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珊瑚海,卻輸了太平洋戰爭,日本因為這一仗失敗,被拖累70年

2020-12-14 老特有話說

2019年一部叫《決戰中途島》的戰爭電影上映,在當年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電影播出後,軍迷們對於中途島海戰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多軍迷都認為,中途島海戰就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實際這種想法不完全正確。

了解太平洋戰爭歷史的人都清楚,在中途島海戰之前,還有一場珊瑚海海戰比中途島更為重要。因為這場海戰不但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4艘重型航母,更為關鍵的是日本為了打贏珊瑚海海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對美國珍珠港發起了一次偷襲行動,這場行動給予美太平洋艦隊以沉重打擊。襲擊之後美國一直在韜光養晦,也在積極尋找機會反擊日本聯合艦隊。

時間進入1942年,此時日本聯合艦隊已經牢牢掌握太平洋戰場主動權。在整個太平洋上有多達10艘日本重型航母,如果美國海軍和日軍正面交鋒,擊敗當時日本海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美國海軍當時制定了縝密的阻擊戰計劃。

1942年5月4日,美軍情報部門獲悉,日本聯合艦隊出現在珊瑚海海域,時任美軍太平洋艦隊尼米茲果斷命令弗萊徹海軍少將率第17特混艦隊(「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艦載機140餘架,巡洋艦5艘、驅逐艦9艘),在珊瑚海阻擊。

次日上午,美軍特混艦隊在珊瑚海海域和日軍艦隊狹路相逢,雙方展開了為其3天的激烈海戰。此戰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重型航母被擊沉,約克城號航母遭到重創,不得不返回珍珠港修理。日軍方面祥鳳號輕型航母被擊沉,但兩艘重型航母,翔鶴號和瑞鶴號損失輕微。對比雙方戰損情況,美國顯然是失敗的一方。

然而珊瑚海海戰終究為日本輸掉太平洋戰爭埋下了伏筆,原因有三點。第一是精銳飛行員損失殆盡,第二是補給線太長,第三是戰略行動已經被美軍知曉。

首先,在珊瑚海海戰中,日軍損失了100餘架艦載機,更為關鍵的是,許多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戰死。這也導致在一個月後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菜鳥飛行員打主力,無法給予美國海軍航母精確打擊。

此外,因為珊瑚海的勝利,導致日本聯合艦隊繼續深入,導致補給線拉得太長。一個月後被以逸待勞的美軍在中途島予以毀滅性打擊。不但報了珊瑚海一箭之仇,還徹底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爭局面。

