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荔枝絕對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沒有哪個的水果能夠像荔枝那樣引起那麼多文人墨客的注意,在品嘗荔枝過程中也是即興而起,留下了很多有關荔枝的佳作的。
荔枝不僅僅是荔枝,更是一個符號,印證了我們的國家的歷史發展,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因為搭上了楊貴妃的荔枝而被大詩人杜牧留下了針砭時弊的妙句「一騎紅塵妃子,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千古名句被後來人引用無數,也被後來者傳頌模仿的。大文豪蘇東坡到了嶺南吃過荔枝以後感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大家只是知道蘇東坡吃的是嶺南的荔枝,那麼大家知道是哪個品種的荔枝嗎?
中國的荔枝發展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個品種的,但是說的蘇東坡吃的是哪個品種的荔枝呢?嶺南一帶種植荔枝歷史悠久,基本上所有的品種都能夠在嶺南一帶找到的,說到上乘品種,桂味,糯米餈,掛綠了,糯米餈被稱之為「荔枝之王」,而桂味則有這麼一句常言「不吃桂味荔枝,枉來人間走一遭」。所以我更相信的是蘇東坡讚嘆的是桂味荔枝了,且不說這個對不對,既然桂味這麼有名,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認識這個桂味荔枝了。
不吃桂味荔枝,枉來人間走一遭。這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中國荔枝中最早上市的品種是三月紅和妃子笑荔枝,妃子笑荔枝就是楊貴妃喜歡吃的品種,女人嗎?都喜歡帶有點酸味的水果的,這個妃子笑就是這樣的口感的,甜中有點酸味,這樣就會導致有些人對於荔枝的誤解,認為荔枝都是這樣的味道,荔枝看外形的話都是差不多的,有些時候可能是顏色淡一點,有時候是深一點,這在我們認識水果中就被認為是成熟度不一樣而已。所以人們在嘗到了妃子笑以後就把荔枝這個水果非否定了。吃不到後面的桂味也就沒有喜愛之說法了。
桂味荔枝,這麼多的品種荔枝名字,每一個都是有各自的寓意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起的名字的,桂味荔枝的由來在於這個荔枝品種的味道的,剝開一個桂味荔枝,就會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的,有桂味味道作伴,你說這個荔枝的口感會不好嗎?而且它是沒有像妃子笑那種酸味的,甜度不錯的。很多的荔枝也有這個桂味一樣的甜度的,可惜少了那股幽香的桂花味,也就少了一份靈氣精髓的。這也是為什麼桂味荔枝能夠作為上乘品種的荔枝的一大原因了。桂味荔枝有三大宗最:個頭是荔枝品種中最小的、核是最細的、唯一果肉帶有桂花風味的。桂味荔枝果肉如羊脂透亮,肉質厚實,爽脆清甜,伴有淡淡的桂花香,食後香甜,回味無窮。
所以從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再到常言說的「不吃桂味荔枝,枉來人間走一遭」,結合這點來看蘇東坡有可能吃的就是桂味荔枝無疑了,當然了具體的還是要讓歷史學家去考究論證了。這麼好吃的品種相信對於喜歡吃荔枝的人是不糊錯過的,但是對於四月初就開始有荔枝陸續上市了,很多消費者吃過很多的荔枝,但是都不知道是哪個品種的荔枝,反正就是荔枝,核大核小點,肉厚肉薄點了,其實四月初上市的是海南的妃子笑荔枝的,桂味荔枝主產是兩廣地區的,需要到五月底六月初才開始成熟上市的。
六月份的荔枝相比於四月份的荔枝來說價格已經降了很多了,要不然四月初的荔枝一斤都是十幾誇錢的,很多人大乎吃不起了,現在的荔枝價格已經跌到個位數了,也正是吃荔枝的當季了,越南荔枝,海南荔枝。兩大主產區廣西廣東荔枝的成熟上市,給高價荔枝降溫了。
現在國家鼓勵地攤經濟了,很多城市開放了擺地攤了,地攤經濟的合法化,讓更多人多了一份兼職,多了一種選擇了,小編在南寧街頭巷尾看到到處都是賣荔枝的小攤販的,荔枝水果的出現讓很多人有了工作,讓很多人吃到了好吃的水果,讓荔枝文化也延續下去了。
中國荔枝文化獨樹一幟,中國荔枝品種繁多,中國荔枝種植歷史悠久,種荔枝,吃荔枝,品荔枝。對於消費者們來說,今天你吃荔枝了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