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航空疫情盈利背後:航線補貼與機票價格不降反漲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8月27日,華夏航空披露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9.84億元,同比下降19.96%,歸母淨利潤822.77萬元,同比下降94.15%。

疫情之下,國內外各家航司均遭受重創,從已披露業績的情況看,吉祥航空半年虧損6.8億,春秋航空虧損4.1億,南方航空虧損81.7億。

而作為支線航空運營商,華夏航空在上半年艱難的行業處境下仍能保持盈利,成為航司中的「佼佼者」,業績頗為亮眼。不過,獨樹一幟的業績背後,其真實原因值得市場留意。

經營數據全線下滑

航線補貼預算超三大航居首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因新冠病毒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數減少55%,航空公司營業收入減少過半,航空業今年虧損或達840億美元,由於目前全球多數航班停飛,行業營收可能會從去年的8380億美元驟降至4190億美元。

大環境導致以支線運營為主的華夏航空,其收入規模、航班執行率、客座率等數據同比均出現了大幅下降。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夏航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成,淨利降幅超過9成。

從經營數據看,公司承擔的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27%,客座率從79.2%下滑15.5個百分點至63.7%,可用座位公裡同比下降6.4%,收入客公裡同比下降達到24.7%,幾乎所有業務指標均出現了同比大幅下滑。

與此同時,上半年,華夏航空其他收益1.82億元,其中主要是航線補貼,為1.54億元,而去年同期,華夏航空取得的航線補貼為1.49億元。

業績和經營數據下滑的同時,公司航線補貼卻呈現逆向上升的態勢令市場頗為不解。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民航2020年支線航空補貼預算方案,華夏航空全年航線補貼為21673萬元,超過包括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在內的國內其他航司,位列首位。

2020年支線航空補貼預算

機票價格暴跌全行業巨虧

華夏航空票價不降反漲

新冠疫情導致國內外民航業需求驟減,國內航班機票價格集體跳水,一些往日的熱門航線機票價格甚至出現低至幾十元的情況,北上廣深等城市的出港航班機票均出現1折甚至更低折扣的優惠。

「白菜價」的機票使得國內民航業整體收入大幅減少。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行業虧損381億元,第二季度隨著疫情企穩和復工復產,虧損金額略有收窄,但仍達到342億元,上半年國內民航業累計虧損超過720億。

就在國內機票價格全面下調,以及全行業大幅虧損之際,華夏航空平均票價不僅沒有下調,反而有所上升。

據券商測算,華夏航空上半年客公裡收益約為0.64元,同比增長5.9%,而以已披露中報的吉祥航空為例,剔除貨運影響,上半年吉祥航空客公裡收益同比下降3.6%。

華夏航空疫情期間票價不降反漲這一現象,明顯異於同行,也與行業普遍做法相悖。

華夏航空在半年報中表示,一方面公司受益於獨飛航線佔比高,旅客出行相對為剛需,另一方面,公司也根據疫情期間的市場變化情況及支線航線網絡特徵,採取了積極的客戶溝通、收益管理以及靈活的航線調整等應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了疫情衝擊。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大量航線補貼和機票價格的不降反漲,為華夏航空在面對重大疫情時,仍然能夠保持實現正收益功不可沒。(文/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昊)

