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訊江夏區地處武漢市南大門, 建城2300餘年,素有「楚天首縣」美譽。境內大小湖泊 25個,其中水域面積 400餘平方公裡、有著「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大湖泊。
中山艦、手指畫、江夏黃、京劇譚門、湖泗古窯址群五張文化名片彰顯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在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江夏的發展日新月異,古城歷久彌新熠熠生輝。
衝刺「千億城區」勝券已握
江夏金港的通用汽車武漢基地 柳斌攝
近年來,江夏區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現代裝備製造、光電子信息、移動互聯、生物醫藥以及現代物流等五大主導產業。
特別是以上汽通用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中車、華舟重工為代表的現代裝備製造產業,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無線網際網路產業,以海康威視、光迅科技等為代表的光電子信息產業,蘊含巨大的發展活力。
去年,江夏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06.15 億元,增長8%。江夏距「千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今年衝刺千億城區勝券已握。
如今,江夏這片充滿幹事激情的土地上流金淌銀。多年的拼搏趕超,讓江夏的經濟步入了跨越式發展的快速路,連續兩年榮膺「中國工業百強區」,當年的農業大區早已華麗轉身成為工業強區。
今年4月,武漢市主辦的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首次亮相。該產業園主要聚焦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的規模製造,打造武漢大健康產業重要增長極。
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落子江夏區,分為鄭店、廟山、五裡界三個產業發展區。江夏計劃用10年時間打造「健康金融、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醫藥流通」五個產業集群,力爭實現年稅收100億元、年產值1000億元,吸納5萬人就業。
「產業振興、生態宜居」的富美鄉村
金水河如一條玉帶環繞鄉間 柳斌攝
近年來,江夏區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變化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村民們感受到家鄉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生活變得更加富足和美。城裡的市民紛紛下鄉創業,「三鄉工程」正在持續發力。
在50平方公裡土地上,江夏區正著力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帶。規模化打造「江南水鄉」都市田園綜合體,以帶促面,帶動全區鄉村振興。
2014年至2015年,江夏集中打造沿梁子湖大道的20餘個美麗鄉村項目,形成梁湖大道美麗鄉村示範帶。在小朱灣、老屋穆等示範項目的帶動下,美麗鄉村建設在梁子湖沿線全面鋪開,村灣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煥然一新,建成了一批荊楚風韻濃厚的旅遊精品村,形成了沿梁子湖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觀光經濟帶,串點成帶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2017年,江夏重點沿107國道展開布局,打造107國道美麗鄉村和共享農莊示範帶。目前,鄭店金絲楠木襪鋪灣、凡華魏樊灣、薰香悅老屋胡灣、塗洲楊家灣4個村灣項目建設已經完成。
自2018年始,江夏美麗鄉村主要圍繞江夏都市田園綜合體、農業大公園進行布局, 重點圍繞魯湖圈和107國道沿線加快建設布局。下一步,江夏計劃到2020年全面建成江夏都市田園綜合體及美麗鄉村集群,努力建成「產業振興、生態宜居」的富美鄉村。
全域旅遊「五色」畫卷
江夏區對接武漢市「一軸一心一山三城百湖」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布局,做足藍色水文章、綠色農文章、古色古文章、金色福文章、紅色紅文章的「五色旅遊」文章,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理念,支持演藝、動漫、創意設計、工藝美術、節慶會展等與旅遊融合開展文化體驗旅遊,江夏區打造一批有江夏特色、文化內涵的旅遊線路,加大文化旅遊商品研發轉化力度,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增長新動能。
實施「文旅+」戰略,加快推進文化旅遊與體育、農業、教育等領域和行業融合發展,衍生文化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以大花山戶外體育運動中心為核心,環山綠道為紐帶,打造紙坊「三山」(大花山、青龍山、八分山)文化體育運動公園,發揮軍運會溢出帶動效應,打造體育旅遊示範中心和品牌賽事。
【見習編輯: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