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記者今天從東城區了解到,8月20日天壇正式啟動文物騰退項目籤約,三天內完成全部居民的籤約工作,籤約率達 100%。騰退整治完成後,天壇對遊客開放面積將增加2.24公頃。
據介紹,世界文化遺產—天壇,位於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和求雨的重要場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皇家祭天建築群,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北京傳統中軸線重要遺產之一。
由於歷史原因,在天壇核心遊覽區內有20戶居民居住,建築面積約716.53平方米。分別位於天壇公園西南側原北京市園林機械廠(15戶)、東南側泰元門(2戶)、北側綠化一隊辦公區(3戶)。這種狀況影響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完整性,不利於文物文化功能的發揮,同時還帶來安全隱患。2018年,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要求,東城區將社稷壇、太廟、天壇內住戶騰退等列入重點任務。
市公園管理中心、東城區政府共同做好前期住戶調查摸底,東城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和補償方案。
8月20日正式啟動籤約,三天內完成全部居民的籤約工作,籤約率達 100%。這是暨清華寺二期、社稷壇文物騰退項目之後,又一在籤約期內順利完成的項目,實現了中軸線遺產區範圍內重點文物騰退的良好開局。
東城區介紹,接下來將根據工作流程,對居民提供的資料進行資格審查、安排居民辦理公證手續、組織居民進行選房、發放周轉費等補償款。
待所有居民騰退後,公園將根據園內規划進行房屋拆除及環境整治工作,環境整治後將增加綠化面積18935.7平方米,擴大對遊客開放面積2.24公頃,最大限度恢復天壇歷史格局及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