當然,我們不應該忘記,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情報部門對日軍行動計劃的破譯。這才有了後續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和前線的炮火連天不同,諜戰往往能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在二戰當中,中途島和珊瑚島海戰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戰爭已經過去75年,但我們不應忘記這場人類浩劫。對於珊瑚海海戰,各位網友們還有什麼印象深刻經典時刻呢?可以留言給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何發動太平洋戰爭?因為他們看地球儀時,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在二戰史上日本曾經做了一件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兒,令現在的人十分的好奇。當時日軍的幾十萬部隊都陷在中國戰場上,和中國軍民打起了消耗戰,越打到戰爭後期他們的武器裝備還有物資就打得越匱乏。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悍然發動了第二場戰爭,太平洋戰爭,而這次他們找的對手可就比當時的中國要厲害得多的美國。
  • 伊恩·託爾: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這是同日軍作戰時一個重要的科技優勢,並且大大抵消了日軍水面艦隊憑出色的技術、訓練和魚雷武器所獲得的優勢。 在這場戰役中,雙方各損失了六七百架飛機,但被擊落後重新救起的飛行員人數則完全不同。盟軍在索羅門群島損失了約420名飛行員和機組成員,而日軍損失的人數是美軍的三倍還多。從1942年5月的珊瑚海戰役以後,日軍的機組損失人數就一直遠超盟軍。
  • 日本贏了日俄戰爭,為什麼出兵幹涉蘇俄革命,卻以失敗告終?
    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了中國東北的利益,大打出手。結果俄國打敗了,不得不讓出巨大的權益給日本。日本也因為這一仗,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然而短短十來年後,日本和蘇俄又一次爆發了戰爭。這一次是日本武裝幹涉蘇俄革命,結果灰溜溜地被蘇俄趕了出去。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近日,電影《決戰中途島》上映,引發了對這場戰爭的回憶。中途島被普遍認為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因為這次戰役重創了日本海軍的主要機動作戰力量,讓戰局開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美國和日本兩者在資源量上完全不成比例。埃塞克斯級在3年就建成了16艘所以即便贏得了中途島戰役並消滅了美國的航母,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態勢也只能是改善而沒有決定性的改變。日本首先既不能將兵力集中到中途島,因為南太平洋、印度洋仍有需要,而日本羸弱的兩棲投送能力和有限的海軍航空兵也令其難以奪取夏威夷。
  • 人類戰史上首次航母大對決—珊瑚海海戰,太平洋戰爭中最公平一役
    從數字的角度,日本海軍顯然取得了珊瑚海海戰的戰術上的勝利。在日本看來,美國的經濟潛力雖大,但轉入戰時規定還需要一個過程,預計美國1943年夏季才可能組織反攻,而日本完全有時間進一步推進戰線,擴大防禦圈。控制澳大利亞就是這一戰略的反映。日本陸、海軍一致認為澳大利亞將是英美藉以反攻的最大據點,但由於深陷於中國,日本陸軍根本無力出兵登陸澳大利亞,可行的選擇將是切斷其與珍珠港的聯繫。
  • 美國老兵回憶韓戰:當看到他們的雙腳時,就知道這場仗打不贏
    今年是韓戰爆發70周年,如今再回首這場戰爭,感慨萬千。韓戰不僅是中美兩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較量,也是我們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可以說,我們今天和平發展的環境,就是這一仗打出來的。
  • 《美日戰爭史》之珍珠港!日本以國運為賭注,贏了籌碼,輸了賭局
    當時的美國報紙宣稱,「日本已用政策做出決定,要與我們為敵」了。美國人看日本的眼光一天天的冷淡下來,禁運措施一天天的嚴重。1941年7月,日本佔領了中南半島南部,此舉打在了英美得七寸,美國立即做出了反應,凍結了日本在美國得全部資產,接著又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向南獲取石油得計劃還沒有成功,先把自己得石油給斷了。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據統計,1893年日本政府的財政總收入為8500萬日元,而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當中,日本的總預算為2.5億日元。當然日本是存不下這麼多錢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短期高利率國債。通過這些國債,日本才擁有了充足的軍費打這一仗。
  •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走得最錯的一步就是其第一步:偷襲珍珠港
    並不是說他們偷襲珍珠港惹到了美國才導致失敗,因為在太平洋他們遲早要和美國面對面;而是他們在並不正確的指導思想之下偷襲珍珠港且取得成功,使這種錯誤的指導思想得不到更正,以致一錯再錯,到後來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失敗的到來。
  • 二戰1945年日本就投降了,太平洋戰爭卻打到1947年?
    目前帛琉警方的海上船隻,幾乎都是外國所捐贈,不過美麗的帛琉也曾經被太平洋戰爭的戰火蹂躪,苦主不是在這裡,而是在南部,頗受潛水者熱愛的貝裡琉。這裡曾經經歷戰火,兩軍鏖戰73天,損失都非常慘重。只是美軍攻陷貝裡琉後,只把這裡當作菲律賓的側翼,並沒有在此進行明確的戰略規劃,因此貝裡琉戰役被認為是太平洋戰爭中激烈,卻也相對沒有意義的一場戰役。倒是日軍此役初試以地形優勢誘敵深入的洞穴作戰來取代灘岸決戰,雖然打輸,卻也讓美軍損失慘重,曠日費時,這個戰法遂成為後續作戰時日軍的主要戰術,在硫磺島、衝繩戰役中都採取類似手段。
