安定居下來。在乾嘉時期,商業繁榮,商人不斷增加,還吸引了人數眾多專門從事運鹽的苦力。
  • 曾是淮安繁華千年的古鎮,有2500多年歷史,貴為5A卻十分冷清
    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家鄉,是久負盛名的運河之都、名人輩出的文脈之地、聞名遐邇的美食之鄉。來淮安,看京杭運河,賞江淮文化,品淮揚名菜,遊洪澤湖。2200年歷史的淮安,有14座古鎮,今天就重點為大家介紹一下河下古鎮。
  • 江蘇連雲港最美5大古鎮古街,山海港城相擁處古韻飄香
    江蘇,連雲港,古稱「海州」。因面向連島、背倚雲臺山,又因海港,得名連雲港。這裡,還是《鏡花緣》、《西遊記》的文化起源地。一起來看看這片古老大地上的最美5處老街古鎮。1 連雲老街連雲老街大多數都是民國時期的建築,當時因為靠山臨海,所有建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大塊石頭為主,所以沒有江南那種青磚黛瓦的秀氣風格,更多的是透著漁家人的粗獷之美,也別有一番風情。
  • 四川自貢最美7處古鎮古街,「鹽味和古韻」至今依昔美好
    千年鹽都「因鹽設市」之地,處處可見水路碼頭、重鎮林立。如今,在自貢依然保存著許多「鹽味和古韻」依然飄香的古老鎮子,穿行其中,如若穿梭時光,依昔可見當年繁華榮光。這裡7處最美的古鎮古街,你可曾去過幾個?3 牛佛古鎮自貢牛佛古鎮,素有「九街十二巷,中間有個鴨兒凼」之稱,是首批四川歷史文化名鎮。沱江繞鎮流淌,形如太極,環抱古鎮,鎮內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自古以來是沱江流域重要的口岸和商埠,川南最大的集鎮之一。
  • 江蘇所有古鎮都在這裡了!想去玩的趕緊收藏了!
    今天,讓我們走進江蘇的這29個古鎮,在這個季節,它們將驚豔你的雙眼。 1、窯灣古鎮 京杭大運河上的「小上海」 窯灣古鎮,在京杭大運河與駱馬湖交匯處,三面環水、歷史悠久,被稱為「小上海」。 在古鎮流連時,仿佛緩緩推開了一副沉寂多年的歷史畫卷:一座座哨樓威嚴聳立,獵獵戰旗呼啦啦作響。
  • 運河之都,水城淮安
    這條河道南起今揚州市以南的長江北岸,北至今淮安市淮安區淮城街道的禮字壩附近,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條運河。它的開鑿,不僅溝通了長江和淮河兩大流域,更將長江以南地區和中原地區緊密聯繫在一起。 這二者的開挖,加上永濟渠、江南運河的開鑿,標誌著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得到貫通。黃河、淮河、海河、長江、錢塘江五大獨立的水系,首次通過運河,連接成一個大水系,中國南北方的交流大大加強。
  • 安徽六安最美10大古村古鎮,皖西之地人文古韻悠遠流長
    安徽,六安,皖西之地。別稱「 皋城 」,處於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這裡,從遙遠的漢武帝起名為「六安」之時起,人文悠遠流長。一起來看看這片土地上最美的10處古村古鎮。3 上畈村朱家灣金寨縣湯家匯鎮上畈村,有一處頗具皖西建築風格的古村落建築群——朱家灣古村,環山依水。始建於明末清初,經歷了400年風雨,依然模樣未改,一牆一路、一屋一瓦處處流露著歷史的印記。
  • 淮安農家小妹隨口一說的上聯 竟難倒了乾隆皇帝
    本期來到淮安 帶你走上這座運河古城的探尋之旅! 千年運河古鎮的文字謎題,連乾隆皇帝都對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