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華夏航空為何今年上半年「一枝獨秀」獲盈利?

2020-12-24 民航新聞

  民航資源網2020年7月16日消息:華夏航空於近日預告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678億-0.875億元,儘管和去年同比航班執行率、客座率都大幅下降,營收相應減少,淨利潤大幅下滑,但是在新冠疫情下,華夏航空依舊錶現搶眼。

  根據飛常準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民航市場遭遇重挫。隨著疫情的暴發,2月份中國內地航線及國際航線航班執行量斷崖式下跌超過70%。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復產復工有序進行,6月已經整體恢復到去年同期的約75%。從航司執行航班量看,中國內地航司復甦顯著,其中,華夏航空成為6月航班量是唯一同比正增長1.59%的航司。

  圖:2020年上半年部分國內航司航班量變化  數據來源:飛常準

  華夏航空為何能在「逆勢中」仍舊保持盈利?

  五個運營基地+通達全國的航線網絡優勢:華夏航空作為中國首家專門從事支線航空客貨運輸的航空公司,在貴陽、重慶、大連、呼和浩特、西安均設有運營基地。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總部基地為主運營基地。在航線網絡方面,2015年華夏航空航線約56條,截至2019年底已經增長到147條。時刻增量已經從15年冬春航季約2236個,增至20年春夏航季的5316個。此外,新疆、內蒙古是華夏航空增長最快的時刻區域。從全國整體支線市場布局來看,新疆、內蒙古、雲南、西藏、貴州是我國支線航空前五大區域,華夏航空分布與全國分布一致。

  機隊規模方面:華夏航空作為國內唯一一家規模化的獨立支線航空公司,2014年華夏航空機隊規模14架,機型均為CRJ900系列飛機。截至2020年3月,華夏航空共38架CRJ900系列飛機,11架A320系列飛機,其中3架CRJ900系列飛機為公司自購。從數量來看,機隊規模增長迅速。

  旅客運輸量:根據華夏航空年報顯示,2015-2019年,每年旅客運輸量已經從約150萬人增長到約775萬人,其中2019年同比去年增長38%。

  從財務數據來看,無論是企業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來看都逐年遞增。2014年華夏航空營業收入12.87億元,同比增長48.5%,2019年已經達到54.07億元,同比增長26.9%。從淨利潤來看,由2014年的1.24億增長到2019年的5.02億元。

  2020年第一季度,華夏航空虧損0.96億元,春秋航空虧損2.3億元,吉祥航空虧損4.9億元,三大航合計虧損約143億元,華夏航空是國內上市航空公司中一季度損失最小的航空公司。

  圖:華夏航空2014-2019年營業總收入統計表

  圖:華夏航空2014-2019年淨利潤統計表

  航班量恢復行業最快:今年5月,華夏航空從航班量來看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顯著領先於行業。5月份華夏航空在國內航司中恢復率、執飛率最高,分別為94%和88%。得益於華夏航空基本戰略立足於三、四線城市,以幹支結合為切入點,獨飛航線90%以上,基地市場份額佔比較高。再加上華夏自己的支線優勢,與國內其他航司幹線進行組合,可以滿足更多旅客的出行需求,潛力巨大。

  政府支線補貼:根據民航局出臺的《支線補貼管理辦法》,政府對華夏航空獲取民航補貼,已從2014年的0.4億增長到2019年的2.2億元,華夏航空獲得支線補貼從僅佔全民航補貼的3.67%,增長到2019年全年支線補貼佔比20%,補貼金額在全國支線航空中排名第一。通過政府補貼方式,華夏航空獲得了持久的、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意味著公司在拓展支線市場的領先地位。

  商業模式的優勢:獨有的通程航班創新產品+3種運力採購模式

  華夏通程航班,即將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班通過一個幹線機場連接起來,實現幹支結合。華夏航空聯合二十餘家航空航空及機場,通過航司間深度合作,為旅客提供2萬餘條連通幹支城市、國際中轉航線組合,覆蓋國內大小機場及大量亞洲熱門國際航線。通過實現幹支結合,為航空旅客出行降低了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同時為全球立體交通網絡的連結與延伸提供了全新的合作理念與標準化模式。

  華夏通程航班較一般中轉對於旅客有以下優勢:行李直達,換飛機不用自己取行李;航變無憂,無論前後段發生航班不正常,華夏航空都承諾免費改籤保護;一次辦理兩張登機牌,不用進出隔離區重新辦理登機牌和行李託運,免去奔波勞累。