  • 日本打贏中途島戰役會怎樣?或將一舉攻佔夏威夷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月8日發表題為《如果日本打贏了中途島戰役會怎樣?》的文章,作者為班傑明·戴維·貝克,編譯如下:傳說(這很可能是杜撰的)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軍演人員曾很多次重新推演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顯然,失敗的總是美軍。這場戰役的勝利幾乎比二戰期間的其他任何一場戰役都更多地依賴於情報、作戰計劃以及(最重要的)運氣的僥倖組合。
  • 一巴掌打在美國臉上,喊痛的卻是蘇聯。這就是韓戰
    一場戰爭,有時候,明明戰打贏了,事後看,實際是輸了。比如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戰術上來說,的確是一場大勝戰。但也正因為偷襲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最好偷口,最後日本完敗。現在看,珍珠港之戰其實是日本輸了。
  • 越南戰爭,美軍打贏了所有戰役,為什麼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越戰的起因是美蘇爭霸,因為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暗中較量,讓美國集結南越軍隊與蘇聯援助的北越軍隊進行對抗,美蘇兩國用局部戰爭來比拼軍事實力。但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明顯是有很大優勢的,他們打贏了所有戰役,但結局為什麼是美軍撤出越南,輸掉了越南戰爭?
  • 太平洋戰爭,為什麼連最強大的美國,打日本都打得那麼艱辛?
    太平洋戰爭,是指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之間,日本和以英美為首的盟軍在太平洋戰區發生的一系列戰役。這就意味著,直到此時美國也沒想過和日本在太平洋交戰,根本沒做好戰爭的準備,兵力和戰備都不是最佳配置。
  • 歷史上的今天——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由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日本空襲美國太平洋基地,美國對日宣戰後,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國也跟著宣戰,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
  • 美國越戰:贏了戰鬥卻輸了戰爭
    它最初是根據「多米諾骨牌理論」,從全球戰略出發,試圖阻止意識形態對手的擴張,同時「對一個垂危的政府用人工呼吸來搶救」,但在1965年3月,助理國防部長John McNorton就已提交了一份著名的備忘錄,指出美國在南越的目標是:「70%——避免一個使美國大丟臉面的失敗(對我們和作為保護者的名聲來講);20%——不讓南越(及其鄰國)落入中國之手;10%——允許南越人民享受一種更美好、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為何日本只和印度打了一仗,就老實撤退了?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一共波及了61個國家和地區,而在亞洲,中國更是作為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戰場,展開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亞洲另外一個國家印度,在當時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樣參加了二戰,當時更多時間,只不過是作為修養補給的後勤基地,而日本雖然推進到了印度的家門口
  • 珊瑚海之戰,美軍損失大於日軍,為何卻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文/滅霸他爸偷襲珍珠港,打殘美國太平洋艦隊之後,日本全面出擊,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將東南亞、中太平洋等廣大地域和海域納入版圖,1942年5月,日本企圖攻佔紐幾內亞的美軍基地莫爾茲比港,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交通線,孤立澳大利亞,美日雙方在珊瑚海進行了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的大戰。
  • 太平洋珊瑚海戰役,美日航母你死我活的較量!
    作為同盟軍主要有利條件的美國情報部門,已發現日本計劃的主要線索,因此尼米茲海軍上將把他所有的兵力都派往南方——自珍珠港出發的兩艘航空母艦,「約克敦號」和「列剋星敦號」,再加上一百四十一架飛機(四十二架戰鬥機和九十九架轟炸機),還有兩群護航的巡洋艦。另外兩艘參加空襲東京後返航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和「大黃蜂號」,也奉命趕赴珊瑚海,但是到達過遲,不及投入戰鬥。
  • 不止「中途島」,十五部電影速覽太平洋戰爭始末
    這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的重要一役,美軍從此由戰略防禦轉為進攻,日軍聯合艦隊風光不再。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為首的邪惡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為首的協約國進行的戰爭,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導火索,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結束,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其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硫黃島戰役、衝繩戰役等都被美國和日本多次搬上過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