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CNN表現了部分美國人的陰暗心理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環球時報:CNN表現了部分美國人的陰暗心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官方網站日前刊文,評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周一發生的吉普車碾軋行人和衝撞金水橋事件。文章回顧了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的「壓制」,並且質疑中國警方對這起事件的定性,公開提出這件事究竟「是一起精心準備的恐怖襲擊,還是一個掙扎在中國巨大發展機器邊緣的民族倉促組織的絕望吶喊」。

  CNN這一次做得實在過分了。西方媒體通常通過採訪熱比婭等東突勢力的頭面人物,借後者的嘴來表達對新疆暴力恐怖主義分子的同情和支持。CNN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助理教授,CNN網站予以突出處理,直接表達了CNN的態度。

  我們相信這篇文章反映了美國不少人的觀點和態度,但即使他們這樣想,將它以美國社會主流觀點的方式呈現出來,也是非常惡劣的。

  其實當年「9·11」事件發生後,有部分中國人是很高興的。在中國民間的餐桌上,有不少讚揚賓·拉登的議論,甚至有人把他稱為「當代羅賓漢」。然而這樣的態度從沒有中國一家媒體將之變成文章刊載出來。中國所有主流媒體都嚴厲抨擊蓋達組織的惡行,堅決站在同情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的一邊。

  我們認為,雖然各國利益有分歧,大國之間存在博弈,但針對恐怖主義,全球正義的以及熱愛和平的力量都應團結攻擊之。在恐怖主義問題上搞雙重標準,給自己造成損失的就是恐怖主義,給別人尤其是給競爭對手造成損失的,就是發動襲擊者的「絕望吶喊」,如果大家都這樣幹,人類政治文明就將倒退。

  說到「絕望」和「仇恨」,凡是搞自殺恐怖襲擊的,哪一個襲擊者沒有一些?是襲擊美國和歐洲的蓋達組織成員沒有,還是襲擊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女自殺爆炸者沒有?但如果沒有極端宗教勢力的洗腦,殺戮無辜平民的惡行又怎能被當成「正義」乃至「聖戰」的事業,被那些襲擊者狂熱執行?

  在文明之間、民族和族群之間,從古至今一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閡。迄今沒有一種社會治理徹底解決過這個問題。西方社會絕非這方面的楷模,美歐的種族衝突不時發生,西方文明同外部世界的衝突尤其嚴重。

  西方一些精英在恐怖主義問題上針對中俄等搞雙重標準,對世界反恐事業一點好處也沒有,而且也達不到把中俄搞亂的目的。西方人應當有切身感受:任何大國對恐怖主義的真實承受力,要比發生恐怖事件時輿論所呈現的樣子強大得多。

  CNN登那種無良文章,其實就是憋不住了,轉著彎要發洩一下他們幸災樂禍的情緒。但文明社會的經驗是,這樣做能讓發洩者得意一時,但總體上他們一定是丟分的。比如CNN這次不僅自己在中國受眾中失了名聲,而且連累了整個美國社會的形象。

  衝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發生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及時譴責這一恐怖主義事件,表示慰問受害者家屬。他為法國在中國公眾中一下子贏得了特殊好感。相比之下,CNN所代表的「美國心胸」越來越與那個國家的超級大國地位不相符。CNN讓人看到一個正逐漸被某種陰暗心理綁架的美國。

