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et Snap
Hi,bro~前段時間,成都太古裡的街拍視頻被外國網友搬運到了推特和TikTok,著實火了,讓許多沒見過世面的歪國人驚呼:「中國的大街上,隨時都準備好了上演時裝周」!
對於鐵皮人來說,這些在抖音、淘寶上隨時可以刷出來的視頻,早就不稀奇了,但看過之後,還是會對成都太古裡潮人們的穿著打扮嘆為觀止,難怪有網友評論道:「在太古裡,我就是一條土狗!」「沒點才藝絕活,都不好意思去春熙路了」。
越土味越尷尬,反而越火?
那麼為什麼成都太古裡能火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川妹子是出了名的火辣靚麗,而「天腐之國」的調侃,也反映出了成都男人在衣裝氣質上的講究和精緻。得益於休閒、包容的城市氛圍,成都人在時尚穿搭方面的造詣,確實毫不遜色於北上廣,潮人聚集的成都太古裡,也自然成為了「中國第一街拍聖地」,即便是疫情期間,這裡也始終是星光熠熠。
毫無疑問,這裡是天然的時尚T臺,時刻上演著走路帶風的帥氣小哥哥和靚麗小姐姐。
不過,翻看這些街拍視頻,我們還發現了更多尷尬的槽點:
下面這張圖,左邊看起來是黑幫大佬帶著老婆出街,旁邊配一保鏢,其實從左到右依次是淘寶發貨的、店長和客服,亂入的那位遛狗的,其實遠處也有個她自帶的攝影師,準備拍完發抖音。
隨隨便便就能捕捉雌性蜘蛛俠!話說,這蜘蛛俠腿都有姚明高了吧,身材比例都超越人類極限了。
在太古裡不止能看到現代人,隨隨便便也能見到《清穿王爺別太撩》~
一腳踏入太古裡,如果沒有頂級的外貌,那就上真功夫。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的人走著走著就劈叉了。
沒點真功夫都不好意思吃街拍這口飯,這旋轉跳躍我閉著眼的招式著實把旁邊拎著白菜的大媽嚇到了。
這身手,想必在少林寺做到方丈才退休的吧。
在太古裡,每個Chinese people 都會kung fu!我們普通人不配逛太古裡,十八般武藝要至少學會一樣才能出門。
長得不好看不會武功想要吸引眼球那就要靠足夠精彩的劇情設置。逛街看到自己前男友想起傷心往事落寞地丟下玫瑰花走掉,不得不說這花兒演技不錯。
一個喜歡跳舞勇於追夢的女孩,在大街上展示起了自己的舞蹈,你以為你跳舞很好嗎?擺正你自己的位置。
單人街拍太過乏味就來雙人的,雙人街拍的套路:女的一直回頭看鏡頭,男的突然很霸道的一把把她的頭or腰扭過來。
大哥,扭頭可以,別搞得跟家暴似的好嘛?嚇人。
來人吶,有人搶手機。我尋思你倆不是一樣高嗎在這演啥呢。
行了行了,你們怎麼什麼都要搶。
夏天一來,水的利用率也高了起來。
別人噴火她們吐水,這是在幹嘛呢請問?
看完這些街拍視頻,鐵皮人的尷尬癌都要犯了。
是傳播時尚,還是情色擦邊球?
街拍,最早是時尚攝影師在街頭捕捉時尚元素,分享潮人穿搭的時尚表達形式,模特一開始往往是普通學生、上班族。
因為帶有濃厚的街頭文化屬性,街拍十幾年來一直受到時尚媒體和品牌的關注,時尚媒體願意花錢從攝影師那裡購買圖片,時尚品牌也希望與街頭文化做結合。街拍模特也有機會升級成為職業模特、網紅KOL,這就形成一條互相促進、相對健康的時尚產業鏈。
出於對肖像權和隱私的保護,國外的時尚街拍大多數是擺拍。而街拍在我國發展的短短十幾年時間裡,卻異化出了一條打情色擦邊球的邪路。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北京三裡屯,這裡常年盤踞許多街拍攝影師,他們很多不經過拍攝對象同意就一通亂拍,其中不乏一些人,他們根本不懂什麼時尚穿搭,選擇拍攝對象的標準,就是衣著清涼、或緊身或暴露的漂亮女性,甚至對敏感部位進行特寫拍攝。
他們將照片上傳網絡,配上「豐滿、性感、包臀裙、黑絲襪」等字眼的標題文字,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廣大男性網民的荷爾蒙需求,賺取流量。
劣幣驅逐良幣,這些「假街拍」甚至比真的時尚街拍更火,更能吸引流量。
流量為王的時代,前文提到的那些「尬拍」視頻就出現了,大概套路就是:妝容精緻的模特,身穿「短、露、透」,拉長到不成比例的「高蹺」腿,不需要演技,不需要什麼穿搭品味,只要按設定好的狗血劇本,穿上商家準備好的服飾,在鏡頭前演上一段,就能輕易收割上百萬播放量,最後的分成收入,甚至比苦心十餘年出道的選秀偶像還高,這種利益驅使之下,誰還不想去太古裡走兩圈呢?
於是,她們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北京、上海、杭州各地的繁榮商圈,在鏡頭前「不經意」地反覆走過,開始「假裝被街拍」的一天。
「街拍已死?」
土味尬拍看得多了,固然讓人厭煩,然而,商業街拍帶貨的模式早已在時尚產業中屢試不爽——比如明星、網紅、KOL「不經意間」上身某些服飾出現在大街或機場候機廳,照片和短視頻發到網上,立馬就能發酵出被粉絲熱烈討論的爆款商品。
大冪冪當年可謂是
靠一己之力帶火了MK
然而,這對於時尚行業真的好嗎?
「如果時尚從業者只穿品牌付費的服裝,那麼街拍就不再是街拍,而是成為一種廣告植入的形式。目前消費者對街拍已過了新鮮期,越來越多的人對植入衣服品牌的街拍產生牴觸。」某品牌策劃師艾瑞克表示。
對此,國外時尚從業者也早就表達了這樣的隱憂。幾年前,日本知名街拍雜誌《FRUiTS》宣布停刊,主編青木正一給出的原因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穿的都不酷了。」
比起1990年代穿著搭配天馬行空、大膽出彩的日本年輕人,現在這一代潮牌傍身、渾身上下LOGO扎眼,追求限量款的小年輕們,確實是遜爆了。
華爾街日報資深時尚特稿作家Teri Agins 在其著作《The End Of Fashion》中提到:「現在設計者對營銷的創意,要遠遠超對設計真正的衣服的創意。對設計的專注不在,而更著眼於營銷。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和好的營銷技巧,你也能創造出一個很強大的品牌。」
所以,「時尚已死」——他在書中支持了Yves Saint Laurent等人提出的悲觀結論。
那麼,如今,被商業營銷綁架了的時尚街拍,是否也離死不遠了呢?
參考資料:
思恩bobo@知乎
Kate.《街拍產業鏈中的迷惑行為大賞》
環球時報.《精心設計,有「劇本」的街拍變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