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壇公園開放整整100年

2021-02-23 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1917年12月30日,《群強報》發表《開放天壇》的通告:「天壇為歷朝祀天之所,建築閎麗,林木幽茂,實為都會勝跡之冠。外人參觀向由外交部給予執照,而本國人士罕有遊涉。今者內務部特將天壇內重事修葺,平墊馬路,以期引人入勝。訂於陽曆新年一號,將齋宮、皇穹宇、祈年殿一律開放,任人購票遊覽。並拍照名勝處所,製成郵片贈送遊客。」

    

1918年1月1日,這座美麗的皇家殿宇,第一次作為公園向遊人開放。北京市民從四九城匯聚到天壇,熱情之高可想而知。

1918年前後的天壇祈年殿。西德尼·甘博 攝

1918年前後的天壇皇穹宇。西德尼·甘博 攝

1918年前後的天壇圜丘北望欞星門。西德尼·甘博 攝


1918年前後的天壇圜丘和燎爐。西德尼·甘博 攝

1918年前後的天壇公園內古樹蔭蔭。西德尼·甘博 攝

1918年前後,一個外國遊客遊覽天壇公園。西德尼·甘博 攝

天壇公園是繼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城南公園(先農壇)之後,第三個面向普通市民開放的皇家園林。

    

「公園」的概念,清末就已經引入中國。1905年,清廷派遣端方、戴鴻慈等三十餘人出使西方各國考察憲政。一年之後,出使歸來的端方、戴鴻慈等人連上三道奏摺,一奏軍政,二奏教育,第三奏就提到了修建圖書館、博物館、萬牲園、公園等公共設施。不過,當時清廷已是風雨飄搖,直到清帝退位,開設公園也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

    

民國肇始,內務總長朱啟鈐重拾開設公園的計劃。1914年,社稷壇經過修整和清理後,正式開放,得到市民熱情追捧。看到公眾對公園如此歡迎,內務部計劃繼續清理整修荒廢的皇家園林,將它們一一闢為公園。

1918年,天壇公園開放以後,壇門外有很多趴活的洋車。陶然野佬供圖  

天壇壇門。選自《西洋鏡:燕京勝跡》

祈年殿內景。選自《西洋鏡:燕京勝跡》

1924年至1927年,天壇祈年門內。西德尼·甘博 攝

1930年前後的天壇祈年殿。

1914年,袁世凱在天壇舉行祭天大典。圖為樂隊。選自《西洋鏡:燕京勝跡》

皇穹宇。選自《西洋鏡:燕京勝跡》

兩名女遊客在天壇祈年殿前留下倩影。

祈年殿內的藻井。選自《西洋鏡:燕京勝跡》

    

天壇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場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之後不斷擴建,清乾隆年間最終建成。天壇佔地達273公頃,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神樂署、犧牲所,各種樹木6萬多株,環境靜謐,氣氛肅穆莊嚴。清末雖然內憂外困,清廷仍然維持著對天壇的管理。

    

1913年元旦,為慶祝清帝退位一周年,北洋政府決定將天壇免費開放10天。京城立即掀起了一股「天壇遊玩熱」。

    

此後,民國政府對於如何利用天壇,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劃。由於天壇場地開闊,1913年、1914年,這裡舉行過兩屆華北運動會。1914年底,袁世凱還在天壇舉行過祭天儀式。此後,天壇無人管理,日漸荒疏。

    

兩名女遊客正準備離開圜丘,她們身後是欞星門。徐家寧供圖

1930年代的皇穹宇。赫達·莫裡遜攝

1930年代的皇穹宇背面。赫達·莫裡遜攝

1930年代的皇穹宇丹壁。赫達·莫裡遜攝

1930年代的皇穹宇配殿。赫達·莫裡遜攝

1930年代的皇穹宇內藻井。赫達·莫裡遜攝

1930年代的圜丘欞星門。赫達·莫裡遜攝

 