  此外,華夏航空作為支線航空的代表,其運營模式不同於幹線航空的機構運力採購,機票收入上由客票收入、機構銷售-無限額、機票銷售有現額。在疫情衝擊下,華夏航空儘可能選擇保留無限額模式的航線,保證了只要執飛就有利潤,同時選擇有限額模式下額度高的航線,儘可能復飛航線。

  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全球合伙人於佔福表示,一般而言,支線航線所連接的OD(出發地-目的地)城市對兒,在經濟本底水平上天然弱於幹線航線所連接的OD城市對。因而在航線上所能實現的乘客總量,以及飛行密度和頻率,都會與幹線呈現很大的勢能落差。而且在這些維度上的增長速度,支線航線甚至同樣表現乏力。這也就意味著,對支線航線的機型投入要更加關注經濟性,從而降低航線盈利的難度;同時也要想辦法在航線開通後,積極為航線所連通的城市對兒之間的經濟往來或者遊客往來做更大的推動。與幹線OD城市對兒相比,支線OD城市對航空業務的支撐作用,成長得會更緩慢一些,也就需要支線航司有更多的耐心;同時,在新航線開闢是要更以高潛力航線為識別原則。基礎起點越高,後續難度越小。

26薦聞榜

相關焦點

  • 東南亞航空市場整體低迷 新加坡航空因何「一枝獨秀」
    東南亞航空市場整體低迷【國際】新加坡航空公司因何「一枝獨秀」?7月底,新加坡航空公司(下稱「新航」)公布了集團在2015年4-6月的業績,新航淨利潤達到9120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80萬新加坡元增加了一倍以上。
  • 東南亞航空市場整體低迷 新加坡航空因何「一枝獨秀」?
    東南亞航空市場整體低迷【國際】新加坡航空公司因何「一枝獨秀」?
  • 華夏航空疫情盈利背後:航線補貼與機票價格不降反漲
    而作為支線航空運營商,華夏航空在上半年艱難的行業處境下仍能保持盈利,成為航司中的「佼佼者」,業績頗為亮眼。不過,獨樹一幟的業績背後,其真實原因值得市場留意。大環境導致以支線運營為主的華夏航空,其收入規模、航班執行率、客座率等數據同比均出現了大幅下降。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夏航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成,淨利降幅超過9成。
  • 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獲2020安永中國企業家獎-中國民航網
    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獲2020安永中國企業家獎 2020-12-19 12:52: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訊:12月18日
  • 盈利能力超越四大航 華夏航空衝刺首家支線上市航司
    不過在地方發展本土航空的積極意願和各類補貼支持下,華夏航空之後又有多家支線航空公司相繼成立,可見資本對支線航空興趣未減。從其招股說明書來看,華夏航空在國內少見地引入了歐美發展支線航空時普遍採用的運力購買協議(CPA),這一「旱澇保收」的商業模式可保證營收,其盈利能力也處於行業領先。
  • 明冠新材IPO:董事長薪酬業內「一枝獨秀」 近半數員工卻沒有社保
    來源:電鰻快報原標題:電鰻快報|明冠新材IPO:董事長薪酬業內「一枝獨秀」近半數員工卻沒有社保《電鰻快報》文 / 李炳瑤近日,交易所發布的消息顯示,明冠新材將於本月14日開啟新股申購,股票代碼為688560,頂格申購需配市值10萬元。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包括西南航空、美國航空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8月,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航空業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重創。可這個數字在今年的虧損額面前恐怕不值一提。僅今年上半年,美國航空、美聯航、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四家美國航司的虧損就高達148億美元。已持續盈利45年的美國西南航空的案例尤其值得一提。這家以成本控制聞名的美國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10.09億美元,同比下降189.45%;營業收入為52.42億美元,同比下跌52.6%。
  • 我國「最秀的」城市,省內第2GDP僅是它零頭的一半,一城獨秀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城市的經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省的各城市平衡發展,有些省的發展非常不均衡,有些城市發展非常好,其他城市一般, 今天說的這個城市,自己在省內是「一枝獨秀」,第二是GDP零頭的一半,真的是「秀」,這個城市當然,我想大家心裡也有數, 這個城市是四川省省會成都,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市
  • 春秋航空或成2020年中國主要航司中唯一盈利航空公司
    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航空業損失慘重,飛機越多、航線越多、客運量越大的損失越大,但從第三季度開始,我們看到了恢復的曙光,其中不乏數家航司已經開始盈利。中國十大主要航空公司2020年歸屬淨利潤情況上表中是目前中大型航司(100架飛機以上規模)及部分上市航司的三個季度盈利列表,華夏航空由於是支線航空不在其中。從上表的數據來看,四大航是沒有什麼希望了,最少的前三季度也虧了超過70億,光靠第四季度無力回天的,特別是海航。