內容來源: 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假期「瘦身」客流下降 飛機票價格不漲反降
    今年五一期間,機票價格不漲反降的現象打破了往年機票逢節必漲的規律。據了解,由於五一假期的「瘦身」,航空客流下降是機票降價的主因。  4月28日,記者從東航售票處獲悉,今年五一機票價格變化不大,以往五一期間早已水漲船高的機票價格,現在卻呈現走低的局面。
  • 數讀:華夏航空為何今年上半年「一枝獨秀」獲盈利?
    隨著疫情的暴發,2月份中國內地航線及國際航線航班執行量斷崖式下跌超過70%。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復產復工有序進行,6月已經整體恢復到去年同期的約75%。從航司執行航班量看,中國內地航司復甦顯著,其中,華夏航空成為6月航班量是唯一同比正增長1.59%的航司。
  • 油價降了,但機票燃油附加費漲了
    油價下調是好事,可以減少人民出行成本,降低工業生產成本,但與國內汽柴油價格下調形成對比的是,近日,國內機票燃油附加費漲了。什麼是機票燃油附加費,這個收費項目是如何誕生的呢?2008年,國際油價突破100美元上方,航空公司成本大幅上漲,籤於此,2009年,民航局建立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的聯動機制,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航空燃油價格變動的情況,按規定自主確定具體收費標準,2011年,燃油附加費起徵點為4140元每噸,2015年,上調為5000元每噸。
  • 華夏航空逆勢擴充機隊,疫情中的後起之秀
    睿藍財訊嘗試透過華夏航空披露的經營狀況找到答案。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年疫情以來,國內幾大上市公司的盈虧情況:華夏航空成為前三季度國內唯一盈利的航空公司,堪稱疫情下航空公司的經營奇蹟。不過,隨著第二波疫情反撲,歐美兩大航空市場依舊受損嚴重,國際航線在短期內難以恢復。前三季度華夏航空作為唯一一家盈利的航空公司,淨利潤為1.17億元。華夏航空的歸母淨利、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幅度最小。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第三季度扭虧為盈,但前三季度仍然虧損,而東方航空、中國國航、海航控股虧損還在持續擴大。
  • 盈利能力超越四大航 華夏航空衝刺首家支線上市航司
    不過在地方發展本土航空的積極意願和各類補貼支持下,華夏航空之後又有多家支線航空公司相繼成立,可見資本對支線航空興趣未減。從其招股說明書來看,華夏航空在國內少見地引入了歐美發展支線航空時普遍採用的運力購買協議(CPA),這一「旱澇保收」的商業模式可保證營收,其盈利能力也處於行業領先。
  • 柬埔寨回國航線增至22條!但春節前回國機票不降反增
    近日,多家航空公司陸續公布了11月份往返柬中兩國的航線,與10月份相比航班並沒有太大差異。只是春秋航空因為防疫表現優秀,符合中國民航局的獎勵機制,因此喜提「加班」獎勵,新增的航線主要往返廣州和金邊這兩個城市。
  • 暑期機票價格會漲多少?機票價格旺季一定漲嗎?
    從歷年數據來看,暑期是一年中出行量最大、機票價格最貴的時期。尤其今年暑假,匯率漲了,航油貴了,加上年初新增了306條航線實行市場調節價,以京滬線為代表的多條航線已經上調全價經濟艙票價,很多人關心:暑期機票價格會漲多少?從實際情況來看,今年暑運機票價格漲勢有點「慢半拍」。
  • 燃油費上漲不敵打折 武漢機票價格不漲反降
    9月1日起航空燃油費上漲,記者昨(7)日了解到,因眼下機票折扣較低,大大超過燃油費的上漲幅度,機票價格反而比暑期要低。  東航武漢公司昨透露,從今天起,購買該公司武漢至廣州、深圳的往返程機票可享受5折優惠;武漢至北京、上海航班機票6折;其它航線往返程機票及提前預訂等,都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
  • 交易會返程將至 國內機票價格不漲反降
    民航資源網2011年11月2日消息:交易會即將結束,很多人以為機票價格會隨著會展結束而上漲,筆者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簡稱「白雲機場」)了解到,國內機票價格不漲反降,近日仍有低至4折的機票銷售,而國際方面東南亞航線座位充足,但歐洲線和美洲線今明開始艙位緊張。
  • 機票價格,旺季一定漲嗎?