1917年,內務部再次把開放天壇提上日程。內務總長指示禮俗司:「現在祀天典禮業已奉令緩行,天壇地方關係古蹟,應趕於陽曆新年開放俾人參觀。」

    

內務部查清天壇樹木,給所有樹木掛牌編號,還測繪了天壇全圖。就在此時,張勳率領「辮子軍」進入京城,要擁立溥儀復闢。辮子兵屯兵天壇,進行到一半的整修工作不得不中止。不久,馮玉祥等人率領「討逆軍」殺到北京,兩股軍隊在天壇展開激戰。這一戰,天壇受損嚴重,許多樹木和古蹟遭到破壞。

    

「張勳復闢」的鬧劇收場後,內務部立即清理戰爭殘跡,並成立天壇辦事處籌備開放事宜。經過半年的籌備,1918年1月1日,天壇正式開放售票。

    

1959年4月,天壇。柯夏攝

1959年5月的天壇。柯夏攝

1959年6月,祈年殿內景。 柯夏攝

1959年6月的天壇。

剛剛開放時,天壇門票每張售價銀元3角,僕從入門證每張銀元1角,人力車入門證每張銀元1角,12歲以下兒童免費。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天壇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今年正值天壇開放100周年,這一古老的皇家壇廟園林已然褪去了皇家色彩,成為遊客心目中北京的代言人。

   

1959年,天壇公園航拍。袁克夫攝

1956年,天壇花圃。 李士民攝

1956年,天壇公園兒童運動場之一角。 雲像棉花糖一樣。馮文岡攝

圖 | 陶然野佬、《西洋鏡:燕京勝跡》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日報圖片庫、美國杜克大學圖書館、徐家寧

文 | 陳瑩


內容簡介

全書由《燕京勝跡》《美哉中國》與附錄三部分組成。

《燕京勝跡》初版於1927年,由胡適作序、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德齡公主參與撰文。共收錄北京建築風景照片70張,其中手工上色照片12張,首次展出中國宮殿廟宇華麗的色彩。在2009年的華辰影像拍賣中,本書以10萬元的高價成交,堪稱20世紀20年代*精美的攝影集之一。

《美哉中國》初版於1930年,共收錄中國各地*藝術性的照片42張。其中一張天空映襯下的竹葉照片,顯示出攝影師的功力完全不亞於歐洲任何一位大師。

附錄部分包含《天壇》和《常見之華人容貌》兩本相冊。《天壇》共收錄27張天壇主題照片,其中袁世凱祭天的數張照片十分珍貴。作者約翰·詹布魯恩為袁世凱祭天大典的官方攝影師。《常見之華人容貌》初版於20世紀20年代,收錄了攝影師卡特的24張中國人肖像照,記錄了當時底層人民的生活百態。

作者簡介

赫伯特·克萊倫斯·懷特(Herbert Clarence White,1896—1962),1896年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4歲時跟隨父母回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活。祖父母是著名的時兆出版集團的創始人。受他們的影響,很早就接觸到了出版和攝影。1922年秋,他來到中國,與孿生弟弟詹姆斯·亨利·懷特一起在北京一所語言學校學習,被民國總統引為座上賓。後至上海,在家族企業——時兆出版社任藝術總監,並成立懷特兄弟藝術公司,指導和培訓中國的藝術家。在華期間,他與弟弟一起,拍攝了4000餘張展現中國建築與風景的照片,先後出版了《燕京勝跡》(1927年)、《美哉中國》(1930年)兩本攝影集。

詹姆斯·亨利·懷特(James Henry White,1896—1954):早期經歷同哥哥一樣。他於1921年來到中國,離開北京後,成為一名專業攝影師,同樣任職於上海時兆出版社。他和妻子一起在北京、上海生活了8年。

趙省偉:《西洋鏡》《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系列叢書主編。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自2011年起專注於中國歷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報紙和書籍。

