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曾經來過廬山。
廬山的涼爽,讓人印象深刻。山外四十度,山裡入夜室內溫度只有二十度出頭,涼爽的不用開空調,還要蓋被子。
那一年,正巧廬山開始實行暑期限號,私家車都停在南北大門外的停車場裡,坐景區大巴進牯嶺鎮。
而今年,因為疫情,不僅人少,自駕車還能直接進山入鎮,少了許多麻煩。這也是為了刺激當地旅遊業而採取的寬鬆措施,不過即便如此,上山當天,每天5000輛車的容量,只來了700臺車。
這次來廬山,住的是一家十來個房間的酒店,離美廬不遠。
美廬就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別墅,距離上下山大巴站不遠,雖就在牯嶺鎮幹道之一河西路路邊,但周圍環境安靜。也許是疫情,飯館裡人也少。
這次來廬山,體會到重要的一點:人少比人多更好玩。
往常去哪裡玩都是人山人海,讓我很沒存在感。這次正相反,相當突出領導。
這次來廬山正趕上陰天。第一天上山是小雨,之後兩天沒一天不下雨,從沒見到太陽。
雨中的一切都很溼潤,霧氣也天天趕來,就在牯嶺鎮的街上、廣場上成群結隊悠悠蕩蕩,街上人少,霧氣是主人。
老實說,廬山的景致不錯,但也並不特出奇。在廬山最好的享受依然是避暑。就呆在院子裡,享受森森涼意。
要想熱鬧也有去處,牯嶺街周圍很是熱鬧,居民樓多,酒肆飯館多,商場多,完全看不出是疫情期間。
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特出名的地方,有空可以去接收一下中國革命史的再教育,最出名的地方自然就是廬山會議舊址。除了再教育,附近景致也還不錯,尤其門口那條有巨石堆砌的潺潺小溪。
廬山景點很多,很分散,相互之間距離也遠。我們去了蝙蝠洞附近的廬山大壩和星龍索道,算是我們名義上對得起來的是著名旅遊景點,否則更願意呆在院子裡納涼。