  前幾天美國ABC電視臺出現一個孩子主張「殺光中國人」,不幾天CNN網站又為在天安門廣場作案的暴力恐怖分子辯護。我們該對美國媒體說一句了:請你們自重。▲

相關焦點

  • 環球時報:CNN表現了部分美國人的陰暗心理
    CNN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助理教授,CNN網站予以突出處理,直接表達了CNN的態度。  我們相信這篇文章反映了美國不少人的觀點和態度,但即使他們這樣想,將它以美國社會主流觀點的方式呈現出來,也是非常惡劣的。  其實當年「9·11」事件發生後,有部分中國人是很高興的。在中國民間的餐桌上,有不少讚揚賓·拉登的議論,甚至有人把他稱為「當代羅賓漢」。
  • 美國著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接受《環球時報》專訪 美國印鈔票只會...
    早在2018年就表示已清空美股的美國著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美股還不是最低谷,美國目前的救市舉動只會讓「讓股市變得更糟糕」,而在更長遠的投資周期,他依然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
  • 環球時報:CNN所代表的「美國心胸」有多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官方網站日前刊文,評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周一發生的吉普車碾軋行人和衝撞金水橋事件。文章回顧了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的「壓制」,並且質疑中國警方對這起事件的定性,公開提出這件事究竟「是一起精心準備的恐怖襲擊,還是一個掙扎在中國巨大發展機器邊緣的民族倉促組織的絕望吶喊」。CNN這一次做得實在過分了。
  • 環球時報:中國加入WTO不是美國「恩賜」 而是美國受益
    一直以來,在美國總有一些人聲稱「中國佔了美國便宜」「不該讓中國加入WTO」,最近兩年尤甚——去年,美國政府竟然公開稱讓中國加入WTO是個「錯誤」。這一說法太沒道理。「入世」讓中國得到發展,但中國並非只是「WTO快車」的乘客,也是乘務員之一,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因此受益。「如果中國沒有加入WTO,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業的數千億美元銷售額就根本談不上了。」一位貿易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直白地說。
  • 胡錫進:《環球時報》是怎樣煉成的
    大陸網上有個廣泛流傳的說法,頗能代表《環球時報》在中國社會日益多元的聲音中扮演的角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人民日報》;自以為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環球時報》;認為自己應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南方周末》;認為國家已經被外國人管理的人看『烏有之鄉』。」
  • 環球時報美國版創刊 成首家在美發行雙語日報中國媒體
    《環球時報》2013年2月20日起正式推出美國版,這是首家在美國同時推出中英文版日報的中國媒體。當地時間2月21日,一名讀者在咖啡店閱讀新出版的環球時報英文版。《環球時報》美國版的中文版有16版,英文版有24版。
  • 《環球時報》英文版刊文報導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援湖北心理醫療隊...
    轉自: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環球時報》英文版(Global Times)近日刊文,報導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面臨的心理問題。幾個月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參與救治了武漢的肺炎病患,現在他們大多數人已經回到了自己家中。
  • 環球時報對話三一遊學創始人
    號外環球時報對話三一遊學創始人劉太戈先生編者按:「不少中國父母攜孩子來美國旅遊……中國駐美國使館特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事項……」環球時報駐美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孫衛赤 張然然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每年暑假,都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安排孩子去海外遊學
  •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聽薩爾瓦多人談薩中建交
    【環球時報報導 赴薩爾瓦多特派記者 王驍波 劉旭霞】8月下旬,薩爾瓦多拋棄臺北並同中國建交,讓很多人將目光投向這個不太熟悉的國度。《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趕赴薩爾瓦多採訪,發現儘管遠隔重洋,薩中建交的消息也令當地民眾振奮,他們對了解中國充滿熱情。
  • 環球時報:俄羅斯「雙頭鷹」不是」鴕鳥」
    環球時報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尚有待時日,第二個問題似乎有了明確的答案:「雙頭鷹」不會變成美國人眼裡的「鴕鳥」。  15世紀伊凡雷帝三世選擇拜佔庭的「雙頭鷹」作為自己的徽章以後,俄國就像「雙頭鷹」一樣一直雄視著東西方。  而當蘇聯以擁有5240枚核彈頭的第一次核打擊能力而遠遠超過美國後,一個計劃就擺在了美國總統橢圓形辦公桌上,「山姆大叔」發誓要把「雙頭鷹」變成一隻鴕鳥。
  • 環球時報:美國再次起訴華為 是黔驢技窮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社評:美國再次起訴華為,是黔驢技窮美國司法部13日對華為提起新指控,這次羅織的罪名是「敲詐勒索與合謀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和尖端科技」,同時起訴孟晚舟違反「非正當經營及腐敗組織法」,並指控華為與朝鮮
  • 環球時報:疫情下的美國正成為現代版人間地獄