趙陽: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主要從事英漢翻譯工作。

于洋洋:吉林大學歷史系畢業,現就職於瀋陽音樂學院。

請點擊閱讀原文購買《西洋鏡:燕京勝跡》。「舊京圖說」特意為您向出版社申請了一個五折團購價哦~~

相關焦點

  • 天壇公園關門時間是幾點?天壇公園開放時間
    天壇公園幾點關門  天壇公園開閉園時間:  一、景點開閉時間  景點每日8:00開放  每年3月1日—6月30日:大門16:00,止售聯票,景點17:00,止售景點票,景點17:30關門  每年7月1日—10月31日:大門16:30,止售聯票,景點17:30,止售景點票,景點18:00關門
  • 西安天壇遺址公園免費開放了
    西安天壇遺址公園免費開放了 2018-02
  • 天壇文物騰退項目籤約率100% 將增加2公頃開放面積
    ,籤約率達 100%。騰退整治完成後,天壇對遊客開放面積將增加2.24公頃。  據介紹,世界文化遺產—天壇,位於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和求雨的重要場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皇家祭天建築群,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北京傳統中軸線重要遺產之一。  由於歷史原因,在天壇核心遊覽區內有20戶居民居住,建築面積約716.53平方米。
  • 專訪北京市天壇公園園長李高:到2030年,完整的天壇將會呈現在世人...
    天壇公園李高園長:2018年是天壇作為公園開放100周年,2020年則是天壇建壇600周年,天壇與故宮一樣均建於1420年,即永樂十八年,這一年朱棣遷都北京,建皇城和天壇。說起祈年殿在天壇的地位,要從1998年申遺成功說起,天壇發展歷程中經歷過幾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第一個時間節點是建壇之時,即永樂十八年。
  • 天壇公園:150株粉紅色杏花競相開放
    2017年3月17日訊,這幾天,天壇公園北門附近的杏林已經含苞待放,這可是咱北京市區內最大一片杏林,現存有150餘株。粉紅色的杏花競相開放時,花影繽紛,如雲如霞。天壇公園北門附近的杏林已經含苞待放,這可是咱北京市區內最大一片杏林賞花期:3月中下旬這幾天,天壇公園北門附近的杏林已經含苞待放,這可是咱北京市區內最大一片杏林,現存有150餘株。粉紅色的杏花競相開放時,花影繽紛,如雲如霞。
  • 北京天壇公園將增加2.24公頃開放面積
    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從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的,據悉,根據《2018年北京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重點任務》等相關要求,天壇公園還將在年內完成對廣利門和泰元門附近的壇牆修繕,並對園內的19個住戶完成騰退工作。在騰退修繕後,天壇內壇將完整恢復古代皇家祭壇規制。
  • 天壇公園今年開展百餘場科普活動
    在科普小屋前,一座兩米多高的「樂高版祈年殿」亮相,吸引了遊人的目光,來自天壇公園的科普講解員現場講起了天壇歷史、建築與文化的知識,還開展了趣味知識大挑戰互動活動……像這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天壇公園今年已經舉辦了百餘場次。「樂高版祈年殿」亮相科普小屋前,天壇講解員現場講解「在天壇公園裡,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寶。
  • 天壇公園開放百年展今開幕 明代鎏金銅編鐘等多時期實物展品展出
    今天上午,「古壇孕新生,名園惠萬民——天壇公園開放百年展」在天壇公園北神廚開展。同時,由天壇公園發起組織的紀念天壇面向公眾開放100周年系列活動也由此進入高潮。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位於天壇公園北神廚東殿,展廳面積近400平方米。
  • 北京天壇公園
    天壇公園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 天壇祈年殿等北京市屬公園20處核心景區恢復開放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為進一步增加遊覽空間,有序恢復公園休閒遊憩和文化傳播功能,29日起,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景區等20處園林景區及重點文物古建院落恢復開放。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這些重點景區、院落的室內展室展廳暫不開放。