  • 華夏航空合資成立衢州航空 已交付3架飛機
    12月22日,記者從華夏航空獲悉,由華夏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衢州市交投集團合資成立的衢州航空公司,到目前已經交付3架飛機給衢州航空公司。華夏航空介紹,現在華夏航空以衢州為基地,已開通到重慶、成都、貴陽、西安、舟山、珠海、武漢航線。
  • 華夏航空又引進一架A320neo 機隊規模增至51架
    華夏航空機隊規模又擴大了!9月26日下午2點,一架全新的A320neo飛機(B-320P)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加入華夏航空機隊。這是繼2020年6月24日引進A320neo後,華夏航空今年引進的第二架新飛機,機型同樣為A320neo。自此,華夏航空的機隊規模擴充至51架。
  • 春秋航空或成2020年中國主要航司中唯一盈利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或成2020年中國主要航司中唯一盈利航空公司?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航空業損失慘重,飛機越多、航線越多、客運量越大的損失越大,但從第三季度開始,我們看到了恢復的曙光,其中不乏數家航司已經開始盈利。
  • 航空運輸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春秋Vs華夏——不同的頂層設計,相同的...
    a)成長性角度看:華夏航空近 5 年收入複合增速 33%,利潤增速 32%,旅客增速 42%;春秋航空近 5 年收入複合增速 15%,利潤增速 16%,旅客增速 14%;三大航合計收入、利潤複合增速均為 6%,行業旅客人數增速為 11%。b)穩定性看:華夏航空單機利潤穩定在 1000 萬左右,春秋航空基本在 1800 萬左右,三大航波動則較大。2)疫情下的數據表明了民營航空更快的恢復能力。
  • 華夏航空再添一架空客A320neo,機隊規模達53架
    繼11月10日華夏航空迎來第一架國產ARJ21飛機後,本月14日華夏機隊再添新成員。當天凌晨3:10分,一架編號B-320V的全新空客A320neo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至此,公司機隊規模達到了53架。
  • 華夏航空再添一架A320neo 機隊已達53架
    繼11月10日華夏航空迎來第一架國產ARJ21飛機後,11月14日華夏機隊再添新成員。當天凌晨3:10分,一架編號B-320V的全新空客A320neo 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至此,華夏航空機隊規模達到了53架。
  • 華夏航空上半年營收增長22.22%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華夏航空31日晚間發布半年報。公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機隊規模繼續快速增長,支線航線網絡運營進一步擴大,共實現營業收入2,478,492,359.09元,同比 增長22.22%,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140,597,721.78元,同比上升15.39%。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以經營租賃方式引進三架A320系列飛機,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運營38架CRJ900系列飛機、9架A320系列飛機。
  • 華夏航空再添一架空客A320neo 機隊規模達53架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6日消息:繼11月10日華夏航空迎來第一架國產ARJ21飛機後,本月14日華夏機隊再添新成員。當天凌晨3:10分,一架編號B-320V的全新空客A320neo飛機平穩降落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至此,公司機隊規模達到了53架。
  • 華夏航空引進第一架ARJ飛機,終究是飛小飛機的命
    今年6月份,華夏航空便於上海與中國商飛籤訂了《飛機購買暨構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框架協議》,約定華夏航空自2020年起,擬引進、運營100架ARJ21系列飛機和C919系列飛機;同時雙方將在多方面進行長期合作。
  • 商超、便利店發展勢頭較好 超市企業「一枝獨秀」
    擁有不同業態的零售企業在今年的業績表現,呈現了完全不同的態勢。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兩市共有16家商業貿易企業發布三季報預報,不同業態之間零售企業業績差距明顯拉大。16家公司中有12家屬於百貨行業,其中1家略減、1家首虧、2家續虧、2家預減、6家公司稱「不確定」。
  • 達美航空財報:盈利超預期 航空股能成為今年黑馬嗎?
    為何航空股會有這麼好的增長勢頭,也許是這幾家全球知名的航空公司的新財報透露出的利好消息。4月10日,達美航空對外發布了2019年新一季度財報。從財報來看,它在營收、淨利潤的數據都超過市場預期,受財報影響,它的股價漲幅一度達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