    來源:環球時報12月3日,在美國紐約,工作人員運送一名患者。美國在12月的前5天裡就新增了100多萬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每天的死亡人數都是2000多人,12月3日單日死亡甚至達到2879人。醫院的病床在接近用盡,一些地方的火葬場和墓地都已不夠用,這個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已經成為新冠病毒在地球上最為恐怖的奪命場。什麼叫人間地獄?今天的美國就是現代版人間地獄的準確寫照。
  • 喜歡苦茶,也有可能是「心理陰暗」的表現哦
    好茶帶給人的愉悅都是一樣的,劣茶則有各種各樣的「劣」。有人說「不苦不澀不是茶」,有人做茶、泡茶以苦重為美,這種「重口味」偏好未必代表品鑑能力超人,也有可能是心理陰暗的表現哦。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兩項獨立的實驗對1000人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第一手的經驗資料,發現偏愛苦味的人與惡毒人格具有某種關聯」,也就是說,他們更加狡黠、以自我為中心、冷酷、缺乏同情心、自負又自私,喜歡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普洱茶中,苦重的茶比比皆是。
  • 《環球時報》專訪著名歐洲僑領單聲 「美國就像不知輕重的孩子」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著名歐洲僑領單聲先生1929年出生於上海,1951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法律系,後赴法留學獲得巴黎大學國際法學博士學位。轉行經商的單聲,上世紀60 年代定居英國。近日,單聲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從海外華人視角暢談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和中英關係的發展。儘管身在海外、1978年才重新踏上故土,但談到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單聲感慨地說:「我也是一個見證者。中國從過去一個『聽話』的國家發展到今天別人聽我們講話的國家,這是我們海外華人華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從前,『苦』字寫在華人臉上,現在是一個『笑』字。」
  • 環球時報對話三一遊學創始人
    號外環球時報對話三一遊學創始人劉太戈先生>編者按:「不少中國父母攜孩子來美國旅遊……中國駐美國使館特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事項……」環球時報駐美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孫衛赤 張然然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每年暑假,都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安排孩子去海外遊學,不僅形成龐大的市場,也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 品讀《胡錫進在環球時報年會致開幕辭》
    本人知道,胡錫進一直懟美國、懟川普,有時直接到川普的推特下留言,或者@川普,川普曾經不指名罵胡錫進是瘋子。說實話,胡錫進直接@川普是需要勇氣和膽識的,川普罵胡錫進是瘋子從一個側面證明了胡錫進作為一名媒體人甚至環球時報的價值。
  • 環球時報2020年十大新聞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020年,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環球時報》年度評選的十大新聞帶你回顧。……一年來,參與採訪和報導這些大事件的《環球時報》記者也見證了這不同尋常的一年。《環球時報》駐伊朗特約記者李睿在1月5日蘇萊曼尼葬禮當天看到,伊朗全國沉浸在悲慟和憤怒情緒中,示威群眾手舉國旗和蘇萊曼尼的畫像,高喊「打倒美國」的口號。1月8日,一架從德黑蘭機場起飛的烏克蘭客機被伊朗軍方誤擊,致使176人喪生。緊張局勢持續近一年後,11月27日,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遇襲身亡,伊朗指責以色列是幕後黑手。
  • 《環球時報》走進海航貴賓室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沈  洛《環球時報》美國版致力拓展發行渠道,與更多航空公司展開合作。從2016年7月7日起,美國版成為中國海南航空公司在洛杉磯國際機場貴賓室的提供閱讀報紙。海航是繼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之後,與《環球時報》美國版在美國合作的第二家航空公司。
  • 環球時報:疫情下的美國正成為現代版人間地獄
    來源:環球時報12月3日,在美國紐約,工作人員運送一名患者。美國在12月的前5天裡就新增了100多萬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每天的死亡人數都是2000多人,12月3日單日死亡甚至達到2879人。醫院的病床在接近用盡,一些地方的火葬場和墓地都已不夠用,這個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已經成為新冠病毒在地球上最為恐怖的奪命場。什麼叫人間地獄?今天的美國就是現代版人間地獄的準確寫照。
  • 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張利接受《環球時報》專訪...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這應該是歷史上展期最短的一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以下簡稱威雙展)將開幕日期從今年5月23日推遲至8月29日,閉幕日期仍為11月29日。本屆威雙展的總主題為「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探討建築如何促進人與人的平等、溝通與融合。在近期進行的線上發布會上,主辦方宣布了各國家館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