  • 天壇文物騰退項目100%籤約 騰退後將擴大開放面積2.24公頃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池夢蕊) 8月20日,天壇文物騰退項目籤約正式啟動。三天內,居民籤約工作全部完成,籤約率達100%。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壇位於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和求雨的重要場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皇家祭天建築群,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北京傳統中軸線重要遺產之一。 由於歷史原因,在天壇核心遊覽區內有20戶居民居住,建築面積約716.53平方米。
  • 天壇祈年殿等市屬公園20處核心景區「五一」前恢復開放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發布,自4月29日起,北京市屬公園將陸續開放天壇祈年殿、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北海永安寺等園林景區、重點文物古建院落20處,室內展室展廳暫不開放。今天,頤和園、天壇公園、北海公園、香山公園、景山公園、北京植物園、玉淵潭公園均發布公告,自4月29日起,逐步恢復各重點景區、文物院落。首批恢復開放院落較大、相對開敞的園林景區、重點文物古建院落,涉及天壇祈年殿、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北海公園永安寺、香山公園碧雲寺、景山公園壽皇殿、植物園臥佛寺等。
  • 北京天壇祈年殿等景點恢復開放
    因疫情原因臨時關閉的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皇穹宇院落、圜丘3處景點自4月29日起恢復開放接待遊客(院內大殿、配殿等室內空間繼續保持關閉狀態)。 4月29日,一位遊客在天壇公園祈年殿前自拍。
  • 天壇公園的犄角旮旯,故事多!
    提起天壇公園,估計不管是北京人還是外地遊客,最先想到的是祈年殿、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等著名的、人滿為患的景點。今天下午,小清姐和窩窩,跟著天壇老住戶,群友王大哥和劉二哥一起,逛了些天壇公園裡犄角旮旯的地方,聽到了好多新鮮的故事,真是收穫滿滿的一天!
  • 天壇公園祈年殿等3處景點今起恢復開放 需提前預約攜帶證件遊園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董兆瑞) 因疫情原因臨時關閉的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皇穹宇院落、圜丘3處景點今日起恢復開放接待遊客。記者從天壇公園獲悉,為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加強遊覽秩序管控,給遊客提供安全、健康、舒適的遊覽環境,重新開放後的3處景點將實施實名預約購票和限流管控措施。
  • 北京公園年票,只需100元,全年暢遊16家公園,包括頤和園、天壇
    北京公園年票一、北京公園年票費用:分為100元的公園年票和200元的聯合年卡兩個票種。二、北京公園年票包含景點:100元年票包含:頤和園、天壇公園、中山公園、北海公園、景山公園、陶然亭公園、北京動物園、香山公園、北京植物園、玉淵潭公園、雙秀公園、國際雕塑園、大觀園、地壇公園、月壇公園、水立方,共計16家200元聯合年包含:
  • 北京18家公園免費開放 包括頤和園、圓明園、天壇等
    北京18家公園免費開放 包括頤和園、圓明園、天壇等  黃琨 • 2019-09-20 15:47:25 來源:前瞻網 E2618G0
  • 天壇公園旅遊指南
    天壇公園開放時間:開門時間:6點 靜園時間:21點門票價格:旺季15元(聯票35元),淡季10元(聯票30元),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憑本人老年優待證遊覽公園免收門票費(不含園中園,大型活動期間除外),殘疾人免收門票
  • 天壇祈年殿今起恢復開放
    因疫情原因臨時關閉的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皇穹宇院落、圜丘3處景點自4月29日起恢復開放接待遊客,院內大殿、配殿等室內空間繼續保持關閉狀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天壇公園管理處了解到,參觀上述景點需實名預約購票。
  • 天壇公園,你真的了解了嗎?漲知識了,天壇竟然還有這樣的一面
    天壇公園,始建於永樂18年,和故宮同時期的建築,你知道嗎,這裡還隱藏這當年朱棣遷都北京的秘密……不過,今天咱們說不說這,聊點別的歷史。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