    從歷年數據來看,暑期是一年中出行量最大、機票價格最貴的時期。尤其今年暑假,匯率漲了,航油貴了,加上年初新增了306條航線實行市場調節價,以京滬線為代表的多條航線已經上調全價經濟艙票價,很多人關心:暑期機票價格會漲多少?從實際情況來看,今年暑運機票價格漲勢有點「慢半拍」。
  • 華夏航空:以支線低成本為改善通達性新路徑
    借著這些特價機票的推出,華夏航空這家致力於實現中小城市通達性的航空公司,正式提出實現該目標的新路徑——支線低成本。其90%以上的航線為連接中小城市的獨飛航線,通過引入低成本航空的通達策略,華夏航空盡己所能為中小城市旅客出行提供低票價,同時降低中小城市地方政府的航線培育成本。
  • 華夏航空轉型廉航 航家快評:道路正確且坎坷
    (原標題:華夏航空轉型低成本航空 欲扭轉支線航空頹勢)  連年虧損的支線航空企圖通過低成本扭轉頹勢。  近日,據貴州當地媒體報導,其本地支線航空公司華夏航空決定轉型支線低成本航空,推出系列特價機票,包括貴陽至興義、畢節、黎平、北海、桂林、重慶、西寧等各條航線。
  • 2月旅客吞吐量降8成,機場、航空一季度業績難樂觀
    滬深市場上,按照東財行業分類,屬於交通運輸中航空機場類的上市公司12家,其中機場類有廈門空港、深圳機場、白雲機場和上海機場4家上市公司,主要為國內外航空運輸企業及旅客提供地面保障服務。航空類上市公司包括春秋航空、海航控股、吉祥航空、南方航空、華夏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中信海直8家。
  • 無限次機票值得買嗎 華夏航空推出隨意飛套餐價格多少
    在疫情發生之後,大部分航空公司都是受到了損失,而且一些航空公司為了減少支出,已經選擇裁員了,導致不少空姐選擇尋找其它的工作了。但是在我國疫情得到控制之後,有航空公司推出了無限次機票,究竟無限次機票值得買嗎?
  • 又有航線可調價,國內機票價格會漲嗎?
    11月26日,民航局、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民航國內航線運輸價格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擴大市場調節價航線範圍。根據通知,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線的範圍,由5家以上(含5家)航空運輸企業參與運營的國內航線,下調為3家以上(含3家)。
  • 廉價航空不再「廉」 疫情後平價機票一去不復返?
    不過,各大航空公司頻頻傳來創紀錄的虧損消息之際,一般民眾最關注的恐怕還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今年上半年曾預估航空業者必須將機票票價提高至少50%,才有可能獲利。但由於許多國家的疫情仍未獲得控制,部分甚至出現惡化的趨勢,因各國邊境限制而一片慘澹的航空業正遭受更進一步的打擊。
  • 傳臺灣島內航線機票價格將漲 民眾稱太貴儘量少搭
    華夏經緯網10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航線票價8年沒有調整,傳出可能要漲價的消息,漲幅大約5-30%,一旦調漲,臺北飛臺東都可能比國際廉價航空飛大阪的票價還高,民眾聽到消息直呼太貴了,表示要儘量少搭,但「交通部民航局」表示一切都還在研擬階段,對於調整票價的訊息沒鬆口。
  • 日本歸國機票價格暴漲:機票制度面臨是與非
    「以前這個時候是淡季,所以票價低,但是當前的特殊情況使得往常的淡季其實變成了旺季,」南航黨委工作部宣傳負責人邵富強解釋,「而且,現在執行的航班都是商業航班,價格是根據市場供需關係決定。」邵富強還表示,南航的票價雖然恢復到旺季水平,但是絕對沒有出現外界傳言的萬元天價票。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瘋狂的票價背後,不排除有機票代理商趁機抬價的可能。
  • 航空上市公司戰疫 民營航企更抗跌
    對於民營航空來說,機隊規模相對較小,航班較少,遭遇突然的需求下滑時就「船小更容易調頭」;同時,民營航司的航線網絡主要在國內和周邊地區,受海外疫情的影響相對國有航司更小;此外,民營航司平時的成本控制也比國有航空公司做得要好。   在此之前,春秋航空的盈利能力一直領跑國內上市航企,2019年收入利潤率排名前三的也均為民營航企:春秋航空、華夏航空、吉祥航空。
  • 國內機票價格欲漲不能 改革方案限制票價上浮
    東方網10月19日消息:近來,國際燃油價格一路飆升,嚴重影響著運輸業的營運狀況,航空業尤甚。部分航空公司不得不考慮提高機票價格,以緩解油價暴漲帶來的巨大壓力。日前,國外航空公司紛紛宣布增加燃油附加費。   昨天記者調查了解到,與國際機票價格上揚相比,國內機票價格卻基本穩定,甚至比前一段時間還有下降的趨勢,預計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